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忧愁郁悒——电影《立春》的语言特色
1
作者 王美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71-72,共2页
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由顾长卫导演的电影《立春》,写的是几个年轻人在首都北京与小城的文明落差下,追求艺术和爱情的故事。影片中的人物语言颇有特色,让人更多关注... 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由顾长卫导演的电影《立春》,写的是几个年轻人在首都北京与小城的文明落差下,追求艺术和爱情的故事。影片中的人物语言颇有特色,让人更多关注人物的语言,而不是造型。影片附加了种种感情因素在里面,如忧愁郁悒是整部电影语言的主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春》 忧愁郁悒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王府藏子弟书满语词语研究
2
作者 王美雨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受作者民族的影响,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有大量的满语词。子弟书的语言形式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语言形式的子弟书中主要使用了满语音译词,意义分属明确,为我们了解清代中后期满语的使用及社会风俗提供了说唱文学方面的佐证。
关键词 车王府藏子弟书 满语词 满语音译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子弟书诗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美雨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3期337-344,共8页
据资料,现流传于世的聊斋子弟书计有25种,含有36首诗篇。这些聊斋子弟书诗篇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抛开主旨相同的部分,聊斋子弟书诗篇对聊斋原故事主旨的提升或创新,没有否定蒲松龄原有的观点,而是作者基于自己的视角得出的新观... 据资料,现流传于世的聊斋子弟书计有25种,含有36首诗篇。这些聊斋子弟书诗篇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抛开主旨相同的部分,聊斋子弟书诗篇对聊斋原故事主旨的提升或创新,没有否定蒲松龄原有的观点,而是作者基于自己的视角得出的新观点。由此可见,聊斋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一时代的或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去解读,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文化体验,从而得出不同的观点,说明聊斋故事是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且富有生命力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说唱文学 聊斋子弟书诗篇 蒲松龄 文化主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弦牌子曲对聊斋故事的创新与重构
4
作者 王美雨 《蒲松龄研究》 202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聊斋故事说唱志目中,单弦牌子曲数量最多。单弦牌子曲作者对聊斋故事的编创、重新演绎,不只是重新建构它的话语系统、构拟新的任务形象、细化及添加故事情节,还注意借聊斋故事展示当时的各种文化要素,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及婚姻文化等... 聊斋故事说唱志目中,单弦牌子曲数量最多。单弦牌子曲作者对聊斋故事的编创、重新演绎,不只是重新建构它的话语系统、构拟新的任务形象、细化及添加故事情节,还注意借聊斋故事展示当时的各种文化要素,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及婚姻文化等,甚至有时会表达自己对这些文化现象的看法。单弦牌子曲聊斋故事的这些特点,赋予了聊斋故事新的生命力和新的文化内容。另外,由于它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俗语等,对语言及文化的传承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弦牌子曲 聊斋故事 创新 重构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说唱志目研究现状综述
5
作者 王美雨 《蒲松龄研究》 2018年第1期140-144,160,共6页
聊斋说唱志目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语言风格上与《聊斋志异》原作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中下层劳动人们更好地了解聊斋故事、获取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提供了机会。当前,学界对聊斋说唱的研究从整体特征研究逐渐转向... 聊斋说唱志目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语言风格上与《聊斋志异》原作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中下层劳动人们更好地了解聊斋故事、获取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提供了机会。当前,学界对聊斋说唱的研究从整体特征研究逐渐转向对具体艺术形式及个案的研究;在研究中从最初重视《聊斋志异》对聊斋说唱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向对聊斋说唱自身的研究,对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语言价值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说唱志目 研究现状 蒲松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示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论第十九届“汉语桥”入围赛及其对海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6
作者 王美雨 薄丽 《现代语文》 2021年第9期73-77,共5页
2020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入围赛中首次采用短视频比赛方式。短视频在展现全球130位选手汉语水平的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度与文化技能的外显能力。短视频比赛是检验海外... 2020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入围赛中首次采用短视频比赛方式。短视频在展现全球130位选手汉语水平的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度与文化技能的外显能力。短视频比赛是检验海外汉语语言文化教学成效的新机制,为目前的海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海外汉语教学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语 中华文化 教学策略 第十九届“汉语桥” 短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孔子学院汉语本体教学研究
7
作者 王美雨 《现代语文》 2021年第2期93-98,共6页
近年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主题、内容、赛制方面,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系统化、专业化、理论化、实践化、新颖化的特征。基于此,孔子学院应该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教学,以便达到借助“... 近年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主题、内容、赛制方面,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系统化、专业化、理论化、实践化、新颖化的特征。基于此,孔子学院应该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教学,以便达到借助“汉语桥”比赛促进教学、检验教学、提升教学的目的。为使学生早日达到“汉语桥”比赛的要求,需要在透彻分析“汉语桥”各项要素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汉语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汉语本体教学做出针对性的调整,进行适当的专门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汉语本体教学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