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冬前异常旺长对秋冬气候变暖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若瑜 沈阳 马青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459-12461,共3页
[目的]分析冬小麦冬前生长高度、叶面积指数和大蘖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为河南省冬小麦的安全越冬、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使用2006~2007年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田的地面平行观测资料,并利用Excel2000软件绘制图表,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冬小麦冬前生长高度、叶面积指数和大蘖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为河南省冬小麦的安全越冬、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使用2006~2007年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田的地面平行观测资料,并利用Excel2000软件绘制图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月平均气温≥6.5℃时,多年冬前小麦生长高度随气温的上升而明显增高;叶面积指数与≥5℃积温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关系,积温每增加15℃,叶面积指数将提高0.1。[结论]为有效地应对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的负面影响,小麦播期应推迟4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候变暖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W复相乳液相分离法CoCl_2/PMMA微胶囊制备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爱黎 王若瑜 卢招弟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5-88,92,共5页
复相乳液相分离法,Co Cl2·6H2O为核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材,CH2Cl2为溶剂,明胶和聚乙烯醇做乳化剂,制备了Co Cl2热敏微胶囊。以Co Cl2包覆率,微胶囊变色性能为评价标准,优化了微胶囊制备条件。优化配方下Co Cl2·6H2O包覆率... 复相乳液相分离法,Co Cl2·6H2O为核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材,CH2Cl2为溶剂,明胶和聚乙烯醇做乳化剂,制备了Co Cl2热敏微胶囊。以Co Cl2包覆率,微胶囊变色性能为评价标准,优化了微胶囊制备条件。优化配方下Co Cl2·6H2O包覆率高,制备的微胶囊变色灵敏,41℃下变色时间为42s,复色时间126s,在粉红色和蓝色之间可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乳液相分离法 微胶囊 制备 变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功能化及其强化反应传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宫祎轩 王若瑜 +3 位作者 周鑫娆 宋海涛 曹东学 林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3D打印是一种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可将多维制造转变为由下至上的二维叠加。借助3D打印技术可突破传统催化材料成型方法局限,大大降低复杂几何形状规整催化材料的制造难度。其中3D规整催化材料的功能化处理与几何构型设计是影响规整催化... 3D打印是一种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可将多维制造转变为由下至上的二维叠加。借助3D打印技术可突破传统催化材料成型方法局限,大大降低复杂几何形状规整催化材料的制造难度。其中3D规整催化材料的功能化处理与几何构型设计是影响规整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综述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功能化及其强化反应传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传统规整催化材料成型工艺和3D打印成型工艺的技术特点,概述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直接功能化与后处理功能化(包括涂覆法和二次生长法)的制备策略,分析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的几何构型对反应传质的影响,为研发高性能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规整催化材料 功能化 传质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ESI-QTOF-MS/MS技术检测扶正固本颗粒化学成分 被引量:3
4
作者 仝立国 牛艳艳 +6 位作者 贾力莉 王若瑜 宋美卿 夏召弟 冯玛莉 汪欣文 吉海杰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9期831-836,共6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ESI-QTOF-MS/MS)检测扶正固本颗粒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确认。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甲醇溶液(A)-0.1...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ESI-QTOF-MS/MS)检测扶正固本颗粒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确认。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40℃,同时联合XEVO G2-XS ESI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模式测定,通过比对保留时间、分子精确质量数及二级质谱碎片等参数,结合UNIFI软件分析各成分碎片裂解方式并参考化学成分数据库及文献数据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确认鉴定。结果初步鉴定出56个化合物,其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29个,蒽醌类化合物9个,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2个,萜类化合物6个,皂苷类化合物3个及7个其他成分。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的鉴定出扶正固本颗粒中的多种化学成分,为寻找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进一步建立全面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固本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电喷雾离子源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一体式多孔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若瑜 韩蕾 +2 位作者 任黎明 林伟 王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3D打印(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制造出被打印对象的成长型加工方式,借助3D打印技术将分子筛等传统多孔材料加工为整体式多孔功能材料,可突破传统制备方法局限,获得实用性更强、性能更优、用途更广的功能材料。综述了基于3D打印... 3D打印(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制造出被打印对象的成长型加工方式,借助3D打印技术将分子筛等传统多孔材料加工为整体式多孔功能材料,可突破传统制备方法局限,获得实用性更强、性能更优、用途更广的功能材料。综述了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一体式多孔功能材料(3D-PFM)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3D-PFM的制备方法,包括3D打印工艺选择、打印“墨水”配置、打印体结构设计;讨论了3D-PFM主要性质,包括孔结构特性、酸性和强度;总结了3D-PFM在吸附分离与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3D-PFM材料未来应加速研发新型打印耗材,重点发展开发一体式骨架材料原位功能化策略,同时聚焦3D-PFM构效关系,强化3D-PFM制备与应用过程中的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多孔材料 一体式材料 孔结构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光催化还原C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若瑜 陈阳阳 +3 位作者 谭集穗 任黎明 宋海涛 林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4-61,共8页
Z型异质结(Z Scheme heterojunctions)可将电子和空穴在不同半导体材料上实现空间分离,具有光谱响应宽、电荷分离效率高、氧化还原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势,在光催化CO_(2)还原(CO_(2) reduction reaction,CO_(2)RR)等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 Z型异质结(Z Scheme heterojunctions)可将电子和空穴在不同半导体材料上实现空间分离,具有光谱响应宽、电荷分离效率高、氧化还原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势,在光催化CO_(2)还原(CO_(2) reduction reaction,CO_(2)RR)等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是未来光催化剂材料设计等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综述了Z型异质结在光催化还原CO_(2)领域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液相、全固态和直接型三代Z型异质结的电荷转移机制,分别讨论了各类Z型异质结光催化体系的优缺点,并结合CO_(2)RR原理总结了三类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在光催化CO_(2)RR领域的应用现状。指出未来高性能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设计及光催化还原CO_(2)研究应重点关注CO_(2)还原产物(特别是C_(2)及C_(2)+产物)的生成机理,深入研究Z型异质结中电荷转移机理,重视还原产物溯源、提高实验设计与反应结果评价的严谨性,同时应面向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开展系统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异质结 光催化 二氧化碳还原 半导体 电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曲中氯氟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若瑜 曹明 陈晶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5,共5页
从大曲中筛选降解氯氟氰菊酯的安全菌株,通过测定各菌株对不同低质量浓度氯氟氰菊酯的降解情况选取最佳降解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生长与氯氟氰菊酯降解动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模拟混合农残体系验证其农残降... 从大曲中筛选降解氯氟氰菊酯的安全菌株,通过测定各菌株对不同低质量浓度氯氟氰菊酯的降解情况选取最佳降解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生长与氯氟氰菊酯降解动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模拟混合农残体系验证其农残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从大曲中共筛选得到2株氯氟氰菊酯耐受性较好的菌株,编号为L1和L5,经鉴定分别为驹形白色杆菌(Leucobacter komagatae)、玫瑰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其中菌株L5对氯氟氰菊酯降解效果较好,且对质量浓度为5 mg/L的氯氟氰菊酯降解率最高,达71.44%,其降解效果与其生长密度有关,并且可以有效降解模拟混合农残,是一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农药降解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氰菊酯 降解菌 大曲 分离筛选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治理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5
8
作者 任黎明 秦冰 +3 位作者 桑军强 杨宇宁 杨春鹏 王若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126,共8页
实现污染场地安全高效修复是石化行业发展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特征污染物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修复环境效应3个方面分析石化污染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预测未来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并提出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区修复治理... 实现污染场地安全高效修复是石化行业发展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特征污染物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修复环境效应3个方面分析石化污染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预测未来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并提出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区修复治理的对策。分析表明,石化污染场地中非水相污染物(NAPL)的疏水性、复合污染物的迁移特征差异、地层的非均质性、地表水-地下水的频繁交互加大了污染精准定位和原位治理修复的难度。研制具有较好迁移性能的高传质、缓释长效修复材料,研发低渗透污染驱替、快速释放的非均质含水层的高效修复技术是未来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突破的关键。依据污染程度分区修复治理,筛选并集成多技术耦合的原位修复技术,可有效提高石化污染场地修复效果,确保石化场地的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场地 地下水 污染 修复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对拟薄水铝石结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单雪松 袁帅 +2 位作者 杨雪 王若瑜 林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41,共8页
以硫酸铝溶液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合成氧化铝的前躯物拟薄水铝石。在pH为8.5~9和pH为5~6两种酸碱环境下,分别引入硫酸根离子、氯离子、草酸根离子以及硼酸根离子制备出不同拟薄水铝石样品,并借助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N... 以硫酸铝溶液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合成氧化铝的前躯物拟薄水铝石。在pH为8.5~9和pH为5~6两种酸碱环境下,分别引入硫酸根离子、氯离子、草酸根离子以及硼酸根离子制备出不同拟薄水铝石样品,并借助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主要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阴离子对拟薄水铝石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在拟薄水铝石各晶面上的吸附具有各向异性,被阴离子优先吸附的晶面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阴离子在拟薄水铝石表面的吸附受溶液pH的决定性影响:pH为5~6,即弱酸环境时,阴离子在晶面进行强选择性吸附,并依据选择性吸附的晶面的不同最终形成不同形貌的拟薄水铝石;反之,pH为8.5~9,即弱碱环境时,阴离子在晶面的吸附作用较弱,阴离子对晶面的导向生长作用对晶粒形貌的改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薄水铝石 氧化铝 阴离子 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萘催化裂化反应行为及生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超 严加松 +1 位作者 李蕊 王若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1,共7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ACE)试验装置,在反应温度为460~540℃、质量空速为4~16 h^(-1)范围内研究了模型化合物四氢萘在稀土Y分子筛催化剂(REY-C)和超稳Y分子筛催化剂(USY-C)上催化裂化的反应行为及生焦规律。结果表明:四氢萘在REY-C、USY-...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ACE)试验装置,在反应温度为460~540℃、质量空速为4~16 h^(-1)范围内研究了模型化合物四氢萘在稀土Y分子筛催化剂(REY-C)和超稳Y分子筛催化剂(USY-C)上催化裂化的反应行为及生焦规律。结果表明:四氢萘在REY-C、USY-C上的裂化产物类型相似,主要生成C_(3)~C_(5)烃以及C_(6)~C_(10)单环芳烃和茚满、甲基茚满、萘等双环芳烃;在REY-C、USY-C上,产物收率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双环芳烃>单环芳烃>非芳烃;分子筛的酸性强有利于催化裂化反应;焦炭的产率随着反应温度、四氢萘转化率、分子筛酸量的升高而增大,而随着空速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萘 催化裂化 分子筛 催化剂 生焦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夷滴鼻油对小鼠鼻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杨钤 杨履世 +5 位作者 贾力莉 宋美卿 牛艳艳 白崇智 王若瑜 冯玛莉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0期75-79,125,共6页
目的:探讨苍夷滴鼻油对小鼠鼻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均衡随机法将60只昆明(KM)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滴通鼻炎水阳性对照组及苍夷滴鼻油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 目的:探讨苍夷滴鼻油对小鼠鼻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均衡随机法将60只昆明(KM)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滴通鼻炎水阳性对照组及苍夷滴鼻油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以70℃蒸馏水50μL滴于小鼠双鼻中隔黏膜,制备鼻黏膜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滴通鼻炎水阳性对照组给予滴通鼻炎水混悬液治疗,苍夷滴鼻油各给药组给予高、中、低不同浓度的苍夷滴鼻油混悬液治疗,滴鼻量均为5μL/(只·次·侧),连续给药7d。肉眼观察小鼠鼻黏膜肿胀、淤血情况,评估鼻黏膜红肿程度,HE染色光镜下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分析鼻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红肿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滴通鼻炎水阳性对照组、苍夷滴鼻油高剂量组红肿评分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黏膜表皮细胞明显剥脱,上皮细胞水肿,杯状细胞肥大,基底膜层破坏,黏膜上皮层下血管明显扩张,血管数量增多,固有层间质水肿,腺体肥大,腺管扩张,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整个黏膜层增厚,结构出现紊乱。模型对照组ZO-1、Claudin-1、Occludin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滴通鼻炎水阳性对照组、苍夷滴鼻油高剂量组、苍夷滴鼻油中剂量组ZO-1表达水平及滴通鼻炎水阳性对照组、苍夷滴鼻油高剂量组Claudin-1、Occludin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苍夷滴鼻油对热水刺激导致的小鼠鼻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鼻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损伤 小鼠 苍夷滴鼻油 修复作用 紧密连接蛋白 滴通鼻炎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