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B炸药孔洞塌缩及热点生成的数值模拟
1
作者 王茂杰 白桥栋 +2 位作者 韩家祥 王进平 贺全彪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炸药内部孔洞塌缩机制是热点生成的主要机制。采用点火增长模型,使用S-ALE算法,在Comp.B炸药中添加微孔洞结构,研究孔洞的存在和孔洞大小对炸药起爆的影响,分析孔洞塌缩和热点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孔洞的存在使炸药内部更容易产生热点,... 炸药内部孔洞塌缩机制是热点生成的主要机制。采用点火增长模型,使用S-ALE算法,在Comp.B炸药中添加微孔洞结构,研究孔洞的存在和孔洞大小对炸药起爆的影响,分析孔洞塌缩和热点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孔洞的存在使炸药内部更容易产生热点,孔洞塌缩过程形成了微射流,微射流冲击孔洞下游内壁面,动能转化为内能,造成能量局部化,导致热点的形成。塌缩过程中,粒子速度达到7936 m/s,最高温度接近6000 K。初始孔洞大小决定热点的大小,孔洞越大,热点尺寸越大;孔洞大小还会影响热点温度,小孔洞的温度升高更快,而大孔洞最终的热点温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B炸药 孔洞 塌缩机制 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送粉煤灰混凝土回弹测强曲线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豫川 王茂杰 +2 位作者 王亚军 辛明静 高志远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0-75,共6页
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泵送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块进行抗压、回弹、碳化试验,研究各测试数据随龄期的变化规律,根据常用曲线形式进行测强曲线拟合并分析其与普通混凝土统一测强曲线的区别.试验表明:混凝土各测试数据的发... 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泵送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块进行抗压、回弹、碳化试验,研究各测试数据随龄期的变化规律,根据常用曲线形式进行测强曲线拟合并分析其与普通混凝土统一测强曲线的区别.试验表明:混凝土各测试数据的发展受粉煤灰影响不同而呈现不同规律,掺量高的低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慢,回弹发展快,碳化深度大;而掺量低的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快,回弹发展慢,碳化深度低.该现象的内在原因为掺量低时粉煤灰微集料效应为主,抗压强度提高明显;掺量高时粉煤灰低活性限制抗压强度增长,而回弹值提高明显.各测试数据的发展规律不同造成曲线拟合误差大,分析建议将胶凝材料含量>400kg/m3、粉煤灰掺量≤20%的高强混凝土的回弹值适当增大后拟合,可得到满足地区曲线的精度要求的统一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粉煤灰 测强曲线 抗压强度 微集料效应 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损伤对B炸药冲击起爆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炳耀 白桥栋 +2 位作者 王茂杰 邱晗 韩家祥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采用LS-DYNA软件进行数值仿真,通过改变炸药撞击速度以改变损伤程度,探究损伤和垫层材料对B炸药起爆行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第2次撞击速度一定时,起爆时间t与第1次撞击速度v_(1)的关系为:t=-0.02 v_(1)+C_(1),冲击起爆的距离也随... 采用LS-DYNA软件进行数值仿真,通过改变炸药撞击速度以改变损伤程度,探究损伤和垫层材料对B炸药起爆行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第2次撞击速度一定时,起爆时间t与第1次撞击速度v_(1)的关系为:t=-0.02 v_(1)+C_(1),冲击起爆的距离也随之减小。主要因为第1次撞击速度增大,导致B炸药发生轻微变形,内部的损伤程度随之增大,第2次撞击时更容易被起爆。3种不同垫层中,波阻抗较大的材料抗撞击能力强,B炸药内部不易产生损伤,冲击起爆的时间和距离较长;而B炸药的临界起爆压力差别不大,临界起爆压力的范围在31.4832.98 GPa之间。表明不同垫层材料会影响损伤后B炸药冲击起爆的时间和距离,而不会影响临界起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炸药 累积效应 冲击起爆 垫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水提取物对人脑神经胶质细胞NO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海淦 曹蕊 +1 位作者 王茂杰 陈育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5期24-26,31,共4页
目的探讨石菖蒲水提取物对人脑神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人脑神经胶质细胞(HEB)产生大量NO,诱导病理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石菖蒲水提取物(37.5μg/mL组)、石菖蒲水提取物(75μg/mL... 目的探讨石菖蒲水提取物对人脑神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人脑神经胶质细胞(HEB)产生大量NO,诱导病理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石菖蒲水提取物(37.5μg/mL组)、石菖蒲水提取物(75μg/mL组)、石菖蒲水提取物(150μg/mL组)、石菖蒲水提取物(300μg/mL组)、石菖蒲水提取物(600μg/mL组)、石菖蒲水提取物(1000μg/mL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和Griess法检测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石菖蒲水提取物对HEB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石菖蒲水提取物对正常HEB NO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但可明显降低LPS诱导产生的NO(P<0.01)。结论石菖蒲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HEB中NO的浓度从而达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人脑神经胶质细胞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对常见目标体的探测与识别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传奇 李青 +2 位作者 闫子壮 季伟伟 王茂杰 《科技通报》 2019年第1期66-70,共5页
通过分析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介绍了探地雷达监测地下目标体的基本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对地下常见目标体进行探测,由于不同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差异,对其波形图进行分析,通过对波形图的分析找出图像差异,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不同... 通过分析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介绍了探地雷达监测地下目标体的基本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对地下常见目标体进行探测,由于不同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差异,对其波形图进行分析,通过对波形图的分析找出图像差异,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不同目标体的波形图差异,并且通过标定获得了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编写软件提取轮廓找出图像差异识别目标物,并通过双层走时与标定的传播速度算出目标物的位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确定目标物位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目标体 探地雷达 图像差异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茂杰 郝丽娜 +2 位作者 徐晋 马英 南哲 《核安全》 2021年第3期12-16,共5页
由于核电厂流出物排放可能会造成核电厂周围环境中某些核素浓度水平的阶段性升高,加强流出物的监督性监测,将有利于监督核电厂合理控制流出物排放,防止周边环境中的核素浓度超标,保护环境、公众以及工作人员,加快推进核与辐射安全治理... 由于核电厂流出物排放可能会造成核电厂周围环境中某些核素浓度水平的阶段性升高,加强流出物的监督性监测,将有利于监督核电厂合理控制流出物排放,防止周边环境中的核素浓度超标,保护环境、公众以及工作人员,加快推进核与辐射安全治理现代化。本文仅就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对核电厂运行期间的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做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监督站 流出物 监督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任务学习和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海潮 胡红利 +2 位作者 陆程程 卢家宇 王茂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211,共10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重建的图像精度低、对流动参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任务学习和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首先,采用残差模块作为特征提取模块对Landweber算法重构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此消除重建...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重建的图像精度低、对流动参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任务学习和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首先,采用残差模块作为特征提取模块对Landweber算法重构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此消除重建图像的伪影对流动参数测量所带来的干扰;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抗噪声干扰能力,采用硬参数共享的双路输出神经网络结构进行初次相含率测量;之后,采用融合神经网络与极端随机森林等分类模型的方法来实现流型识别;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含率测量的准确度,采用极端随机森林等回归模型通过融合流型识别和初次相含率测量的结果,获得最终的相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仅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提升相含率测量的准确度;在实测数据测试中,该方法进行相含率测量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流型识别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8%以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抗噪声干扰能力,能够满足对实际工业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多任务学习 两相流 流型识别 噪声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测量的岩土坡体稳定裕度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季伟伟 李青 +2 位作者 刘传奇 王茂杰 闫子壮 《科技通报》 2019年第1期24-28,共5页
针对目前现有的地质滑坡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错综复杂,使用传统的测量手段存在实时性差,准确度低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滑坡预警模型。通过多个节点传感器综合测量得到滑坡发生的输入参数,对多组输入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并使... 针对目前现有的地质滑坡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错综复杂,使用传统的测量手段存在实时性差,准确度低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滑坡预警模型。通过多个节点传感器综合测量得到滑坡发生的输入参数,对多组输入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并使用遗传算法调整输入层、隐含层以及输出层的权值和阈值,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精度,使得输出层的预测值更接近理想期望值。通过对多组神经网络的样本训练之后,对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泛化,并将其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场景,对地质滑坡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搭建滑坡预警的信息采集显示系统,通过下位机多个节点采集传感器信号,传至主节点加以显示并在上位机监测软件实时显示。通过实验验证采用神经网络的智能学习算法,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神经网络对于滑坡预测的切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滑坡 神经网络 样本训练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内容演化概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郝丽娜 柴蕊 +2 位作者 王茂杰 杨静远 王昆鹏 《核安全》 2020年第4期13-19,共7页
本文以我国核电厂运行许可证文本附件的基本信息和运行许可证条件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了运行许可证条件的现状、内容发展演化、格式变化等,并对目前我国核电厂运行许可证条件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核电厂 运行许可证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