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鲐背之年的坚守——张岂之教授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继训
藏明
《管子学刊》
2017年第2期95-99,共5页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大师,张岂之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史学为核心,并在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二者相互融通的基础之上,以华夏文明的发展为主线,将中华文化的演进阐释得淋漓尽致。此外,张岂之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大学&qu...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大师,张岂之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史学为核心,并在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二者相互融通的基础之上,以华夏文明的发展为主线,将中华文化的演进阐释得淋漓尽致。此外,张岂之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大学""文化""素质"三位一体"人文教育观"的倡扬,进一步将自身的学术思想落脚在了现实社会,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着自身的力量,彰显了一位人文学人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岂之
中国思想史
中国史学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秦汉阴阳五行思想之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继训
《管子学刊》
2003年第1期47-51,共5页
中国古代一向就有很深的阴阳五行的思想传统。可以说从殷、周以来便长期在思想文化史中占据着统治的地位。但在近些年讨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专著和论文中,阴阳五行思想的研究却被忽略了。有鉴于此,本文仅就一孔之见,谈谈先秦秦汉时期的阴...
中国古代一向就有很深的阴阳五行的思想传统。可以说从殷、周以来便长期在思想文化史中占据着统治的地位。但在近些年讨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专著和论文中,阴阳五行思想的研究却被忽略了。有鉴于此,本文仅就一孔之见,谈谈先秦秦汉时期的阴阳五行思想,并辨析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五行
神权
王权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末经学的反复:以郑玄、王肃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继训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95-97,110,共4页
东汉末,雄居汉代统治思想宝座二百余年的官方正宗学术的经学开始走向衰亡,经学的衰亡成为历史的必然,经学衰微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但是从某一历史局部来看,这时候经学却出现一统的盛世,即历史上所谓的“郑玄时代”,为什么呢?...
东汉末,雄居汉代统治思想宝座二百余年的官方正宗学术的经学开始走向衰亡,经学的衰亡成为历史的必然,经学衰微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但是从某一历史局部来看,这时候经学却出现一统的盛世,即历史上所谓的“郑玄时代”,为什么呢?从思想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去看,任何一种思想学术的聚与散都不同于其他事物,有着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特征,那就是即便是体现着共同旨趣的学术群体瓦解了,或者所主张的学术思潮处于低潮而被世人所淡忘、冷落,但只要它曾经是流行于世的学术潮流,它就不可能完全消逝,而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或其他的形式再现于世的。换而言之,它们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经学。在从经学到玄学的演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些反复也是很自然的。我们把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叫着“经学的反复”,而在这一阶段中,又以郑玄、王肃最具代表性,所以我们以他们俩为例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反复
王肃
郑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两汉隐逸之风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继训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3-80,共8页
“隐逸”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两汉时期,“隐逸”的数量很多,成分也很复杂,仅见于史籍记载的“隐逸”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隐”字。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不...
“隐逸”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两汉时期,“隐逸”的数量很多,成分也很复杂,仅见于史籍记载的“隐逸”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隐”字。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特殊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隐逸
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北魏佛教狂热中皇室贵族的行为与心理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继训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87-90,共4页
北魏皇室热衷于佛教,可以说原因复杂而多方面,在以往著述中有论及的,这里便不再赘述,兹就前人尚未注意的方面做一简要分析。本文更多地从宗教心理学方面对其在那个时代那场宗教狂热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心理进行较深入地探析,为北...
北魏皇室热衷于佛教,可以说原因复杂而多方面,在以往著述中有论及的,这里便不再赘述,兹就前人尚未注意的方面做一简要分析。本文更多地从宗教心理学方面对其在那个时代那场宗教狂热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心理进行较深入地探析,为北魏佛教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透视,尽力弥补这一领域研究的某些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狂热
行为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东汉末经学的思想改造
6
作者
王继训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王符、仲长统开创的东汉儒学批判思潮,是经学向玄学相持与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环节。东汉末年的这场经学思想改造运动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一方面它为魏晋时期玄学的产生在理论上做着准备;一方面这种探索还处在原始状态,还存在着...
王符、仲长统开创的东汉儒学批判思潮,是经学向玄学相持与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环节。东汉末年的这场经学思想改造运动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一方面它为魏晋时期玄学的产生在理论上做着准备;一方面这种探索还处在原始状态,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但是它毕竟开启了一个新的理论时代,所以说东汉末年的这场经学变革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创新,值得认真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末叶
经学
思想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汉儒家天命思潮演进的历史脉络
7
作者
王继训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7-22,共6页
天命思潮是两汉儒家思想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儒家天命思想产生于殷周之际,至汉代,经陆贾,贾谊,韩婴,董仲舒等人的不断增益,始为大观,构建出两汉儒家天命思潮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梳理出其历史演进的脉络。
关键词
汉代
儒家
天命思潮
历史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早期玄学中儒学人性论的线索
8
作者
王继训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6-40,共5页
儒学除了其系统的宇宙观之外,其独特的人性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先秦诸子谈论人性,都比较简单。到了汉代,学者们研究人性开始复杂,通过对人性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研究,进而研究“古今之变,”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研究其“成败兴...
儒学除了其系统的宇宙观之外,其独特的人性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先秦诸子谈论人性,都比较简单。到了汉代,学者们研究人性开始复杂,通过对人性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研究,进而研究“古今之变,”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研究其“成败兴坏之理(”《汉书.司马迁传)》。到了魏晋玄学时,人性论却为之一变,但是如果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玄学与儒学的人性论却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自春秋、战国以后的秦汉四百多年间的儒家思想原创力不足,但其人性论在整个思想史上的历史意义却很大,它不仅承前而且还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儒学
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师入郢之战初期战局新探
9
作者
王珏
王继训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冬的吴师入郢之战是春秋末期的一个重要事件。史学界普遍认为,战争初期,吴"舍舟淮,自豫章与楚夹汉"的行动出乎楚人意料之外。事实上,在吴师入郢之战的初期阶段,吴军的行动无论在进攻方向上,还是在进攻速...
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冬的吴师入郢之战是春秋末期的一个重要事件。史学界普遍认为,战争初期,吴"舍舟淮,自豫章与楚夹汉"的行动出乎楚人意料之外。事实上,在吴师入郢之战的初期阶段,吴军的行动无论在进攻方向上,还是在进攻速度上均未构成出敌不意;相反楚国对战争形势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作了尽可能充分的战争准备。从这一点出发,所谓吴军的行动在战争初期"出乎楚人意料之外"的看法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左传》
吴师
郢之战
初期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角度、新材料、新问题与新写法:关于北魏石窟造像艺术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继训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5-49,共5页
石窟造像承载的不仅是艺术,还是鲜卑人的历史风貌。北魏在南北朝时期南下西进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鲜卑人以其鲜明的雄阔视野与开放包容的心态,使石窟造像成为佛教文化的表达,民族文化交融的载体,也成为拥有鲜卑民族特色、多民族文化交...
石窟造像承载的不仅是艺术,还是鲜卑人的历史风貌。北魏在南北朝时期南下西进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鲜卑人以其鲜明的雄阔视野与开放包容的心态,使石窟造像成为佛教文化的表达,民族文化交融的载体,也成为拥有鲜卑民族特色、多民族文化交融,胡汉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印记,所以说石窟造像艺术史就是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北魏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角度
新材料
新问题
新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
11
作者
王继训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尽可能寻找到关键的历史证据,尤其是来源不同的证据。在没有可靠证据下,暂不给出明确结论,仅作适度推测;尽可能在可靠证据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与人物做评述,以期能够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达到文献互证的...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尽可能寻找到关键的历史证据,尤其是来源不同的证据。在没有可靠证据下,暂不给出明确结论,仅作适度推测;尽可能在可靠证据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与人物做评述,以期能够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达到文献互证的目的与效果。当然本文系统性考察也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寄希望以后随着更多新材料的发现,再做修正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乞伏锐
造像
再考察
文献互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快速繁蜂漫谈
12
作者
王继训
《中国蜂业》
2006年第4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繁蜂
养蜂生产
产卵量
蜂王
老王
大群
蜂群
脾
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蜜蜂授粉与发展养蜂业
13
作者
王继训
张均恒
《中国蜂业》
2008年第3期27-28,共2页
一只工蜂一天出勤60次。蜜蜂采花专一,有人把它誉为“授粉冠军”。养蜂业是百利无一害的生态农业。蜜蜂为果树授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在我国已进入了广泛的宣传、推广和利用的新时期。
关键词
蜜蜂授粉
养蜂业
生态农业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工蜂
采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稳妥的诱王法
14
作者
王继训
《中国蜂业》
2007年第5期37-37,共1页
在养蜂生产中,诱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稍有不慎会给蜂群的繁殖或生产造成损失。因此,提高诱王的成功率是养蜂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关键词
诱王
养蜂生产
养蜂者
技术
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鲐背之年的坚守——张岂之教授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继训
藏明
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邢台学院法政学院
出处
《管子学刊》
2017年第2期95-99,共5页
文摘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大师,张岂之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史学为核心,并在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二者相互融通的基础之上,以华夏文明的发展为主线,将中华文化的演进阐释得淋漓尽致。此外,张岂之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大学""文化""素质"三位一体"人文教育观"的倡扬,进一步将自身的学术思想落脚在了现实社会,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着自身的力量,彰显了一位人文学人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张岂之
中国思想史
中国史学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教育观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秦汉阴阳五行思想之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2003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摘
中国古代一向就有很深的阴阳五行的思想传统。可以说从殷、周以来便长期在思想文化史中占据着统治的地位。但在近些年讨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专著和论文中,阴阳五行思想的研究却被忽略了。有鉴于此,本文仅就一孔之见,谈谈先秦秦汉时期的阴阳五行思想,并辨析于后。
关键词
阴阳
五行
神权
王权
探析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末经学的反复:以郑玄、王肃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95-97,110,共4页
基金
山东经济学院博士科研资助项目
文摘
东汉末,雄居汉代统治思想宝座二百余年的官方正宗学术的经学开始走向衰亡,经学的衰亡成为历史的必然,经学衰微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但是从某一历史局部来看,这时候经学却出现一统的盛世,即历史上所谓的“郑玄时代”,为什么呢?从思想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去看,任何一种思想学术的聚与散都不同于其他事物,有着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特征,那就是即便是体现着共同旨趣的学术群体瓦解了,或者所主张的学术思潮处于低潮而被世人所淡忘、冷落,但只要它曾经是流行于世的学术潮流,它就不可能完全消逝,而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或其他的形式再现于世的。换而言之,它们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经学。在从经学到玄学的演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些反复也是很自然的。我们把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叫着“经学的反复”,而在这一阶段中,又以郑玄、王肃最具代表性,所以我们以他们俩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经学
反复
王肃
郑玄
Keywords
confucian
circle
wangsu
zhengxuan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两汉隐逸之风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3-80,共8页
文摘
“隐逸”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两汉时期,“隐逸”的数量很多,成分也很复杂,仅见于史籍记载的“隐逸”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隐”字。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特殊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趋向。
关键词
汉代
隐逸
士人
Keywords
the Han Dynasty
incognito
officials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北魏佛教狂热中皇室贵族的行为与心理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87-90,共4页
文摘
北魏皇室热衷于佛教,可以说原因复杂而多方面,在以往著述中有论及的,这里便不再赘述,兹就前人尚未注意的方面做一简要分析。本文更多地从宗教心理学方面对其在那个时代那场宗教狂热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心理进行较深入地探析,为北魏佛教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透视,尽力弥补这一领域研究的某些薄弱环节。
关键词
理性
狂热
行为
分析
分类号
K239.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94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东汉末经学的思想改造
6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文摘
王符、仲长统开创的东汉儒学批判思潮,是经学向玄学相持与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环节。东汉末年的这场经学思想改造运动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一方面它为魏晋时期玄学的产生在理论上做着准备;一方面这种探索还处在原始状态,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但是它毕竟开启了一个新的理论时代,所以说东汉末年的这场经学变革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创新,值得认真注意。
关键词
东汉末叶
经学
思想改造
Keywords
Late Dong Han Dynasty
Confuscian
Thoughts Alteration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儒家天命思潮演进的历史脉络
7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7-22,共6页
文摘
天命思潮是两汉儒家思想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儒家天命思想产生于殷周之际,至汉代,经陆贾,贾谊,韩婴,董仲舒等人的不断增益,始为大观,构建出两汉儒家天命思潮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梳理出其历史演进的脉络。
关键词
汉代
儒家
天命思潮
历史脉络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早期玄学中儒学人性论的线索
8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6-40,共5页
基金
山东经济学院博士科研资助项目
文摘
儒学除了其系统的宇宙观之外,其独特的人性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先秦诸子谈论人性,都比较简单。到了汉代,学者们研究人性开始复杂,通过对人性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研究,进而研究“古今之变,”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研究其“成败兴坏之理(”《汉书.司马迁传)》。到了魏晋玄学时,人性论却为之一变,但是如果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玄学与儒学的人性论却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自春秋、战国以后的秦汉四百多年间的儒家思想原创力不足,但其人性论在整个思想史上的历史意义却很大,它不仅承前而且还启后。
关键词
人性论
儒学
玄学
Keyword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onfucian teachings
Dark Leaming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师入郢之战初期战局新探
9
作者
王珏
王继训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文摘
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冬的吴师入郢之战是春秋末期的一个重要事件。史学界普遍认为,战争初期,吴"舍舟淮,自豫章与楚夹汉"的行动出乎楚人意料之外。事实上,在吴师入郢之战的初期阶段,吴军的行动无论在进攻方向上,还是在进攻速度上均未构成出敌不意;相反楚国对战争形势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作了尽可能充分的战争准备。从这一点出发,所谓吴军的行动在战争初期"出乎楚人意料之外"的看法不能成立。
关键词
春秋
《左传》
吴师
郢之战
初期战局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角度、新材料、新问题与新写法:关于北魏石窟造像艺术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5-49,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魏佛教信仰中国化的展开》资助,项目编号:13CZXJ04
文摘
石窟造像承载的不仅是艺术,还是鲜卑人的历史风貌。北魏在南北朝时期南下西进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鲜卑人以其鲜明的雄阔视野与开放包容的心态,使石窟造像成为佛教文化的表达,民族文化交融的载体,也成为拥有鲜卑民族特色、多民族文化交融,胡汉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印记,所以说石窟造像艺术史就是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北魏历史。
关键词
新角度
新材料
新问题
新写法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
11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魏佛教信仰中国化的展开”(13CZXJ04)的成果。
文摘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尽可能寻找到关键的历史证据,尤其是来源不同的证据。在没有可靠证据下,暂不给出明确结论,仅作适度推测;尽可能在可靠证据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与人物做评述,以期能够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达到文献互证的目的与效果。当然本文系统性考察也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寄希望以后随着更多新材料的发现,再做修正与补充。
关键词
乞伏锐
造像
再考察
文献互证
分类号
K23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快速繁蜂漫谈
12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河北饶阳县东里满乡郭村农业技术站
出处
《中国蜂业》
2006年第4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繁蜂
养蜂生产
产卵量
蜂王
老王
大群
蜂群
脾
蛹
分类号
S89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蜜蜂授粉与发展养蜂业
13
作者
王继训
张均恒
机构
河北衡水市蜂业协会
出处
《中国蜂业》
2008年第3期27-28,共2页
文摘
一只工蜂一天出勤60次。蜜蜂采花专一,有人把它誉为“授粉冠军”。养蜂业是百利无一害的生态农业。蜜蜂为果树授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在我国已进入了广泛的宣传、推广和利用的新时期。
关键词
蜜蜂授粉
养蜂业
生态农业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工蜂
采花
分类号
S897.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稳妥的诱王法
14
作者
王继训
机构
河北饶阳县东里满乡郭村农业技术站
出处
《中国蜂业》
2007年第5期37-37,共1页
文摘
在养蜂生产中,诱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稍有不慎会给蜂群的繁殖或生产造成损失。因此,提高诱王的成功率是养蜂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关键词
诱王
养蜂生产
养蜂者
技术
蜂群
分类号
S89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鲐背之年的坚守——张岂之教授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王继训
藏明
《管子学刊》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秦秦汉阴阳五行思想之探析
王继训
《管子学刊》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汉末经学的反复:以郑玄、王肃为例
王继训
《管子学刊》
CSSCI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两汉隐逸之风
王继训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北魏佛教狂热中皇室贵族的行为与心理
王继训
《宜春学院学报》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论东汉末经学的思想改造
王继训
《管子学刊》
CSSCI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两汉儒家天命思潮演进的历史脉络
王继训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早期玄学中儒学人性论的线索
王继训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吴师入郢之战初期战局新探
王珏
王继训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角度、新材料、新问题与新写法:关于北魏石窟造像艺术研究的反思
王继训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
王继训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快速繁蜂漫谈
王继训
《中国蜂业》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浅论蜜蜂授粉与发展养蜂业
王继训
张均恒
《中国蜂业》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稳妥的诱王法
王继训
《中国蜂业》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