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破壁方法提取真菌DNA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万青 李芳秋 +2 位作者 王立魁 邵海枫 史利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索和评价提取致病性真菌DNA的简便方法。方法分别用6种方法(液氮冻融、-70℃冻融、溶胞酶消解、超声破碎、高盐溶液、尿素溶液)裂解真菌细胞壁,再用市售DNeasy B lood&Tissue K it试剂盒提取DNA,最后通过对提取物进行比色定量... 目的探索和评价提取致病性真菌DNA的简便方法。方法分别用6种方法(液氮冻融、-70℃冻融、溶胞酶消解、超声破碎、高盐溶液、尿素溶液)裂解真菌细胞壁,再用市售DNeasy B lood&Tissue K it试剂盒提取DNA,最后通过对提取物进行比色定量和PCR检测评价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弊。结果酶消解破壁法提取真菌DNA效率最高,重复性良好。模拟全血标本中白色念珠菌检测限为102个孢子,烟曲霉及新型隐球菌检测限为103个孢子。结论酶消解破壁法提取真菌DNA在6种方法中效率最高,可用于临床常见真菌感染的PCR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DNA 提取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病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史利宁 李芳秋 +3 位作者 邵海枫 王立魁 王卫萍 黄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Platelia Aspergillus EIA法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回顾性地将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排除IA,并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是否接受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分为:... 目的回顾性分析Platelia Aspergillus EIA法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回顾性地将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排除IA,并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是否接受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分为:恶性血液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HSCT)组(A组),使用了影响免疫功能药物但非恶性血液病及HSCT患者组(B组),非恶性血液病及HSCT且未使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患者组(C组),分析GM实验在各组患者中的以及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781例患者,最终确诊8例,临床诊断33例,拟诊189例,排除IA551例。230例不能排除真菌感染的患者中160例GM阳性,阳性率69.6%,其中确诊6例,临床诊断24例,拟诊130例。GM实验总的敏感性、特异性、NPV分别为73.2%、81.7%、97.6%。在不同类型的患者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差异,A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7%、88.4%,B组为81.2%、81.4%,C组为45.5%、78.7%;不同类型的患者GM试验结果吸光率指数(AI)的中位数分别为A组2.78,B组1.82,C组0.585;A组、B组与C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AI值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5)。至少68.0%真菌培养阳性患者GM阳性时间早于培养阳性2~11d。结论Platelia Aspergillus EIA法检测GM对IA高危患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及HSCT患者、使用了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其他患者有早期诊断价值,连续监测患者的GM水平,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进展程度、对治疗的反应性及预后;但在非血液病且未使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患者中其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A法 半乳甘露聚糖 侵袭性曲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47模拟多肽抗原在诊断侵袭性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万青 潘婕 +3 位作者 李芳秋 曹彤 王立魁 邵海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利用噬菌体肽库来源的P47模拟抗原建立的ELISA法,探讨该模拟抗原在侵袭性白色念珠菌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培养确诊的各类念珠菌侵袭性感染和浅表感染的病人血清130份,用模拟抗原包被ELISA微孔板,测定抗P47抗体,考... 目的利用噬菌体肽库来源的P47模拟抗原建立的ELISA法,探讨该模拟抗原在侵袭性白色念珠菌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培养确诊的各类念珠菌侵袭性感染和浅表感染的病人血清130份,用模拟抗原包被ELISA微孔板,测定抗P47抗体,考察该方法能否区分白色念珠菌侵袭性感染和浅表感染,以及与其他念珠菌感染的交叉反应。结果经细菌培养鉴定确证为白色念珠菌侵袭性感染的病人血清35份,抗P47抗体阳性率为100%,浅表感染者阳性率为4.8%(2/42),热带念珠菌侵袭性感染者抗P47抗体阳性率为16.7%(3/18)。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以及未能鉴定到种的念珠菌侵袭性和浅表感染者血清,均未检测到抗P47抗体。结论用白色念珠菌菌丝蛋白P47模拟抗原建立ELISA检测抗P47抗体,虽然与热带念珠菌侵袭性感染有部分交叉反应,但仍可用于白色念珠菌侵袭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抗原 白色念珠菌 侵袭性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精子蛋白17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共表达卵巢癌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韩艳玲 李芳秋 +3 位作者 刘群 周万青 张蕾 王立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04-906,910,I0001,共5页
目的:建立人精子蛋白17(hSp17)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共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模型。方法:用PCR方法获取hSp17基因片段,HindⅢ/KpnⅠ双酶切、T4 DNA连接酶连接的方法将hSp17基因片段克隆至含报告基因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脂质... 目的:建立人精子蛋白17(hSp17)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共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模型。方法:用PCR方法获取hSp17基因片段,HindⅢ/KpnⅠ双酶切、T4 DNA连接酶连接的方法将hSp17基因片段克隆至含报告基因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脂质体介导转染卵巢癌细胞HO8910,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hSp17/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株。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pEGFP-N1/hSp17重组质粒的构建完全正确。荧光观察与Western blot均证实了hSp17/EGFP蛋白的共表达,且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株。结论:成功构建hSp17/EGFP共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模型,为研究hSp17异常表达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hSp17为靶标的肿瘤诊断和生物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精子蛋白17 卵巢癌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水解苦味肽对大黄鱼白细胞与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BLESSING Gwekwe 李颖杰 +11 位作者 PHARES Choto 殷小龙 缪文华 陈美龄 林慧敏 霍健聪 王立魁 JAMAL Akida 曾丽娟 罗成 邓尚贵 王金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892-898,共7页
目的探究酶水解苦味肽对大黄鱼白细胞与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鮸鱼鱼肉制备苦味最高的苦味肽。以幼大黄鱼为实验对象,分别设置4个不同的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 目的探究酶水解苦味肽对大黄鱼白细胞与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鮸鱼鱼肉制备苦味最高的苦味肽。以幼大黄鱼为实验对象,分别设置4个不同的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其进行腹腔注射苦味肽,观察8周后采血检测,以白细胞/总血细胞的平均比率和溶菌酶活性为指标评价苦味肽对大黄鱼先天免疫系统的作用效果。结果胃蛋白酶水解产生的苦味肽苦味最高。对照组的白细胞/总血细胞的平均比率为14.6%,低剂量组(0.6 mg/鱼)为28.86%,中剂量组(1.2 mg/鱼)为35%,高剂量组(2.4 mg/鱼)为29.3%。在白细胞对乳胶颗粒的体外吞噬作用实验中,对照组与测试组的吞噬指数分别为1.15(0mg/L),1.88(0.4mg/L),3.84(0.8mg/L),5.94(1.2mg/L)。溶菌酶在60min内的相对裂解活性分别为0.17、0.101、0.307和0.198。与对照组相比苦味肽可以提高大黄鱼的免疫力,当注射剂量为1.2mg时,吞噬与溶菌酶活性都显著升高,可初步确定最佳注射剂量为1.2mg。结论苦味肽可以通过多途径有效地提高天然免疫的作用,可以降低大黄鱼疾病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先天性免疫 吞噬测定 溶菌酶测定 苦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