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维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率。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喹诺酮类抗生素及SMZ/TMP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明显低于庆大霉素;亚胺... 目的分析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率。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喹诺酮类抗生素及SMZ/TMP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明显低于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但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性尿路感染也出现增多趋势。细菌耐药甚至耐多药现象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尿路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木麻黄的引种生长表现及其在我国应用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豁然 郑勇奇 王维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43-348,共6页
木麻黄系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树种的总称,大约80种,乔木或灌木。木麻黄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群岛和澳大利亚,多数为澳大利亚特有种。现在,木麻黄已广泛地引种栽培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主要是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 木麻黄系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树种的总称,大约80种,乔木或灌木。木麻黄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群岛和澳大利亚,多数为澳大利亚特有种。现在,木麻黄已广泛地引种栽培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主要是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Forst.)、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和粗枝木麻黄(C.glauca Sieb.ex Spreng.)。澳大利亚植物学家L.A.S.Johnson将木麻黄科分成4个属;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s.str.)、方枝木麻黄属(Gymnostoma L.Johnson)、异果木麻黄属(Allocasuarina L.Johnson)和仅分布于马来西亚的尚未得到描述的C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 生长 应用 潜力 木麻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与筛选 被引量:19
3
作者 仲崇禄 施纯淦 +2 位作者 王维辉 洪长福 K.Pinyopusarerk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65,共8页
依据首次建立在华南地区的各含 2 8个种源的两片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数据 ,分析了 1~ 4a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 4个性状的方差分量、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在地点间、种源... 依据首次建立在华南地区的各含 2 8个种源的两片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数据 ,分析了 1~ 4a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 4个性状的方差分量、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在地点间、种源间及种源×地点互作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当不考虑种源×地点互作效应互作时 ,3~ 4a生性状种源广义遗传力 ,树高变幅为 11 0 0 %~ 13 80 % ,胸径为 3 32 %~ 5 5 5 % ,单株材积为 5 4 0 %~ 8 30 %。以用材林为培育目的 ,依据 4a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计算的综合评定值大小 ,分别对两个试验的参试种源进行了排序和选优 ,以 2 5 %的入选率 ,每试验各有 7个种源入选。E96 8试验的优良种源为 1884 4、194 89、192 4 0、17877、194 91、194 90和 192 39;E96 6中优良种源为 192 38、1884 7、1885 3、17877、1895 0、1885 2和 1894 9。筛选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可获得明显的遗传增益。参试种源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性状间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树高早期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极其显著 ,可用于树高的早期预测。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山地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参数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概述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水松 叶功富 +9 位作者 吴寿德 徐俊森 林武星 施纯淦 王维辉 苏全兴 隆学武 黄芙蓉 徐耀昌 林捷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128-132,159,共6页
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材料,概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和低效林改造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木麻黄更新障碍,即更新困难、连栽导致地力和林分产量降低的问题,原因主要是木麻黄品种退化、沙地缺水肥和自毒作用。木麻黄防护林的更新方式主要有... 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材料,概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和低效林改造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木麻黄更新障碍,即更新困难、连栽导致地力和林分产量降低的问题,原因主要是木麻黄品种退化、沙地缺水肥和自毒作用。木麻黄防护林的更新方式主要有间隔带状、块状更新和林下更新等方式,防护林更新的主要措施包括更新树种选择、适生优良品系应用、加强营养管理和水分管理等方面。低效林的改造方式大致有全面改造、带状改造、隔行套种和局部补植等方式,低效林改造措施包括营建木麻黄混交林、抚育间伐、客土施肥、林带结构调控、土壤管理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更新方式 改造方式 配套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低效防护林的结构特征和防护效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叶功富 张水松 +5 位作者 徐俊森 苏全兴 林武星 王维辉 施纯淦 隆学武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29-32,102,共5页
沿海防护林的结构状态是影响林分防护效能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划分低效林类型的重要依据。通过不同年龄木麻黄低效林大量标准地的结构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低效林的冠幅、冠长和相对冠长均显著小于正常林,各生育阶... 沿海防护林的结构状态是影响林分防护效能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划分低效林类型的重要依据。通过不同年龄木麻黄低效林大量标准地的结构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低效林的冠幅、冠长和相对冠长均显著小于正常林,各生育阶段低效林的郁闭度均小于0.7,亦显著低于同龄的正常林。滨海前沿木麻黄低效林背风面平均风速下降幅度比正常林低5.5个百分点,其中20H 处距离比正常林降低10.4个百分点。沙地后沿16年生木麻黄低效林的林内风速下降比例比同龄正常林低17.2个百分点,32年生低效林的防风效能较正常林小16.8个百分点。木麻黄低效林的防风效能减小,是防护林结构不善的现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低效林 结构特征 防风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主要类型防护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叶功富 张水松 +5 位作者 苏全兴 徐俊森 王维辉 隆学武 林武星 谭芳林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6-14,共9页
根据福建滨海沙地木麻黄林的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材料,对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把木麻黄林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幼林、速生、干材、成熟和过熟5个阶段。木麻黄在弱风区潮积沙土、泥炭性风积沙土等较好立地上生长... 根据福建滨海沙地木麻黄林的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材料,对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把木麻黄林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幼林、速生、干材、成熟和过熟5个阶段。木麻黄在弱风区潮积沙土、泥炭性风积沙土等较好立地上生长高峰较迟出现,数量成熟期也相应推迟;在水化性风积沙土、不均性风积沙土等较差立地上生长高峰提前出现,成熟期也较早到来,表现出早熟早衰的特性。依据聚类分析和定期观测结果,把木麻黄全年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3~4月),生长盛期Ⅰ(5~7月),生长盛期Ⅱ(8~9月)和生长后期(10~12月)4个时期。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雨量和气温与木麻黄生长关系密切,尤以降水量对木麻黄高、径生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生长发育 聚类分析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造林区域地理环境和立地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叶功富 张水松 +5 位作者 施纯淦 王维辉 苏全兴 徐俊森 林武星 谭芳林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133-136,共4页
在实地调查和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沿海区域地理环境和木麻黄造林地立地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森林植被等方面,阐述海岸带木麻黄造林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在海岸带立地分区的基础上,把海岸带划分... 在实地调查和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沿海区域地理环境和木麻黄造林地立地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森林植被等方面,阐述海岸带木麻黄造林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在海岸带立地分区的基础上,把海岸带划分为滨海沙土、滨海泥质土、滨海基岩和滨海滩涂4个立地类型组,并把滨海沙土区分为潮积沙土和风积沙土2种立地类型。潮积沙土肥力较高,是木麻黄的适生立地类型。风积沙土面积广大,以泥炭性、红壤性及均一性风积沙土上木麻黄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地理环境 立地条件 滨海沙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低效林改造方式、树种选择和改造效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功富 王维辉 +5 位作者 施纯淦 张水松 林武星 徐俊森 谭芳林 隆学武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64-68,共5页
通过对福建沿海大面积木麻黄低效林改造的定位试验,探讨不同类型低效林的改造方式、适宜树种和配套措施,确定木麻黄低效林改造的综合技术及其优化组合。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滨海前沿基干林带采用间隔带状改造方式的效果最好,在滨海沙... 通过对福建沿海大面积木麻黄低效林改造的定位试验,探讨不同类型低效林的改造方式、适宜树种和配套措施,确定木麻黄低效林改造的综合技术及其优化组合。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滨海前沿基干林带采用间隔带状改造方式的效果最好,在滨海沙地后沿采用块状改造方式的效果最佳。采取挖大穴深栽、客土施肥和抚育管理等配套措施,有助于提高防护林的保存率和生长势,恢复并增强林分的防护效能。木麻黄不同类型低效林改造方式、树种及配套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低效林改造后各树种保存率,以及树高、胸径和冠幅年平均生长率均显著提高,林分防护效能也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低效林 改造方式 造林树种 配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多树种结构基干林带的构建及其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水松 叶功富 +13 位作者 徐俊森 林武星 林光 谭芳林 傅忠华 施纯淦 王维辉 苏全兴 姚庆端 李永林 陈胜 黄荣钦 曾国强 高美玲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90-102,共13页
自1992年以来,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等地海岸沙地,结合木麻黄基千林带更新改造技术研究,对多树种组成结构基干林带构建和调控技术,复层林带培育和冠层结构、多树种组成结构林带混交配置模式和快速成林造林技术以及混... 自1992年以来,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等地海岸沙地,结合木麻黄基千林带更新改造技术研究,对多树种组成结构基干林带构建和调控技术,复层林带培育和冠层结构、多树种组成结构林带混交配置模式和快速成林造林技术以及混交林带防风效益等进行长期试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混交配置模式早期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对其种间关系通过行状疏伐法对林带树种结构比例进行合理调控。调控1年后,通过2个树种树高、直径、单株材积等年生长率的变化分析,提出调控后形成新的混交模式为木麻黄行数应控制在2~3行之内,而湿地松行数应增至3行以上带状混交配置模式,以形成树种间交界行宽行距和树种内窄株距的宽行窄株混交配置模式,对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比较有利。这种混交配置模式对新1代多树种混交林带构建有较大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通过稀疏和低效基干林带林下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湿地松、厚荚相思等树种进行造林的方法,平均保存率75%~96%,2年生幼林高度为老林带1/3左右,预计2~3a 后可达林带高度,实现对低效基干林带快速更新,并形成多树种组成的复层结构林冠,提高林带防护功能。稀疏低效林带林下造林关键技术为,一是控制林带郁闭度,一般不超过0.4;二是造林后3~4a 间,需对老林带进行疏伐,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2左右。在海岸风口多树种组成结构林带混交配置模式的研究方面,经对多树种多行混交,树种间带状混交和树种间行状混交等3种混交配置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认为在幼林期各混交造林树种的生长效果、林带结构特征、种间关系和防风效能等均以前2种混交配置模式较好,幼林保存率90%以上,主要树种树高年平均生长量1.5~2 m,大部分林带2a 内郁闭成林,达到速生和短期内恢复林带的根本目的。研制出以干旱沙地抗旱造林为主的快速成林造林配套技术。经测定2年生幼林,林带前和林带内风降率分别为20%~30%和70%~80%,开始发挥防风作用。研究表明,构建和培育多树种组成结构林带的关键技术,一是必需选用速生和抗逆性强的优良树种和木麻黄无性系;二是进行科学合理的混交配置,试验证明以多树种多行混交和树种间带状混交配置模式较好;三是对混交树种进行树种交介行间宽行距、树种内窄株距的宽行窄株造林配置;四是在林带成林过程中及时进行种间关系调整和密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木麻黄基干林带 混交林结构调整 复层林 多树种结构模式 快速成林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武星 陈胜 +5 位作者 王维辉 李永林 徐俊森 谭芳林 叶功富 傅忠华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69-71,75,共4页
对木麻黄基干林带分别采用不同采伐带宽度带状更新,不同树种和造林密度带状更新,多树种混交配置和林下套种更新,结果表明:10、20及30 m 采伐带宽度更新木麻黄无性系粤_(601),生长差异不显著,受风害程度随采伐带宽度增大而加剧;以木麻黄... 对木麻黄基干林带分别采用不同采伐带宽度带状更新,不同树种和造林密度带状更新,多树种混交配置和林下套种更新,结果表明:10、20及30 m 采伐带宽度更新木麻黄无性系粤_(601),生长差异不显著,受风害程度随采伐带宽度增大而加剧;以木麻黄粤_(601)无性系、刚果12号桉、湿地松3个树种和品系采用挖大穴、下客土、雨天造林等技术对基干林带更新(带宽20 m),更新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湿地松不同密度对基干林带更新(带度10 m),在造林初期密度效应不明显,不同密度生长差异主要由小环境造成;木麻黄、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湿地松等树种多行配置对林带更新形成合理的多层次结构,木麻黄主林层,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亚林层,湿地松处于第三层次,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防风,又达到改良土壤和改善林带气候条件目的。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单行混交受压严重;林下套种树种生长量随基干林带郁闭度增大而下降,郁闭度0.3以下的基干林带套种相思树、刚果12号桉、湿地松、木麻黄等树种保存率高、生长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基干林带 更新改造 采伐带 混交配置 郁闭度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ABT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竹产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维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年第2期16-18,59,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ABT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竹丰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BT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麻竹笋产量、笋数量与对照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三种不同浓度的ABT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麻竹笋产量、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以15ppm浓度... 采用不同浓度ABT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竹丰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BT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麻竹笋产量、笋数量与对照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三种不同浓度的ABT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麻竹笋产量、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以15ppm浓度处理的麻竹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T生根粉 麻竹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H钻井液在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世良 杨志军 +3 位作者 樊志刚 王维辉 李吉黔 杨国兴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针对南方海相碳酸盐地层岩石可钻性差 ,泥岩、砂岩、白云岩、碳酸盐岩交互 ,岩性变化大等特点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 ,优选了 MMH钻井液体系。在秧 1井中的应用表明 ,该钻井液体系能满足海相碳酸盐岩地层钻井要求 ,且能提高机械钻速 ,减... 针对南方海相碳酸盐地层岩石可钻性差 ,泥岩、砂岩、白云岩、碳酸盐岩交互 ,岩性变化大等特点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 ,优选了 MMH钻井液体系。在秧 1井中的应用表明 ,该钻井液体系能满足海相碳酸盐岩地层钻井要求 ,且能提高机械钻速 ,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井 钻井液 海相 碳酸盐油气藏 钻井液性能 流变性 储集层特征 防止地层损害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分析
13
作者 王维辉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第9期247-248,共2页
隧道工程是整个工程修建中的难点,当遇到阻碍的时候,如果绕道前进,就会增加施工的成本,延长施工时间,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公路隧道施工设计。首先探究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难点,其次分析公路隧道施工的技术要点。最后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探... 隧道工程是整个工程修建中的难点,当遇到阻碍的时候,如果绕道前进,就会增加施工的成本,延长施工时间,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公路隧道施工设计。首先探究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难点,其次分析公路隧道施工的技术要点。最后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探究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措施,即选择高质量的材料、配置安全的设备、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施工技术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密度MTC浆在白斜3井中的应用
14
作者 夏学涛 覃永 +1 位作者 张庆福 王维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29,共2页
白斜 3井地层压力系数低 ,钻井过程中多次发生井漏及井壁坍塌事故 ,这给固井作业增加了难度。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 ,优选了超低密度 MTC配方及施工方案 ,保证了固井质量 ,为低压地层固井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关键词 探井 井塌 地层压力 泡沫钻井液 固井 MTC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