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技术研发与煤矿开采技术应用
1
作者 王纪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6,共2页
煤矿的开发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通过物理技术进行的开发与应用。文中重点分析了当前主流的物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煤炭开采技术的分析,研究物理技术在煤矿开发技术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物理技术 煤矿开发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无烟煤燃烧NO_x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为术 刘军 +2 位作者 王保文 姚明宇 王纪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3-998,共6页
针对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对炉内劣质无烟煤燃烧和NOx释放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煤粉浓度、一次风速及前后墙配风方式对炉内NOx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煤粉浓度可显著降低炉膛出口NOx排放,在锅炉负荷允许范围内,与常规浓度相... 针对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对炉内劣质无烟煤燃烧和NOx释放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煤粉浓度、一次风速及前后墙配风方式对炉内NOx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煤粉浓度可显著降低炉膛出口NOx排放,在锅炉负荷允许范围内,与常规浓度相比,NOx排放量可降低42%;合理选择前后拱一次风速可有效控制炉内NOx生成,存在最佳一次风速;炉膛前后墙配风方式对炉内火焰对称性影响较大,而对NOx生成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W火焰锅炉 NOX排放 煤粉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劣质无烟煤燃烧NO_x释放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为术 刘军 +2 位作者 王保文 姚明宇 王纪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0-315,共6页
针对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煤粉浓度和燃烬风对劣质无烟煤燃烧NOx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Ox主要在煤粉燃烧前期距一次风喷口2~4 m处大量生成,选择合适的煤粉浓度,炉内NOx最大值可下降16.5%;与常规浓度相... 针对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煤粉浓度和燃烬风对劣质无烟煤燃烧NOx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Ox主要在煤粉燃烧前期距一次风喷口2~4 m处大量生成,选择合适的煤粉浓度,炉内NOx最大值可下降16.5%;与常规浓度相比,高浓度煤粉燃烧可有效降低炉膛出口NOx排放;燃烬风对炉内各物质含量及NOx的生成影响显著,燃烬风率由6%增加到15%,炉膛出口NOx排放量由756.0 mg/m3下降到502.9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W火焰锅炉 NOx释放 煤粉浓度 燃烬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烟道飞灰颗粒电除尘捕获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为术 王鑫 +3 位作者 张春杰 王纪宏 王保文 姚明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7-1014,共8页
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1台连接于锅炉烟道的线板式静电除尘器(ESP)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ESP内烟气流场分布、电晕电场以及飞灰颗粒的荷电特性和运动轨迹,并分析了电场力与湍流作用对烟气流动和飞灰颗粒捕获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1台连接于锅炉烟道的线板式静电除尘器(ESP)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ESP内烟气流场分布、电晕电场以及飞灰颗粒的荷电特性和运动轨迹,并分析了电场力与湍流作用对烟气流动和飞灰颗粒捕获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分布板能均化烟气流场,降低电场区入口烟气流速;电场区飞灰颗粒质量浓度沿深度方向逐渐降低,放电极电压的增加使得飞灰颗粒荷电量增加,较强的电场力增强了收尘极板对飞灰颗粒的捕获,提高了收尘效率;在较高的烟气流速下飞灰颗粒所受惯性力增大,克服电场力逃脱收尘极板捕获的能力增强,使得ESP收尘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除尘器 飞灰颗粒 湍流 收尘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山羊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调查及处置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玉疆 王纪宏 +2 位作者 吴仲林 邓祺君 李金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2期5-7,12,共4页
2020年6月,四川省宜宾市某从事山羊养殖的村民被诊断为布鲁氏菌病病例。为及时获得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传播风险,科学处置疫情,通过现场走访、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畜间疫情调查,并制定了严格的疫情处置方案。调查发现:该养羊户13只存... 2020年6月,四川省宜宾市某从事山羊养殖的村民被诊断为布鲁氏菌病病例。为及时获得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传播风险,科学处置疫情,通过现场走访、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畜间疫情调查,并制定了严格的疫情处置方案。调查发现:该养羊户13只存栏山羊中有4只存在布鲁氏菌感染;疫情来源可能是该养羊户从外地购入的未经检疫的患病羊只,且未经隔离就合群饲养导致疫病在群间传播;人员缺乏布鲁氏菌病防护意识,养殖过程中与病羊密切接触而被感染。本起疫情经采取全群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加强宣传、开展排查和消毒等处置措施后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扩散。本起疫情提示,须加强基层养殖户的布鲁氏菌病防治宣传,严格动物引入检疫和自身生物安全防护,这对防止布鲁氏菌病传入,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山羊 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