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4,共7页
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王艾录一、解题词的义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对象、行为、性质等,都是高度抽象化了的孤立的观念,但义位一旦进入句法·语义组合(义丛·义句),就会在这个由语义结构的宏观控制和义位组合的微观制约所形成...
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王艾录一、解题词的义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对象、行为、性质等,都是高度抽象化了的孤立的观念,但义位一旦进入句法·语义组合(义丛·义句),就会在这个由语义结构的宏观控制和义位组合的微观制约所形成的语义网络中产生个性化的变异,而不管这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干涉
义素脱落
语义异常
义位
《现代汉语词典》
中心词
语义结构
有声语言
动宾组合
羡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据三问——与黎良军先生商榷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艾录
司富珍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针对黎良军《加强理据研究 ,探讨词内世界》一文涉及的几个关于理据的问题提出质疑 ,主要讨论了与“什么是理据”、“理据和内部形式的关系”及“理据研究的意义”等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 ,认为理据研究应该区分理据和词义、理据和内...
本文针对黎良军《加强理据研究 ,探讨词内世界》一文涉及的几个关于理据的问题提出质疑 ,主要讨论了与“什么是理据”、“理据和内部形式的关系”及“理据研究的意义”等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 ,认为理据研究应该区分理据和词义、理据和内部形式及理据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等几个概念 ,将理据研究放置在自组织的框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
词义
内部形式
自组织
语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三版)绪论、语音、文字、词汇、修辞章指瑕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非语法部分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本文略陈管见。
关键词
教材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音
文字
词汇
修辞
黄伯荣
廖序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廖本《现代汉语》语法部分指瑕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法
黄廖本
黄伯荣
廖序东
推敲
教材
商榷
读者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的熵:内部形式的主观误解和客观畸变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9,共7页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熵也逐渐增多。汉语中复合体的熵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其内部形式的主观误解和其本身的客观畸变两个方面。前者包括误解内部形式而误解词义、不明内部形式而添加冗余成分、内部形式的难解性引起内部形式...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熵也逐渐增多。汉语中复合体的熵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其内部形式的主观误解和其本身的客观畸变两个方面。前者包括误解内部形式而误解词义、不明内部形式而添加冗余成分、内部形式的难解性引起内部形式的歧解性等。后者包括白字复合体和错误造词(语)使内部形式的扭曲和破损。主客观两方面都会使语言交际受挫,对此,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该积极干预和纠正,使语言文字能够更好地科学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
内部形式
展现形式
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抢救语词理据资讯的问题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艾录
《辞书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37-45,共9页
语词理据具有潜隐性,而且很容易随着时光流逝而磨损和湮没,加之理据文献资料非常短缺,探究理据难度很大,所以抢救语词理据资讯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理据
潜隐性
词义词典
理据词典
真伪理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部分指瑕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黄廖本《现代汉语》
词汇部分
汉语教材
黄伯荣
廖序东
语素
定义
词义
义素
义项
外来词
关系义场
叠音词
合成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方位短语结构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0,共7页
人们感受空间离不开参照物、方位词和所指区域三个因素。参照物可分面性参照物和线性参照物。所指区域分外所指区域和内所指区域。线性参照物、面性参照物同外所指区域、内所指区域的位置关系比较复杂。方位短语分顺序式和逆序式,逆序...
人们感受空间离不开参照物、方位词和所指区域三个因素。参照物可分面性参照物和线性参照物。所指区域分外所指区域和内所指区域。线性参照物、面性参照物同外所指区域、内所指区域的位置关系比较复杂。方位短语分顺序式和逆序式,逆序式又分"同义逆序式"和"异义逆序式"。欧化式属于"同义逆序式",线性参照物的方位短语属于"异义逆序式"。线性参照物的自身分段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物
顺序式
逆序式
欧化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义句与音句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22,共5页
§1 外国留学生有时会说出这样的一些句子:“这本书好”、“一只鹤上圈套”、“约翰的爸爸游泳”……。这类句子听上去不大顺当,我们不免要去帮他们纠正;可是他们却反问说:这些句子符合课堂上讲的汉语语法,又为什么不能说呢? 我们...
§1 外国留学生有时会说出这样的一些句子:“这本书好”、“一只鹤上圈套”、“约翰的爸爸游泳”……。这类句子听上去不大顺当,我们不免要去帮他们纠正;可是他们却反问说:这些句子符合课堂上讲的汉语语法,又为什么不能说呢? 我们是汉人,而且是对外汉语教师,对于外国朋友提出的这一问题,我们将如何回答呢?平心而论,这些句子委实没有与现代汉语语法相抵牾的地方。它们句法结构正确,语义完整明了,挑不出什么语法和语用方面的毛病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
病句
汉语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
书面语
口语
成句
猎人
语用
印欧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词理据的探求──兼介《汉语理据词典》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艾录
《辞书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81-90,共10页
关键词
理性意义
词的理据
《现代汉语词典》
合词
个性意义
词义
派生词
语素
词典编撰
语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偏正复词的内部组合特征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共4页
对复合词词义的理解,人们并不主要靠查阅词典,而常常是依据组成成分的意义及其结构关系而意会其义的。这一事实说明,这种理解词义的途径虽然说不上是科学的,但事实上人们却把它当作理解词义的一种现成方法。例如“干草”,一般人都可确...
对复合词词义的理解,人们并不主要靠查阅词典,而常常是依据组成成分的意义及其结构关系而意会其义的。这一事实说明,这种理解词义的途径虽然说不上是科学的,但事实上人们却把它当作理解词义的一种现成方法。例如“干草”,一般人都可确认为“晒(晾)干的草”;“猪草”差不离是“供猪吃的草”;至于“龙须草”,有一定语言知识的人可基本猜测为“形状象龙须的草”。以上这些还可以在他人口中得到验证。但是“蝎子草”就不那么容易“顾名思义”了。首先它不会是“蝎子的草”、“供蝎子吃的草”,因为蝎子不吃草。那么它会不会是“形状象蝎子的草”?倘若缺乏有关的生活经验,是不易断定的。可见“意会”要受到理解难度的制约,复合词的理解难度加大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借助词典或请教别人了:蝎子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子上都有白色的毛,皮肤接触时,感到刺痛,象被蝎子蜇了一样(《现代汉语词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
组合特征
蝎子草
意义支点
隐性
复合词
组成成分
内部形式
形状象
鸭舌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理据相关的两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艾录
司富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6-61,共6页
内部形式是合成符号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总和,理据是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动因。任意性与理据性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任意性为理据性提供选择余地;理据性则对任意性形成制约,因而二者是协同支配语言的两条同等重要的原则。
关键词
语词理据
内部形式
理据性
任意性
理据制约
语言符号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三版)语法部分指瑕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43,共10页
由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的语法部分依然存在很多可商榷之处 ,本文逐一指出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
教材
增订三版
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字义不对号:一个词典编纂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4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5,共4页
字义不对号:一个词典编纂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王艾录一《现代汉语词典》等通行词典的编排体例通常是这样的:首先是单字领头,接着在单字的右下方排列出它的义项(字的义项),然后在下面分列出以该字为首字的若干多字词①及其各自的释文...
字义不对号:一个词典编纂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王艾录一《现代汉语词典》等通行词典的编排体例通常是这样的:首先是单字领头,接着在单字的右下方排列出它的义项(字的义项),然后在下面分列出以该字为首字的若干多字词①及其各自的释文(多字词的义项)。这一编排格局极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编纂者
词的理据
值得注意
理性意义
汉语复合词
词义理解
平均太阳日
通假字
同音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者来信
15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2000年第4期11-,共1页
关键词
完句成分
胡明扬
出版时间
语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了_2”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1987年第6期13-15,共3页
通常认为,普通话里的“了<sub>1</sub>”分“了<sub>1</sub>”和“了<sub>2</sub>”。比如“吃了<sub>1</sub>饭了<sub>2</sub>”,其中了<sub>1</sub>附着于...
通常认为,普通话里的“了<sub>1</sub>”分“了<sub>1</sub>”和“了<sub>2</sub>”。比如“吃了<sub>1</sub>饭了<sub>2</sub>”,其中了<sub>1</sub>附着于动词“吃”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它是时态助词。了<sub>2</sub>附着于全句的末尾,表示一句话的语气(有时兼表时态),它是语气词(或称语气助词,下同)。我们打算就了<sub>2</sub>谈一点不同看法。 首先,我们认为了<sub>2</sub>不表语气,不宜归入语气词。 所谓语气词,顾名思义有表示某种语气情态的作用。比如“吗”、“呢”、可以表示疑问语气(天气好吗?/这种理论对不对呢?)“吧”、“啊”可以表示祈使语气(祥林嫂,你放着吧!/少东家,你可不能走啊!)“啊”可以表示感叹语气(天气多冷啊!)……“吗”、“呢”、“吧”、“啊”等作为语气词,都有表示一种或几种语气情态的功用。然而了<sub>2</sub>没有这种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问题解决
天气
语气助词
“呢”
以表示
语气情态
“吧”
祥林嫂
动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璧微瑕——对中央电大语法教材的几点意见
17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1983年第6期55-60,54,共7页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册)是一部很有特包的语法新著。教材从编排体系列内容,无不独具匠心,新颖脱俗。本文不打算对它作全面的评论,只就我们的学习体会,提出一些可以商榷之处和教材内容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以...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册)是一部很有特包的语法新著。教材从编排体系列内容,无不独具匠心,新颖脱俗。本文不打算对它作全面的评论,只就我们的学习体会,提出一些可以商榷之处和教材内容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以就教于编者和广大读者。 一、可商榷之处 (1)关于直接组合 教材认为直接组合以语序为主要手段,但是“直接组合有时也使用虚词,比如偏正词组有时要用助词‘的’,联合词组有时要用连词‘和’‘同’等。但是,这些虚词并不是这些词组的必不可少的标志,用或不用,并不影响组合的性质。比如:‘伟大的事业’和‘伟大事业’这两个偏正词组,一个用了助词‘的’,一个没有用,它们的组合关系是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教材
白璧微瑕
直接组合
偏正词组
关联组合
几点意见
合词
谓语
中心语
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山西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4,共7页
文摘
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王艾录一、解题词的义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对象、行为、性质等,都是高度抽象化了的孤立的观念,但义位一旦进入句法·语义组合(义丛·义句),就会在这个由语义结构的宏观控制和义位组合的微观制约所形成的语义网络中产生个性化的变异,而不管这一变...
关键词
语义干涉
义素脱落
语义异常
义位
《现代汉语词典》
中心词
语义结构
有声语言
动宾组合
羡余成分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据三问——与黎良军先生商榷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艾录
司富珍
机构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出处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7,共5页
文摘
本文针对黎良军《加强理据研究 ,探讨词内世界》一文涉及的几个关于理据的问题提出质疑 ,主要讨论了与“什么是理据”、“理据和内部形式的关系”及“理据研究的意义”等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 ,认为理据研究应该区分理据和词义、理据和内部形式及理据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等几个概念 ,将理据研究放置在自组织的框架下 。
关键词
理据
词义
内部形式
自组织
语言观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三版)绪论、语音、文字、词汇、修辞章指瑕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文摘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非语法部分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本文略陈管见。
关键词
教材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音
文字
词汇
修辞
黄伯荣
廖序东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廖本《现代汉语》语法部分指瑕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法
黄廖本
黄伯荣
廖序东
推敲
教材
商榷
读者
作者
分类号
H109.4 [语言文字—汉语]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的熵:内部形式的主观误解和客观畸变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9,共7页
文摘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熵也逐渐增多。汉语中复合体的熵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其内部形式的主观误解和其本身的客观畸变两个方面。前者包括误解内部形式而误解词义、不明内部形式而添加冗余成分、内部形式的难解性引起内部形式的歧解性等。后者包括白字复合体和错误造词(语)使内部形式的扭曲和破损。主客观两方面都会使语言交际受挫,对此,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该积极干预和纠正,使语言文字能够更好地科学地发展。
关键词
熵
内部形式
展现形式
复合体
Keywords
entropy
inner form
unfolded form
complex construction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抢救语词理据资讯的问题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辞书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37-45,共9页
文摘
语词理据具有潜隐性,而且很容易随着时光流逝而磨损和湮没,加之理据文献资料非常短缺,探究理据难度很大,所以抢救语词理据资讯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理据
潜隐性
词义词典
理据词典
真伪理据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部分指瑕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黄廖本《现代汉语》
词汇部分
汉语教材
黄伯荣
廖序东
语素
定义
词义
义素
义项
外来词
关系义场
叠音词
合成词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G642.3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位短语结构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0,共7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SJB7400008)的资助
文摘
人们感受空间离不开参照物、方位词和所指区域三个因素。参照物可分面性参照物和线性参照物。所指区域分外所指区域和内所指区域。线性参照物、面性参照物同外所指区域、内所指区域的位置关系比较复杂。方位短语分顺序式和逆序式,逆序式又分"同义逆序式"和"异义逆序式"。欧化式属于"同义逆序式",线性参照物的方位短语属于"异义逆序式"。线性参照物的自身分段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
参照物
顺序式
逆序式
欧化式
Keywords
object of reference
the sequential type
the reversal type
the Europeanized type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义句与音句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山西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22,共5页
文摘
§1 外国留学生有时会说出这样的一些句子:“这本书好”、“一只鹤上圈套”、“约翰的爸爸游泳”……。这类句子听上去不大顺当,我们不免要去帮他们纠正;可是他们却反问说:这些句子符合课堂上讲的汉语语法,又为什么不能说呢? 我们是汉人,而且是对外汉语教师,对于外国朋友提出的这一问题,我们将如何回答呢?平心而论,这些句子委实没有与现代汉语语法相抵牾的地方。它们句法结构正确,语义完整明了,挑不出什么语法和语用方面的毛病来。
关键词
句子
病句
汉语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
书面语
口语
成句
猎人
语用
印欧语法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词理据的探求──兼介《汉语理据词典》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山西大学中文系
出处
《辞书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81-90,共10页
关键词
理性意义
词的理据
《现代汉语词典》
合词
个性意义
词义
派生词
语素
词典编撰
语理
分类号
H1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偏正复词的内部组合特征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山西中共太原市委党校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共4页
文摘
对复合词词义的理解,人们并不主要靠查阅词典,而常常是依据组成成分的意义及其结构关系而意会其义的。这一事实说明,这种理解词义的途径虽然说不上是科学的,但事实上人们却把它当作理解词义的一种现成方法。例如“干草”,一般人都可确认为“晒(晾)干的草”;“猪草”差不离是“供猪吃的草”;至于“龙须草”,有一定语言知识的人可基本猜测为“形状象龙须的草”。以上这些还可以在他人口中得到验证。但是“蝎子草”就不那么容易“顾名思义”了。首先它不会是“蝎子的草”、“供蝎子吃的草”,因为蝎子不吃草。那么它会不会是“形状象蝎子的草”?倘若缺乏有关的生活经验,是不易断定的。可见“意会”要受到理解难度的制约,复合词的理解难度加大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借助词典或请教别人了:蝎子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子上都有白色的毛,皮肤接触时,感到刺痛,象被蝎子蜇了一样(《现代汉语词典》)。
关键词
偏正
组合特征
蝎子草
意义支点
隐性
复合词
组成成分
内部形式
形状象
鸭舌帽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理据相关的两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艾录
司富珍
机构
山西大学中文系
出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6-61,共6页
文摘
内部形式是合成符号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总和,理据是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动因。任意性与理据性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任意性为理据性提供选择余地;理据性则对任意性形成制约,因而二者是协同支配语言的两条同等重要的原则。
关键词
语词理据
内部形式
理据性
任意性
理据制约
语言符号
语言学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三版)语法部分指瑕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43,共10页
文摘
由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的语法部分依然存在很多可商榷之处 ,本文逐一指出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
教材
增订三版
新问题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字义不对号:一个词典编纂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4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山西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字义不对号:一个词典编纂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王艾录一《现代汉语词典》等通行词典的编排体例通常是这样的:首先是单字领头,接着在单字的右下方排列出它的义项(字的义项),然后在下面分列出以该字为首字的若干多字词①及其各自的释文(多字词的义项)。这一编排格局极容...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编纂者
词的理据
值得注意
理性意义
汉语复合词
词义理解
平均太阳日
通假字
同音字
分类号
H1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者来信
15
作者
王艾录
机构
山西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2000年第4期11-,共1页
关键词
完句成分
胡明扬
出版时间
语用因素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了_2”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艾录
出处
《汉语学习》
1987年第6期13-15,共3页
文摘
通常认为,普通话里的“了<sub>1</sub>”分“了<sub>1</sub>”和“了<sub>2</sub>”。比如“吃了<sub>1</sub>饭了<sub>2</sub>”,其中了<sub>1</sub>附着于动词“吃”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它是时态助词。了<sub>2</sub>附着于全句的末尾,表示一句话的语气(有时兼表时态),它是语气词(或称语气助词,下同)。我们打算就了<sub>2</sub>谈一点不同看法。 首先,我们认为了<sub>2</sub>不表语气,不宜归入语气词。 所谓语气词,顾名思义有表示某种语气情态的作用。比如“吗”、“呢”、可以表示疑问语气(天气好吗?/这种理论对不对呢?)“吧”、“啊”可以表示祈使语气(祥林嫂,你放着吧!/少东家,你可不能走啊!)“啊”可以表示感叹语气(天气多冷啊!)……“吗”、“呢”、“吧”、“啊”等作为语气词,都有表示一种或几种语气情态的功用。然而了<sub>2</sub>没有这种功用。
关键词
语气词
问题解决
天气
语气助词
“呢”
以表示
语气情态
“吧”
祥林嫂
动作行为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璧微瑕——对中央电大语法教材的几点意见
17
作者
王艾录
出处
《汉语学习》
1983年第6期55-60,54,共7页
文摘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册)是一部很有特包的语法新著。教材从编排体系列内容,无不独具匠心,新颖脱俗。本文不打算对它作全面的评论,只就我们的学习体会,提出一些可以商榷之处和教材内容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以就教于编者和广大读者。 一、可商榷之处 (1)关于直接组合 教材认为直接组合以语序为主要手段,但是“直接组合有时也使用虚词,比如偏正词组有时要用助词‘的’,联合词组有时要用连词‘和’‘同’等。但是,这些虚词并不是这些词组的必不可少的标志,用或不用,并不影响组合的性质。比如:‘伟大的事业’和‘伟大事业’这两个偏正词组,一个用了助词‘的’,一个没有用,它们的组合关系是一样的。
关键词
语法教材
白璧微瑕
直接组合
偏正词组
关联组合
几点意见
合词
谓语
中心语
句子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理据三问——与黎良军先生商榷
王艾录
司富珍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三版)绪论、语音、文字、词汇、修辞章指瑕
王艾录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廖本《现代汉语》语法部分指瑕
王艾录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语言的熵:内部形式的主观误解和客观畸变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谈谈抢救语词理据资讯的问题
王艾录
《辞书研究》
CSSCI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部分指瑕
王艾录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方位短语结构分析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义句与音句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复合词理据的探求──兼介《汉语理据词典》
王艾录
《辞书研究》
CSSCI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偏正复词的内部组合特征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与理据相关的两个理论问题
王艾录
司富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三版)语法部分指瑕
王艾录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字义不对号:一个词典编纂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王艾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读者来信
王艾录
《汉语学习》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说“了_2”
王艾录
《汉语学习》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白璧微瑕——对中央电大语法教材的几点意见
王艾录
《汉语学习》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