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姜灸不同灸量调节血脂的效应比较 被引量:24
1
作者 贾丽君 王士超 +2 位作者 王耀帅 王玲玲 徐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灸量隔姜灸对急性高血脂状态大鼠的调节效应差异及量效特征。方法将72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洛伐他汀治疗组、隔姜灸3壮组、隔姜灸6壮组、隔姜灸9壮组,每组12只。除正常空白组外,其他组腹腔注射... 目的比较不同灸量隔姜灸对急性高血脂状态大鼠的调节效应差异及量效特征。方法将72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洛伐他汀治疗组、隔姜灸3壮组、隔姜灸6壮组、隔姜灸9壮组,每组12只。除正常空白组外,其他组腹腔注射75%的蛋黄乳液建立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3次后取血清,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各治疗组均可显著升高HDL-C、降低LDL-C和TC水平,尽管隔姜灸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3壮组对于升高HDL-C有一定优势,而9壮组对于降低TC和LDL-C有一定优势。隔姜灸均降低了TG的水平,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姜灸对高血脂状态有良性调节作用,不同壮数对于不同指标的调节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姜灸 高脂血症 量效关系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艾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背根神经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桂英 王耀帅 +2 位作者 高建芸 苏方方 陈若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艾灸热刺激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背根神经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m RNA表达的影响,验证艾灸调脂疗效与激活TRPV1相关。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艾灸热刺激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背根神经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m RNA表达的影响,验证艾灸调脂疗效与激活TRPV1相关。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8℃艾灸组和45℃艾灸组,每组15只。38℃艾灸组和45℃艾灸组均取"神阙"和双侧"足三里",每穴艾灸10 min/次,隔日1次,连续4周。干预结束后取血,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取背根神经节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PV1 m 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血脂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调整,45℃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45℃艾灸组与38℃艾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艾灸组较其他3组背根神经节TRPV1 m 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调脂疗效与艾灸激活TRPV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温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血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姜黄素药物组织分布的方法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永 王耘 +3 位作者 周静 方泰惠 王耀帅 徐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目前比较前沿的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进行姜黄素药物组织分布检测的方法探索,建立实验方案,评价其应用性。方法采用CY7荧光染料进行姜黄素标记,并进行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进行测定,裸鼠注射后进行荧光活体成像检测,对其药物分... 目的探讨应用目前比较前沿的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进行姜黄素药物组织分布检测的方法探索,建立实验方案,评价其应用性。方法采用CY7荧光染料进行姜黄素标记,并进行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进行测定,裸鼠注射后进行荧光活体成像检测,对其药物分布情况进行实时摄取图像,并选取心、肝脏、脾脏、肺、肾脏等进行解剖后荧光成像,然后对其冰冻切片,进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CY7标记成功,纯度达90%以上,体内活体成像,各器官、膀胱呈现比较好的浓度代谢规律,切片后能够对药物进入细胞情况进行比较显著的观测。结论该实验方案切实可行,方便经济,对于中药的药代动力学检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药物组织分布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灸对大鼠后三里穴局部形态及CGRP、SP、VI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梅 王耀帅 王应越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温和灸对大鼠后三里穴施灸局部的温通效应及生物学基础。方法:以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后三里穴为观察对象,运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温和灸热刺激下,后三里穴局部皮肤形态结构以及皮肤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 目的:探讨温和灸对大鼠后三里穴施灸局部的温通效应及生物学基础。方法:以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后三里穴为观察对象,运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温和灸热刺激下,后三里穴局部皮肤形态结构以及皮肤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变化。结果:温和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后三里穴局部皮肤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发生变化,角化层极薄或消失,表皮层断裂不完整,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施灸后穴位局部皮肤CGRP较多表达在真皮层结缔组织,SP较多表达在毛囊,VIP较多表达在真皮层结缔组织以及表皮中。结论:温和灸热刺激可以改变后三里穴局部形态结构、影响后三里穴局部皮肤中CGRP、SP、VIP的分布表达,这些效应可能与艾灸以温促通的生物学基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后三里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环境下泡沫灭火剂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贺元骅 王耀帅 +1 位作者 陈现涛 孟亚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1-674,共4页
由泡沫生成系统、发泡倍数测定系统、泡沫热稳定性测试系统组成实验装置,使用气体检测仪监测封闭油面上方可燃气体浓度,测定两种不同类型的泡沫在低压环境下变温油面上的失效时间,研究泡沫的热稳定性。改变单一参数开展实验,探索固定温... 由泡沫生成系统、发泡倍数测定系统、泡沫热稳定性测试系统组成实验装置,使用气体检测仪监测封闭油面上方可燃气体浓度,测定两种不同类型的泡沫在低压环境下变温油面上的失效时间,研究泡沫的热稳定性。改变单一参数开展实验,探索固定温度条件下发泡倍数对两种不同类型泡沫热稳定性的影响、固定发泡倍数条件下油温对两种不同类型泡沫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泡沫热稳定性受泡沫发泡倍数和油温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在60 kPa的低压环境下,加热板温度相同时,随着泡沫灭火剂发泡倍数增大,泡沫破碎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6、9、12倍;泡沫灭火剂发泡倍数相同时,随着加热板温度增大,泡沫破碎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40、60、80、100、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高原 低压 泡沫灭火剂 发泡倍数 温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成膜泡沫在航空煤油表面的封闭性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现涛 张旭 +2 位作者 贾井运 孟亚伟 王耀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2-405,共4页
采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混合比对水成膜泡沫在燃油液面的覆盖开展了封闭性验证实验,通过测定可燃蒸气的浓度及检测时间分析了水成膜泡沫的封闭性随环境温度、混合比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水成膜泡沫的封闭性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变差... 采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混合比对水成膜泡沫在燃油液面的覆盖开展了封闭性验证实验,通过测定可燃蒸气的浓度及检测时间分析了水成膜泡沫的封闭性随环境温度、混合比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水成膜泡沫的封闭性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变差,对于3%的水成膜泡沫,环境温度为40℃时的初次检测可燃蒸气的时间比80℃时的检测时间延长149 s;水成膜泡沫的封闭性随混合比的增大而更好;环境温度为40℃时,6%的水成膜泡沫比3%的水成膜泡沫在液面覆盖时检测到可燃蒸气的时间要长43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性 可燃蒸气 环境温度 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