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万寿菊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抗氧化活性及与DNA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秉君 王萃娟 +3 位作者 邱光美 黄帅 王友松 周先礼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2-1158,共7页
合成了槲皮万寿菊素铜(Ⅱ)、锌(Ⅱ)铁(Ш)三种配合物,采用红外、紫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其配位情况,研究了配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并运用紫外光谱滴定实验,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与ct-DNA的相... 合成了槲皮万寿菊素铜(Ⅱ)、锌(Ⅱ)铁(Ш)三种配合物,采用红外、紫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其配位情况,研究了配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并运用紫外光谱滴定实验,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较配体具有更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活性;槲皮万寿菊素及其配合物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与DNA结合作用的大小顺序为:Que-Fe>Que-Cu>Que-Zn>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万寿菊素金属配合物 光谱表征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DNA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倩 邓凡 +5 位作者 乐春星 杨航 王佳盟 魏雪娇 王萃娟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6-178,共3页
以明胶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微球,并对微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球干燥速率先快后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球干燥较快且容易达到平衡;混合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会迅速成球,0.5h内凝胶化速率变化较大,随后速率变化减小,2h... 以明胶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微球,并对微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球干燥速率先快后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球干燥较快且容易达到平衡;混合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会迅速成球,0.5h内凝胶化速率变化较大,随后速率变化减小,2h后凝胶化速率几乎保持不变;微球载药量越高,释放速率越快;在中性环境中,微球释放药物的速率很快,迅速达到平衡;在酸性环境中,微球的释药速率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海藻酸钠 复合微球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聚乳酸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明强 熊鑫 +4 位作者 范倩 王萃娟 陈晓浪 李孝红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36,共3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介绍了近几年来,为提高PLA性能对其进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PLA改性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物医用 聚乳酸 生物可降解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排水盲管结晶有机酸清洗剂溶解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雅君 杜坤 +2 位作者 周睿 肖华荣 王萃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7-143,共7页
为有效溶解隧道排水盲管中的碳酸钙结晶,并对排水管道结晶清洗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选用一种复合型环保清洗剂,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3种不同的结晶溶解试验:初始饱和清洗剂溶液溶解试验、持续饱和清洗剂溶液溶解试验和初始饱和清洗剂... 为有效溶解隧道排水盲管中的碳酸钙结晶,并对排水管道结晶清洗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选用一种复合型环保清洗剂,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3种不同的结晶溶解试验:初始饱和清洗剂溶液溶解试验、持续饱和清洗剂溶液溶解试验和初始饱和清洗剂溶液循环冲刷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初始饱和清洗剂溶液通常在反应初期的溶解效率最高,当溶液p H值上升为4时,溶解速度开始降低;持续饱和清洗剂溶液对碳酸钙的溶解效果最好,每100 mL的持续饱和清洗剂溶液对钟乳石的溶解速度约为0.7 g/h。结合工程案例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清洗加循环清洗的工艺,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管道结晶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排水盲管 碳酸钙结晶 有机酸清洗剂 溶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改性聚氨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明强 薛龙辉 +3 位作者 熊鑫 蒋婉莹 王萃娟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2-235,239,共5页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PE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制备PLGA改性聚氨酯水溶液,然后采用钙离子(Ca2+)的交联作用凝聚成PLGA改性聚氨酯微球。优化了合...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PE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制备PLGA改性聚氨酯水溶液,然后采用钙离子(Ca2+)的交联作用凝聚成PLGA改性聚氨酯微球。优化了合成条件,并对PLGA改性聚氨酯微球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研究了PLGA含量和pH对微球降解性能的影响,以盐酸四环素(TH)为模型药物研究微球体外释药情况。结果表明,在降解反应初期微球的降解速率较大,而后趋于平稳,微球在碱性环境降解性能优于酸性环境,载药微球的载药量为0.83%,包封率为59.17%,载药PLGA改性聚氨酯微球的累积释药率可达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盐酸四环素 改性 降解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聚氨酯复合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岩 雷冬梅 +3 位作者 赵闻迪 范倩 王萃娟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55,共3页
采用超声改性法制备改性淀粉,通过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合成聚氨酯水溶液,并用相分离法制备出超声改性淀粉/聚氨酯复合微球。考察了R值[n(—NCO)/n(—OH)]、改性淀粉的含量、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及固含量对复合微球形态的影响。研究了载... 采用超声改性法制备改性淀粉,通过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合成聚氨酯水溶液,并用相分离法制备出超声改性淀粉/聚氨酯复合微球。考察了R值[n(—NCO)/n(—OH)]、改性淀粉的含量、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及固含量对复合微球形态的影响。研究了载药复合微球在体外的药物释放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微球的表面及剖面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合成的最佳条件:R值为3,改性淀粉含量为6%(wt,质量分数,下同),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00,固含量为38%;复合微球表面光滑并且内部有很多致密的孔道,且聚氨酯和改性淀粉之间通过氢键连接,稳定性良好;降解性及药物释放研究显示,该类微球适于充当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超声改性 改性淀粉 复合微球 载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淀粉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延慧 张永臻 +6 位作者 陈惠 严涵 陈晓浪 王晓敏 王萃娟 周先礼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46,共3页
以SA和ST为基质材料制备SA/ST复合微球,由单因素固定变量实验对SA/ST复合微球的合成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总质量分数为6%,SA、ST质量比例为3:1。由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的化学结构,发现SA和ST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复合。研究... 以SA和ST为基质材料制备SA/ST复合微球,由单因素固定变量实验对SA/ST复合微球的合成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总质量分数为6%,SA、ST质量比例为3:1。由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的化学结构,发现SA和ST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复合。研究结果表明,SA和ST总质量分数为6%时,微球有较高的包埋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5.00%和3.23%。载药微球在5~6h就可以达到完全释药,实验表明随着总质量分数增大微球的释药率降低。复合微球的溶血率为1.9%,小于国家标准5%,证明SA/ST复合微球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可溶性淀粉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杨木木屑改性的隧道工程透水砂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蒋雅君 喻良敏 +2 位作者 王萃娟 彭涛 王虎群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96-1206,共11页
为研制出一种既能适用于初期支护基面找平又具有一定透水能力的砂浆,将杨木木屑加入砂浆试块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对杨木木屑的降解特性进行分析,并将不同掺量的杨木木屑加入砂浆试块中,改变其养护方式,对其体积密度、孔隙率、吸水率、... 为研制出一种既能适用于初期支护基面找平又具有一定透水能力的砂浆,将杨木木屑加入砂浆试块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对杨木木屑的降解特性进行分析,并将不同掺量的杨木木屑加入砂浆试块中,改变其养护方式,对其体积密度、孔隙率、吸水率、抗压强度等基本性能指标及微观结构进行测试和分析。由试验结果可知:(1)加入杨木木屑后普通砂浆试块的孔隙率和吸水率均提升了2~3倍,但同时也会使砂浆试块的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降低;(2)内掺碱并加碱溶液养护方式的孔隙率和吸水率最高,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最低。对砂浆试块吸水率和抗压强度进行线性拟合后发现其吸水率和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杨木木屑提升砂浆透水性能是可行的,但是杨木木屑掺量和养护方式对砂浆其他性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泥砂浆 试验研究 杨木木屑 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改性聚氨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严涵 杨延慧 +3 位作者 王晓敏 王萃娟 陈晓浪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2-204,共3页
以PEG、PLA、IPDI和DMPA为原料,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制备聚乳酸改性聚氨酯水溶液,再用凝聚相分离法制备聚乳酸改性聚氨酯微球。优化了合成条件,进行了红外与扫描电镜表征,测定了微球的溶胀率,发现其溶胀率随PLA分子量增大而减小,... 以PEG、PLA、IPDI和DMPA为原料,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制备聚乳酸改性聚氨酯水溶液,再用凝聚相分离法制备聚乳酸改性聚氨酯微球。优化了合成条件,进行了红外与扫描电镜表征,测定了微球的溶胀率,发现其溶胀率随PLA分子量增大而减小,测定了微球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在PU的软段中引入PLA,能显著改善PU的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乳酸 改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瓜尔胶/聚氨酯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倩 王明强 +2 位作者 熊鑫 王萃娟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采用环氧丙烷改性瓜尔胶制备得到羟丙基瓜尔胶,再将其与聚氨酯复合制备微球,并对复合微球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羟丙基瓜尔胶含量在0.1%~0.3%时,复合微球球形较好;溶胀度随着羟丙基瓜尔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 采用环氧丙烷改性瓜尔胶制备得到羟丙基瓜尔胶,再将其与聚氨酯复合制备微球,并对复合微球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羟丙基瓜尔胶含量在0.1%~0.3%时,复合微球球形较好;溶胀度随着羟丙基瓜尔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微球表面有孔隙,内部呈半中空状态;复合微球的降解速率在碱性环境下较快,酸性环境下较慢;羟丙基瓜尔胶含量越高,药物释放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瓜尔胶 聚氨酯 改性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性聚合物纳米控释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倩 孙岩 +5 位作者 雷冬梅 康文渊 王萃娟 陈晓浪 李孝红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共3页
介绍了近几年来,pH、温度、磁场以及双重等常见的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刺激响应性 聚合物 纳米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芳霞 孙志丹 +5 位作者 李涛 陈晓浪 周先礼 王晓敏 王萃娟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18,共3页
综述了胶原、壳聚糖、聚羟基烷基酸酯等常见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医用 天然 高分子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青松 卢金富 +3 位作者 王晓敏 王萃娟 陈晓浪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0-191,195,共3页
形状记忆材料是刺激响应性材料,能够利用外部的刺激改变它们的形状,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陶瓷、形状记忆聚合物三大类,主要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及聚合物的发展及其应用,并对它们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形状记忆 合金 聚合物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紫外安全玻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金富 吴青松 +3 位作者 王晓敏 王萃娟 陈晓浪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1,共3页
抗紫外安全玻璃不仅具有优良的抗冲击安全性能,防弹、防盗等,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的效果,其应用十分广泛。主要阐述了抗紫外安全玻璃的研究现状、机理、制备方法、主要应用和展望。
关键词 抗紫外 PVB 安全玻璃 纳米材料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角蒿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阿萍 吴娟 +2 位作者 彭括 周先礼 王萃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785-11786,共2页
[目的]对藏角蒿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角蒿花中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24个峰,鉴定了其... [目的]对藏角蒿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角蒿花中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24个峰,鉴定了其中2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59%。[结论]藏角蒿花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十六酸(31.66%)、二十三烷(15.76%)、9-己基十七烷(8.37%)、十四酸(7.96%)、2,15-十六烷二酮(7.2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角蒿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pppx(吡唑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性能研究
16
作者 罗勇 魏国清 +2 位作者 杨云 张秉君 王萃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650-16652,共3页
[目的]以双[3-(4-吡啶)吡唑基]-对二甲苯(bipppx)为配体与锌(Ⅱ)、镉(Ⅱ)、铜(Ⅱ)、钴(Ⅱ)的4种金属盐进行反应合成4种配合物,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方法]将配体bipppx溶于无水乙醇中,分别加入硝酸锌、乙酸镉、乙酸铜、乙酸钴,加热... [目的]以双[3-(4-吡啶)吡唑基]-对二甲苯(bipppx)为配体与锌(Ⅱ)、镉(Ⅱ)、铜(Ⅱ)、钴(Ⅱ)的4种金属盐进行反应合成4种配合物,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方法]将配体bipppx溶于无水乙醇中,分别加入硝酸锌、乙酸镉、乙酸铜、乙酸钴,加热回流,过滤干燥得目标化合物;运用紫外光谱分析其配位情况;采用纸片法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配体及配合物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的抑菌性较为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并且以bipppx-Co(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最佳。[结论]bipp-px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为配位化学增添新的内容,良好的抑菌活性为其在农业、医药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类金属配合物 紫外光谱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联苯二羧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连生 唐豫媛 +3 位作者 王萃娟 熊霄阳 李泽贤 陈志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2-448,共7页
基于配体2,2'-联苯二羧酸(H_2oba),以水热法合成出双核簇状配位化合物[Zn_2(oba)_2·2H_2O]_n,并通过单晶X衍射分析、元素分析、荧光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配合物的晶胞... 基于配体2,2'-联苯二羧酸(H_2oba),以水热法合成出双核簇状配位化合物[Zn_2(oba)_2·2H_2O]_n,并通过单晶X衍射分析、元素分析、荧光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配合物的晶胞单元中包含2个独立的锌离子、2个H2oba配体和两个水分子。在配位键的作用下,配合物具有无限循环的一维链状结构,再通过氢键的作用最终形成二维空间结构。此外,还对该化合物做了抗氧化活性(SOD)的研究,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IC_(50)(半数抑制浓度)值为25.0 mg/L,是一种良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二羧酸 荧光性质 热重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