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荷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Co-Rh/γ-Al_2O_3催化剂催化(R)-2-氨基-1-丁醇的消旋反应
2
作者 张月成 白国义 +3 位作者 王荷芳 邢俊德 栾得志 闫喜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2-345,共4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将负载型Co-Rh/γ-Al2O3催化剂(简称催化剂)用于催化(R)-2-氨基-1-丁醇的消旋反应,系统地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R)-2-氨基-1-丁醇水溶液的含量及进料流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并对反应...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将负载型Co-Rh/γ-Al2O3催化剂(简称催化剂)用于催化(R)-2-氨基-1-丁醇的消旋反应,系统地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R)-2-氨基-1-丁醇水溶液的含量及进料流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温度150℃、反应压力3.0 MPa、(R)-2-氨基-1-丁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20%、进料流量1.0 mL/min的条件下,(R)-2-氨基-1-丁醇的消旋率为100%,(R,S)-2-氨基-1-丁醇的回收率为89.6%。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过30d的连续使用,催化剂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未发现明显失活现象。(R)-2-氨基-1-丁醇消旋反应的机理为脱氢-加氢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 催化剂 (R)-2-氨基-1-丁醇 消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g/Al_2O_3催化乙醇和乙二胺合成N-乙基乙二胺 被引量:5
3
作者 栾得志 陈立功 +3 位作者 王荷芳 张月成 李阳 赵广乐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1-765,共5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乙醇和乙二胺经分子间催化胺化反应合成了N-乙基乙二胺(NEED),考察了一系列铜系催化剂的活性,并筛选出催化性能较好的Cu-Mg/A 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表征了助剂Mg对Cu/A l2O3催化剂的改性...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乙醇和乙二胺经分子间催化胺化反应合成了N-乙基乙二胺(NEED),考察了一系列铜系催化剂的活性,并筛选出催化性能较好的Cu-Mg/A 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表征了助剂Mg对Cu/A l2O3催化剂的改性作用;考察了助催化剂Mg含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进料量和乙二胺含量等对Cu-Mg/A 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Mg/A l2O3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200℃、3.0MPa、质量分数20%的乙二胺乙醇溶液、进料量1.0mL/m in的条件下,乙二胺的转化率为71.56%,产物NEED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2.62%和69.86%;经过20 d的连续使用表明,Cu-Mg/A 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乙醇 乙二胺 N-乙基乙二胺 固定床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苗琳 纪经纬 王荷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51,共7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粒子的分离已经成为纳米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同时也是热点与难点问题。该文介绍了几种较为常用的分离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包括场流分级法、超速离心法、膜分离法、色谱分离法和磁性分离法,评述了每种方法...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粒子的分离已经成为纳米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同时也是热点与难点问题。该文介绍了几种较为常用的分离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包括场流分级法、超速离心法、膜分离法、色谱分离法和磁性分离法,评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具体应用实例和相关研究进展,并具体讨论了每种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重复性和特异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分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核磁共振谱自旋耦合裂分现象的量子力学解释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本宸 王荷芳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12期83-88,共6页
氢核磁共振谱是大学仪器分析和有机结构分析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氢核之间的自旋耦合裂分规律是教学重点。对于自旋耦合裂分的成因,大多数教科书说是由其他邻近原子核不同的自旋取向产生的局部磁场产生的(即核磁偶极-偶极作用,直接核... 氢核磁共振谱是大学仪器分析和有机结构分析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氢核之间的自旋耦合裂分规律是教学重点。对于自旋耦合裂分的成因,大多数教科书说是由其他邻近原子核不同的自旋取向产生的局部磁场产生的(即核磁偶极-偶极作用,直接核自旋耦合),少数核磁共振专著提到电子自旋极化介导的核自旋耦合(间接核自旋耦合)。在这里我们介绍量子力学对氢核之间的自旋耦合裂分规律的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自旋耦合 自旋裂分 量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壁塔(DWC)在NMP精制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晓俊 马立津 +2 位作者 王荷芳 宋彦磊 肖长松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5-42,共8页
传统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精制要需常压塔、负压脱水塔和精馏塔三塔串联操作,过程复杂且能耗较高。本文首先对某企业的NMP精制过程进行了数据采集、模拟计算及优化,并以优化的传统工艺年总成本(TAC)为基准,与侧线采出和隔壁塔工艺(DWC... 传统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精制要需常压塔、负压脱水塔和精馏塔三塔串联操作,过程复杂且能耗较高。本文首先对某企业的NMP精制过程进行了数据采集、模拟计算及优化,并以优化的传统工艺年总成本(TAC)为基准,与侧线采出和隔壁塔工艺(DWC)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当前运行工艺优化后可节能30%以上。DWC比优化传统工艺操作操作费用高4.56%,但投资费用低约15.15%,TAC比传统工艺降低近2.4%,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吡咯烷酮(NMP) 负压脱水塔 隔壁塔(DWC) 精制 年总成本(T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分析课程有效教学之有效测评及反馈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荷芳 孔德明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7-131,共5页
仪器分析是所有化学研究的眼睛,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在大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效果关乎所有化学学科体系的最终产出。教学效果测评与反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测评教学成效,还对如何改进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 仪器分析是所有化学研究的眼睛,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在大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效果关乎所有化学学科体系的最终产出。教学效果测评与反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测评教学成效,还对如何改进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作业、课堂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测评,测评方式存在形式比较单一、反馈不及时、不能做到有效"教""学"互动等问题。本文简单介绍南开大学伯苓班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关于有效测评及反馈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三种方式:加强教学过程反馈,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让学生成为有效测评的主导者;开展文献阅读项目式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有效教学 有效测评 活学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下的仪器分析课程在线教学设计与探索——以绪论为例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荷芳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5期75-80,共6页
疫情当前,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在线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仪器分析课程是大学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师生和生生都只能“云听见”或“云见面”的情况下,设计多种师生交互互动的教学环节有助于保证在线教学... 疫情当前,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在线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仪器分析课程是大学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师生和生生都只能“云听见”或“云见面”的情况下,设计多种师生交互互动的教学环节有助于保证在线教学效果。作者以绪论课为例,介绍了教师按照O-AMAS理念“目标O+激活A+多元学习M+有效测评A+简要总结S”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以及授课班级学生的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在线教学 课程思政 新冠病毒肺炎诊断 O-AM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9
作者 朱兵晓 王洁莹 王荷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54-55,58,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均口服齐拉西酮治疗,试验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均口服齐拉西酮治疗,试验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各时点试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末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6.7%,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44,(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安全性高,显著优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物理治疗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副反应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