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绿肥1号’紫云英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李静宇 顾艳 +3 位作者 龚利萍 付子健 钟家豪 王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35-42,共8页
【目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能固氮养地和改良土壤,是生态农业的核心物种。广东省推广“冬种紫云英-春耕深翻”模式3万hm2,形成“绿肥-减排-增产”生态经济。紫云英种质资源开发对维持耕地质量提升系统的可持续性具有战略价... 【目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能固氮养地和改良土壤,是生态农业的核心物种。广东省推广“冬种紫云英-春耕深翻”模式3万hm2,形成“绿肥-减排-增产”生态经济。紫云英种质资源开发对维持耕地质量提升系统的可持续性具有战略价值。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紫云英的转录组和基因表达特征,为紫云英的资源鉴定与利用提供遗传信息。【方法】提取‘粤绿肥1号’紫云英的根、茎、叶和种子的总RNA,混合构建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组装获得紫云英的unigenes。通过序列注释和比对分析‘粤绿肥1号’紫云英转录组特征。【结果】从‘粤绿肥1号’紫云英转录组中共鉴定出30792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1163 bp,N50值为1946 bp。紫云英unigenes与鹰嘴豆(Cicer arietinum)具有最高序列相似性。在功能注释分析中,20930条unigenes获得功能注释,其中KEGG和GO数据库分别注释13858条和17439条。GO注释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结构、分子结合及代谢过程等生物学功能。类黄酮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开始信号交流的第一步,共鉴定出紫云英中类黄酮合成通路的关键酶基因41个;R基因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鉴定出R基因中最主要的一类NBS基因成员64个。将紫云英unigenes与plantTFDB数据库比对,鉴定出MYB、AP2/ERF、WRKY和bHLH等转录因子367个。通过MISA分析13047条长度大于1000 bp的unigenes,鉴定出4187个SSR位点,并设计相应引物。【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鉴定‘粤绿肥1号’紫云英的根瘤菌互作和转录因子等基因,并设计SSR引物,可为深入探索紫云英资源鉴定和遗传改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转录组 UNIGENE 功能注释 SSR 根瘤菌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曲靖和蒙自万寿菊主栽区有害生物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张艺萍 杨慈琳 +5 位作者 许凤 钱绍方 张丽芳 王丽花 王继华 汤东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9,306,共8页
近年来,我国万寿菊单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有害生物的发生越发严重,影响万寿菊产量与品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关于万寿菊有害生物调查,前人报道多集中于吉林、海南、黑龙江、贵州、甘肃、山西等地,对云南万寿菊主产区的有害生物缺乏系... 近年来,我国万寿菊单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有害生物的发生越发严重,影响万寿菊产量与品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关于万寿菊有害生物调查,前人报道多集中于吉林、海南、黑龙江、贵州、甘肃、山西等地,对云南万寿菊主产区的有害生物缺乏系统调查。因此,本次研究在全国最大的万寿菊种植区和近两年来万寿菊叶黄素含量最高的种植区,即曲靖市沾益区和蒙自市冷泉镇进行有害生物系统调查,发现曲靖地区万寿菊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枯萎病;主要害虫包括美洲斑潜蝇、斜纹夜蛾、棉铃虫等10种;主要杂草有粗毛牛膝菊、鬼针草、马唐、千针苋等19种。蒙自地区万寿菊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炭疽病;主要害虫包括美洲斑潜蝇、四斑长跗萤叶甲、棉铃虫等9种;主要杂草有粗毛牛膝菊、马唐、尼泊尔蓼、细柄野荞麦等1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病害 虫害 草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龙 顾艳 +4 位作者 李静宇 徐世强 孙铭阳 胡学博 王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69-80,共12页
穿心莲内酯是中药材穿心莲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因素长期影响、品种纯度不高以及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滞后等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穿... 穿心莲内酯是中药材穿心莲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因素长期影响、品种纯度不高以及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滞后等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穿心莲的品质提升。在穿心莲药材质量评价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解析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及积累规律,有助于提升穿心莲药材质量。该文综述了穿心莲内酯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分子调控机制,穿心莲内酯的生物合成主要分为两大阶段,即穿心莲内酯前体的合成阶段和穿心莲内酯合成的修饰阶段,其中前体合成研究已经较为清楚,但有关穿心莲内酯合成修饰阶段的途径和关键酶的挖掘还处于空白水平,需进一步研究。通过从环境因素和栽培措施两个层面对穿心莲内酯合成积累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挖掘,有利于建立完善的高品质穿心莲种植体系。此外,对调控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可为穿心莲药材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 生物合成 调控 环境因素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大曲品质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赵娜 李兆飞 +3 位作者 王继华 杨壮 张贵宇 孙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
大曲作为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发挥着糖化、发酵、生香等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白酒的产量与品质。大曲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及其代谢产物,构成了浓香型白酒独特风味的物质基础。从优化浓香型白酒大曲生产工艺,调控其发酵过程... 大曲作为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发挥着糖化、发酵、生香等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白酒的产量与品质。大曲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及其代谢产物,构成了浓香型白酒独特风味的物质基础。从优化浓香型白酒大曲生产工艺,调控其发酵过程参数提供参考的思路出发,介绍了浓香型大曲的生产工艺,从挥发性风味物质、生化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演替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对浓香型大曲制曲生产工艺以及大曲品质控制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微生物演替 大曲品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无症病毒的RT-PCR和IC-RT-PCR检测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继华 瞿素萍 +2 位作者 孔宝华 陆琳 余朝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8-150,173,共4页
应用DAS-ELISA,RT-PCR和IC-RT-PCR技术检测百合无症病毒(LSV)。结果表明:RT-PCR和IC-RT-PCR分别可从2ng和200ng百合叶片组织中检测出LSV,分别是DAS-ELISA敏感度的1000倍和10倍。百合鳞茎的不同取样部位对PCR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RT-PCR... 应用DAS-ELISA,RT-PCR和IC-RT-PCR技术检测百合无症病毒(LSV)。结果表明:RT-PCR和IC-RT-PCR分别可从2ng和200ng百合叶片组织中检测出LSV,分别是DAS-ELISA敏感度的1000倍和10倍。百合鳞茎的不同取样部位对PCR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RT-PCR难以从鳞片和根部检测出病毒,但IC-RT-PCR可以检测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无症病毒 RT-PCR IC-RT-PCR DAS—ELISA 检测技术 切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石竹不同品种对镰刀菌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继华 熊丽 +2 位作者 瞿素萍 陆琳 莫锡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连续2年以土壤接种方法对30个香石竹品种进行田间镰刀菌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30个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其中高抗品种占所鉴定总数的16.7%,中抗占40.0%,中感占13.3%,高感占30.0%。在所有鉴定的品种中,... 连续2年以土壤接种方法对30个香石竹品种进行田间镰刀菌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30个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其中高抗品种占所鉴定总数的16.7%,中抗占40.0%,中感占13.3%,高感占30.0%。在所有鉴定的品种中,红色品种抗性较低,70%属感病品种;复色品种抗性较高,89%为抗病品种。依相对抗性指数,两个年度间的相对抗性无显著差异,鉴定结果可靠,建议将此方法作为我国香石竹对镰刀菌枯萎病田间抗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虫害育种 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 香石竹品种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继华 张木清 曹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5,51,共3页
干旱对甘蔗产业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干旱胁迫下甘蔗生理生化变化,总结甘蔗的抗旱鉴定技术,并对甘蔗抗旱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甘蔗 抗旱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中草药种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继华 蔡时可 杨少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14-21,共8页
广东省地处岭南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南药,道地药材种类繁多,是我国主要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和交易集散地,但是与传统农业相比,中草药种植水平相对落后。中草药种植是中药农业的基础,在生产上,中药材的育种、植保和栽培不受重视,药农... 广东省地处岭南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南药,道地药材种类繁多,是我国主要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和交易集散地,但是与传统农业相比,中草药种植水平相对落后。中草药种植是中药农业的基础,在生产上,中药材的育种、植保和栽培不受重视,药农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导致种植效益低下。中药农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东省对中药农业的发展日益重视。对广东省在中药农业领域中的资源收集评鉴、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等种植环节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广东省中药农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农业 南药 种植业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造林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继华 李义纯 +1 位作者 梅瑜 杨少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桉树是保障我国木材产业的重要树种,在产生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同时,桉树造林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综述了桉树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成因,桉树自身水分消耗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林下植被... 桉树是保障我国木材产业的重要树种,在产生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同时,桉树造林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综述了桉树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成因,桉树自身水分消耗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以及连栽和炼山等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桉树造林过程中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重要原因;桉树自身对养分的需求量大、连栽、炼山、翻耕、除草、轮伐以及营造桉树人工混交林、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是导致桉树造林过程中林地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因素;桉树造林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凋落物分解和根系分泌物释放以及炼山、翻耕、间伐和施肥等管理行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通过对桉树造林过程中维护和提升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措施进行展望,旨在为推进我国现阶段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效苯胺降解菌的分离与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继华 李晶 +2 位作者 马放 山丹 韩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00-1605,共6页
为获得在低温(10℃)条件下能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选取某化工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泥,通过驯化、分离、纯化,筛选出5株在低温条件下能高效地降解苯胺的菌种A1、A4、A7、A9、A14,采用16S rDNA测序与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相结合对其进行鉴... 为获得在低温(10℃)条件下能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选取某化工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泥,通过驯化、分离、纯化,筛选出5株在低温条件下能高效地降解苯胺的菌种A1、A4、A7、A9、A14,采用16S rDNA测序与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相结合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理学特征和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A1,A4,A7,A9,A14在培养84h时,苯胺降解率分别为87.5%,82.9%,100%,91.5%和82.8%,当培养时间至96h时,5株菌的苯胺降解率均达到100%.其最适生长温度是15℃,在5~3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最适pH为7.0.经鉴定A4、A9属于Delftia.sp,A7属于Acinetobacter.sp,A1、A14属于Pseudomonas.sp.保藏并深入研究这些低温苯胺高效降解微生物,可为苯胺类废水的工业化处理提供微生物资源,并且为提高污水净化效能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苯胺 微生物降解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转基因甘蔗农艺性状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继华 张木清 曹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23,34,共2页
对5个抗草丁膦的转Bar基因甘蔗株系进行了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在外形上转基因株系和受体对照没有差异,在锤度、茎径、茎长等农艺性状上部分株系存在差异。
关键词 转基因甘蔗 抗除草剂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甘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继华 曹干 +3 位作者 安康 张剑亮 吕冰 武胜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88-90,共3页
甘蔗是重要的糖能兼用作物,虫害严重影响甘蔗产业的发展。甘蔗缺乏抗虫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能够导入外源抗虫基因,迅速提高甘蔗的抗虫能力。综述了可利用的甘蔗抗虫基因资源、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与策略以及甘蔗抗虫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甘蔗 转基因 抗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果蔗产业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继华 曹干 +2 位作者 张剑亮 王丽 吕冰 《甘蔗糖业》 2013年第5期56-61,共6页
果蔗是华南地区传统的经济作物,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广泛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屡屡出现滞销,蔗农丰产不丰收,严重挫伤了蔗农种蔗积极性,影响整个果蔗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我国果蔗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探讨果蔗持续... 果蔗是华南地区传统的经济作物,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广泛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屡屡出现滞销,蔗农丰产不丰收,严重挫伤了蔗农种蔗积极性,影响整个果蔗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我国果蔗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探讨果蔗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拮抗链格孢(Alternaria spp.)抗生素产生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继华 李晶 +3 位作者 杨茹冰 李舒宁 张万明 赵阳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94-1596,1604,共4页
从冷冻菌种甘油管中分离到一株生长力极强的污染细菌,该细菌能产生抑制链格孢真菌的活性物质,在研究抑菌活性物质的过程中,对这株细菌进行分类鉴定.通过传统的表型及生理生化方法,将该菌定位到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枯草芽孢杆菌(B.su... 从冷冻菌种甘油管中分离到一株生长力极强的污染细菌,该细菌能产生抑制链格孢真菌的活性物质,在研究抑菌活性物质的过程中,对这株细菌进行分类鉴定.通过传统的表型及生理生化方法,将该菌定位到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的相似性最大,最终确定这株菌为B.subtilis中的一个株型,即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 str.168.以链格孢属真菌(包括原有的和从空气、小麦病斑分离的)为受试菌,对此株细菌产生抑菌物质的时间进行跟踪,当该菌进入稳定生长期后开始产生抑菌物质,72 h时积累达到最大值.对抑菌物质进行过滤、加热、调节pH值等多种处理,初步确定抑菌物质的特性为外泌型、脂溶性,可透过孔径0.22μm的微孔滤膜,可耐受100℃5 m in,80℃10 m in的高温,微碱性条件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产物 链格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小桐子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继华 安康 +1 位作者 吕冰 曹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24-127,共4页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小桐子育种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小桐子快繁体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小桐子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利用核酸分子标记进行小桐子遗传辅助育种以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小桐子 育种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背景、观念、设计和案例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继华 吴向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CSSCI 2010年第1期21-23,共3页
这是一篇来自教学一线的理论性文章。其可贵之处在于,当大家都在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时,作者通过自身多年的实践与思考,给出了一种审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崭新视角,并且产生了许多有价值... 这是一篇来自教学一线的理论性文章。其可贵之处在于,当大家都在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时,作者通过自身多年的实践与思考,给出了一种审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崭新视角,并且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他们这种对课程和学科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的态度值得我们集体共勉。更可贵的是,作者诚恳地邀请读者对这篇文章中的观点进行研讨、争鸣,希望它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更多教师共同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文化创作 案例 儿童 设计 核心价值 教学内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网检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继华 彭振斌 关镶锋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56-460,共5页
我国城市多数供水设施较陈旧、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检测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导致城市供水漏失率在20%~30%,其中约70%是供水管道漏水造成的.简要介绍了供水管网检漏技术在世界上的发展概况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常用的11种检漏... 我国城市多数供水设施较陈旧、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检测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导致城市供水漏失率在20%~30%,其中约70%是供水管道漏水造成的.简要介绍了供水管网检漏技术在世界上的发展概况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常用的11种检漏技术的原理步骤、仪器设备及其适应性;重点分析了漏水声波检漏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明显不足与产生原因.供水管网检漏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将由原始、简单、粗糙向现代高、精、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检漏 信号 地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ar基因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继华 曹干 +3 位作者 张木清 张剑亮 吕冰 安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8-109,共2页
选取5个田间种植的转Bar基因甘蔗株系的根际土壤,进行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转基因甘蔗株系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总数存在差异,和对照相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
关键词 BAR基因 转基因甘蔗 微生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层析纯化兔抗人IgG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继华 李文美 吴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用人IgG-Sepharose 4B亲和柱,3mol/L氯化镁洗脱,一步纯化免抗人IgG血清,获得了SDS-PAGE电泳纯,免疫双扩散法效价达1/256,收率62.6%;用8mol/L脲洗脱,效价为1/128,收率34.1%.与硫酸铵多步沉淀法比较,纯度和效价大大提高,为获得高度特异、... 用人IgG-Sepharose 4B亲和柱,3mol/L氯化镁洗脱,一步纯化免抗人IgG血清,获得了SDS-PAGE电泳纯,免疫双扩散法效价达1/256,收率62.6%;用8mol/L脲洗脱,效价为1/128,收率34.1%.与硫酸铵多步沉淀法比较,纯度和效价大大提高,为获得高度特异、高亲和力兔抗人IgG提供了一条简便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抗人IgG 亲和层析 氯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内容结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继华 吴向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CSSCI 2010年第10期26-28,共3页
学生喜欢使用信息技术,却不怎么喜欢信息技术课,这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课程内容学生不喜欢,学生不喜欢我们成年人硬塞给他们的东西。美国著名教育家、Logo语言发明人西摩·佩伯特博士也注意到... 学生喜欢使用信息技术,却不怎么喜欢信息技术课,这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课程内容学生不喜欢,学生不喜欢我们成年人硬塞给他们的东西。美国著名教育家、Logo语言发明人西摩·佩伯特博士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每个儿童都能看到,学校使用计算机的方式与越来越数字化的社会中的行事方式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内容 文化创作 儿童 信息技术课 结构 信息技术教育 LOGO语言 著名教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