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ZTC1+1Ⅱ型澄清剂对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的除杂工艺 被引量:4
1
作者 秦枫 李金贵 +3 位作者 朱善元 王红昀 王安平 吴双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50-154,169,共6页
为确定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物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作用温度为自变量,以皂苷含量和固形物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Design-Expert... 为确定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物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作用温度为自变量,以皂苷含量和固形物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Design-Expert响应面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最佳除杂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生药质量与皂苷提取液体积之比)为0.19 g/mL,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2组分加入顺序为先B组分后A组分,澄清剂B组分和A组分加入量分别为10%、5%药液体积,作用温度为4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工艺的优化,得出固形物去除率为28.40%,皂苷保留率为92.22%,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4%和0.56%,重现性较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 ZTC1+1Ⅱ型澄清剂 皂苷含量 固形物去除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慢性肝损伤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其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靓睿 王诗琪 +2 位作者 王红昀 董若瑶 孟胜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7-751,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能量异常。方法给予大鼠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大豆油溶液,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肝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膜肿胀度、细胞内辅酶ⅠNAD (H)含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 目的研究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能量异常。方法给予大鼠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大豆油溶液,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肝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膜肿胀度、细胞内辅酶ⅠNAD (H)含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膜肿胀度水平、辅酶ⅠNAD (H)、ATP水平明显降低(P <0.05),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损伤程度逐渐增加(P <0.01)。结论在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中,肝脏线粒体功能受损,能量代谢异常,提示肝脏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能量代谢异常在临床肝脏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慢性肝损伤 线粒体损伤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