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钟昕 廖锦堂 +2 位作者 龙湘党 陈红天 王译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5-748,共4页
目的采用CEUS观察肝外胆管癌(ECC)的灌注过程及增强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5例ECC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启动实时CEUS成像技术模式,评估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始增时间,并与常规超声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的诊断准确率(52/5... 目的采用CEUS观察肝外胆管癌(ECC)的灌注过程及增强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5例ECC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启动实时CEUS成像技术模式,评估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始增时间,并与常规超声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的诊断准确率(52/55,94.55%)高于常规超声(44/55,80.00%;χ2=5.24,P<0.05)。不同类型病灶造影增强方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4.12%(16/17)厚壁型病灶为均匀增强,63.16%(12/19)团块型病灶为周边环形增强。不同类型病灶的始增时间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4.12%(16/17)厚壁型病灶始增时间晚于肝脏/胆管壁始增时间,63.16%(12/19)团块型病灶始增时间早于肝脏/胆管壁始增时间。结论采用CEUS可以提高ECC的诊断准确率,不同类型ECC的始增时间和增强方式有其特征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检查对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因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译斌 廖锦堂 +3 位作者 谢璐璐 齐文君 陈露阳 李悦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61-2065,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着重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在预测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1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患者59例,根据术后1年内有无复发将...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着重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在预测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1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患者59例,根据术后1年内有无复发将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27例)和早期未复发组(32例)。整理术前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HBV相关HCC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资料,分析其对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前血清AFP≥400 ng/ml、肿瘤最大直径≥5 cm、有大血管侵犯、超声造影显示"快出"增强模式、造影剂显示非均匀分布特征是HCC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FP≥400 ng/ml[比值比(OR)=14.90,95%可信区间(95%CI):1.44~154.39,P=0.02]、肿瘤最大直径≥5 cm(OR=6.75,95%CI:1.07~42.50,P=0.04)、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OR=9.67,95%CI:1.78~52.54,P=0.01)是HCC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组合预测早期复发的敏感性评估发现,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与肿瘤最大直径≥5 cm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指标的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均高于其他指标。结论以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预测HCC早期复发的敏感性较高,有可能作为复发高危人群筛查的有效指标之一,并为HCC围手术期及术后长远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完善提供有利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超声检查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经皮微波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译斌 廖锦堂 +3 位作者 李悦怡 谢璐璐 齐文君 陈露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69-187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波消融(MWA)与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对相关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并确定2014年5月以前发表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有关MWA与RFA治疗HCC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前瞻性及回顾性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微波消融(MWA)与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对相关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并确定2014年5月以前发表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有关MWA与RFA治疗HCC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前瞻性及回顾性对比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相对危险度以及95%可信区间。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总计766例患者。MWA组与RFA组的肿瘤完全消融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年及3年总生存率、1年及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大小HCC亚组分析显示,对于≤5cm的HCC,MWA组与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WA对于HCC的疗效与RFA相当。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改良后的MWA在今后应用前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肝细胞 消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细胞癌与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CEUS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伯文 廖锦堂 +1 位作者 王译斌 田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717,共5页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HCC)CEUS表现对ICC和不同分化程度H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ICC(ICC组)和136例不同分化程度的HCC患者高、中、低分化(HCC组)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并评价C...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HCC)CEUS表现对ICC和不同分化程度H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ICC(ICC组)和136例不同分化程度的HCC患者高、中、低分化(HCC组)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并评价CEUS始退时间对ICC的诊断效能。结果 ICC组在门静脉早期开始消退的比例(24/34,70.59%)均高于各HCC组,在门静脉中期开始消退的比例(0/34)和在门静脉晚期/延迟期开始消退的比例(4/34,11.76%)均低于中、高分化H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低分化HCC组在门静脉中期开始消退的比例(16/41,39.02%)高于高分化HCC组(P<0.008)。CEUS诊断IC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2.35%(28/34)、91.18%(124/136)、70.00%(28/40)、95.38%(124/130)、89.41%(152/170)、9.4、0.2。ICC及低、中、高分化HCC组病灶CEUS始增时间分别为(13.03±3.49)s、(13.80±3.04)s、(14.89±4.12)s、(16.00±3.3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9,P<0.05),ICC组始增时间早于高分化HCC组(P<0.05)。结论不同分化程度HCC和ICC的CEUS表现存在差异,CEUS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肝细胞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