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玉米胚大小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1
作者 王荣纳 李映辉 +1 位作者 杨伟峰 陶勇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1,共5页
玉米胚大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本研究以Mutator(Mu)转座子诱变的M5和BC2F2群体为材料,采用数码成像和Photoshop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胚大小,计算胚面积与籽粒面积;以胚面积和籽粒面积的比值(SST)作为胚性状评价标准,对M5和BC2F... 玉米胚大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本研究以Mutator(Mu)转座子诱变的M5和BC2F2群体为材料,采用数码成像和Photoshop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胚大小,计算胚面积与籽粒面积;以胚面积和籽粒面积的比值(SST)作为胚性状评价标准,对M5和BC2F2诱变材料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世代的诱变群体中共获得了8个胚大小突变体;用MuTail-PCR方法分析突变体材料Mu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获得了Mu因子真实性插入的2个靶位点;经Blastn功能分析,该2个靶位点可能与编码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和一种泛素连接酶有关。这些突变体为进一步克隆控制胚大小的基因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 Mutator 突变体 Mu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色突变体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飞 段世名 +2 位作者 李彤 王荣纳 陶勇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5-1209,共5页
玉米叶色与叶绿体及结构相关,调控光合产量,因而对调控叶色基因的遗传研究或克隆将有助于玉米光合产量的遗传改良和植物光合作用理论机制的解析。本研究以玉米W22::Mu介导的综31为遗传背景的导入系群体为材料,获得了细胞核单隐性基因控... 玉米叶色与叶绿体及结构相关,调控光合产量,因而对调控叶色基因的遗传研究或克隆将有助于玉米光合产量的遗传改良和植物光合作用理论机制的解析。本研究以玉米W22::Mu介导的综31为遗传背景的导入系群体为材料,获得了细胞核单隐性基因控制、叶绿体结构和数目异常、色素缺失和PSII显著降低的叶色突变体。使用覆盖B73基因组的SSR标记将突变位点定位于约2. 95 Mb区间(bnlg1863~umc2075)。基于区段标记开发和1200单株分离群体将突变位点精细定位于约900 kb区间(B73 Ref Gen_V4; S1~S7区间),经区段内基因表达和功能分析获得了候选基因Zm00001d010000,该基因编码硫氧还蛋白,与突变体表型形成相关。该研究将为光合产量的遗传改良和植物光合作用理论机制解析提供重要的基因或标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色 突变体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