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绍谦 张冬惠 +1 位作者 孔静 徐莉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h内溶栓组(29例)、6h内溶栓组(28例)和12h内溶栓组(29例)。发病7d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h内溶栓组(29例)、6h内溶栓组(28例)和12h内溶栓组(29例)。发病7d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 32例(37.21%)患者血栓溶解,其中3h溶栓组17例(53.13%);6h溶栓组9例(28.12%);12h溶栓组6例(18.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溶栓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室间隔收缩幅度及左心室后壁收缩幅度均明显高于6h和12h溶栓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h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左心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绍谦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的治疗作用。方法ARDS患者20例,所有的患者均给予NIPPV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病因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于NIPPV前、治疗后15min、1h、2h、4h经桡动脉抽动脉血监测PH、PaO2、PaCO2、PaO2/F...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的治疗作用。方法ARDS患者20例,所有的患者均给予NIPPV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病因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于NIPPV前、治疗后15min、1h、2h、4h经桡动脉抽动脉血监测PH、PaO2、PaCO2、PaO2/FiO2。记录NIPPV前,NIPPV后30s记为0min、NIPPV后2、5、15、30minSpO2、HR、平均动脉压(MAP)和CVP变化。结果NIPPV前后各时间点MAP及HR没有显著性变化,NIPPV后CVP较肺复张前增加但没有统计学意义,NIPPV治疗后SpO2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IPPV治疗前后的pH、PaCO2没有明显变化,治疗后15min、1h、2h的PaO2及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IPPV对病情相对较轻的ARDS患者是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在早期可选用NIPPV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正压通气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神理气通腑泻浊电针疗法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冬惠 祁相焕 +4 位作者 王绍谦 张德恩 葛燕萍 孔静 李莉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2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调神理气通腑泻浊电针治疗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鼻饲生大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颗粒,观察组10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神理气通腑泻浊电针... 目的观察早期调神理气通腑泻浊电针治疗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鼻饲生大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颗粒,观察组10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神理气通腑泻浊电针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周,两组行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测定腹腔压力,观察营养方式及营养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变化,记录2周内死亡例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2周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腹腔压力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EN)的患者由治疗前的27.45%提高到治疗后的87.25%,对照组则由31.81%提高到71.54%,P均<0.01;治疗后两组实施EN患者比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2周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2周内观察组死亡13例,对照组死亡19例,P>0.05。结论早期应用调神理气通腑泻浊电针疗法能促进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胃肠功能紊乱 电针疗法 调神理气 通腑泻浊 营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症药物疹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胜 张冬惠 +4 位作者 王绍谦 祁相焕 葛燕萍 李莉娟 张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药物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重症药物疹患者随机分2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血液净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15d,2组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 目的研究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药物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重症药物疹患者随机分2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血液净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15d,2组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行对比分析;在治疗后第8天观察全身皮疹状况改善程度并进行比较,并对患者并发症及28d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8d,全身皮疹状况改善程度,常规治疗组总效有效率为54.54%,血液净化组为87.87%,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1.290,P<0.01);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8、15d2组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血浆TNF-a、IL-6、hs-CRP水平,血液净化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第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及28天转归比较:常规组并发脓毒症发生率78.8%,净化组36.4%,(x2=12.160,P<0.01);常规组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为57.6%,血液净化组24.2%,2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7.58,P<0.01);常规组病死率39.4%,净化组病死率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药物疹,临床疗效可靠,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药物疹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燕 王磊 +2 位作者 周少华 王绍谦 李万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RICU中2005年8月~2009年7月66例有气管切开证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各33例,PDT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RICU中2005年8月~2009年7月66例有气管切开证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各33例,PDT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差异指标。结果:PD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O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安全、快捷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R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大黄粉口服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汤力 张冬惠 +1 位作者 王绍谦 杨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0期3681-3682,共2页
目的观察生大黄粉口服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生大黄口服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入住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病房和神经内科住院的急... 目的观察生大黄粉口服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生大黄口服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入住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病房和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尤瑞克林注射液、1次/d。连续应用1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粉3 g,2次/d,口服。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如应用奥札格雷钠针、依达拉奉针等药物静滴等。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5 d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Hcy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入院第15天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生大黄粉口服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粉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对大量脑出血患者窒息风险的影响
7
作者 孔静 张冬惠 王绍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7期3260-3261,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对大量脑出血患者窒息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于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4例大量脑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人工气道护理。比较... 目的探究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对大量脑出血患者窒息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于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4例大量脑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人工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气道窒息情况、肺部感染情况及血气分析指标[酸碱度(p H)、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结果观察组气道窒息率15.63%(5/32)低于对照组37.50(12/32),肺部感染率6.25%(2/32)低于对照组28.13%(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O2、p H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大量脑出血患者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可降低患者窒息风险,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人工气道护理 脑出血 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镇静治疗对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术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近期应激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汤力 王绍谦 +1 位作者 张冬惠 胡瑞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镇静治疗对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术后迟发性缺血障碍患者近期应激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马唑仑0.05 mg·kg^(-1)·h^...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镇静治疗对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术后迟发性缺血障碍患者近期应激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马唑仑0.05 mg·kg^(-1)·h^(-1))32例、AA组(瑞马唑仑0.15 mg·kg^(-1)·h^(-1))32例和对照组(无瑞马唑仑)34例,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预后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准,≥15分评定为预后差,<15分为预后良好。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应激指标β-内啡肽(β-EP)、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和3组迟发性脑缺血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预后影响。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β-EP、S100β、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组治疗后血清β-EP、S100β、NSE降低水平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迟发性脑缺血脑血管痉挛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组脑血管痉挛发生后持续时间和发生率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的患者中AA组为84.3%,整体预后优于A组(58.8%)和对照组(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A组总发生率11.4%,AA组总发生率15.6%,对照组发生率为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镇静治疗可能改善脑组织代谢和脑血管痉挛,高水平相比低水平的瑞马唑仑有较好的脑组织保护和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的作用,对脑动脉瘤破裂术后患者改善临床预后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脑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脑功能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指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血必净治疗后转归的影响
9
作者 李万华 王绍谦 刘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7期3147-3151,共5页
目的研究衰弱指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血必净治疗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开封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当天,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统计所有患者年龄、体重、心率、糖尿病史... 目的研究衰弱指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血必净治疗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开封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当天,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统计所有患者年龄、体重、心率、糖尿病史、性别等基本信息;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肌酐、血小板计数等;于入院当天,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衰弱指数,并根据衰弱指数将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衰弱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营养支持、预防应激性溃疡、液体复苏等常规治疗,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记录所有患者治疗28 d内转归情况(存活、病死)。通过Cox回归分析,探究衰弱指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血必净治疗转归的影响。结果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中无衰弱29例,占比32.22%;衰弱前期34例,占比37.78%;衰弱27例,占比30.00%。3组年龄对比,衰弱组>衰弱前期组>无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体温、心率、糖尿病史、白细胞计数、血肌酐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内,90例老年脓毒性患者中病死24例,占比26.67%,其中无衰弱组4例,衰弱前期组8例,衰弱组12例;3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7.137,P=0.028)。经Cox模型分析,衰弱指数会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血必净治疗转归产生影响(HR>1,P<0.05)。结论衰弱指数会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血必净治疗转归产生影响,且衰弱指数越高,老年脓毒症患者转归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老年人 血必净 衰弱指数 治疗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生存状况分析
10
作者 胡洋 王绍谦 王丽萍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37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发病6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方式评估预后,分析并发肺炎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n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 目的:探究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37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发病6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方式评估预后,分析并发肺炎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n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NIHSS评分高、复发性脑梗死、脑梗死分型为非LACI型、存在卒中后肺炎为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374例患者失访51例,41例患者并发肺炎,282例患者未并发肺炎,随病期延长,并发肺炎与未并发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均升高;2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3个月死亡率和6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生存状况低于未并发肺炎的患者。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肺炎为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且并发肺炎会降低患者发病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缺血性卒中 生存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