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4-乙烯基吡啶季铵盐-丙烯酰胺)的抗菌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蕊欣 高保娇 +1 位作者 郭建峰 何三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74-1776,共3页
Two series of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of quaternary pyridine salt-type were synthesized, which have different cationic degrees and molecular weights respectively.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QPAV was investigated, t... Two series of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of quaternary pyridine salt-type were synthesized, which have different cationic degrees and molecular weights respectively.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QPAV was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was examined by using E. Coli as the disease-leading bacterium and the method of plate counting live bacterium.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QPAV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activity of β-D-galactosidase.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QPAV possesses an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property. The higher the cationic degree of QPAV is, the stronger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is. In certain range of molecular weight, the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of QPAV is, the better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is. The pH value also influences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QPAV.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QPAV is based on sterilization action certainly and is not only a restraining 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抗菌剂 吡啶季铵盐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抗菌性能 抗菌机理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吡啶季铵盐的抗菌性能及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蕊欣 郭建峰 高保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以大肠杆菌(E.coli)为模拟体系,采用平板活菌记数法考察了自制的季铵化的4-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共聚物(Quaternary P(4VP-co-AM),QCVA)的抗菌性能及pH值对QCVA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TTC-脱氢酶活性测定法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法... 以大肠杆菌(E.coli)为模拟体系,采用平板活菌记数法考察了自制的季铵化的4-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共聚物(Quaternary P(4VP-co-AM),QCVA)的抗菌性能及pH值对QCVA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TTC-脱氢酶活性测定法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季铵化的4-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抗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QCVA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且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pH值越大,QCVA抗菌性能越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脱氢酶活性测定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吡啶季铵盐型大分子的抗菌机理是基于杀菌作用,而不仅仅是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抗菌剂 吡啶季铵盐 抗菌机理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4VP-co-St)/SiO_2固载的取代钴卟啉对乙苯的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蕊欣 焦纬洲 高保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91-1798,共8页
通过轴向配位法将不同结构的钴卟啉(CoTXPP(X=H,Cl,NO2))分别固载到接枝微粒聚(4-乙烯基吡啶-co-苯乙烯)/SiO2(P(4VP-co-St)/SiO2)上,室温下分别制备了P(4VP-co-St)/SiO2固载的金属卟啉催化剂CoTPP-P(4VP-co-St)/SiO2,CoTClPP-P(4VP-co-... 通过轴向配位法将不同结构的钴卟啉(CoTXPP(X=H,Cl,NO2))分别固载到接枝微粒聚(4-乙烯基吡啶-co-苯乙烯)/SiO2(P(4VP-co-St)/SiO2)上,室温下分别制备了P(4VP-co-St)/SiO2固载的金属卟啉催化剂CoTPP-P(4VP-co-St)/SiO2,CoTClPP-P(4VP-co-St)/SiO2和CoTNPP-P(4VP-co-St)/SiO2,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及轴配过程进行了表征.在无溶剂、无助催化剂和还原剂的体系中,研究对比了其催化分子氧氧化乙苯为苯乙酮的性能,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苯乙酮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其催化活性随着环外取代基吸电子能力的增强而提高.CoTNPP-P(4VP-co-St)/SiO2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最好,在120℃常压下其催化乙苯反应12h,苯乙酮收率达到25.53%,产物α-甲基苄醇的含量则极少.与普通的催化剂不同,在催化氧化体系中,CoTNPP-P(4VP-co-St)/SiO2存在最适宜用量,过量的CoTNPP-P(4VP-co-St)/SiO2反而会使其催化活性降低;P(4VP-co-St)/SiO2表面CoTXPP的固载密度存在一最佳值.此外,固载化以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接枝微粒P(4VP-co-St)/SiO2对金属卟啉不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能提高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聚(4-乙烯基吡啶-co-苯乙烯) 接枝微粒 轴向配位 固载金属卟啉 乙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微粒PGMA/Al_2O_3对环氧树脂电子灌封材料的增强增韧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蕊欣 高保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Al2O3颗粒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接枝微粒,考察了PGMA/Al2O3对环氧电子灌封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环氧灌封材料经PGMA/Al2O3填充前后的冲击断面的形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接枝改性后,接枝...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Al2O3颗粒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接枝微粒,考察了PGMA/Al2O3对环氧电子灌封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环氧灌封材料经PGMA/Al2O3填充前后的冲击断面的形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接枝改性后,接枝微粒PGMA/Al2O3对环氧灌封材料的力学性能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PGMA/Al2O3对环氧灌封料的增韧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的Al2O3,且随PGMA/Al2O3填充量的增大,冲击韧性先增大后减小,在填充量较小(0.7%)时,冲击韧性最大;屈服强度也随PGMA/Al2O3的加入出现一最佳值;并随接枝微粒PGMA/Al2O3的接枝率的增加,其冲击韧性和屈服强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改性 氧化铝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环氧树脂 增强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MA/Al_2O_3填充环氧树脂灌封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蕊欣 高保娇 《胶体与聚合物》 2008年第2期14-16,共3页
采用"Grafting from"的方法,制备了接枝微粒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l_2O_3(PGMA/Al_2O_3)。研究了PGMA/Al_2O_3及固化剂用量对环氧灌封材料的性能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PGMA/Al_2O_3填充的环氧灌封材料的冲击断面的形貌... 采用"Grafting from"的方法,制备了接枝微粒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l_2O_3(PGMA/Al_2O_3)。研究了PGMA/Al_2O_3及固化剂用量对环氧灌封材料的性能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PGMA/Al_2O_3填充的环氧灌封材料的冲击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对氧化铝粒子进行接枝改性后,复合粒子在环氧树脂灌封中得到良好的分散、增韧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的Al_2O_3,且在用量较少时就可明显提高环氧灌封材料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聚合 AL2O3 PGMA 环氧树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方法对硅胶表面接枝聚合物过程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蕊欣 高保娇 申艳玲 《胶体与聚合物》 2006年第2期9-11,15,共4页
分别用溶液聚合与分散聚合两种方法,在硅胶载体表面实施了苯乙烯的接枝聚合,重点考察了聚合方法对接枝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散聚合体系的接枝率明显高于溶液聚合体系的接枝率,最高可达47%(即47g/100g);... 分别用溶液聚合与分散聚合两种方法,在硅胶载体表面实施了苯乙烯的接枝聚合,重点考察了聚合方法对接枝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散聚合体系的接枝率明显高于溶液聚合体系的接枝率,最高可达47%(即47g/100g);除聚合方法之外,影响聚合物在硅胶表面接枝率的因素还有硅胶表面的双键含量、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温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聚合 硅胶 分散聚合 溶液聚合 接枝率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单体NaAMC_(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于亚明 王中华 +1 位作者 高保娇 王蕊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501,共6页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热行为,采用荧光探针芘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性,重点探索了在临界胶束浓度上下NaAMC14S与AM的共聚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aAMC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与AM共聚合时,遵循的是一种微嵌段共聚合的模式,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的组成随转化率大幅度地变化;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与AM共聚合时,进行的是无规共聚合,聚合过程中聚合物的组成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DSC的测试与荧光探针法的测定结果证实了上述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单体 胶束化行为 临界胶束浓度 共聚合机理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实现苯基卟啉的同步合成与固载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国海 高保娇 +1 位作者 王蕊欣 王飞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7-612,共6页
以键合有对羟基苯甲醛(HBA)的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HBA-CPS、苯甲醛和吡咯为反应物,采用Adler方法,实现了苯基卟啉(PP)在CPS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制得了固载有苯基卟啉的微球PP-CPS.研究了卟啉同步合成与固载过程的影响因... 以键合有对羟基苯甲醛(HBA)的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HBA-CPS、苯甲醛和吡咯为反应物,采用Adler方法,实现了苯基卟啉(PP)在CPS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制得了固载有苯基卟啉的微球PP-CPS.研究了卟啉同步合成与固载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了微球PP-CPS与钴盐的配合反应,制备了固载有钴卟啉(CoP)的功能微球CoP-CPS,初步考察了其对分子氧氧化乙苯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苯基卟啉同步合成与固载的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酸性与溶剂的极性是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使用强极性溶剂与pK.在2.8-3.4范围的酸,微球PP-CPS表面的苯基卟啉固载量高.微球CoP-CPS对分子氧氧化乙苯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 苯基卟啉 固载 钴卟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功能化聚合物/硅胶螯合吸附材料SHA-PHEMA/SiO_2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史小慧 王蕊欣 +2 位作者 高保娇 雷彩萍 李艳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首先采用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水杨羟肟酸(SHA)实施氯甲基化反应,制得氯甲基化水杨羟肟酸(CMSHA);然后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改性的硅胶微粒PHEMA/SiO2为载体,使其表面的醇羟基与CMSHA上的氯甲基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首先采用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水杨羟肟酸(SHA)实施氯甲基化反应,制得氯甲基化水杨羟肟酸(CMSHA);然后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改性的硅胶微粒PHEMA/SiO2为载体,使其表面的醇羟基与CMSHA上的氯甲基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水杨羟肟酸功能化的复合螯合吸附材料(SHA-PHEMA/SiO2)。考察了取代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研究了SHA-PHEMA/SiO2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性能。结果表明,CMSHA与PHEMA/SiO2之间的取代反应遵循单分子取代反应(SNl)的机理;较高温度下,强极性溶剂有利于反应的进行。SHA-PHEMA/SiO2对不同重金属离子表现出不同的螯合吸附能力,摩尔吸附容量的顺序为Cu2+>Zn2+>Cd2+>Pb2+;SHA-PHEMA/SiO2对Cu2+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速率方程;其吸附行为同时遵循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羟肟酸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硅胶 亲核取代反应 螯合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键合锰卟啉的线型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制备及其谱学性质 被引量:4
10
作者 章艳 王蕊欣 +1 位作者 高保娇 郭浩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4-639,共6页
采用Adler法合成了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在均相体系中使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与THPP发生开环反应,得到侧链键合有羟基苯基卟啉的线型PGMA(HPP-PGMA);进一步使HPP-PGMA与锰离子发生配合作用,得到侧链键合有锰卟啉(MnP... 采用Adler法合成了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在均相体系中使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与THPP发生开环反应,得到侧链键合有羟基苯基卟啉的线型PGMA(HPP-PGMA);进一步使HPP-PGMA与锰离子发生配合作用,得到侧链键合有锰卟啉(MnP)的线型PGMA(MnP-PGMA),测定了HPP-PGMA的1HNMR谱,表征了其化学结构;测定了HPP-PGMA与MnP-PGMA的UV-Vis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考察了其光物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THPP外环上羟基与PGMA侧基环氧键的开环成醚反应,可以顺利地将羟基苯基卟啉及其锰配合物键合在PGMA的侧链上.HPP-PGMA具有THPP的特征电子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且随着THPP键合度的增加,光谱的强度增强.MnP-PGMA具有小分子锰卟啉的特征电子吸收光谱与荧光特征,其Soret吸收带发生显著红移(红移58nm),Q吸收带的数量减为3个吸收峰;实验发现,MnP-PGMA与小分子锰卟啉类似,在Q发射带没有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 锰卟啉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键合 谱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孔板旋转填料床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焦纬洲 刘有智 +1 位作者 王蕊欣 陈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5-127,共3页
目前旋转填料床已在天然气中选择性除硫和脱硫除尘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塑料孔板填料与金属填料相比,具有气阻小、造价低、堆密度小和加工简便等优点.为此,以CO2-NaOH为系统,研究了塑料孔板错流旋转填料床的吸收性能,重点考查了液量... 目前旋转填料床已在天然气中选择性除硫和脱硫除尘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塑料孔板填料与金属填料相比,具有气阻小、造价低、堆密度小和加工简便等优点.为此,以CO2-NaOH为系统,研究了塑料孔板错流旋转填料床的吸收性能,重点考查了液量、超重力因子和气量等对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塑料孔板错流旋转填料床的压降随气量和超重力因子的增加而增大,与液量几乎无关;传质性能随气量、液量和超重力因子的增加而增大,其综合传质性能比传统填料塔设备高1~2个数量级.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应用程序,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孔板旋转填料床 天然气 吸收性能 操作参数 测量仪器 平衡性 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共聚物P(GMA-co-MMA)侧链实现卟啉化合物的同步合成与键合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飞宇 高保娇 王蕊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1-346,共6页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线型共聚物P(GMA-co-MMA);然后通过环氧基团的开环成醚反应,将对羟基苯甲醛(HBA)键合于共聚物的侧链上,形成键合有苯甲醛(BA)的聚合物BA-P(GMA-co-MMA);...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线型共聚物P(GMA-co-MMA);然后通过环氧基团的开环成醚反应,将对羟基苯甲醛(HBA)键合于共聚物的侧链上,形成键合有苯甲醛(BA)的聚合物BA-P(GMA-co-MMA);最后采用Adler方法,以BA-P(GMA-co-MMA)、苯甲醛及吡咯为反应物,在均相反应体系中,成功地实现了苯基卟啉(PP)在共聚物P(GMA-co-MMA)侧链的同步合成与键合,制得了卟啉功能化的线型大分子PP-P(GMA-co-MMA).通过FTIR及1H-NMR对功能大分子PP-P(GMA-co-MM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谱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其光物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大分子PP-P(GMA-co-MMA)具有与四苯基卟啉(TPP)相同的电子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随着侧链上PP键合量的增大,大分子PP-P(GMA-co-MMA)的Soret与Q吸收带的峰强均不断增强,而Q发射带的强度则呈现先增大后有所减弱的规律,这是由大分子内的能量转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卟啉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卟啉功能化的聚合物 同步合成与键合 光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微粒PGMA/SiO_2固载的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章艳 王蕊欣 高保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8-685,共8页
采用"接枝"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合到硅胶微粒表面,通过环氧键与羟基的开环成醚反应,进而将小分子的对羟基苯基卟啉化学键合在接枝微粒PGMA/SiO2表面,再与金属锰配位,从而制得了PGMA/SiO2固载的金属卟啉仿生... 采用"接枝"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合到硅胶微粒表面,通过环氧键与羟基的开环成醚反应,进而将小分子的对羟基苯基卟啉化学键合在接枝微粒PGMA/SiO2表面,再与金属锰配位,从而制得了PGMA/SiO2固载的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MnP-PGMA/SiO2);并用红外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对羟基苯基卟啉在接枝微粒PGMA/SiO2表面键合反应的规律;初步考察了MnP-PGMA/SiO2对分子氧氧化乙苯为苯乙酮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键合反应中以4.5mL三乙胺为催化剂,在70℃下反应8h,可制得卟啉键合量为69.36μmol/g的键合微粒HPP-PGMA/SiO2;HPP-PGMA/SiO2与锰配位时,在64℃下反应8h,得到锰有效配位程度为92.34%的固体催化剂MnP-PGMA/SiO2。在催化分子氧氧化乙苯为苯乙酮的过程中,固体催化剂MnP-PGMA/SiO2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卟啉 仿生催化剂 接枝聚合 键合反应 乙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的合成及其胶束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于亚明 高保娇 王蕊欣 《胶体与聚合物》 2005年第4期26-28,31,共4页
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 aAM C14S),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确认了N aAM C14S的化学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定了N aAM C14S在水中的溶解度,用表面张力法(环法)与电导法测定了N aAM C14S... 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 aAM C14S),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确认了N aAM C14S的化学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定了N aAM C14S在水中的溶解度,用表面张力法(环法)与电导法测定了N aAM C14S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结果表明,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原料可较顺利地合成N aAM C14S,其K rafft点为22℃,25℃下CM C为9.2×10-4m o l.L-1,且CM C随温度变化很小,25℃的表面张力为48.2mN.m-1,表明N aAM C14S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单体 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化合物的固载化及其应用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5
作者 喻龙 王蕊欣 高保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卟啉是一类重要的大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自由卟啉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差,天然卟啉通常在特定的天然大分子(多肽)环境中发挥其特性,因此,人们研究开发了多种担体,固载化卟啉和金属卟啉,大大拓展了... 卟啉是一类重要的大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自由卟啉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差,天然卟啉通常在特定的天然大分子(多肽)环境中发挥其特性,因此,人们研究开发了多种担体,固载化卟啉和金属卟啉,大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卟啉及金属卟啉的常用固载载体、常用的固载方法、以及固载型卟啉化合物在催化和传感器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展望了卟啉的固载化和固载型卟啉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金属卟啉 载体 固载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分子化锌卟啉络合物与特丁津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喻龙 王蕊欣 +6 位作者 高保娇 耿天奇 陈玫君 雷彩萍 刘少伟 黄小利 雷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73-1380,共8页
将苯基卟啉(PP)功能化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即PP-PGMA和羟基苯基卟啉(HPP)功能化的PGMA(HPP-PGMA)分别与锌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制得高分子化的苯基锌卟啉ZnPP-PGMA或羟苯基锌卟啉ZnHPP-PGMA。采用1H-NMR对ZnPP-PGMA和ZnHPP-PGM... 将苯基卟啉(PP)功能化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即PP-PGMA和羟基苯基卟啉(HPP)功能化的PGMA(HPP-PGMA)分别与锌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制得高分子化的苯基锌卟啉ZnPP-PGMA或羟苯基锌卟啉ZnHPP-PGMA。采用1H-NMR对ZnPP-PGMA和ZnHPP-PGM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其光谱性能。将ZnPP-PGMA或ZnHPP-PGMA与特丁津作用,研究特丁津对其光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化的金属卟啉ZnPP-PGMA和ZnHPP-PGMA都具有强的光谱性能,相对于PP-PGMA和HPP-PGMA,其电子吸收光谱Soret吸收带红移,荧光发射峰蓝移。ZnPP-PGMA和ZnHPP-PGMA分别与特丁津作用后,ZnPP-PGMA的紫外光谱发生一定程度的红移,且ZnPP-PGMA和ZnHPP-PGMA发生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随着特丁津浓度的增大,ZnHPP-PGMA发生荧光猝灭的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卟啉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特丁津 轴向配位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阳离子/磁性壳聚糖负载纳米银的抗菌性能
17
作者 周钰 孙亚禹 +1 位作者 赵文英 王蕊欣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22-426,436,共6页
以磁性壳聚糖(Fe_(3)O_(4)@CS)为载体,通过构建氨基-Ce(IV)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在其上的接枝聚合,制得复合材料Fe_(3)O_(4)@CS/PDAC,并以Fe_(3)O_(4)@CS/PDAC为新型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在其上均匀负... 以磁性壳聚糖(Fe_(3)O_(4)@CS)为载体,通过构建氨基-Ce(IV)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在其上的接枝聚合,制得复合材料Fe_(3)O_(4)@CS/PDAC,并以Fe_(3)O_(4)@CS/PDAC为新型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在其上均匀负载纳米银,制备了新型三元复合抗菌材料Fe_(3)O_(4)@CS/PDAC/Ag。以大肠杆菌为模拟体系,测试了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菌材料的抗菌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Fe_(3)O_(4)@CS/PDAC/Ag>Fe_(3)O_(4)@CS/Ag>Fe_(3)O_(4)@CS/PDAC>Fe_(3)O_(4)@CS。由于载体Fe_(3)O_(4)@CS/PDAC中PDAC和CS本身的抗菌活性及二者对Ag纳米粒抗菌活性的协同促进作用,三元复合抗菌材料Fe_(3)O_(4)@CS/PDAC/Ag表现出强的抗菌能力。通过对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PDAC的接枝量以及Ag前驱体的投料量进行优化,得出PDAC的接枝量(质量分数)为4.0%、Ag前驱体的投料量为0.17 g时,Fe_(3)O_(4)@CS/PDAC/Ag能够使大肠杆菌菌液的细菌存活率降低至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抗菌材料 磁性壳聚糖 纳米银 阳离子聚合物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同步合成与固载酞菁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党利芳 刘叶峰 +2 位作者 吴晓晓 焦纬洲 王蕊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9,共9页
首先通过对羟基苯甲酸和8-羟基喹啉分别与4-硝基邻苯二腈反应制备了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CPPN)和喹啉氧基邻苯二腈(QPN),然后利用开环反应将CPPN键合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的硅胶(PGMA/SiO2)表面,得到键合有邻苯二腈的硅胶CPPN-PG... 首先通过对羟基苯甲酸和8-羟基喹啉分别与4-硝基邻苯二腈反应制备了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CPPN)和喹啉氧基邻苯二腈(QPN),然后利用开环反应将CPPN键合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的硅胶(PGMA/SiO2)表面,得到键合有邻苯二腈的硅胶CPPN-PGMA/SiO2,再通过“同步合成与固载”的方法在PGMA/SiO2表面固载喹啉氧酞菁(QPc)或金属喹啉氧酞菁(MQPc),制备了固载化的酞菁QPc-PGMA/SiO2或CoQPc-PGMA/SiO2。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其结构、形貌和酞菁键合量进行表征和测定。考察了催化剂DBU用量对“同步合成与固载”酞菁过程的影响。最后以亚甲基蓝(MB)和苯酚为目标降解物,研究所制得的固载化酞菁催化剂QPc-PGMA/SiO2或CoQPc-PGMA/S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借助“同步合成与固载”的方法能够成功在PGMA/SiO2表面固载喹啉氧酞菁(QPc)或金属喹啉氧酞菁(CoQPc),得到固载化酞菁QPc-PGMA/SiO2或CoQPc-PGMA/SiO2。在可见光照射下,QPc-PGMA/SiO2和CoQPc-PGMA/SiO2均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较低浓度时,CoQPc-PGMA/SiO2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优于QPc-PGMA/SiO2;碱性条件有利于CoQPc-PGMA/SiO2光催化降解MB性能的发挥,在pH值为10.0时,0.2g/L的CoQPc-PGMA/SiO2能使MB的降解率高达97%以上。固载化金属酞菁周边取代基的性质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有一定的影响,有供电子共轭效应的CoQPc-PGMA/SiO2对苯酚的光降解效果最优,5min内苯酚的降解率达58%,2h内苯酚的降解率高达100%。此外,固载化金属酞菁还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同步合成与固载 硅胶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金属氧酸盐及其溶液自聚集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党利芳 王蕊欣 +1 位作者 谢美娜 焦纬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5-644,共20页
多金属氧酸盐(POM)是一类由过渡金属与氧原子桥连而成的阴离子簇合物,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催化、医药、材料科学、表面化学、超分子化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POM在稀的水溶液中能够发生自聚集,形成类... 多金属氧酸盐(POM)是一类由过渡金属与氧原子桥连而成的阴离子簇合物,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催化、医药、材料科学、表面化学、超分子化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POM在稀的水溶液中能够发生自聚集,形成类似两亲分子溶液中的"有序聚集体结构",赋予其新的结构和性质,以期开发出新型纳米器件及在催化、药物等领域得到应用。本文介绍了POM的主要结构、性质和近年来的应用,阐述了其在溶液中自聚集行为的研究状况和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有机/多金属氧酸盐杂化体 自聚集 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