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冬代灰飞虱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维屯 李毅 +4 位作者 徐宗进 苏兴智 冒布厂 于松溪 刘广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0期96-96,共1页
阐明越冬代灰飞虱的发生规律、对作物生长及对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灰飞虱安全越冬的条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越冬代灰飞虱 发生规律 越冬条件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螯合中微肥对水稻肥效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维屯 李毅 +4 位作者 徐宗进 苏兴智 冒布厂 段祥茂 刘广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3期135-135,共1页
试验表明,水稻增施中微肥料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产量增幅在7.4%~11.8%,其中氨基酸螯合中微肥能够显著增加水稻茎蘖苗,增产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高。
关键词 氨基酸螯合中微肥 水稻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县水稻高产定量施氮肥技术应用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维屯 徐宗进 +4 位作者 李毅 苏兴智 冒布厂 于松溪 段祥茂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9期135-135,共1页
针对东海县两大土壤类型和主体品种徐稻3号,通过试验研究,将获得的3个参数用斯坦福方程估算出目标产量需氮量,以获得2种不同土壤类型稻区的基蘖肥与穗肥最佳施用比例,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应用,并与传统的施氮肥方法进行对比,一般比习... 针对东海县两大土壤类型和主体品种徐稻3号,通过试验研究,将获得的3个参数用斯坦福方程估算出目标产量需氮量,以获得2种不同土壤类型稻区的基蘖肥与穗肥最佳施用比例,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应用,并与传统的施氮肥方法进行对比,一般比习惯施肥节省氮素52.5~75kg/hm2、增产5%~7%、增收750~9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技术应用 定量 效益分析 江苏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县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维屯 徐宗进 +3 位作者 汪洪洋 张立智 苏兴智 于松溪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4期36-36,38,共2页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引进17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旱育秧移栽稻的分蘖能力、抗倒性、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及丰产性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2008、中稻1号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引进17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旱育秧移栽稻的分蘖能力、抗倒性、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及丰产性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2008、中稻1号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县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丰产性 江苏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维屯 汪洪洋 +3 位作者 张立智 徐宗进 苏兴智 于松溪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0期46-47,共2页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地区栽培的水稻机插品种,引进16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抗病、抗倒及生育期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鉴40、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11号4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地区作为机插稻示范种植。
关键词 机插稻 新品种 丰产性 品种比较 江苏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洪洋 王维屯 +2 位作者 苏兴智 于松溪 王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4期11-12,共2页
为了探讨稻麦两熟制地区,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的情况下,晚播尽可能提高产量的对策,特进行小麦机械条播、机械摆播、人工撒播3种方式不同播期试验,研究东海地区小麦播期推迟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条播、机械摆播... 为了探讨稻麦两熟制地区,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的情况下,晚播尽可能提高产量的对策,特进行小麦机械条播、机械摆播、人工撒播3种方式不同播期试验,研究东海地区小麦播期推迟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条播、机械摆播增产优势不明显,3种方式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在水稻收获后应尽可能抢墒播种,并通过适当增加播量(基本苗)来提高群体数量。同时,在播期推迟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基肥的用量,增加中后期肥料用量,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壮秆大穗,以利于晚播麦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两熟制 小麦 播种方式 播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生产力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松溪 徐宗进 +4 位作者 苏兴智 张维秀 李丹 汪洪洋 王维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182-182,188,共2页
通过组织引进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了解新品种的生产力状况及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品种。结果表明:皖麦52表现高产稳产,抗性好,品质优,可以示范种植,其他可以继续参加试验示范的品种有:许农5号、淮麦25号、烟农23、烟农528... 通过组织引进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了解新品种的生产力状况及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品种。结果表明:皖麦52表现高产稳产,抗性好,品质优,可以示范种植,其他可以继续参加试验示范的品种有:许农5号、淮麦25号、烟农23、烟农5286、华麦1号和周98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品种提纯复壮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苏兴智 刘强 +1 位作者 于松溪 王维屯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X期52-52,共1页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天然杂交、机械混杂和不良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花生品种变异退化,不良植株比率增多,经济性状变劣,抗逆性下降,适应性减弱,尤其是病害加重,导致花生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要解决花生品种混杂退化问...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天然杂交、机械混杂和不良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花生品种变异退化,不良植株比率增多,经济性状变劣,抗逆性下降,适应性减弱,尤其是病害加重,导致花生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要解决花生品种混杂退化问题,必须进行提纯复壮,不断提高种性。据多年试验结果,经过复壮的花生良种,比不复壮的增产7.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纯复壮技术 花生品种 退化问题 生产过程 天然杂交 机械混杂 品种变异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徐麦99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广豪 于松溪 王维屯 《农技服务》 2014年第12期90-91,共2页
以强筋小麦徐麦99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结构、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施氮水平下,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继续增加时,增产效果减缓,当施氮量过高时,则抗性下降,贪青倒伏而减产。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抛物线关... 以强筋小麦徐麦99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结构、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施氮水平下,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继续增加时,增产效果减缓,当施氮量过高时,则抗性下降,贪青倒伏而减产。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抛物线关系。而籽粒的硬度、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等品种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容重和出粉率在较低施氮水平下表现较高,随着施氮量继续增加时,容重和出粉率呈下降趋势。合理的施氮量应是在保证籽粒品质达到优质专用标准的基础上,取得较高的产量。试验表明,667m2施17.5-21.875kg纯氮量范围内,即可使籽粒品质达到专用标准,又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麦99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机插高产栽培试验
10
作者 刘广豪 汪洪洋 +2 位作者 王维屯 杨凯鹏 苏兴智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X期24-25,共2页
机插秧是当前主推的稻作技术,为了筛选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水稻机插品种,开展了21个中熟中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在生育特性、抗逆性等方面进行鉴定比较。试验结果:在2014年特殊气候条件下,早熟、大穗、抗倒性好的品种产量较高。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机插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与小麦栽培方式衔接优化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郇林森 汪洪洋 +2 位作者 于松溪 王维屯 苏兴智 《农技服务》 2014年第12期42-43,共2页
针对本地区温光资源、稻麦两熟农作制栽培特点,通过对旱育秧人工移栽稻、机插秧、直播稻与小麦套播、机条播等栽培方式组合的研究,初步探明在本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在传统手栽稻地区可推广"水稻旱育人工移栽+小麦机条播"的... 针对本地区温光资源、稻麦两熟农作制栽培特点,通过对旱育秧人工移栽稻、机插秧、直播稻与小麦套播、机条播等栽培方式组合的研究,初步探明在本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在传统手栽稻地区可推广"水稻旱育人工移栽+小麦机条播"的模式,在劳动力紧张、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因积极推广"水稻机插+小麦套播或机条播",本地区不宜盲目发展直播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两熟农作制 旱育秧 机插秧 直播稻 小麦套播 机条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绿色施肥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巧花 王维屯 +1 位作者 陈芹 陆其通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4期259-259,共1页
分析了草莓种植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开展了绿色施肥技术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植物健康调理与土壤调理等绿色施肥技术能显著促进草莓生长,提高草莓品质,控制草莓黄萎病的发生,经示范推广,增产30%以上,增效10.7万元/hm2。
关键词 草莓 绿色施肥技术 植物健康调理 土壤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县麦田杂草草相变化及防除技术
13
作者 张守华 李毅 +4 位作者 徐宗进 王维屯 张效明 冒布厂 苏兴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1期89-89,共1页
根据东海县地势复杂的特点以及各种类型田块杂草草相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麦田杂草 草相 发生规律 防除技术 江苏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度东海县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14
作者 李敏 陈芹 +2 位作者 李璐璐 汪洪洋 王维屯 《现代农业》 2020年第12期56-57,共2页
自2006年开展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东海县经过十几年的项目实施,会商制定了东海县适宜区域的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的主推配方。跟踪调查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不同方式下主要农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 自2006年开展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东海县经过十几年的项目实施,会商制定了东海县适宜区域的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的主推配方。跟踪调查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不同方式下主要农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为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小麦配方为例,开展小麦配方肥肥料利用率试验,以期为东海县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 东海县 利用率 小麦 科学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县耕地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永斌 李丹 +4 位作者 陆其通 周梅 王维屯 孙廪召 刘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938-8939,共2页
[目的]为了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高度建立土壤的培肥途径和措施。[方法]依据多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了东海县第2次土壤普查以来肥料投入构成情况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结果]200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比1981年上升了7.9... [目的]为了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高度建立土壤的培肥途径和措施。[方法]依据多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了东海县第2次土壤普查以来肥料投入构成情况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结果]200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比1981年上升了7.93 g/kg,平均每年上升0.317 g/kg;土壤全氮上升了0.366 g/kg,年均上升0.014 6 g/kg;速效磷含量增加了4.7 mg/kg,年均上升0.30 mg/kg;1981~2006年间,土壤容重由1.41 g/cm3上升为1.49 g/cm3,耕层厚度由17.0 cm下降为11.6 cm,土壤通气孔隙度由37.1%上升为39.7%。速效钾在1981~1991年间共下降41.6 mg/kg,年平均下降4.16 mg/kg,1991年后明显回升,到2006年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109.6 mg/kg,年平均增加2.35 mg/kg。[结论]提出了稳定增加有机肥投入量;搞好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推广间隔耕翻、深耕技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培肥地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肥力 培肥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生元 王维屯 苏兴智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1X期28-30,共3页
以苏薯17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茎叶鲜重及鲜薯产量的影响,为提高甘薯肥料利用率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112.5kg纯N,75kg P2O5和225kg K2O单株商品薯鲜重大,商品率高,鲜薯产量最高;N、P2O5、K2O之比为&q... 以苏薯17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茎叶鲜重及鲜薯产量的影响,为提高甘薯肥料利用率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112.5kg纯N,75kg P2O5和225kg K2O单株商品薯鲜重大,商品率高,鲜薯产量最高;N、P2O5、K2O之比为"1.5∶1∶2"、"1.5∶1∶3"、"2∶1∶3"均可获得26000 kg/hm2以上高产。因此,建议生产上应保证氮肥和磷肥用量,适当提高钾肥比例,以实现甘薯种植节本、增效和高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氮磷钾配比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县耕地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探讨
17
作者 宋永斌 李丹 +4 位作者 陆其通 周梅 王维屯 孙廪召 刘巧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135-136,138,共3页
依据多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东海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肥料投入构成情况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从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角度,提出土壤的培肥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耕地肥力 现状 培肥 江苏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