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通气术在婴儿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志鹏 王群思 +1 位作者 王琪 郭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5-858,共4页
目的研究三通喉罩(TLMA)连续通气下在无痛性婴儿纤维支气管镜术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8月47例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儿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短效肌松下三通喉罩置入,行复苏囊连续通气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患儿的... 目的研究三通喉罩(TLMA)连续通气下在无痛性婴儿纤维支气管镜术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8月47例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儿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短效肌松下三通喉罩置入,行复苏囊连续通气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患儿的无创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出气末二氧化碳(CO2)的变化。结果①纤支镜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率、收缩压及经皮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②呼出气末CO2和经皮氧饱和度在纤支镜术前,术中及术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三通喉罩连续通气技术在无痛性婴儿纤维支气管镜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气道开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三通喉罩 连续通气 无痛性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脓毒性休克早期血乳酸清除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素玲 王群思 金志鹏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3期1144-1145,共2页
小儿脓毒性休克是小儿危重病首要死因[1],随着人们对感染性休克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早期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复苏前乳酸浓度一复苏后乳酸浓度)/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乳酸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及纳洛酮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宝琴 成怡冰 +1 位作者 熊虹 王群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探讨VIP与窒息脑损伤的关系及纳洛酮对VIP的影响。方法 :窒息新生儿 68例 ,随机分为窒息治疗组 (A组 ) 3 2例 ,窒息对照组 (B组 ) 3 6例。正常对照组 (C组 ) 2 0例。于入院时和入院...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探讨VIP与窒息脑损伤的关系及纳洛酮对VIP的影响。方法 :窒息新生儿 68例 ,随机分为窒息治疗组 (A组 ) 3 2例 ,窒息对照组 (B组 ) 3 6例。正常对照组 (C组 ) 2 0例。于入院时和入院 72小时用放免方法测定三组病人血浆VIP浓度。A组于第一次采血后给纳洛酮三天 ,余治疗与B组基本相同。结果 :①A组和B组入院时VI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 72小时后A组VIP明显下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B组虽有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②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血浆VIP比较 ,前者高于后者 (入院时P <0 0 1,入院 72小时P <0 0 5 ) ;③A组和B组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发生率比较 ,前者低于后者 (P <0 0 5 ) ;④发生HIE组与未发生HIE组血浆VIP比较 ,前者高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VIP参与窒息新生儿的病理生理变化 ,且与HIE的发生密切相关 ;纳洛酮可降低HIE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纳洛酮 新生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脓毒症早期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晨 吕艳琪 +1 位作者 金志鹏 王群思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在小儿脓毒症不同病情阶段中的动态变化,以期尽早干预,同时为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9月我院PICU脓毒症患儿4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脓毒症组15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MODS组10例。...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在小儿脓毒症不同病情阶段中的动态变化,以期尽早干预,同时为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9月我院PICU脓毒症患儿4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脓毒症组15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MODS组10例。对入选患儿应用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危重症评分(PCIS),检测各组0、1h、6h、12h血乳酸,并计算血乳酸清除率。结果 (1)脓毒症、严重脓毒症、MODS患儿早期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严重脓毒症与MODS患儿1h血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6h血乳酸清除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严重脓毒症及MODS患儿PCIS与血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S与血乳酸清除率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早期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对评价脓毒症患儿病情和预测预后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早期 血乳酸 血乳酸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U危重患儿高钠血症诱发因素及治疗策略分析
5
作者 金志鹏 成怡冰 +2 位作者 王群思 王琪 宋春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诱发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0郑州市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2 819例危重患儿资料,就103例出现高钠血症患儿的发病原因、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危重患儿高...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诱发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0郑州市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2 819例危重患儿资料,就103例出现高钠血症患儿的发病原因、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危重患儿高钠血症发生率为3.65%(103/2 819),原发病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3.0%),心肺复苏术后(16.5%),捂热综合征(13.6%),重症肺炎并脓毒症(11.7%)等。高钠血症与小儿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性,血钠越高危重症评分越低。高钠血症患儿的死亡与多脏器功能障碍有关,与高钠血症程度无关。结论 PICU危重患儿高钠血症主要诱发因素为中枢障碍性疾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高钠血症时死亡危险性增高;根据诱发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控制血钠下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U 高钠血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时相蛋白与小儿脓毒症营养状态的相关研究
6
作者 刘大鹏 王群思 熊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小儿脓毒症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50例脓毒症患儿为观察组,30例普通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健康小儿组30例。对入选病例检测血清TF、PA、AB,脓毒症组给予肠内营养(EN),应用前、应用后3d、7d检测TF、PA、AB。结果给予E...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小儿脓毒症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50例脓毒症患儿为观察组,30例普通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健康小儿组30例。对入选病例检测血清TF、PA、AB,脓毒症组给予肠内营养(EN),应用前、应用后3d、7d检测TF、PA、AB。结果给予EN的脓毒症患儿TF在应用后3d、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A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脓毒症患儿存在营养障碍,血清TF、PA是评价小儿脓毒症短期营养支持较为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转铁蛋白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