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垂直形变研究及其构造活动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若柏 毛银海 《地震学刊》 CSCD 198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地震地质研究已经证明,用大面积精密水准资料分析,研究现代构造活动是可信的,其研究程度取决于施测周期,资料精度以及处理方法。如果研究区构造背景比较清楚,就可以用地壳形变资料研究现代活动以至地震活动的特征。晋冀蒙交界地区由于... 地震地质研究已经证明,用大面积精密水准资料分析,研究现代构造活动是可信的,其研究程度取决于施测周期,资料精度以及处理方法。如果研究区构造背景比较清楚,就可以用地壳形变资料研究现代活动以至地震活动的特征。晋冀蒙交界地区由于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一直为地震部门重点研究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形变 构造运动 地壳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迁徙改道原因新解
2
作者 王若柏 《地理教学》 2005年第10期5-6,共2页
黄河治水和迁徙等问题的争论自古就有。黄河水利史的研究表明,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是史载比较准确的第一次黄河大改道,造就了著名的禹贡河。而后历经多年的筑堤和治理,一直到东汉年间黄河河道才日趋稳定。北宋年间黄河水患再次... 黄河治水和迁徙等问题的争论自古就有。黄河水利史的研究表明,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是史载比较准确的第一次黄河大改道,造就了著名的禹贡河。而后历经多年的筑堤和治理,一直到东汉年间黄河河道才日趋稳定。北宋年间黄河水患再次大规模发生,河道变迁剧烈,决、溢、徙超过了以往。史载最激烈的东流和北流之争就发生在这时,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卷入了关于治河方略的争议,最终治河以适应“东流高仰,北流顺下”的新构造活动的条件而结束,实际是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占了上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原因 改选 迁徒 新构造活动 黄河河道 黄河水患 河道变迁 自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