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仁醇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美纳 邱培伦 +3 位作者 刘俊田 王本兰 袁素芬 舒昌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本实验证明五仁醇可使慢性肝损伤大白鼠LDH_5和SGPT 下降,清蛋白增多,r-球蛋白减少,清、球蛋白比率增高,肝中胶元含量明显降低,病理改变减缓.以上结果说明五仁醇对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五仁醇 肝损伤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庆 王美纳 马小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改良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范围、脑组织病理改变以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 (CK)...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改良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范围、脑组织病理改变以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 (CK)含量的影响。结果 纳洛酮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清LDH、CK ,减少梗死面积 ,降低神经功能行为评分 ,减轻脑组织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阿片受体竞争性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分散片的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小亚 王美纳 +3 位作者 王信隆 王玉虎 梁维薇 芦燕青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4,37,共3页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 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单剂量口服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和胶囊 30 0mg ,用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 3P97程序拟合 ,计...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 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单剂量口服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和胶囊 30 0mg ,用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 3P97程序拟合 ,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罗红霉素分散片和胶囊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 :T1 / 2 β分别为(1 4.76± 2 .77)h和 (1 4.92± 3.1 2 )h ,Tmax分别为 (1 .38± 0 .2 3)h和 (1 .63± 0 .2 3)h ,Cmax分别为(8.37± 0 .66)mg/L和 (8.2 3± 0 .63)mg/L ,AUC0→∞ 分别为 (91 .84± 1 1 .90 )h·mg/L和 (88.55± 1 0 .70 )h·mg/L。经统计学分析 ,两制剂的Cmax和AUC0→∞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罗红霉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 0 3.75± 5.58) %。结论 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分散片 药物动力学 相对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蔡英敏 薛荣亮 +2 位作者 马小亚 王美纳 吴举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改良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 目的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改良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含量的影响 ,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实验发现 ,镇静大剂量及中剂量异丙酚组大鼠血清中LDH ,CK及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脑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 ,且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二异丙酚 量效关系 脂质过氧化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英敏 王美纳 +2 位作者 马小亚 邓秀玲 王玉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1,277,共3页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Longa法制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的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1 5~ 30mg/kg的异丙酚能减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Longa法制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的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1 5~ 30mg/kg的异丙酚能减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含水量 ,明显缩小脑梗塞范围 ,改善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结论  1 5~ 30mg/kg的异丙酚可以通过改善缺血再灌注损害后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再灌注损伤 形态学 脑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洛替酯缓释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小亚 王美纳 +3 位作者 田怀平 梁维薇 王玉虎 张爱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6,265,共5页
目的 研究马洛替酯缓释片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2 0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分别单次及多次口服马洛替酯缓释片与普通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血浆中马洛替酯的浓度 ,用 3P97程序进... 目的 研究马洛替酯缓释片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2 0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分别单次及多次口服马洛替酯缓释片与普通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血浆中马洛替酯的浓度 ,用 3P97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单次口服马洛替酯缓释片与普通片 (6 0 0mg)后 ,AUC0~ 2 4分别为 (130 .77± 39.81)和 (135 .4 7± 4 6 .39) μg·h·L-1;AUC0~∞ 分别为 (16 4 .4 9± 5 1.6 9)和 (173.0 3± 6 5 .6 9) μg·h·L-1;Tmax分别为(4.15± 1.73)和 (2 .2 5± 0 .72 )h ;Cmax分别为 (2 4 .2 3± 11.2 3)和 (35 .0 5± 16 .0 2 ) μg·L-1;t1/ 2 分别为 (11.11± 2 .92 )和(10 .5 1± 1.98)h。多次口服马洛替酯缓释片 (每次 30 0mg,每日 2次 )与普通片 (每次 2 0 0mg ,每日 3次 )达稳态后 ,AUCss0~τ分别为 (112 .5 7± 34.37)和 (76 .97± 18.0 9) μg·h·L-1;Tmax分别为 (3.35± 1.2 2 )和 (2 .0 0± 0 .6 5 )h ;Cmax分别为 (2 1.4 6± 7.82 )和 (2 5 .2 8± 7.78) μg·L-1;Cmin分别为 (5 .4 5± 1.2 4 )和 (5 .0 6± 0 .81) μg·L-1;Cav分别为 (9.38± 2 .86 )和 (9.6 2± 2 .2 6 ) μg·L-1;波动度 (DF)分别为 (1.6 9± 0 .4 0 ) %和 (2 .0 8± 0 .6 2 ) %。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洛替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伤致家兔角膜内皮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蕊 郭绒霞 +1 位作者 孙乃学 王美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
用冷冻法建立家兔角膜内皮损伤的动物模型。将直径为 8mm的铜探头置于液氮中数秒后取出 ,待探头温度显示在 - 12 0℃时将其垂直放于兔角膜中央表面分别接触 5s和 15s。结果显示冷冻区的角膜内皮细胞完全被破坏 ,内皮细胞损伤区与未损伤... 用冷冻法建立家兔角膜内皮损伤的动物模型。将直径为 8mm的铜探头置于液氮中数秒后取出 ,待探头温度显示在 - 12 0℃时将其垂直放于兔角膜中央表面分别接触 5s和 15s。结果显示冷冻区的角膜内皮细胞完全被破坏 ,内皮细胞损伤区与未损伤区之间界限清晰。冷冻 5s和 15s能造成面积相近的角膜内皮缺损 (P >0 .0 5) ,而冷冻 5s者角膜水肿较轻 (P <0 .0 5)。伤后 2 d,内皮缺损面积为(4 .13± 1.97) mm2 ,伤后 3d,一部分的角膜内皮已愈合 ,伤后 4 d所有角膜内皮缺损已被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再生内皮细胞所覆盖。伤后 12 d,再生的内皮细胞大小趋于均匀一致 ,为多边形。本试验通过对冷冻探头温度的统一监测 ,建立了兔角膜内皮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且本模型具有可重复性及简单易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损伤 冷冻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蟅虫丸对血淤证动物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殿增 王美纳 邱培伦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7-39,44,共4页
在血淤证动物上研究了大黄 虫丸对其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黄 虫丸可明显减少白血细胞聚集和附壁,增加毛细血管口径及其开放数,并使毛细血管血液流态、流速改善;同时使血淤症动物全血及血浆比粘降低;腹主动脉壁伊文斯蓝含量... 在血淤证动物上研究了大黄 虫丸对其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黄 虫丸可明显减少白血细胞聚集和附壁,增加毛细血管口径及其开放数,并使毛细血管血液流态、流速改善;同时使血淤症动物全血及血浆比粘降低;腹主动脉壁伊文斯蓝含量减少。并且增加了正常小鼠和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小鼠的心肌营养血流量。说明大黄 虫丸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和抗心肌缺血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zhe虫丸 微循环 心肌 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Zhe虫丸对实验性血栓形成和TXB2/PGI2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殿增 王美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19-322,共4页
关键词 大黄Zhe虫丸 血栓形成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65对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缺血再灌注心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封卫毅 袁秉祥 +4 位作者 魏友侠 刘书勤 张秋霞 张华安 王美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74-177,198,共5页
利用一对玻璃微电极同时记录内外膜下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研究了模拟缺血再灌注条件下,3,6-[二甲胺基]-二苯骈碘杂六环枸橼酸盐对离体豚鼠心室肌心律失常及跨壁传导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其可明显性降低心律失常发生... 利用一对玻璃微电极同时记录内外膜下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研究了模拟缺血再灌注条件下,3,6-[二甲胺基]-二苯骈碘杂六环枸橼酸盐对离体豚鼠心室肌心律失常及跨壁传导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其可明显性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缺血再灌过程的跨壁传导阻滞、相对增加有效不应期、减少触发活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跨膜电位 肠鼠 再灌注损伤 I-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