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层理结构中筛积层和粗化层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5-210,共6页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 ,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 ,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 ,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 ,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向上垂直运动的魏森伯效应 ,并在表面富集形成了筛积层的成因 ,及其它与粗化层结构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泥石流 堆积形态 层理结构 流变特性 流体结构 流核比 魏森伯效应 筛积层 粗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泥石流输沙年际变率的旋回性研究──以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为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裕宜 李昌志 洪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99-104,共6页
应用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输沙时序资料,重构了高频率暴雨泥石流输沙年际变率的旋回现象,即周期性,并分析了其周期性变化的成因,为暴雨泥石流灾害的预测研究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泥石流 输沙量 年际变率 旋回性 暴雨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体应力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 ,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 ,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本构关系。分析研究表明 :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段 ,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挤压和...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 ,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 ,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本构关系。分析研究表明 :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段 ,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挤压和滑动摩擦为主 ,其应力本构关系可用剪切稀化的幂定理方程来描述 ;在剪切速率区流动剪切段的应力本构关系 ,包含滑动摩擦作用的零次项和反映惯性碰撞的平方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应力本构关系 流变特性 滑动摩擦 剪切速率 屈服应力 惯性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暴发的应力自组织临界特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李昌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3,共5页
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从广延能量耗散的角度看 ,泥石流暴发的应力演化过程是一种自组织临界过程。斜坡松散碎屑土触变液化系统在暴雨激发下 ,内部不同因子间的相互非线性作用 ,导致斜坡碎屑土自然地朝临界极限应力状态发展 ,最... 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从广延能量耗散的角度看 ,泥石流暴发的应力演化过程是一种自组织临界过程。斜坡松散碎屑土触变液化系统在暴雨激发下 ,内部不同因子间的相互非线性作用 ,导致斜坡碎屑土自然地朝临界极限应力状态发展 ,最终暴发泥石流。本文以应力的自组织观点 ,分析了泥石流暴发的特性。蒋家沟泥石流的资料显示 ,泥石流规模与频率间存在着幂律关系 ,这说明泥石流活动具有自组织临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极限应力 自组织临界性 广延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启动与渗透系数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裕宜 邹仁元 刘岫峰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6-82,共7页
通过泥石流形成区角砾土渗透系数和入渗过程的研究,探求泥石流启动的降水侵蚀预报模式:H(Ks)=3.218×10-3+0.01255ec,y=0.9823,当t值为0.01水平时,达极显著。95%置信区间为0.81... 通过泥石流形成区角砾土渗透系数和入渗过程的研究,探求泥石流启动的降水侵蚀预报模式:H(Ks)=3.218×10-3+0.01255ec,y=0.9823,当t值为0.01水平时,达极显著。95%置信区间为0.8103<P<0.9992。以蒋家沟松散土和始发雨强来验证,当Ri≌Ks,泥石流源地松散土体容重为1.954g/cm3时,Ks值为8.07×10-3mm/s,相当于Ri10=4.84mm。与蒋家沟前期降水量为0~10mm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渗透系数 降水侵蚀预报模式 松散土 启动机理 临界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堆积层理结构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1,共4页
应用层理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 ,对泥石流堆积层理的正粒序、反粒序和混杂粒序等进行成因差异分析。当粘性泥石流体的流核比在 12~ 5 0之间时 ,砾石质点在蠕动流场中作向上垂直运动 ,形成筛积的层理结构。
关键词 泥石流 流核比 筛积层 堆积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土体侵蚀与始发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裕宜 邹仁元 李昌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4-38,共5页
泥石流土体侵蚀受自重应力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与制约。本文通过泥石流饱和土体侵蚀的应力特征和降水入渗的观测实验,揭示了泥石流启动的土体侵蚀过程中始发雨量的主成份作用,定量地探讨了始发雨量与坡度、土体容重等关系。
关键词 泥石流 侵蚀 始发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浆体屈服应力综合表达式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邹仁元 韩文亮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03-110,共8页
根据野外泥石流浆体观测试验分析,通过对不同粒径沙颗粒的甘油沙浆流变试验,以及动摩擦临界浓度(Cvos)和极限浓度(Cvm)的实验研究,导出了反映泥石流浆体结构强度的屈服应力综合表达式,以便为泥石流高浓度、高速运动机理的探讨和... 根据野外泥石流浆体观测试验分析,通过对不同粒径沙颗粒的甘油沙浆流变试验,以及动摩擦临界浓度(Cvos)和极限浓度(Cvm)的实验研究,导出了反映泥石流浆体结构强度的屈服应力综合表达式,以便为泥石流高浓度、高速运动机理的探讨和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屈服应力 综合表达式 浆体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体触变应力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启动的应力本构方程和触变特性的关系。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阶段,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启动的应力本构方程和触变特性的关系。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阶段,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挤压和滑动摩擦为主,其应力本构关系可用剪切稀化的幂定理方程来描述。粘性泥石流体在剪切"上行"与"下行"曲线环绕的延迟区域的存在,说明该流体具有触变能量,并通过触变能量的计算以及与泥石流运动要素的对比,探讨了粘性泥石流体触变应力本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幂定理方程 触变能量 触变应力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邹仁元 洪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50,共5页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 ,和应用最新研制的大型平板旋转式泥石流流变仪测定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应变特性 ,发现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启动时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特征。这种应力过冲特征 ,与由粘性介质阻力形变初期的剪切稀化...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 ,和应用最新研制的大型平板旋转式泥石流流变仪测定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应变特性 ,发现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启动时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特征。这种应力过冲特征 ,与由粘性介质阻力形变初期的剪切稀化和高浓度粗细颗粒相互挤压的内摩擦力共同组成的泥石流体的应力滞后特性 (抗剪强度 )有关。根据所测定的粘性泥石流体的准静摩擦角、正压力和动摩擦系数 ,通过剪切面上流动坡度的推导与泥石流体启动高度的演算 ,并与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观测资料进行对比 ,初步揭示了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体 形成机理 应力过冲 准静摩擦角 阵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堆积模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裕宜 邹仁元 +1 位作者 严璧玉 陶然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81-86,共6页
泥石流的堆积形态和范围是泥石流危险区划分的重要参数,它们不仅与泥石流体浓度(Cvt)、下游流路坡度(Qu)有关,还与流通坡度(Qc)和冲出量有关。本文通过小型水槽试验,求得了泥石流堆积范围与形态比的堆积模式,并根据野外测量... 泥石流的堆积形态和范围是泥石流危险区划分的重要参数,它们不仅与泥石流体浓度(Cvt)、下游流路坡度(Qu)有关,还与流通坡度(Qc)和冲出量有关。本文通过小型水槽试验,求得了泥石流堆积范围与形态比的堆积模式,并根据野外测量的堆积形态进行了泥三流体浓度的计算和验证,该模式可为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堆积模式 形态比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体的流变和冲淤特征及其与危险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裕宜 胡凯衡 +1 位作者 韦方强 陈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2,共6页
从泥石流体流变特性的分析入手,深入地探讨了蒋家沟泥石流阵性流的淤积和冲刷特征。其冲淤变化特征与泥石流体的浓度特性和规模大小的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这些分析,可以将泥石流的危害划分为侵蚀和堆积两大类,并可能进一步完善... 从泥石流体流变特性的分析入手,深入地探讨了蒋家沟泥石流阵性流的淤积和冲刷特征。其冲淤变化特征与泥石流体的浓度特性和规模大小的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这些分析,可以将泥石流的危害划分为侵蚀和堆积两大类,并可能进一步完善泥石流危险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流变特性 冲淤 灾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强降水变化与泥石流侵蚀输沙特征相关性分析--以长江上游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3 位作者 田冰X 田冰 洪勇 邹仁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根据长江上游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1965—2007年的观测资料与会泽气象站1970—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泥石流侵蚀输沙特征与极端强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夏季极端强降水和夏季降水量以显著增加为主要特点,M... 根据长江上游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1965—2007年的观测资料与会泽气象站1970—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泥石流侵蚀输沙特征与极端强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夏季极端强降水和夏季降水量以显著增加为主要特点,M—K检验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99%的置信度),1990—2005年的夏季平均极端强降水量比1970—1989年的夏季平均极端强降水量增加57.56 mm。该流域这个特点与蒋家沟泥石流在90年代出现的侵蚀输沙量的大量增加有相当紧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泥石流 侵蚀输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阵性流和触变唯象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裕宜 方图南 +1 位作者 张辉 金树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8-47,共10页
泥石流体的触变性可以较好地展示泥石流的阵性流和冲淤变化机理,泥石流触变滞后环(下降段)具有促进泥石流阵性流产生的作用。本文首次用实验方法探讨了泥石流浆体的触变唯象模型η=η∞/tcγ+η∞。该触变模型展示了定态粘度(... 泥石流体的触变性可以较好地展示泥石流的阵性流和冲淤变化机理,泥石流触变滞后环(下降段)具有促进泥石流阵性流产生的作用。本文首次用实验方法探讨了泥石流浆体的触变唯象模型η=η∞/tcγ+η∞。该触变模型展示了定态粘度(η)、剪切速率(γ)和滞后环模型参数关系,并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它为泥石流防治提供了确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阵性流 触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季不同时段蒋家沟泥石流侵蚀产沙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2 位作者 洪勇 田冰 邹仁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共6页
根据雨季不同时段,降雨入渗后的土壤含水状况观测以及泉水季节性变化,详细分析了蒋家沟1987-2001年雨季不同时段的167场泥石流侵蚀产沙的特点。结果表明:在雨季中期(7-8月),无论是泥石流暴发频率、产沙量还是规模都是最高值,分别占总样... 根据雨季不同时段,降雨入渗后的土壤含水状况观测以及泉水季节性变化,详细分析了蒋家沟1987-2001年雨季不同时段的167场泥石流侵蚀产沙的特点。结果表明:在雨季中期(7-8月),无论是泥石流暴发频率、产沙量还是规模都是最高值,分别占总样本的70.65%和占总产沙量的78.88%。雨季初期(5-6月)和雨季后期(9-10月)的泥石流,分别占总产沙量的16.16%和4.97%。雨季初期5月的雨沙比(R/s,mm/万m3)高达82.26,6月为3.49;而雨季中期的7月R/s仅为1.32,8月为1.67。这一研究可提高雨季不同时段泥石流降水警戒值确定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时段 泥石流 产沙规模 雨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小江流域降水趋势与泥石流侵蚀输沙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裕宜 田冰 +2 位作者 詹钱登 洪勇 邹仁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2,共6页
运用Mann-Kendall(M-K)非参数检验法分析降水趋势,研究了1950 s^1990 s长江上游小江流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 s长江上游小江流域年降水变化以显著增加为主要特点,M-K检验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95%的置信度)。该特点与小江流域蒋... 运用Mann-Kendall(M-K)非参数检验法分析降水趋势,研究了1950 s^1990 s长江上游小江流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 s长江上游小江流域年降水变化以显著增加为主要特点,M-K检验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95%的置信度)。该特点与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在90年代出现的侵蚀输沙量的大量增加有相当紧密的关系。1990 s比1965~1989年期间平均每年泥石流要多侵蚀输沙91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流域 降水趋势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突发性流动和剪切稀化的相关研究——以云南蒋家沟泥石流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裕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36-43,共8页
泥石流突发性流动与泥石流剪切稀化特性相关。在低速率时(γ=2.5s-1),流体粘度稀化速率(B1)比高速率时大2个数量级,并与浓度(CV)呈正相关。当γ=7s-1时,流体粘度(ηs)与线性浓度(λ)对剪切时间(t)依... 泥石流突发性流动与泥石流剪切稀化特性相关。在低速率时(γ=2.5s-1),流体粘度稀化速率(B1)比高速率时大2个数量级,并与浓度(CV)呈正相关。当γ=7s-1时,流体粘度(ηs)与线性浓度(λ)对剪切时间(t)依赖性,表现为较强烈的剪切稀化特性,其表达式为ηs(t)=4258[(λ-1+1)-3×CVm]4.85[((λ-1+1)-3×CVm)1.65-0.37t+1]。经显著性差异检验,当α=0.01水平时,该项试验达极显著水平(α=6.4837**),95%置信区间达0.7816<ρ<0.9533。故高浓度泥石流呈强烈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剪切稀化 突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家沟流域输沙预测模型初探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昌志 曹叔尤 +3 位作者 彭清娥 王裕宜 欧国强 张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50,共6页
从时间和控制因子两个角度 ,初步探讨了蒋家沟流域产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由周期预测和控制因子预测组成的综合预测模型 ,可对蒋家沟泥石流的输沙进行较为可靠的预测。同时 ,在探讨了模型存在的及有待改进的问题的基础上 ,还对综合预... 从时间和控制因子两个角度 ,初步探讨了蒋家沟流域产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由周期预测和控制因子预测组成的综合预测模型 ,可对蒋家沟泥石流的输沙进行较为可靠的预测。同时 ,在探讨了模型存在的及有待改进的问题的基础上 ,还对综合预测模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家沟流域 输沙预测模型 综合模型 泥石流 时间尺度 控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预报中前期降水量与始发日降水量的权重关系--以云南省蒋家沟为例 被引量:25
19
作者 田冰 王裕宜 洪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5,共5页
利用云南省蒋家沟1995—1997年43场泥石流数据和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泥石流暴发的前期降水与始发日降水的权重关系。研究发现,前期降水和始发日降水是泥石流启动的主要因素。依据它们之间不同的权重关系,将蒋家沟泥石流分为前期降水型... 利用云南省蒋家沟1995—1997年43场泥石流数据和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泥石流暴发的前期降水与始发日降水的权重关系。研究发现,前期降水和始发日降水是泥石流启动的主要因素。依据它们之间不同的权重关系,将蒋家沟泥石流分为前期降水型、强降水型和特殊型3种形式。不同权重降水下的泥石流输沙与降水量之间均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从泥石流出现的规模和数量看,前期降水型泥石流是该地区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前期降水与始发日降水 权重关系 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素对蒋家沟泥石流输沙量的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冰 王裕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8-222,共5页
根据云南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1965—2007年的观测资料与会泽气象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详细分析了蒋家沟泥石流输沙量与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蒋家沟泥石流输沙量与年降水量、年极端降水量和... 根据云南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1965—2007年的观测资料与会泽气象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详细分析了蒋家沟泥石流输沙量与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蒋家沟泥石流输沙量与年降水量、年极端降水量和夏季极端降水量呈现出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分别通过了α=0.01,α=0.05的置信度检验,随着降水量以及极端强降水的增加,泥石流输沙量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尽管随着夏季气温的增加会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土源条件的含水量,但因为降水因素的对泥石流启动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气温因素,因此在以变暖、变湿为特征的小江流域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泥石流输沙量呈现出增加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泥石流 输沙量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