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艳玲【绘画作品】
1
作者 王艳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1-301,共1页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王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气旋的爆发性发展及对船舶航行的影响与规避
2
作者 王艳玲 曹国娇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为使船舶驾驶人员进一步熟悉海上气旋活动规律及规避策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东亚南方气旋活动频数的时空分布以及爆发性气旋的产生和天气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气旋活动区主要集中在我国江淮流域及日本东部和东南部洋面上;... 为使船舶驾驶人员进一步熟悉海上气旋活动规律及规避策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东亚南方气旋活动频数的时空分布以及爆发性气旋的产生和天气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气旋活动区主要集中在我国江淮流域及日本东部和东南部洋面上;夏季江淮气旋活动最盛,冬春季日本以东海域气旋活动频繁,尤其冬季由于暖洋面的加热作用、强大的冷暖海流交汇造成的海温梯度等,使得爆发性气旋的产生成为可能;其带来的强风、降水、巨浪等恶劣天气给船舶航行带来一定的威胁,尤其在气旋中心的西南侧出现强风和大浪,是船舶航行尽量避开的区域;对于不同气旋的避离方法,需要根据航行条件及驾驶员对天气系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而定。研究为提升船舶驾驶员的气象决策能力、优化航线规划、保障航行安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行 南方气旋 活动频数 爆发性发展 天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微气泡驱见效特征及优化调整对策
3
作者 沈焕文 常崇武 +3 位作者 马云成 王艳玲 李化斌 范鹏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3期66-70,共5页
气液微气泡驱技术具有对不同渗流流度比进行自适应调整的特点,从微观、宏观双向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该技术在矿场16个井组历经3.7年试验表明,动态采收率提高2.6%,大幅度挖潜了水驱后未波及的剩余油和残余油。本文通过对见效井气液驱... 气液微气泡驱技术具有对不同渗流流度比进行自适应调整的特点,从微观、宏观双向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该技术在矿场16个井组历经3.7年试验表明,动态采收率提高2.6%,大幅度挖潜了水驱后未波及的剩余油和残余油。本文通过对见效井气液驱替特征、累计注入量、含水率阶段、采出程度等关键因素系统总结,认为气液驱替特征呈正相关关系,注入3个月(单井累计注入气体地下体积872 m^(3))开始见效,见效比例达83.2%,对采出程度大于30%的井以降液降含水率为主,对低采出、低液量井净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微气泡驱 见效特征 调整对策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护理人员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体验
4
作者 王孜腾 佟玲 +3 位作者 康瑞赋 陈延亭 王艳玲 肖倩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目的:了解母婴护理人员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体验,为母婴护理人员规范且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4年3月—5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名母婴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使用内容分... 目的:了解母婴护理人员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体验,为母婴护理人员规范且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4年3月—5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名母婴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母婴护理人员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使用的正面效应感(协助完成创作型工作、高效提供丰富的母婴医学信息、驱动专业优势与综合素养提升),使用的制约因素(需求驱动使用意愿、真实性和专业性存疑、担忧隐私安全问题、过度依赖和自主思考能力被削弱、普及程度及支持度不足、实际效果体验影响使用深度),使用需求和期待(开展相关培训、母婴护理人员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和完善、母婴护理人才培养变革)。结论:引导护理人员建立恰当的使用观念,打破信息茧房,同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和训练过程中融入多学科力量,防范技术风险,使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母婴护理工作和服务母婴健康的合理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母婴护理人员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园坡位变化对红壤胶体颗粒组成及胶体磷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刘卓玲 王艳玲 +2 位作者 张佳敏 李欢 高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9,共11页
为明确坡位变化对红壤胶体颗粒组成及胶体磷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鹰潭孙家典型红壤小流域观测站内位于坡顶、坡上、坡中及坡底的橘园红壤为研究对象,基于Stoke′s定律采用水分散-虹吸法依次获得粒级为<0.1、0.1~<0.45、0.45~&l... 为明确坡位变化对红壤胶体颗粒组成及胶体磷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鹰潭孙家典型红壤小流域观测站内位于坡顶、坡上、坡中及坡底的橘园红壤为研究对象,基于Stoke′s定律采用水分散-虹吸法依次获得粒级为<0.1、0.1~<0.45、0.45~<1μm及1~5μm的胶体颗粒,对比分析了各坡位橘园红壤中胶体颗粒的分布比例、有机质、非晶质氧化铁(Feo)、非晶质氧化铝(Alo)及胶体颗粒所携带的磷素(Pcoll)的含量变化差异;以坡顶橘园红壤为例,借助于热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SEM-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了各粒级胶体颗粒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富集特征;明确了各粒级胶体颗粒的组成矿物及相对比例。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橘园红壤中1~5、0.45~<1、0.1~<0.45μm胶体颗粒的分布比例分别为20.1%~24.8%、4.1%~6.1%、0.2%~0.6%;且随坡位降低,1~5μm胶体颗粒的分布比例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45~<1μm与0.1~<0.45μm胶体颗粒则呈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随橘园坡位的降低,各粒级胶体颗粒内有机质和Alo占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坡中和坡上有机质占比分别为最低与最高,而坡顶和坡上Alo的占比分别为最低与最高;Feo占比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以坡上和坡中的占比分别为最低与最高。随胶体颗粒粒级的减小,各粒级胶体颗粒内有机质与Feo占比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Alo占比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坡位橘园红壤中各粒级Pcoll含量为0.66~1.57 g·kg^(-1),且均随坡位降低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坡中各粒级Pcoll含量最低,坡底Pcoll含量最高;且胶体粒径越小,Pcoll含量相对越高。通过SEM-EDS观察到坡顶橘园红壤中0.1~<0.45μm胶体颗粒的结合程度最好,颗粒排列紧实呈团状,<0.1μm胶体颗粒的结合程度最差,颗粒呈分散状,而1~5μm和0.45~<1μm胶体颗粒呈片状散落排布,结合程度相仿;磷主要赋存于1~5μm和0.1~<0.45μm胶体颗粒表面,铁则主要赋存于<0.1μm胶体颗粒表面;各粒级胶体颗粒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高岭石与多水高岭石。相关分析表明,橘园红壤中总碳、总氮、全磷、有机质、Alo等指标仅对橘园红壤中0.1~<0.45μm胶体颗粒中的胶体磷含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园红壤 坡位变化 胶体磷 矿物组成 有机-无机胶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6
作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生物医学工程分会心肾代谢性疾病防治学组 +30 位作者 夏经钢 袁明霞 蔡晓凌 王志坚 郑博 冯雪 张玲 黄小钦 佟铸 贾林沛 王红 刘国友 屈正 吉训明 王红霞 曾翔俊 王蕾 张宝玉 刁宗礼 李思颉 王艳玲 谭静 冯高科 孙希鹏 敬馥宇 郭呈龙 钱浩 王秀玲 于君 武德崴 胡梦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193-228,共36页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常多病共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多病共存患者的临床诊疗仍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协作。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常多病共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多病共存患者的临床诊疗仍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协作。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CKM)综合征的主席建议,旨在加强共病患者的多学科协同管理。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同时借鉴和参考相关领域的临床指南,总结了CKM综合征流行病学、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各分期特征、筛查、风险评估、临床管理和治疗路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社区慢病管理,公共卫生预防政策和患者教育等内容,旨在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CKM的诊疗能力和慢病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CKM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肥胖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综合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
作者 周忠辉 申雪花 +2 位作者 何燕 王艳玲 吴昭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构建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构建指标初稿,2023年3—5月课题组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 目的构建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构建指标初稿,2023年3—5月课题组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和100%,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58、0.88,变异系数(CV)为0~0.24、0~0.14,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为0.133、0.382。最终构建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合理、专科性强,可为评价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成人患者 德尔菲技术 护理质量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急危重症高级护理实践》课程的数智化教学平台设计研究
8
作者 张山 刘璐 +1 位作者 吴瑛 王艳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急危重症高级护理实践》课程的数智化教学平台,并进行可用性预测试。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基于知识图谱教学平台的设计原则,以及知识图谱教学系统构建流程,进行数智化教学平台的设计。于2023年11—12月... 目的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急危重症高级护理实践》课程的数智化教学平台,并进行可用性预测试。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基于知识图谱教学平台的设计原则,以及知识图谱教学系统构建流程,进行数智化教学平台的设计。于2023年11—12月并采用《健康信息技术可用性评估量表》对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构建了基于《急危重症高级护理实践》课程的知识图谱主要包含6个模块的教学平台,即教学计划模块、课程章节模块、共享资源模块、互动问答模块、教学监测模块、教学测试模块。可用性预试验结果显示该平台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分为(4.49±0.45)分(满分5分)、感知有用性为(4.34±0.32)分、感知易用性(4.03±0.44)分和用户控制(3.96±0.59)分。结论基于知识图谱的《急危重症高级护理实践》课程的数智化教学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意义、科学性及可用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急危重症高级护理实践知识,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护理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教学改革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aeA对扩展青霉的孢子产生、色素积累和棒曲霉素生成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梁倩润 王艳玲 曹佳睿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1期183-191,共9页
LaeA作为全局性调控因子参与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等众多生物学过程。该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结合潮霉素抗性筛选构建扩展青霉laeA敲除菌株(ΔPelaeA),并对laeA敲除突变菌株生长发育、棒曲霉素生成和色素积累进行... LaeA作为全局性调控因子参与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等众多生物学过程。该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结合潮霉素抗性筛选构建扩展青霉laeA敲除菌株(ΔPelaeA),并对laeA敲除突变菌株生长发育、棒曲霉素生成和色素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WT)相比,ΔPelaeA菌株菌落颜色变浅、表面粗糙并伴有明显年轮状,菌落直径无明显变化;产孢量和分生孢子梗数量显著减少,孢子形成周期明显滞后;棒曲霉素积累和色素沉着明显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分生孢子形成相关基因(AbaA、BrlA和WetA)和棒曲霉素合成相关基因(PatA~PatO)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在各种胁迫存在下,野生型菌株和ΔPelaeA菌株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但两者相对生长抑制率无显著差异,说明LaeA本身对这些胁迫试剂不敏感。综上,PeLaeA正向调控扩展青霉的孢子产生和色素、棒曲霉素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青霉 LAEA 孢子产生 棒曲霉素 色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与学变革下的数学学科实践“新解”
10
作者 王艳玲 《教育家》 2024年第23期16-17,共2页
2022年发布的国家课程方案对新阶段义务教育各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都提出了新要求。数学学科课标修订中,在教与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与学的内容——加强结构化及综合化,教与学的方式——强化学科实践等方面,... 2022年发布的国家课程方案对新阶段义务教育各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都提出了新要求。数学学科课标修订中,在教与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与学的内容——加强结构化及综合化,教与学的方式——强化学科实践等方面,落实了方案要求。但是,相较于已在前一版数学课标中出现的数学核心素养表现,以及熟悉的数学知识内容,学科实践作为一个“新词”,第一次出现在教师的视野中,令教师们感觉比较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 课程实施 义务教育 教与学的方式 学科实践 数学学科 课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空巢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心理调适的体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柳 陈少华 +4 位作者 王莹 王艳玲 王凌云 梁嘉贵 刘均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探讨居家空巢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心理调适的体验,以期更好地提升老年人应对共病的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空巢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使用Braun和Clarke的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基于积极... 目的:探讨居家空巢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心理调适的体验,以期更好地提升老年人应对共病的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空巢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使用Braun和Clarke的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理论,形成5个主题:展现积极情绪,具有积极心理资本;投入生活,主动调适;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保持较好人际关系;寻找自我意义,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达到积极生活状态。结论:医护人员在老年人共病管理时,需要重视其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调动其主动调适的能力和采取适合的调适策略,重视社会支持提供,鼓励寻找自我意义,最终达到积极生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心理调适 主题分析法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气泡驱与空气泡沫驱技术差异性及调整对策
12
作者 沈焕文 马云成 +3 位作者 陈建宏 王艳玲 李化斌 贺艳玫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微气泡驱与空气泡沫驱技术经过矿场试验,在低渗高含水率油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对于两种气驱机理认识及技术政策调整思路方式上仍存在短板。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两种气驱技术机理、驱替特征的差异性,结合现场动态调整效果,认为微气泡驱以... 微气泡驱与空气泡沫驱技术经过矿场试验,在低渗高含水率油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对于两种气驱机理认识及技术政策调整思路方式上仍存在短板。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两种气驱技术机理、驱替特征的差异性,结合现场动态调整效果,认为微气泡驱以物理发泡为主,驱替特征呈气液同驱,采取低气液比(1.0∶3.0)的技术政策,空气泡沫驱以化学发泡为主,驱替特征呈气驱为主液相为辅,采取高气液比(3.0∶1.0)的调整思路,并提出了气驱分注试验的调整对策,控水增油效果显著提升,提高采收率趋势良好。对同类油藏两种气驱技术调整界限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驱 空气泡沫驱 技术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易感性及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关系
13
作者 王艳玲 张芬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76-281,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易感性、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许昌中医院收治的2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许昌中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易感性、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许昌中医院收治的2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许昌中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2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疾病组和对照组HIF-1α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疾病组溶栓治疗后3个月评估预后恢复情况,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分成预后不良组(评分>2分,72例)和预后良好组(评分≤2分,210例),比较不同预后组间HIF-1α基因多态性及临床资料,分析预后不良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疾病组和对照组HIF-1α基因rs11549467位点包含2种等位基因(G、A)和3种基因型(GG、GA、AA),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P>0.05),并且疾病组相较于对照组,其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较高(P<0.05),GA基因型频率较低(P<0.05)。在不同预后组间HIF-1α基因多态性和临床资料比较中,预后不良组rs11549467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年龄≥65岁占比、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占比、中脏腑占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高(P<0.05),GA基因型频率较低(P<0.05),发病至溶栓时间较长(P<0.05)。年龄≥65岁、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中脏腑、发病至溶栓时间长、CRP水平高、NIHSS评分高与HIF-1α基因rs11549467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均是疾病组患者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IF-1α(rs1154946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易感性有关,且急性脑梗死不同预后情况患者的HIF-1α基因rs1154946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存在差异,其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与患者溶栓治疗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低氧诱导因子-1Α 基因多态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小学数学教材计数单位内容编写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王艳玲 冯小爽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从“计数单位的呈现与定义、基于计数单位认识数意义、依托计数单位解释算理”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人教版与日本启林馆小学数学教材中计数单位内容的编写异同,发现二者整体编排逻辑相似、表征形式丰富、计数单位内容多潜在渗透,但人教版... 从“计数单位的呈现与定义、基于计数单位认识数意义、依托计数单位解释算理”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人教版与日本启林馆小学数学教材中计数单位内容的编写异同,发现二者整体编排逻辑相似、表征形式丰富、计数单位内容多潜在渗透,但人教版偏重文字表征,内容编排更具关联性和抽象性。同时,为该内容教材编写提出如下建议:直接呈现与隐性渗透结合,螺旋上升编排计数单位内容;基于计数单位建构数,引领学生认识数意义;依托计数单位解释算理,引领学生感悟运算本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计数单位 教材编写 中日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山 高丽 +7 位作者 王艳玲 吴芳琴 邓颖 冯新玮 施丽莎 赵树娟 王秋实 吴瑛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5期1644-1649,共6页
目的 依托“互联网+教育”融合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并进行可用性预测试。方法 2023年3月-2024年2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体系设计模型,以及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构... 目的 依托“互联网+教育”融合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并进行可用性预测试。方法 2023年3月-2024年2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体系设计模型,以及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即“课程目标层+基础知识层+问题体系层+教学资源层”。采用《健康信息技术可用性评估量表》进行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的可用性预测试。结果 基于知识图谱的“八步”构建法完成了《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包含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可用性预试验中的工作生活质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用户控制4个维度的条目平均分分别为(4.57±0.46)分、(4.48±0.44)分、(4.29±0.62)分、(4.16±0.62)分。结论 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用性,可为护理教育工作者构建医学知识图谱提供在线教育学习工具和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护理教育 课程改革 内科护理学 智慧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开业护士在糖尿病管理中角色期望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冉 陈烁 +1 位作者 吴瑛 王艳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利益相关者对开业护士糖尿病管理角色的期望。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34名在不同省市工作的卫生行政管理者、内分泌科医生和护士,以及12例糖尿病患者及11名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 目的探讨利益相关者对开业护士糖尿病管理角色的期望。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34名在不同省市工作的卫生行政管理者、内分泌科医生和护士,以及12例糖尿病患者及11名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职业多元化角色(高级临床护理实践者,教育与咨询者,协调者,领导者),糖尿病管理职责(糖尿病评估与诊断,药物与非药物处方权限,长期管理与随访),开业护士的培训(教育模式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角色推动因素与困难(推动因素,面临多种困难)4个主题及11个亚主题。结论开业护士参与糖尿病管理具有角色多元、责职具体,有待培训和面临较多困难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业护士 糖尿病 利益相关者 角色期望 医生 患者 家属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红壤剖面磷的储存容量及其流失风险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欢 樊慧琳 +1 位作者 张佳敏 王艳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9,共12页
基于土壤磷储存容量的变化差异,准确评估与判断坡耕旱地与稻田红壤磷的剖面流失风险。以江西鹰潭孙家典型红壤小流域内位于坡上(T)、坡中(M)及坡下(B)的花生旱地(PU)及稻田(PF)各发生层土壤为对象,分析了各发生层土壤全磷(TP)、有效磷(O... 基于土壤磷储存容量的变化差异,准确评估与判断坡耕旱地与稻田红壤磷的剖面流失风险。以江西鹰潭孙家典型红壤小流域内位于坡上(T)、坡中(M)及坡下(B)的花生旱地(PU)及稻田(PF)各发生层土壤为对象,分析了各发生层土壤全磷(TP)、有效磷(Olsen-P)、磷饱和率(PSR)、磷吸持指数(phosphorussorptionindex,PSI)及磷储存容量(Soil phosphorus storage capacity,SPSC)随剖面的变化特征及差异,估测了坡耕地红壤磷的剖面流失风险,探讨了土壤pH、Eh及容重(BD)等因子对坡耕地红壤发生层SPSC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坡位花生旱地与稻田红壤表层TP、Olsen-P含量均显著高于底层土壤,且稻田红壤TP与Olsen-P的剖面变异显著高于花生旱地剖面。与耕作层(Ap1)相比,花生旱地底层土壤PSI显著增加了33.1%~146%,且随剖面深度增加而缓慢降低;而稻田红壤PSI则随着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大。花生旱地与稻田红壤(PF-M除外)PSR均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SPSC变化范围分别为–89.2~298.3 mg·kg^(-1)与^(-1)38.1~101.1mg·kg^(-1)。PU-T与PU-M剖面SPSC均为正值,且随剖面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而PU-B(耕作亚层Ap2除外)剖面的SPSC均为负值。PF-T(氧化还原层Br2除外)、PF-M(Ap1除外)及PF-B剖面各发生层的SPSC均为负值,且随剖面深度增加变化显著。基于SPSC理论对坡耕红壤剖面土壤磷储量及其环境流失风险的评估,花生旱地土壤磷沿剖面及坡位的迁移与运移迹象明显,当土壤Olsen-P>27.6mg·kg^(-1)时,花生旱地剖面土壤磷的流失风险将急剧增加,应及时采取管控措施。稻田红壤剖面各发生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磷流失风险,需立即停止施磷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红壤 土壤磷储存容量 发生层 花生旱地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长林 高博涵 王艳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3-1541,共9页
为明确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生物有效性组分的影响,基于水稻种植的盆栽试验,采用模拟生物活化的磷素分析方法(BBP法),分析了生物炭在不施加(CK)、施加一年(B1)和两年(B2)条件下,不同水稻生育期稻田土壤中可溶性磷(CaCl_(2)-P... 为明确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生物有效性组分的影响,基于水稻种植的盆栽试验,采用模拟生物活化的磷素分析方法(BBP法),分析了生物炭在不施加(CK)、施加一年(B1)和两年(B2)条件下,不同水稻生育期稻田土壤中可溶性磷(CaCl_(2)-P)、易被酶矿化的有机磷(Enzyme-P)、易被有机酸活化释放的磷(Citrate-P)和潜在无机磷(HCl-P)4个组分磷与全磷(TP)、有效磷(Bray-P)及磷素活化系数(PAC)的变化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与CK相比,B1处理的稻田土壤TP、Bray-P及BBP磷组分均无显著变化;B2处理稻田土壤TP、Bray-P、Citrate-P和HCl-P含量均显著增加,而CaCl_(2)-P、Enzyme-P含量无显著变化。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HCl-P/TP均显著上升;B2处理下CaCl_(2)-P/TP与Enzyme-P/TP均显著上升。相关分析表明:生物炭添加后稻田土壤Bray-P、TP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CaCl_(2)-P与HCl-P、TP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铁呈显著负相关;Citrate-P与TP、HCl-P极显著正相关,与Enzyme-P、pH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铝极显著负相关。稻秆生物炭通过影响稻田土壤pH、有效铁和有效铝含量,间接地调控且显著增加了红壤性稻田土壤中TP、Bray-P、PAC及生物有效磷组分含量,稻秆生物炭的合理施用有利于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壤磷素有效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生物炭 红壤性水稻土 盆栽试验 水稻 生物有效性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磷添加会增加不同年限稻田磷素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华 李欢 +2 位作者 樊慧琳 牛犇 王艳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26,共12页
为明确不同数量外源磷添加对稻田磷生物有效性组分的影响,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新稻田(NP,2~3 a)、中期稻田(MP,20~30 a)和老稻田(OP,400~500 a)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浓度外源磷[0(CK)、125(P1)、250(P2)、500(P3)、625(P4)、750(P5)mg... 为明确不同数量外源磷添加对稻田磷生物有效性组分的影响,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新稻田(NP,2~3 a)、中期稻田(MP,20~30 a)和老稻田(OP,400~500 a)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浓度外源磷[0(CK)、125(P1)、250(P2)、500(P3)、625(P4)、750(P5)mg·kg^(-1)(以P计)]添加的淹水培养实验(0~80 d),采用模拟生物活化的磷素分级方法(BBP法),分析了淹水条件下外源磷添加后稻田BBP组分磷的增量(Δ)动态变化,探讨了各组分磷增量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稻田有效磷(Bray-P)及BBP组分磷增量随磷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BBP组分磷增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氯化钙磷增量(ΔCa-P)、酶提取磷增量(ΔEn-P)、柠檬酸磷增量(ΔCi-P)、盐酸磷(ΔHC-P)。培养15天时,新稻田ΔCa-P与ΔCi-P达到最大值;培养60天时,中期稻田ΔCa-P、ΔEn-P、ΔHC-P及ΔBray-P达到最大值;而老稻田中各组分磷随时间变化不明显。通径分析表明:外源添加磷对新稻田和老稻田ΔBray-P有显著直接正效应。外源磷添加虽能显著增加稻田磷素生物组分有效性,但其增量最大值的出现时段不同,新稻田与中期稻田中生物有效磷增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磷添加后的第15天与60天,因此,适时适量地施用磷肥对稻田磷素肥力提升与稻田磷素流失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磷素分级法(BBP) 磷生物有效性 磷添加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检测水果及其制品中棒曲霉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淑雪 王艳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02-112,共11页
棒曲霉素是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果、谷物及农产品中的一种真菌毒素,在较低浓度下产生持久性的毒性作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增加,棒曲霉素在水果及其制品中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引发广泛关注。适配... 棒曲霉素是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果、谷物及农产品中的一种真菌毒素,在较低浓度下产生持久性的毒性作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增加,棒曲霉素在水果及其制品中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引发广泛关注。适配体传感器因灵敏度高、耗时短、易操作及开发成本低等优点,在毒素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和应用优势。本综述从棒曲霉素适配体筛选入手,着重介绍了基于电化学、光学和光电化学原理的适配体传感器在检测毒素中的原理、策略和应用,并展开分析其当前的发展现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前景,旨在对水果及其制品中棒曲霉素有效检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有益的见解,为棒曲霉素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曲霉素 核酸适配体 适配体传感器 毒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