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竭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Ca^(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茂叶 李建文 赵敬国 《山东体育科技》 2006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性运动后即刻组及3小时后组(以下简称3h组)骨骼肌内Ca2+的变化情况,探讨骨骼肌Ca2+在力竭性运动后和恢复中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力竭性运动后取大鼠骨骼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其Ca2+浓度。结果运动后即刻组骨骼肌...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性运动后即刻组及3小时后组(以下简称3h组)骨骼肌内Ca2+的变化情况,探讨骨骼肌Ca2+在力竭性运动后和恢复中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力竭性运动后取大鼠骨骼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其Ca2+浓度。结果运动后即刻组骨骼肌中Ca2+浓度(2068.33±752.02μg/g)比对照组(615.31±546.03μg/g)有极显著增高(P<0.01),3h组(734.58±258.70μg/g)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即刻组和3h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力竭性运动即刻,骨骼肌中Ca2+浓度显著增高,恢复期内Ca2+浓度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性运动 大鼠 骨骼肌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与高原训练的关系与区别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茂叶 丁萌 《山东体育科技》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资料 ,本文对间歇性低氧训练发展的历史及其应用作了详尽阐述 ,并且与高原训练作了比较 ,揭示其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方法 ,提供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高原训练 区别 间歇性低氧训练 体育训练 理论依据 训练方法 运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应激性溃疡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敬国 李建文 +1 位作者 王茂叶 丁萌 《山东体育科技》 2003年第4期22-26,共5页
研究目的:探讨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其机制。材料和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大鼠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建立,力竭性运动所致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规律、表现形式及特点,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机制。结果:①游... 研究目的:探讨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其机制。材料和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大鼠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建立,力竭性运动所致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规律、表现形式及特点,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机制。结果:①游泳组动物运动时间(167.1±63.33min)显著长于跑台跑组(40.71±30.34min)(P<0.05),胃溃疡分数显著升高(游泳组13.8±11.89;跑台跑组5.67±6.896)(P<0.05)。②力竭性游泳运动所致的运动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呈点状或条索状的出血或溃烂,多位于粘膜的皱褶处,且大多与胃的纵轴平行;扫描电镜显示胃粘膜细胞破坏严重,形成空泡状或碎片状。③大鼠力竭性游泳运动前后不同时间内胃粘膜损伤的分数分别为:运动前为0;后即刻为15.22±10.58;30分钟为15.75±4.35;后3小进为12.2±7.26;后24小时为0;后100小时为0。腹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3ml(1mg/ml)前、后30分、3小时胃粘膜损伤分数分别为:0,20±5.26,20±6.32。也呈点状或条状出血或溃烂。④对照组大鼠胃组织内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分别为10.68±4.31μmol/gprotein和6.02±1.09U/mgprotein;实验组分别为17.79±9.24μmol/gprotein(P<0.05)和9.13±3.63U/mgprotein(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应激性胃溃疡 大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铄 王茂叶 +3 位作者 臧雪燕 蒋鹏程 许文荣 张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特异性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通过深入研究circRNA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早期胃癌的无创诊断及预后提供新的潜在检测标志物。该文就circRNA的生物学作用、检测方法、以及其在胃癌中的作用...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特异性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通过深入研究circRNA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早期胃癌的无创诊断及预后提供新的潜在检测标志物。该文就circRNA的生物学作用、检测方法、以及其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诊断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胃癌 循环标志物 外泌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