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的元认知与儒家的自省:概念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立皓 汪凤炎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从哲学基础、对象、内容、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的元认知与儒家的自省有四处共通之处和四处迥异之处。共通之处:首先,两者指向的都是自身的心理状态或行为,方向皆为向内;其次,两者基本涉及了自知、自评和自控等因素... 从哲学基础、对象、内容、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的元认知与儒家的自省有四处共通之处和四处迥异之处。共通之处:首先,两者指向的都是自身的心理状态或行为,方向皆为向内;其次,两者基本涉及了自知、自评和自控等因素;再次两者都以较为基础的认知和省察为基础;最后,都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诉求。迥异之处:首先,两者的哲学基础不一样;其次,两者主要的认知或省察内容不一样;再次,两者的评定标准与方法不一样;最后,对具体的培养方法重视程度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自省 概念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大学生智慧隐含概念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皓 汪凤炎 《心理研究》 2015年第3期77-85,共9页
采用自编里克特式问卷对411名中国大学生和420名德国大学生进行了智慧隐含概念的调查,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后,结果显示:(1)中德大学生的智慧隐含概念都包括了"善为人"与"会处事&... 采用自编里克特式问卷对411名中国大学生和420名德国大学生进行了智慧隐含概念的调查,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后,结果显示:(1)中德大学生的智慧隐含概念都包括了"善为人"与"会处事"两方面的内容,可分为人际态度、行为特点、性格特点、人际能力和广博灵变性共5个部分;(2)"甜葡萄"效应使得中国大学生相对更重视"行为特点"因素,德国大学生相对更重视"广博灵变性"因素;(3)两国大学生在某些项目的相对影响力上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大学生 智慧 隐含概念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人物信息对评价智慧的影响:中德大学生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皓 汪凤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1期7-12,共6页
采用准实验法来发现目标人物的信息对其智慧水平评价的影响,被试为411名中国大学生和420名德国大学生,自编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智慧者的故事,第二部分为里克特式项目。经过方差分析后发现:目标人物的年龄、性别和智慧类型对其... 采用准实验法来发现目标人物的信息对其智慧水平评价的影响,被试为411名中国大学生和420名德国大学生,自编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智慧者的故事,第二部分为里克特式项目。经过方差分析后发现:目标人物的年龄、性别和智慧类型对其智慧水平评价有显著影响;被试国别与目标人物的年龄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人物 评价智慧 跨文化研究 准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对智慧评价的影响:中非大学生跨文化研究
4
作者 王立皓 汪凤炎 《心理研究》 2013年第5期86-91,共6页
研究以故事法对205名中国大学生和152名非洲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智慧评价水平为因变量,以被试国别、目标人物的长幼、性别和智慧类型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目标人物长幼主效应显著;(2)被试国别×目标人物性别交互效应显著... 研究以故事法对205名中国大学生和152名非洲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智慧评价水平为因变量,以被试国别、目标人物的长幼、性别和智慧类型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目标人物长幼主效应显著;(2)被试国别×目标人物性别交互效应显著;(3)目标人物智慧类型主效应显著;(4)被试国别在全部方差分析中主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人物信息 智慧评价 中国 非洲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啶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唐乾 苏晋红 +6 位作者 曹洪玉 王立皓 史飞 王爱玲 宫婷婷 金晓军 郑学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82-1992,共11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激光闪光光解(LFP)和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8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嘧啶衍生物(PDs,其中PDs A 5-FU为成药,PDs B-H为实验室自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和激光闪光光解技术分析...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激光闪光光解(LFP)和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8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嘧啶衍生物(PDs,其中PDs A 5-FU为成药,PDs B-H为实验室自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和激光闪光光解技术分析了PDs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PDs A和B为静态猝灭,PDs G和H为动态猝灭.用双倒数曲线法得出5种PDs与H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在测定条件下5种PDs与载体结合位点数均为1,且均以弱结合力结合,通过热力学参数ΔH,ΔS和ΔG推测出PDs B,C和E与HSA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PDs A和D与HSA之间的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分子对接结果与其一致.根据F9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FRET)分析了HSA和PDs之间的结合距离(r),其结果均小于4 nm,符合能量转移理论.进一步利用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和圆二色光谱考察了PDs与HSA结合过程中HSA空间构象的变化,结果显示,仅PDs A和C对HSA的芳香族氨基酸周围的疏水性略有增强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SA可以作为优良的载体来运输和储存PDs A^E,这为嘧啶衍生物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嘧啶衍生物 三维荧光技术 激光闪光光解 分子对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与NO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乾 李玲兢 +3 位作者 李如玉 曹洪玉 王立皓 郑学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62-1873,共12页
目的:为了探究NO与细胞色素c(Cyt c)的结合反应过程以及其对血红素蛋白构象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等光谱法研究不同价态Cyt c、不同影响因素下,Cyt c直接与NO之间的结合反应,并且阐述... 目的:为了探究NO与细胞色素c(Cyt c)的结合反应过程以及其对血红素蛋白构象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等光谱法研究不同价态Cyt c、不同影响因素下,Cyt c直接与NO之间的结合反应,并且阐述了NO与Cyt c反应的荧光猝灭机制。结果表明:NO更容易与三价铁Cyt c(Cyt c-Fe(III))反应。NO不仅能与蛋白质氨基酸侧链弱结合,还能与血红素铁发生紧密结合。通过荧光猝灭机制可知:NO与Cyt c结合为静态猝灭,二者以静电引力等弱结合力结合,结合位点数为1。同时,受NO诱导作用,Cyt c中血红素Fe-S键变弱促进NO与Cyt c的紧密结合。二者结合受到NO浓度的影响。溶液中游离芳香族氨基酸均促进两者结合反应,其中Tyr促进作用最强;355 nm激光照射促进NO与Cyt c的结合;但有Phe、Trp残基存在时激光照射却阻碍了结合作用。NO与Cyt c的结合会改变Cyt c蛋白构象及周围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导致肽链伸展,极性增强。意义:本文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NO气体小分子与血红素蛋白结合以及在不同因素条件下对血红素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ProliNONOate 不同因素 结合反应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酸/Ag-Cu合金纳米粒子/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皓 王舒媛 +2 位作者 唐乾 曹洪玉 郑学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8-1545,共8页
本文将Ag-Cu合金纳米粒子、Dawson型结构多酸K_(6)[P_(2)W_(18)O_(62)]·14H_(2)O(简写为P_(2)W_(18))同时引入到TiO_(2)薄膜体系中,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P_(2)W_(18)/Ag-Cu/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并通过光电流-时间曲... 本文将Ag-Cu合金纳米粒子、Dawson型结构多酸K_(6)[P_(2)W_(18)O_(62)]·14H_(2)O(简写为P_(2)W_(18))同时引入到TiO_(2)薄膜体系中,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P_(2)W_(18)/Ag-Cu/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并通过光电流-时间曲线和光电流-光电压曲线等测试考察了复合膜电极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_(2)W_(18)/Ag-Cu/TiO_(2)复合膜电极相较于TiO_(2)电极、Ag-Cu/TiO_(2)电极和P_(2)W_(18)/TiO_(2)电极具有更高的光电流响应和光电转换效率。同时,P_(2)W_(18)/Ag-Cu/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还展现出更好的对生物小分子乳酸的光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 二氧化钛 Ag-Cu合金纳米粒子 光电性能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靛果花青素对二氧化钛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立皓 米春青 +2 位作者 唐乾 曹洪玉 郑学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0-1117,共8页
本论文将蓝靛果花青素(主要成分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简称C3G)引入到TiO_(2)薄膜体系中,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C3G/TiO_(2)复合膜电极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光电流-时间曲线和光电流-光电压曲线等测试考察了复合膜电极的光电... 本论文将蓝靛果花青素(主要成分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简称C3G)引入到TiO_(2)薄膜体系中,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C3G/TiO_(2)复合膜电极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光电流-时间曲线和光电流-光电压曲线等测试考察了复合膜电极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3G/TiO_(2)复合膜电极的光电流响应较单纯的TiO_(2)膜电极明显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比单纯的TiO_(2)膜电极提高了80%。同时,C3G/TiO_(2)复合膜电极还展现出对甲醇更好的光电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花青素 二氧化钛 复合膜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游离半胱氨酸对血红蛋白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及机理
9
作者 曹洪玉 史飞 +2 位作者 唐乾 王立皓 郑学仿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具有环状共轭结构的呼吸蛋白,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血红素辅基的结构变化,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生物功能的表达。研究中发现,紫外区波长光照射血红蛋白能够引起其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光照实验中加入游离半胱...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具有环状共轭结构的呼吸蛋白,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血红素辅基的结构变化,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生物功能的表达。研究中发现,紫外区波长光照射血红蛋白能够引起其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光照实验中加入游离半胱氨酸有助于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metHb)结构的稳定。266nm光照后高铁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deoxyhemoglobin,deoxyHb)、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O2)和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HbCO)均被激发至各自相应激发态,其Soret带谱峰衰减至基态的时间大致相同;加入游离半胱氨酸后,半胱氨酸与各激发态铁卟啉发生电子传递,在直接和间接地进行了电子传递后,激发态铁卟啉衰减时间发生变化,metHb、HbO2和HbCO衰减时间明显延长,但deoxyHb变化相对较小。对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曲线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综合分析可知,4种形态血红蛋白被光激发至各自激发态后,铁卟啉均反应形成具有一空位的六配位平面结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光诱导 激光闪光光解 半胱氨酸 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60K Mb定点突变对肌红蛋白结构及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
10
作者 唐乾 李如玉 +3 位作者 职秋雁 曹洪玉 王立皓 郑学仿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796,共9页
为了探究肌红蛋白表面60位的Asp突变为Lys后对蛋白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法和圆二色法对WT Mb及D60K Mb的结构及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D60K Mb的荧光量子产率远大于WT Mb。通过研究pH值和结构对荧光... 为了探究肌红蛋白表面60位的Asp突变为Lys后对蛋白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法和圆二色法对WT Mb及D60K Mb的结构及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D60K Mb的荧光量子产率远大于WT Mb。通过研究pH值和结构对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发现Mb 60位天冬氨酸(Asp)突变为赖氨酸(Lys)后,蛋白表面电荷发生改变,导致蛋白的荧光量子产率明显增强;同时使蛋白内部的芳香族氨基酸较原来更暴露,极性增强,激发态分子的去激发过程由原来的无辐射能量转移为主转变为辐射能量转移为主,最终导致荧光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D60KMb 光谱 结构 荧光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t c与NO配位反应及环境因素对其反应的影响
11
作者 唐乾 李如玉 +3 位作者 史珊珊 曹洪玉 王立皓 郑学仿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61-68,共8页
本文采用光谱法研究NO与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配位过程,并考察不同外界环境,如O2、离子强度、pH、温度、缓冲溶液、拥挤试剂和光照等因素对Cyt c与NO结合与解离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溶液中微量O_2的存在会阻碍Cyt c与NO的结... 本文采用光谱法研究NO与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配位过程,并考察不同外界环境,如O2、离子强度、pH、温度、缓冲溶液、拥挤试剂和光照等因素对Cyt c与NO结合与解离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溶液中微量O_2的存在会阻碍Cyt c与NO的结合;随离子强度的增大,其结合反应速率下降;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Cyt c与NO的结合;酸性缓冲溶液中反应速率较碱性快;拥挤试剂的添加对稳定蛋白结构有较好的作用,降低Cyt c与NO的反应速度,其中Ficoll 70拥挤环境二者结合最慢;光照会促进Cyt c-NO的解离,光照使Cyt c-NO的解离速率增加一倍。本文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NO等活性气体与血红素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NO在生物体内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NO 外界条件 亚硝酰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激发金属配位四苯基卟啉瞬态吸收和衰减动力学性质研究
12
作者 马子辉 王梦妍 +3 位作者 曹洪玉 唐乾 王立皓 郑学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7-775,共9页
以四苯基卟啉为实验模板,结合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数据及理论计算结果研究了光激发4种金属配位卟啉的光谱性质.光激发后,四苯基卟啉化合物TPP-2H,TPP-Zn和TPP-Mg稳态吸收光谱Soret带谱峰强度均明显降低,TPP-N... 以四苯基卟啉为实验模板,结合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数据及理论计算结果研究了光激发4种金属配位卟啉的光谱性质.光激发后,四苯基卟啉化合物TPP-2H,TPP-Zn和TPP-Mg稳态吸收光谱Soret带谱峰强度均明显降低,TPP-Ni吸收强度由0.3 a.u.增至1.3 a.u.,TPP-FeCl谱峰变化较小.TPP-2H和镁、锌配位卟啉的瞬态吸收光谱Soret带出现明显负峰,激光激发后其瞬态中间体的消光系数(εt)小于基态的消光系数(εG),ΔOD值为负值;3种卟啉正负峰微秒级衰减动力学过程表明,光激发后分子产生较为稳定的中间态,有利于光电转换或光反应.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金属卟啉光学性质差异由金属配位空轨道和电子排布引起.以上卟啉光学性质可协助理解光合作用过程,并为选择光电转换新型卟啉材料的配位金属提供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卟啉 光激发 瞬态吸收光谱 衰减动力学 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D2同源模建及其与CDKs抑制剂对接研究
13
作者 杜亚男 陈靖峰 +4 位作者 先正平 曹洪玉 唐乾 王立皓 郑学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71-2879,共9页
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D2,CCND2)在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会诱发肿瘤等疾病,设计高选择性CCND2药物对抑制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PDB数据库中与CCND2一级序列同源性最高的3G33为模板蛋白建模,通过Loop环区能量优化最终得到具有较高合理... 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D2,CCND2)在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会诱发肿瘤等疾病,设计高选择性CCND2药物对抑制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PDB数据库中与CCND2一级序列同源性最高的3G33为模板蛋白建模,通过Loop环区能量优化最终得到具有较高合理性和可信度的三维蛋白结构模型,最优模型VerifyScore为100.920,预测获得10个可能的活性位点。构建药物小分子的最低能量结构,将小分子对接至蛋白活性位点,根据对接模型确定不同药物小分子与蛋白活性位点的相互作用方式,筛选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s)类似物作为药物小分子配体,实验结果对进一步研究CyclinD2的结构、功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2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