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衍汇 倪万魁 +2 位作者 石博溢 李征征 戴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52-56,共5页
以延安新区13标段北端110 m黄土高填方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填筑体的工程性质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研究,根据研究区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填方边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采用极限平衡法分别计算出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下不同地下水位的边... 以延安新区13标段北端110 m黄土高填方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填筑体的工程性质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研究,根据研究区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填方边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采用极限平衡法分别计算出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下不同地下水位的边坡安全系数;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填方高边坡在不同地下水位下的变形特征及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地震和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边坡中部和坡脚处的水平位移较大,最大垂向位移发生在填方厚度较大的坡顶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填方边坡 稳定性 变形破坏 极限平衡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黄土的联合强度理论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衍汇 倪万魁 袁志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88-1692,共5页
目前尚未存在统一的既能判断拉伸破坏,又能判断剪切破坏的土的联合强度理论。文章以洛川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轴直接拉伸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与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UU试验)测得不同应力状态下原状黄土的极限强度,拟合并推导出... 目前尚未存在统一的既能判断拉伸破坏,又能判断剪切破坏的土的联合强度理论。文章以洛川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轴直接拉伸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与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UU试验)测得不同应力状态下原状黄土的极限强度,拟合并推导出原状黄土适用的联合强度理论。结果表明:在天然含水率下,原状黄土的抗拉强度较小,仅为8.74kPa,剪切强度最大,抗压强度次之;原状黄土的极限拉应变很小,极限压应变稍大,土体表现为脆性破坏,但随着围压σ3的增大,破坏时的应变也相应增大,土体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过渡;二次抛物线型强度理论能合理地判断原状黄土的拉伸与剪切破坏;可利用易于测量的单轴抗压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结果求出二次抛物线型强度方程,并合理地反演出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 剪切强度 二次抛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黄土自相关距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衍汇 《铁道勘察》 2017年第3期39-42,共4页
自相关距离是衡量土性空间变异性、进行工程可靠度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以西部某沟谷填方工程为依托,根据随机场理论,利用波动函数法,结合大量室内及原位试验数据,对该地区压实黄土的自相关距离进行计算和统计,并与原状黄土的相关性质... 自相关距离是衡量土性空间变异性、进行工程可靠度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以西部某沟谷填方工程为依托,根据随机场理论,利用波动函数法,结合大量室内及原位试验数据,对该地区压实黄土的自相关距离进行计算和统计,并与原状黄土的相关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状黄土的锥尖阻力与深度间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呈现出良好的成层性,而压实黄土与深度之间则显得杂乱无章,表现出土层变异性大、不均匀的特点;根据压实黄土各指标资料求得的自相关距离并不一致,其中物理指标计算的距离为5.23 m,力学指标求得的距离为1.43 m,静力触探数据得到的距离为0.23 m;由静力触探数据求得的自相关距离综合反映了土性的变化情况,可作为实际工程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原状黄土 自相关距离 波动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黄土压缩变形的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石博溢 倪万魁 +2 位作者 王衍汇 李征征 袁志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63-1968,2046,共7页
针对黄土填方场地的沉降变形问题,通过进行不同初始含水率和干密度的重塑黄土的高压固结试验,发现荷载与干密度的比值(p/pd)与荷载(p)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不同厚度(荷载)填方场地的沉降预测模型。该模型有k和b两个参数... 针对黄土填方场地的沉降变形问题,通过进行不同初始含水率和干密度的重塑黄土的高压固结试验,发现荷载与干密度的比值(p/pd)与荷载(p)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不同厚度(荷载)填方场地的沉降预测模型。该模型有k和b两个参数,其中k随着初始含水率(w_0)或初始干密度(p_(d0))的增大而减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_(d0)k+w0=1;b主要与初始干密度有关,随着初始干密度增大而减小。与前人基于孔隙比和荷载关系所建立的压缩变形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用干密度和荷载表示土压缩性的方法与试验数据拟合精度更高,且线性相关性更强,更适合于重塑黄土的压缩变形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高压固结试验 初始含水率 初始干密度 压缩变形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黄土的抗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袁志辉 倪万魁 王衍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采用劈裂法试验获得了非饱和原状黄土的抗拉强度,并用滤纸法对劈裂破坏后的黄土试样进行了基质吸力的测定,分析了含水率和基质吸力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抗拉强度与粘聚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原状黄土的抗拉强度很小,抗... 采用劈裂法试验获得了非饱和原状黄土的抗拉强度,并用滤纸法对劈裂破坏后的黄土试样进行了基质吸力的测定,分析了含水率和基质吸力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抗拉强度与粘聚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原状黄土的抗拉强度很小,抗拉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基本为负的指数函数关系;抗拉强度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当土体含水率小于缩限时,抗拉强度的增大幅度远远小于基质吸力;抗拉强度随粘聚力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为良好的线性关系,此种线性关系应是土体的固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法 抗拉强度 滤纸法 基质吸力 指数函数 幂函数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孙琪皓 刘桂卫 +2 位作者 王飞 张璇钰 王衍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1,共8页
地质灾害隐患是我国山区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的巨大威胁,及早发现、诊断和处置灾害隐患对于铁路安全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隐患精细化防治需求,系统归纳总结了我国山区运营铁路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及特征,通过将灾害筛查、... 地质灾害隐患是我国山区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的巨大威胁,及早发现、诊断和处置灾害隐患对于铁路安全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隐患精细化防治需求,系统归纳总结了我国山区运营铁路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及特征,通过将灾害筛查、危险性评估与监测预警技术有机结合与融合应用,提出了基于天空地多源遥感和人工智能的铁路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路线。研究表明:(1)我国山区铁路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表现出高位陡坡多、隐蔽性和潜伏性强、受工程扰动影响大、远程链式致灾和缓变型隐患分布广泛5种突出特征;(2)联合采用卫星遥感、InSAR、机载LIDAR和无人机遥感技术,实现了不同类型灾害隐患的精细化识别,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铁路沿线隐患筛查技术方法;(3)融合应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及变化检测等人工智能方法,提出了铁路沿线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监测预警技术路线,并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技术方案的有效性;(4)结合铁路工程特点,提出了以“区域-区段-工点”为主线的铁路地质灾害三级防控策略,构建了适用于铁路运维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地质灾害 早期识别 隐患筛查 危险性评估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土层高压段压缩模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衍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6,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的提高,其对线路平顺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对地基变形达到了"毫米级"的控制,因此对地基沉降的精确计算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压缩模量的选用在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压缩模量一般通过室...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的提高,其对线路平顺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对地基变形达到了"毫米级"的控制,因此对地基沉降的精确计算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压缩模量的选用在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压缩模量一般通过室内固结试验获得,但需对土样进行连续观测,耗时久、效率低,因此本文以包银高铁包头段湖冲积地层为研究对象,运用Allometric函数来合理表示压缩曲线,建立以基本物理指标为基础,以标准压缩模量为核心,推求高压力段压缩模量的方法。研究结论:(1)Allometric函数物理意义明确,可以较好地拟合土体e-lgP曲线,拟合度在0.99以上;(2)基于常规土工参数E_(s1-2)、w(L_)和e_(0)获得的Allometric函数具有较高的可信性,通过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现出0~100 k Pa低压力段误差较大、100~800 kPa的常压力段与800~1600 kPa的高压力段误差较小的特征;(3)高压段压缩模量预测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于经验公式C_(c)=0.037(e_(0)+0.003w(L_)-0.34),但只要针对不同地区土层特性建立土体物理指标与力学参数关系,就可以保证其较高的适用性;(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高铁勘察中深厚土层高压段压缩模量的预测和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模量 深厚土层 包银高铁 Allometric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速铁路高陡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衍汇 《铁道勘察》 2021年第6期60-65,80,共7页
在山区进行高铁建设易产生大量高陡边坡,土-岩混合边坡破坏模式既有土质边坡整体剪切破坏的趋势,又有岩质边坡不连续性、多变性及各向异性的特点,其稳定性计算较为复杂。以宣绩高铁某高陡土-岩混合边坡为例,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利用工... 在山区进行高铁建设易产生大量高陡边坡,土-岩混合边坡破坏模式既有土质边坡整体剪切破坏的趋势,又有岩质边坡不连续性、多变性及各向异性的特点,其稳定性计算较为复杂。以宣绩高铁某高陡土-岩混合边坡为例,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利用工程地质分析法定性探讨边坡潜在破坏模式,同时结合极限平衡法、块体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该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1)上部残坡积土易沿土岩接触面发生整体性圆弧型滑动破坏,天然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1,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046,处于极限平衡状态;(2)受节理裂隙控制的关键岩体易发生平面剪切滑动破坏,其稳定系数为1.04;(3)考虑土-岩混合边坡失稳模式的特殊性,应针对不同的潜在破坏类型,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评价,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绩高铁 土-岩混合边坡 极限平衡法 块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地震参数转换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衍汇 崔庆国 +2 位作者 陈则连 刘桂卫 王天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35,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国铁路载着"中国标准"走出国门,而东南亚、美洲等国沿用美国标准,并根据当地特点提出不同的地震动参数,致使铁路工程在抗震设计方面存在差别。本文以中美两国现行的抗震设... 研究目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国铁路载着"中国标准"走出国门,而东南亚、美洲等国沿用美国标准,并根据当地特点提出不同的地震动参数,致使铁路工程在抗震设计方面存在差别。本文以中美两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危险性特征推导出中美地震动参数转换公式,并应用于巴拿马铁路工程,为境外项目抗震设计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国标采用三水准设防目标,以Ⅱ类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作用作为基准设防地震;美标采用单一抗震设防目标,以B类场地,50年超越概率2%的最大考虑地震为基准进行折减作为设计地震参数;(2)经统一化处理后,中国标准的Ⅰ_(0)、Ⅱ场地分别对应美国标准B、C类场地,并建立了由S_(S)、S_(1)、A_(cc)、T_(g)组成的4参数中美地震动参数转换公式;(3)经转换后国标下的巴拿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GFZ数据分布规律一致,但欧洲规范未考虑断裂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导致巴拿马运河断裂附近取值较小且划分较为粗略;(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中国标准下境外铁路项目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标准 美国标准 地震动参数 铁路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载铁路隧道地应力测试与反演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元春 辛明高 +1 位作者 汪洋 王衍汇 《铁道勘察》 2022年第1期16-20,44,共6页
浩吉铁路如意隧道在施工期间部分段落出现拱顶开裂,初支混凝土剥落、掉块等破坏现象,初步认为与隧道所处地应力环境关系密切。为了准确掌握如意隧道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和工程区地应力分布特征,在隧道内进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的基础上,... 浩吉铁路如意隧道在施工期间部分段落出现拱顶开裂,初支混凝土剥落、掉块等破坏现象,初步认为与隧道所处地应力环境关系密切。为了准确掌握如意隧道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和工程区地应力分布特征,在隧道内进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单元法开展隧道三维地应力场回归反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回归反演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总体小于20%,研究区地应力场反演结果合理;(2)如意隧道变形破坏问题突出的段落地应力最大值低于5 MPa,但由于围岩软弱,且开挖断面大,围岩发生了挤压变形,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吉铁路 地应力测试 水压致裂 有限元计算 回归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岩溶区铁路地质勘察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桂卫 王衍汇 +2 位作者 常天龙 孙琪皓 张璇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0,23,共6页
研究目的:我国南方山区岩溶广泛分布且强烈发育,呈现出复杂性和隐蔽性特征,极易诱发隧道突涌水等风险,对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本文以广清永铁路为例,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利用遥感判释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查明沿线地质构造和岩... 研究目的:我国南方山区岩溶广泛分布且强烈发育,呈现出复杂性和隐蔽性特征,极易诱发隧道突涌水等风险,对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本文以广清永铁路为例,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利用遥感判释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查明沿线地质构造和岩溶地貌特征,计算岩溶区隧道集水面积,以期为选线设计和岩溶灾害防治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论:(1)沿线断裂构造多集中发育于蓝山至连州段,遥感判释得到断裂构造138条、褶皱9处,断裂以南-北走向为主,褶皱多为北东-北北东向展布;(2)沿线岩溶地貌主要有峰丛、峰林及岩溶盆地,其间发育岩溶洼地、残丘和孤峰,出露多个地下暗河出口,多表现为断头河特征;(3)通过选定集水面积影响因子,生成最小沟谷集水区,优化汇水单元,归类同一岩溶发育程度区等操作,计算得到该段岩溶隧道集水面积为56.83 km^(2),为岩溶隧道涌水量计算提供了重要参数;(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岩溶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遥感 GIS空间分析 岩溶地貌 集水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陡碎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红旭 王衍汇 周海 《铁道勘察》 2022年第5期46-51,共6页
以某高速铁路高陡碎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勘探与测试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及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结合赤平投影法、岩体质量分级定性分析边坡稳定状态与潜在破坏模式;综合室内试验、相关规范、Hoek-Brown经验准则等... 以某高速铁路高陡碎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勘探与测试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及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结合赤平投影法、岩体质量分级定性分析边坡稳定状态与潜在破坏模式;综合室内试验、相关规范、Hoek-Brown经验准则等确定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并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强度折减法对代表性断面进行定量检算。研究表明:该处自然边坡整体基本稳定,但设计施工安全储备不足;受工程开挖、降雨、地震等因素触发,易产生浅层溜塌、楔形破坏或圆弧状滑动;建议采用抗滑桩或桩板墙、锚杆格梁等方式进行加固,并做好防排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岩质边坡 稳定性评价 HOEK-BROWN准则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与三维运动仿真的危岩落石风险评价
13
作者 李红旭 王衍汇 刘桂卫 《路基工程》 2023年第5期195-200,共6页
为评价危岩落石对山区铁路工程的风险,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三维运动仿真的危岩落石风险评价方法。以新寨隧道进口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调绘、无人机遥感、室内外试验等获取基础数据;建立危岩落石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辨识标准,基... 为评价危岩落石对山区铁路工程的风险,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三维运动仿真的危岩落石风险评价方法。以新寨隧道进口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调绘、无人机遥感、室内外试验等获取基础数据;建立危岩落石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辨识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危岩落石发育区稳定性等级;基于真实三维地形模型,采用三维运动仿真分析了代表性危岩落石失稳后对铁路工程的不利后果;综合判定了新寨隧道进口工程危岩落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新寨隧道进口危岩落石稳定等级为Ⅳ级不稳定,风险事故不利后果等级为4级特大;综合判定危岩落石风险等级为Ⅳ级极高风险,严重威胁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危岩落石 风险评价 模糊评判 三维运动仿真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