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莺歌海盆地东缘黄流组二段层序约束下的沉积相与有利勘探目标预测
1
作者 王艳忠 王加明 +5 位作者 武爱俊 操应长 王淑萍 李宏义 肖伶俐 沈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6,共15页
莺歌海盆地东缘黄流组二段缺乏区域高精度层序研究,阻碍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展布和有利勘探目标预测。以复合层序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屑、测井、岩心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缘黄流组二段进行系统的区域高精... 莺歌海盆地东缘黄流组二段缺乏区域高精度层序研究,阻碍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展布和有利勘探目标预测。以复合层序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屑、测井、岩心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缘黄流组二段进行系统的区域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结合均方根振幅属性分析,分析四级层序单元内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东缘黄流组二段为1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可细分为低位层序、海侵层序以及高位层序,各层序在盆地边缘以四级不整合面相接,向盆地中心方向为整合接触;低位层序物源供应充足,重力流水道、海底扇、三角洲较为发育,在盆地东缘发育滩坝沉积;海侵层序部分海底扇继承性发育,三角洲规模减小;高位层序海底扇继承性发育,盆地东缘三角洲规模增大;对黄流组二段进行系统的高精度层序划分后,突破在低位体系域寻找海底扇的传统思维,在海侵层序和高位层序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浅海海底扇;海底扇中扇亚相辫状水道微相发育的砂岩为主要储集体类型,砂体呈透镜状向四周尖灭或上倾高部位受水道壁遮挡,同时砂体下方发育的断裂沟通梅山组和三亚组烃源岩,在海侵层序形成储集层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高位层序形成储集层上倾方向水道壁封堵型岩性圈闭,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相对于低位层序,海侵层序和高位层序泥岩较为发育,更有利于发育海底扇岩性圈闭,成为有利油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 海侵层序 高位层序 有利勘探目标 莺歌海盆地东缘 黄流组二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储层超压成因及超压对储层的影响——以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雪哲 王艳忠 +4 位作者 孟涛 操应长 王淑萍 周磊 弭连山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53,共17页
【目的】明确车镇凹陷沙三段砂砾岩储层成因,探究储层超压强度及发育时间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应用流体包裹体PVTx法恢复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古地层压力的基础上,采用测井曲线组合法、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分... 【目的】明确车镇凹陷沙三段砂砾岩储层成因,探究储层超压强度及发育时间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应用流体包裹体PVTx法恢复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古地层压力的基础上,采用测井曲线组合法、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分析泥岩超压成因,结合储层超压发育时间、含油气性等特征,分析储层超压成因,对比经历不同压力演化史的储层储集空间及成岩作用差异。【结果】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泥岩普遍发育中强超压,主要为生烃增压成因;砂砾岩储层超压为沙三段烃源岩超压的压力传递,经历两期增压旋回,第一期与黄色荧光油充注相匹配,第二期与蓝色荧光油充注相匹配,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大王北洼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经历两期增压旋回,第一期介于28.3~27.8 Ma,古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34~1.35;第二期介于11.6~9.0 Ma,古地层压力系数为1.56;现今地层压力系数为0.8~1.2。车西洼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经历一期增压旋回,时间为6 Ma~至今,古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2~1.4,现今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0~1.3。套尔河洼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经历两期增压旋回,第一期介于35.7~27.2 Ma,古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54~2.08;第二期为12.9 Ma~至今,古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57~2.1,现今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2~2.1。现今地层压力为常压—弱超压的大王北洼陷陡坡带砂砾岩储层比现今地层压力为常压—中超压的车西洼陷陡坡带砂砾岩储层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更弱,原生孔隙更发育,物性更好,主要原因可能是大王北洼陷发育两期古超压且强度更大,车西洼陷仅发育晚期古超压且强度相对低。【结论】中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的发育不仅受控于现今地层超压强度,与古超压发育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超压发育越早、强度越大,对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抑制越明显,储层物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强度 超压发育时间 储层超压成因 优质储层 车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部古近系沙四下亚段米兰科维奇旋回驱动的湖盆环境演化与沉积响应
3
作者 李荣堃 操应长 +2 位作者 林敉若 王艳忠 焦红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1,共14页
针对米兰科维奇旋回驱动的滨浅湖环境演化及细粒物质沉积过程尚不明确的关键问题,以东营凹陷南部沙四下亚段滨浅湖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石学分析、孢粉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频谱和小波分析等手段,识别出稳定的米兰科维奇旋... 针对米兰科维奇旋回驱动的滨浅湖环境演化及细粒物质沉积过程尚不明确的关键问题,以东营凹陷南部沙四下亚段滨浅湖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石学分析、孢粉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频谱和小波分析等手段,识别出稳定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揭示长、短偏心率及斜率周期共同驱动的滨浅湖环境演化及其对细粒物质沉积作用的控制。结果表明,在长、短偏心率负相位叠加引起的相对干旱期,季节性较弱且湖平面整体较低,浅水三角洲大面积发育,斜率升高引起的短暂湖平面上升将促使浅水三角洲向湖盆南缘周期性退积,导致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薄层粉细砂岩与滩席微相的厚层泥岩交替沉积;当浅水三角洲不发育时,滨浅湖环境中粉砂级沉积物供给不足,主要发育泥坪微相的厚层泥岩;而斜率升高引起的短暂湿润气候将触发洪水事件,导致粉砂级细粒物质随洪水进入湖盆,并在湖浪改造下堆积形成砂坪微相的薄层粉砂岩。在长、短偏心率正相位叠加引起的相对潮湿期,季节性较强且湖平面整体较高,季风作用下的沿岸流易于改造浅水三角洲砂体,导致滨浅湖环境主要发育滩坝沉积,斜率周期驱动的高频湖平面波动将进一步引起滩脊微相的薄层粉砂岩与滩席微相的厚层泥岩频繁更替。在长偏心率正(负)相位与短偏心率负(正)相位叠加引起的气候过渡期,湖泊水位整体高于相对干旱期但低于相对潮湿期,季节性一般,斜率周期驱动的高频湖平面波动主要引起河口坝微相的薄层粉砂岩与滩席微相的厚层泥岩交替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科维奇旋回 东营凹陷 滨浅湖 细粒沉积岩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二叠系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系统演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忠 宋磊 +4 位作者 孟涛 操应长 孙沛沛 王淑萍 弭连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6,共14页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系统演化决定储层致密化过程和优质储层成因与分布。以车西洼陷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薄片观察、包裹体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等技术,结合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对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系统演化决定储层致密化过程和优质储层成因与分布。以车西洼陷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薄片观察、包裹体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等技术,结合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对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成藏系统演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车西洼陷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硅质胶结物主要为来源于石英颗粒压溶作用的第一期石英次生加大边,长石溶蚀供源的第二期石英次生加大边、充填石英颗粒破裂缝型自生石英以及充填粒间孔隙型自生石英;高岭石分别为原始沉积的充填孔隙细晶高岭石杂基,大气淡水淋滤长石形成的充填孔隙粗晶高岭石,深埋藏封闭环境长石溶蚀原位沉淀形成的颗粒形态高岭石;车西洼陷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的成岩-成藏系统演化过程为原始沉积的含细晶高岭石杂基的长石质石英砂岩→充填孔隙粗晶高岭石→黄色荧光油充注→硅质胶结物→天然气→充填孔隙粗晶高岭石→硅质胶结物→蓝色荧光油充注→天然气→颗粒形态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藏系统演化 硅质胶结 高岭石 致密砂岩 上石盒子组 车西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层序约束下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精细刻画与岩性圈闭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成龙 王艳忠 +7 位作者 杨怀宇 操应长 王淑萍 郭超凡 郭豪 陈兆祥 宋林坤 黄歆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141,共21页
为研究断陷盆地斜坡带低位体系域岩性圈闭发育,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录井资料,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对比、层序动态演化和沉积微相平面精细刻画研究... 为研究断陷盆地斜坡带低位体系域岩性圈闭发育,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录井资料,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对比、层序动态演化和沉积微相平面精细刻画研究。研究表明: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9个准层序,发育6种准层序、4种准层序组以及5种体系域地层叠加样式,经历9次准层序级别相对湖平面升降,在相对湖平面下降期物源供给充足,平面上由盆缘进积为主型向盆内进积型过渡分布。主要发育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包括扇三角洲、三角洲和滩坝3种沉积相以及7种沉积微相类型。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内部以坝主体和滩脊微相尖灭砂体为储集体,以准层序和准层序组底部湖侵泥岩为局部盖层、水进体系域泥岩为区域盖层,形成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 准层序 低位体系域 断陷盆地斜坡带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江家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物源体系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柴君林 王艳忠 +4 位作者 王铸坤 王淑萍 李宇志 弭连山 周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200,共14页
【目的】惠民凹陷江家店地区沙四上—沙三段物源体系认识薄弱,增加了砂体和储层预测的难度。系统分析物源体系特征及演化,可为砂体和储层预测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特征元素、岩石组分Q型聚类和砂砾岩百分含量分布特征等分析,识别出研... 【目的】惠民凹陷江家店地区沙四上—沙三段物源体系认识薄弱,增加了砂体和储层预测的难度。系统分析物源体系特征及演化,可为砂体和储层预测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特征元素、岩石组分Q型聚类和砂砾岩百分含量分布特征等分析,识别出研究区物源区和碎屑物质搬运路径,建立了物源体系演化模式。【结果与结论】沙四上—沙三段层序Ⅰ至层序Ⅴ的特征元素比值分布模式与中生界具有良好的吻合关系,表现为明显高Mg/Mn比值、Al/Mg比值和较高Al/Na比值、Ba/Mn比值的特点;岩石组分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现为五种QFR组合,揭示了三大物源体系,包括过夏27—夏斜98井区物源体系、过夏37井区物源体系、过夏222—夏223—夏225井区物源体系;层序Ⅰ、层序Ⅱ时期,研究区东南侧的鲁西隆起区提供大量的碎屑物质,砂体发育范围大,层序Ⅲ时期物源区明显后退,砂体规模变小,层序Ⅳ、层序Ⅴ时期物源区向湖盆推进,砂体展布范围再次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元素 聚类分析 物源体系 沙河街组 江家店地区 惠民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2 位作者 陈世悦 王蓬 王淑萍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1,17,共6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生界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等储集砂体,碎屑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生界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等储集砂体,碎屑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及溶解等成岩作用,该区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解孔隙及裂缝,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其中三角洲砂体物性最好,河流砂体次之,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砂体物性较差;构造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改造主要表现为断层活动和不整合,断层活动使储层形成大量裂缝,不整合面之下约100 m内储层物性明显提高;溶解作用受沉积和构造作用的控制,其对储层的改造程度与沉积相带及距不整合面的距离密切相关。综合考虑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可将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Ⅰ类储层为高孔中渗型,Ⅱ1和Ⅱ2亚类储层为中孔低渗型,Ⅱ3亚类储层为低孔低渗型,Ⅲ和Ⅳ类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中生界 碎屑岩储层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部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 被引量:53
8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1 位作者 宋国奇 隋风贵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1,共6页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部碎屑岩储层岩心、试油、实测物性等资料较缺乏,导致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困难。综合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测试、试油和束缚水饱和度等方法,确定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储层孔隙...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部碎屑岩储层岩心、试油、实测物性等资料较缺乏,导致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困难。综合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测试、试油和束缚水饱和度等方法,确定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渗透率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受储层性质、原油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次生孔隙会增大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原油密度、黏度越低,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越小,地层温度增加、深部超压均会使有效储层物性下限降低;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主要由温-压系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影响因素 古近系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整合空间结构与油气成藏综述 被引量:51
9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1 位作者 王淑萍 宋玉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不整合是由不整合面及其上、下岩石三部分组成,在空间上具有三层结构,即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粘土层以及风化粘土层之下的半风化岩石。风化粘土层在上覆沉积物压实作用下岩性较致密,具有良好的封盖能力。不整合面之... 不整合是由不整合面及其上、下岩石三部分组成,在空间上具有三层结构,即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粘土层以及风化粘土层之下的半风化岩石。风化粘土层在上覆沉积物压实作用下岩性较致密,具有良好的封盖能力。不整合面之上的高孔渗岩石(主要为砂岩、砾岩)和不整合面之下裂隙、溶蚀孔洞发育的半风化岩石(主要为砂岩、砾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及变质岩)既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又可成为油气聚集的有效储层。由于构造部位、岩性等因素的影响,不整合空间结构复杂多变,导致不整合油气藏成藏规律复杂,因此,不整合空间结构研究对不整合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空间结构 特征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对比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李永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2,共4页
在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为评价参数,分析了盐家—永北地区、胜坨地区、利津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 在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为评价参数,分析了盐家—永北地区、胜坨地区、利津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集物性最好,盐家—永北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盐家—永北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储集物性最好,胜坨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通过对古地貌、沉积特征、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等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对比分析发现,沉积古地貌和物源特征控制了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不同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 物性下限 孔隙度差值 渗透率差值 沙四段上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56
11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2-761,共10页
综合运用物性、试油、压汞等资料,分别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测试法、试油法、束缚水饱和度法以及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求取了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在此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作为对比参数,探讨了沉积作用、地... 综合运用物性、试油、压汞等资料,分别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测试法、试油法、束缚水饱和度法以及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求取了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在此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作为对比参数,探讨了沉积作用、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对深层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函数关系,渗透率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砂体有效储层最发育、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较好,而湖底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以及冲积扇砂砾岩体有效储层发育较少、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较差;中强超压储层的有效储层百分含量、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均好于常压—弱超压储层;中成岩A1期储层的有效储层百分含量、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均好于中成岩A2、中成岩B期储层。总体上,沉积相带是深层有效储层发育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异常高压对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强于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有效储层的影响受沉积相带和异常高压的控制,原始储集性能好且受异常高压保护的储层易于受溶解作用的改造形成优质有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控制因素 深层 车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4 位作者 葸克来 远光辉 王健 董春梅 邱隆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3-176,共4页
科研实验室一直以来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研发和生产实践的主要平台,其在本科实验教学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为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定位于产学研综合... 科研实验室一直以来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研发和生产实践的主要平台,其在本科实验教学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为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定位于产学研综合发展的要求,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岩模拟科研实验室引入地质学专业本科沉积学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科研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推进了地质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锻炼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模拟实验室 沉积学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典型崩岗侵蚀剖面可蚀性因子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艳忠 胡耀国 +1 位作者 李定强 杨少芹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3-410,共8页
广东崩岗侵蚀区土壤可蚀性研究是认识崩岗侵蚀机制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与可蚀性因子K又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粤西典型红壤侵蚀区的两种不同侵蚀强度的花岗岩风化壳侵蚀土壤剖面,从垂向上研究... 广东崩岗侵蚀区土壤可蚀性研究是认识崩岗侵蚀机制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与可蚀性因子K又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粤西典型红壤侵蚀区的两种不同侵蚀强度的花岗岩风化壳侵蚀土壤剖面,从垂向上研究了两种剖面中土壤颗粒组成特性、有机质空间变化,并利用USLE型中的土壤可蚀性K因子修正方程计算了两种不同侵蚀程度剖面的可蚀性K因子,分析了三个指标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发现典型花岗岩区土壤侵蚀剖面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和可蚀性K因子呈现较好的规律性,表现为:自剖面上部至下部,土壤颗粒组成逐渐变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递减,可蚀性K因子逐渐升高,三个指标在红土层与砂土层过渡区(剖面2~3m深度范围)分界明显,界面上下含量相差悬殊;相同层位对比研究发现,强侵蚀剖面相对于弱侵蚀剖面,土壤的黏粒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更低,可蚀性K因子值更大;两剖面中三个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黏粒、粉粒、有机质质量分数与土壤可蚀性K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在广东崩岗侵蚀区,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及可蚀性K因子的空间变化均可有效地反映来源于花岗岩风化壳的土壤之可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侵蚀土壤剖面 颗粒组成 有机质 K因子 土壤可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和产能约束下深层碎屑岩储层多参数分类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1 位作者 远光辉 王淑萍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3-498,共16页
合理的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对深层碎屑岩储层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一套适合于深层碎屑岩储层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和产能约束下碎屑岩储层多参数分类评价方法",即在储层特... 合理的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对深层碎屑岩储层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一套适合于深层碎屑岩储层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和产能约束下碎屑岩储层多参数分类评价方法",即在储层特征和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研究的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为对比评价参数,分析有效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通过不同控制因素的耦合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以单井经济产能为约束,评价不同类型储层的经济潜力,并采用多种图件叠合的方法预测有效储层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主要发育湖底扇、近岸水下扇和洪水—漫湖等储集砂体,发育常压、弱超压、中超压及强超压4种压力系统,主要处在中成岩A_1亚期、中成岩A_2亚期和中成岩B期。在控制有效储层发育的各因素中,沉积作用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成岩作用受控于沉积作用和地层压力。综合考虑有效储层的控制因素,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部储层划分为4类8亚类,以单井经济产能为约束的评价表明,其中Ⅰ类、Ⅱ_1亚类及部分Ⅱ_2亚类储层为优质储层;部分Ⅱ_2亚类、Ⅲ_1亚类储层为中等有效储层;Ⅱ_3、Ⅲ_2及Ⅲ_3亚类储层实施酸化压裂后部分为低等有效储层;Ⅳ类储层为非有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产能 储层评价 深层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特征、离子成分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艳忠 李胜荣 +1 位作者 欧阳菲 姚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为了解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体土壤离子的电导率异常特征,查明金矿体中土壤离子电导率成分的离子组成以及不同种类离子的含量变化关系对电导率的贡献大小,初步探讨矿区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形成机理,本文对金厂金矿开展了土壤离子电导率测... 为了解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体土壤离子的电导率异常特征,查明金矿体中土壤离子电导率成分的离子组成以及不同种类离子的含量变化关系对电导率的贡献大小,初步探讨矿区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形成机理,本文对金厂金矿开展了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取得以下认识:(1)发现多个具有成矿远景的离子电导率异常区,经深部工程验证具有隐伏的金矿体;(2)组成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离子成分主要是HCO-3、SO2-4、Ca2+、Cl-、K+、Na+、F-、Mg2+、Mn2+等一套水可溶性离子,经过相关分析得出金矿电导率异常与各离子的相关系数为HCO-3>Ca2+>SO2-4>Cl->K+>Na+>F->Mg2+>M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离子电导率 离子成份 东宁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艳忠 黄素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13-15,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新型荧光材料的荧光特性 ,着重介绍了荧光材料在农业、工业、医药学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 荧光材料 特性 应用 光转换膜 装饰材料 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艳忠 程军 张苍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33-138,共6页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资源量已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为国内的典型金矿床。本文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4种类型矿体进行了阐述,建立了成矿模型,分析了找矿前景。认为矿区内物化遥综合异常有待于查证,有望发现新矿体;已知矿体的两侧及深...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资源量已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为国内的典型金矿床。本文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4种类型矿体进行了阐述,建立了成矿模型,分析了找矿前景。认为矿区内物化遥综合异常有待于查证,有望发现新矿体;已知矿体的两侧及深部有待于控制,有望扩大矿区规模,矿区仍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及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熊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Ⅰ号矿体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艳忠 段晓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48-1051,共4页
金厂矿区Ⅰ号矿体严格受角砾岩体控制,其矿石类型为隐爆角砾岩型,矿质来源主要为幔源,同时,有部分壳源加入,矿体属于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浅成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关键词 金矿 地质特征 成因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矿的选矿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忠 李胜荣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针对四川某铜、铅、锌多金属矿硫化物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不均匀的特点,按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及用量条件试验;选铜作业采用二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选铅作业采用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选锌作业采用一次... 针对四川某铜、铅、锌多金属矿硫化物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不均匀的特点,按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及用量条件试验;选铜作业采用二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选铅作业采用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选锌作业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成功实现了铜铅锌的分选;铜精矿含铜22.94%,回收率69.71%;铅精矿含铅51.46%,回收率70.63%;锌精矿含锌45.86%,回收率8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物 选矿工艺 浮选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乌云盆地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
作者 王艳忠 边红业 于明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1-55,共5页
近几年来,黑龙江逊克县乌云盆地金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该区金资源量已接近特大型规模,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对乌云盆地内2个典型金矿床(东安金矿、高松山金矿)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下步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学 金矿床 找矿方向 乌云盆地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