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洞增长层裂模型的改进及其在模拟不同加载波形层裂实验结果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凤国 王裴 +1 位作者 王言金 胡建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冲击波在靶板自由面反射导致靶板材料内部产生动态拉伸层裂损伤是材料的典型损伤破坏形式之一,材料的初始微结构、冲击加载的强度和应变率、温度等因素直接影响材料内部的损伤演化过程。靶板自由面速度曲线变化间接反映材料内部损伤的... 冲击波在靶板自由面反射导致靶板材料内部产生动态拉伸层裂损伤是材料的典型损伤破坏形式之一,材料的初始微结构、冲击加载的强度和应变率、温度等因素直接影响材料内部的损伤演化过程。靶板自由面速度曲线变化间接反映材料内部损伤的演化过程,在层裂损伤物理模型研究方面,目前采用适宜的层裂损伤模型较好地模拟不同冲击加载波形下靶板自由面速度曲线的相关文献很少,主要借助实验手段探讨加载波形与自由面速度曲线变化以及层裂损伤演化过程之间的关联。对于孔洞增长层裂损伤模型,通过解析加载应变率与层裂强度以及损伤模型初始损伤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模型初始损伤参数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将损伤模型初始损伤参数与加载应变率关联在一起。该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较好地模拟方波、三角波以及泰勒波冲击加载铝材料层裂实验的自由面速度曲线,同时,计算得到的层裂强度和层裂片厚度也与实验结果符合。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靶板内部不同位置的初始损伤、层裂强度的分布与应变率之间的关联,以及其对自由面速度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加载波形 层裂损伤 自由面速度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形含能材料热爆炸临界参数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裴 秦承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根据变分原理,计算了各表面散热条件不同的有限长圆柱含能材料的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研究了长径比对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的影响;计算了各表面散热条件不同的有限长圆柱材料的热爆炸临界参数,得出了Biot数β和对热爆炸临界参... 根据变分原理,计算了各表面散热条件不同的有限长圆柱含能材料的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研究了长径比对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的影响;计算了各表面散热条件不同的有限长圆柱材料的热爆炸临界参数,得出了Biot数β和对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的作用。计算表明,用变分的方法将求解热爆炸导热方程问题转化为对一个特征值方程求解,求解过程要简单得多,且精度高、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临界参数 变分原理 热爆炸 有限长圆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波强加载下延性金属多次层裂破坏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凤国 刘军 +4 位作者 王裴 胡晓棉 周洪强 邵建立 冯其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9-664,共6页
基于应力瞬时断裂判据和Tuler-Butcher损伤累积判据,分析了没有升压的简单三角波强加载下延性金属的多次层裂破坏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层裂片的厚度随着冲击波宽度与强度的比值的增大而增大,材料的破坏深度小于冲击波宽度的一半;在强冲... 基于应力瞬时断裂判据和Tuler-Butcher损伤累积判据,分析了没有升压的简单三角波强加载下延性金属的多次层裂破坏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层裂片的厚度随着冲击波宽度与强度的比值的增大而增大,材料的破坏深度小于冲击波宽度的一半;在强冲击加载下,材料的破坏深度约为冲击波宽度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层裂 三角形脉冲 层裂片厚度 层裂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大鼠体内的肠三叶因子 被引量:3
4
作者 陶凌晖 彭曦 +2 位作者 汪仕良 王凤君 王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2-334,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大鼠体内的肠三叶因子 (ITF) ,其中色谱柱为HypersilC4柱 ( 4 6mmi.d .× 2 5 0mm ,柱填料的孔径为 3 0nm ,粒度为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水 (含体积分数为 0 1%的三氟乙酸 )溶液 ,梯度洗脱 ,流速...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大鼠体内的肠三叶因子 (ITF) ,其中色谱柱为HypersilC4柱 ( 4 6mmi.d .× 2 5 0mm ,柱填料的孔径为 3 0nm ,粒度为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水 (含体积分数为 0 1%的三氟乙酸 )溶液 ,梯度洗脱 ,流速为 1mL/min。在 2 14nm检测波长下 ,ITF在 1mg/L~ 10 0mg/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0 9989,最低检测限为 0 5mg/L。ITF的加标回收率为 93 95 %~ 10 5 90 % ,日内测定结果的RSD <5 3 3 % ,日间测定结果的RSD <6 10 %。方法准确、灵敏 ,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肠三叶因子 烧伤 大鼠 肠道喂养 静脉营养 测定 分析 肠粘膜损伤 肠粘膜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流体的Rayleigh-Taylor和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秦承森 王裴 张凤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5-663,共9页
在状态方程为压力是密度的任意单值函数形式情况下,运用小扰动分析和奇异摄动法,给出了流体微扰方程渐近解和界面不稳定性的色散关系.分析表明:对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在重力场作用下流体可压缩性形成的密度分布是致稳因素;而扰动... 在状态方程为压力是密度的任意单值函数形式情况下,运用小扰动分析和奇异摄动法,给出了流体微扰方程渐近解和界面不稳定性的色散关系.分析表明:对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在重力场作用下流体可压缩性形成的密度分布是致稳因素;而扰动流体的膨胀收缩效应助长不稳定性的发展;上层重流体的可压缩性是稳定因素,下层轻流体可压缩性是失稳因素.而对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流体可压缩性助长扰动的发展,是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可压缩性 单值函数 小扰动分析 可压缩流体 渐近解 微扰 因素 扰动流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环轴对称抛洒首次破碎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秦承森 王裴 +2 位作者 王丽丽 石艺娜 洪滔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8-203,共6页
对于水和无水乙醇环形轴对称抛洒实验的首次破碎结果的分析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液体密度大约是气体的1000倍,液体首次破碎的过程分2个阶段:首先,界面不稳定性非线性发展,液体尖钉在惯性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拉伸变细变长;然后在射... 对于水和无水乙醇环形轴对称抛洒实验的首次破碎结果的分析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液体密度大约是气体的1000倍,液体首次破碎的过程分2个阶段:首先,界面不稳定性非线性发展,液体尖钉在惯性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拉伸变细变长;然后在射流不稳定性的作用下,断裂成液体珠串。这个理论分析给出的首次破碎的平均液体直径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理论分析表明,无水乙醇破碎液滴的平均直径比水液滴小,是无水乙醇表面张力值仅为水的1/3的一个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抛洒 界面不稳定性 液体环 首次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依凌 陈传莉 +1 位作者 王裴 王凤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693-696,共4页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刺激下肠黏膜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及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所起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肠黏膜上皮CaCO-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组和烧伤血清6 h+Y27632组,以FITC-albumin荧光强度检测法检测人肠黏膜上皮细胞...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刺激下肠黏膜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及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所起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肠黏膜上皮CaCO-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组和烧伤血清6 h+Y27632组,以FITC-albumin荧光强度检测法检测人肠黏膜上皮细胞在未烧伤、1、2、6、12、24 h时相点通透性变化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肠黏膜上皮细胞中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MLC(p-MLC)和Rho激酶蛋白水平在6个时相点的变化及烧伤血清6 h+Y27632组总MLC、p-MLC及Rho激酶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严重烧伤后人肠黏膜上皮细胞通透性明显增加,并呈时相依赖性变化,6-12 h达到最高;p-MLC以及Rho激酶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上述蛋白表达的增强可在加入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后取消。结论:烧伤大鼠血清能诱导肠黏膜上皮细胞内Rho激酶激活、p-MLC表达增加及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抑制Rho激酶活性能逆转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大鼠血清 肠黏膜上皮细胞 RHO激酶 MLC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氦泡金属铝层裂响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凤国 胡晓棉 +3 位作者 王裴 邵建立 周洪强 冯其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9-704,共6页
因自辐照效应的影响,一些材料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氦泡,关注这些氦泡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是目前损伤破坏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结合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采用耦合材料初始损伤、孔洞尺寸及惯性影响的损伤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结... 因自辐照效应的影响,一些材料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氦泡,关注这些氦泡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是目前损伤破坏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结合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采用耦合材料初始损伤、孔洞尺寸及惯性影响的损伤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氦泡的内压及材料变形中温度的变化对损伤发展的影响很小;材料的初始损伤越大,材料内部应力减小得越快,损伤增长得越慢;因惯性的影响,初始氦泡越大,损伤增长相对较慢。因此,分析含氦泡材料的层裂损伤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材料初始氦泡大小、初始损伤以及损伤演化过程中惯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泡 层裂响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驱动平板的抛射角方程 被引量:2
9
作者 秦承森 刘义 +1 位作者 杭义洪 王裴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在运动坐标系中,将材料视作不可压缩流体,考虑流体微元间的相互挤压作用,由动量方程出发,推导出爆轰驱动二维平板过程中物质元的抛射角方程,并讨论了方程的解与矢量三角形几何关系的等价性。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抛射角方程 不可压缩流体 成型装药 爆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动载作用下孔洞汇合对延性金属层裂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凤国 周洪强 +3 位作者 胡晓棉 王裴 邵建立 冯其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602,共7页
针对强动载作用下延性金属的层裂问题,在分析孔洞之间几何关联的基础上,定义了一个新的耦合损伤及孔洞几何信息的孔洞汇合判定方法,同时,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解析了孔洞汇合对损伤快速增长影响的物理机理.通过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和对比相关... 针对强动载作用下延性金属的层裂问题,在分析孔洞之间几何关联的基础上,定义了一个新的耦合损伤及孔洞几何信息的孔洞汇合判定方法,同时,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解析了孔洞汇合对损伤快速增长影响的物理机理.通过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和对比相关文献的实验可知:孔洞汇合后不仅引起损伤增长,而且导致了损伤材料内部微孔洞数目的减少、孔洞平均尺寸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层裂 强动载 延性金属 孔洞汇合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喷混合问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海权 王裴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90-92,共3页
基于颗粒轨道模型,采用二元碰撞假设,在二维拉氏流体动力学程序上实现了气-粒两相混合程序的研制。使用气-粒两相混合程序对不同充气压力条件下的微喷混合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喷射场随时间演化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定性一致。
关键词 气-粒两相流 数值模拟 颗粒轨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氦泡辐照老化材料层裂损伤计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凤国 刘军 +2 位作者 王言金 王裴 郑晖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93,共7页
辐照条件下,一些材料内部产生大量的氦泡等微缺陷,氦泡的大小和数密度随着辐照年限的增长而增长。氦泡分布特征的变化不仅影响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而且直接影响材料层裂损伤演化后期材料破坏颗粒度的分布特征。延性材料的层裂损... 辐照条件下,一些材料内部产生大量的氦泡等微缺陷,氦泡的大小和数密度随着辐照年限的增长而增长。氦泡分布特征的变化不仅影响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而且直接影响材料层裂损伤演化后期材料破坏颗粒度的分布特征。延性材料的层裂损伤演化过程一般包括孔洞的成核、增长和汇合,但因已有孔洞对新成核孔洞存在抑制作用,当初始孔洞数密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材料内部没有新的孔洞成核,因此,层裂损伤的计算可以不考虑新孔洞成核的影响。本文中基于损伤早期演化的特征,给出了这一临界值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含氦泡辐照老化钚材料层裂损伤的计算方法。同时,在完善孔洞增长(void growth,VG)层裂损伤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含氦泡常规铝材料的层裂实验结果,对此问题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在氦泡尺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当氦泡浓度低于临界氦泡浓度时,需要考虑初始氦泡以及新增孔洞的综合影响;反之,可以采用简单的层裂损伤模型,不需要计算孔洞成核,但由于增长孔洞之间的相互影响,损伤模型的初始损伤参数需要重新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泡 层裂损伤 辐照老化 临界氦泡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喷混合中的颗粒破碎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海权 王裴 +1 位作者 陈大伟 秦承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396,共5页
采用TAB模型,基于气-粒两相流程序对液态金属铅颗粒在氦气中的破碎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破碎特征时间、破碎后颗粒尺度等关键力学量;并对充气微喷射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颗粒破碎效应后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符合。结果证实了充... 采用TAB模型,基于气-粒两相流程序对液态金属铅颗粒在氦气中的破碎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破碎特征时间、破碎后颗粒尺度等关键力学量;并对充气微喷射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颗粒破碎效应后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符合。结果证实了充气条件下液态金属颗粒的再次破碎现象,可加深认识微喷混合的物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颗粒破碎 TAB模型 两相流 微喷混合 微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可压缩性对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承森 王裴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在等熵方程为压力是密度的任意单值函数形式情况下 ,分析了R T(Rayleigh Taylor)不稳定性中流体可压缩性的作用。在没有边界效应的条件下所作的分析表明 :在重力场作用下流体可压缩性形成的密度分布是R T不稳定性中的致稳因素 ,而扰动... 在等熵方程为压力是密度的任意单值函数形式情况下 ,分析了R T(Rayleigh Taylor)不稳定性中流体可压缩性的作用。在没有边界效应的条件下所作的分析表明 :在重力场作用下流体可压缩性形成的密度分布是R T不稳定性中的致稳因素 ,而扰动流体的膨胀 (收缩 )效应助长R T不稳定性的发展 ;上层重流体的可压缩性是稳定因素 ,而下层轻流体的可压缩性是失稳因素。从扰动发展驱动力和扰动带动的等效质量两个方面对该结论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流体可压缩性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等熵方程 致稳因素 失稳因素 色散关系 短波近似 界面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培基抛射角公式的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承森 刘义 +1 位作者 杭义洪 王裴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1,共5页
对于爆轰驱动平板问题,当由理论近似给出或实验拟合给出某些物理量后,可以借助抛射角方程导出适用的抛射角公式。利用爆轰驱动平板的抛射角方程,在小抛射角条件下,假设切向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为零,很容易得到周培基(P.C.Chou)公式... 对于爆轰驱动平板问题,当由理论近似给出或实验拟合给出某些物理量后,可以借助抛射角方程导出适用的抛射角公式。利用爆轰驱动平板的抛射角方程,在小抛射角条件下,假设切向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为零,很容易得到周培基(P.C.Chou)公式。考虑切向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时,运用抛射角方程对周培基公式进行改进,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抛射角公式。与实验结果相比,改进的周培基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改进的周培基公式 抛射角公式 抛射角方程 爆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中热点形成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洪滔 王裴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A02期509-513,共5页
用SPH方法对PBX-9404中由于孔洞在冲击作用下坍塌形成热点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孔洞在冲击波作用下坍塌过程的图象,由于坍塌作用引起孔洞周围介质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由于冲击作用引起的变形孔洞周围的介质温度升高,孔洞周围介... 用SPH方法对PBX-9404中由于孔洞在冲击作用下坍塌形成热点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孔洞在冲击波作用下坍塌过程的图象,由于坍塌作用引起孔洞周围介质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由于冲击作用引起的变形孔洞周围的介质温度升高,孔洞周围介质的碰撞使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形成热点。当冲击波压力较高时,孔洞周围介质的碰撞使温度大幅提高,当冲击压力较低时,碰撞的引起的升温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炸药 热点 SPH方法 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射流发散性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军 秦承森 王裴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2,共7页
分析经典射流理论和相关文献,给出了在汇聚点坐标系中金属Cu对碰形成射流的汇聚射流区、无射流激波封锁区、无射流强度封锁区和形成发散射流区域。对金属超声速射流形成的发散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诠释了Walker基于实验提出射流发散理... 分析经典射流理论和相关文献,给出了在汇聚点坐标系中金属Cu对碰形成射流的汇聚射流区、无射流激波封锁区、无射流强度封锁区和形成发散射流区域。对金属超声速射流形成的发散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诠释了Walker基于实验提出射流发散理论,证明了金属射流超声速部分可形成发散射流也可形成汇聚射流,且超过1.23倍体声速的金属射流必定是发散的。最后,应用自编的欧拉计算程序MEPH对金属Cu以不同速度、倾角对碰射流形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分叉射流、空洞射流和密实稀疏射流等的典型射流发散模式图像,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射流 射流发散 分叉射流 空洞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与不可压缩流体中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承森 王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77-980,共4页
 对比研究了可压缩与不可压缩流体的Rayleigh Taylor不稳定性小扰动阶段的增长速率,其中,压力是密度的任意单值函数,这个函数也即是可压缩流体的状态方程。研究表明:在相同密度分布条件下,可压缩流体的界面扰动增长速率总是比相应的不...  对比研究了可压缩与不可压缩流体的Rayleigh Taylor不稳定性小扰动阶段的增长速率,其中,压力是密度的任意单值函数,这个函数也即是可压缩流体的状态方程。研究表明:在相同密度分布条件下,可压缩流体的界面扰动增长速率总是比相应的不可压缩流体的界面增长率大,其相对增长率随扰动波长的增加而增大,随两种介质的声速减小而增大,在长波和易压缩流体中,相对增长率可达0.8以上。因此,在某些条件下,流体可压缩性对Rayleigh Taylor不稳定性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可压缩流体 不可压缩流体 小扰动分析 增长速率 相对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层裂再压实的模拟研究
19
作者 刘军 孙致远 +1 位作者 张凤国 王裴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共12页
激波在自由面卸载后金属内部经常出现层裂现象。若金属内层裂区再次受到冲击加载,则处于拉伸稀疏状态下的金属会逐渐被再次压实为密实介质,直至层裂区消失、再压实过程完成。由于金属层裂区初始拉伸状态的复杂性及再压实后物质状态的不... 激波在自由面卸载后金属内部经常出现层裂现象。若金属内层裂区再次受到冲击加载,则处于拉伸稀疏状态下的金属会逐渐被再次压实为密实介质,直至层裂区消失、再压实过程完成。由于金属层裂区初始拉伸状态的复杂性及再压实后物质状态的不确定性,复杂加载情况下宏观模拟该问题的可靠性验证存在困难。目前,在实验诊断难以准确给出金属层裂区进入再压实过程的初始状态及再压实状态的情况下,具有层裂区内部细节描述能力的直接数值模拟成为了验证宏观模拟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首先,在直接数值模拟建模中将金属层裂区初始拉伸状态建模为仅含层裂片、仅含孔洞、同时含有孔洞与层裂片3类情况。然后,通过不同孔隙度、再压实速率、层裂片数及孔洞数下的直接数值模拟,统计得到了对应工况下金属层裂区的再压实状态。最后,在保证直接模拟与宏观模拟具有良好可比性的情况下,对层裂再压实过程进行了宏观建模及模拟分析。分析认为:在宏观网格断裂后处理算法使用全应力置零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宏观模拟能够较好地模拟稀疏区内含层裂片情况下的金属层裂再压实过程及再压实状态;若金属层裂区内部以仅含孔洞的初始状态进入再压实过程,则无论孔洞塌缩是否形成界面喷射,宏观模拟均无法较好模拟该层裂再压实过程及再压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裂 再压实 直接模拟 宏观模拟 界面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泰勒公式及其数值验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义 秦承森 +1 位作者 杭义洪 王裴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9-293,共5页
将光滑粒子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method,SPH)应用于金属平板爆轰驱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炸药与金属相互作用的清晰的图像和平板抛射角的变化。根据抛射角方程对泰勒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改进的泰勒公式。利用数值模... 将光滑粒子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method,SPH)应用于金属平板爆轰驱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炸药与金属相互作用的清晰的图像和平板抛射角的变化。根据抛射角方程对泰勒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改进的泰勒公式。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比较了平板驱动几种不同的抛射角公式,改进的泰勒公式准确反映出了抛射角下降并趋于终态的规律,其对平板抛射角的描述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抛射角公式 SPH 泰勒公式 爆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