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4,6-二取代嘧啶-2-基)-N′-(1-甲基-3-乙基-4-氯吡唑-5-基)甲酰基(硫)脲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立增 姜林 +1 位作者 王立银 张登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84-1288,共5页
利用活性结构拼接原理,将高效杀螨剂吡螨胺分子的吡唑环部分引入酰基(硫)脲化合物中,以1-甲基-3-乙基-4-氯-5-甲酸基吡唑和2-氨基-4,6-二取代嘧啶为起始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5种N-(4,6-二取代嘧啶-2-基)-N′-(1-甲基-3-乙基-4-氯吡唑... 利用活性结构拼接原理,将高效杀螨剂吡螨胺分子的吡唑环部分引入酰基(硫)脲化合物中,以1-甲基-3-乙基-4-氯-5-甲酸基吡唑和2-氨基-4,6-二取代嘧啶为起始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5种N-(4,6-二取代嘧啶-2-基)-N′-(1-甲基-3-乙基-4-氯吡唑-5-基)甲酰基脲和5个N-(4,6-二取代嘧啶-2-基)-N′-(1-甲基-3-乙基-4-氯吡唑-5-基)甲酰基硫脲化合物,其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在50mg/L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的杀螨活性不太理想,但有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Ⅰb、Ⅰc和Ⅰe对稗草主根的生长抑制率大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甲酰基脲 吡唑甲酰基硫脲 合成 杀螨活性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立增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共4页
传唱是唐诗向外扩散的重要途径。唐代的乐工歌妓与文人之间默契合作,为诗歌的广泛传唱营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传唱唐诗的乐工歌妓大都是职业化歌手,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辞乐相配的过程中,乐工歌妓还要进行"二度创作"。... 传唱是唐诗向外扩散的重要途径。唐代的乐工歌妓与文人之间默契合作,为诗歌的广泛传唱营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传唱唐诗的乐工歌妓大都是职业化歌手,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辞乐相配的过程中,乐工歌妓还要进行"二度创作"。乐工歌妓的传唱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彰显出唐诗的艺术魅力,促进了唐诗创作的繁荣,使唐诗在题材上趋于大众关怀,在风格上走向通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乐工歌妓 诗歌 传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皇乐议与隋初政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立增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3-36,共4页
开皇乐议与隋初的政治有关。隋文帝在议乐过程中倚重北周旧臣,与他在政治上的用人政策是一致的。苏威在政治上的权力造就了苏夔朋党的出现,苏夔朋党对开皇乐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何妥因猜中文帝心理而受信任。隋文帝反对旋宫之法,正是... 开皇乐议与隋初的政治有关。隋文帝在议乐过程中倚重北周旧臣,与他在政治上的用人政策是一致的。苏威在政治上的权力造就了苏夔朋党的出现,苏夔朋党对开皇乐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何妥因猜中文帝心理而受信任。隋文帝反对旋宫之法,正是其猜忌防范心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皇乐议 隋朝初期 隋文帝 用人政策 乐律改制 社会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时期《巫山高》仿辞探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增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1期8-13,共6页
汉唐时期人们仿拟《巫山高》的母题是该曲调的古辞。其仿拟有两种方式:一是音乐层面上的仿拟,即"因其声而作歌",所拟之辞在篇章体制上力求与古辞相似,而题意却毫无关联;二是文学层面上的仿拟,即"据题为之",仿辞多... 汉唐时期人们仿拟《巫山高》的母题是该曲调的古辞。其仿拟有两种方式:一是音乐层面上的仿拟,即"因其声而作歌",所拟之辞在篇章体制上力求与古辞相似,而题意却毫无关联;二是文学层面上的仿拟,即"据题为之",仿辞多描写巫山风景,"杂以阳台神女之事",且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虽然众多仿辞有雷同承袭之处,但还是表现出因时代而异、因人而异的特点,其中仍不乏优秀之作。仿拟现象在乐府诗中十分普遍,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高 仿拟 继承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夜啼》本事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增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相关文献中谓乐府诗《乌夜啼》的本事或与刘义庆有关,或与何宴有关,经考察均难以信从。本文以为,这首乐府诗是在古代乌鸦报喜风俗的背景下产生的。
关键词 《乌夜啼》 本事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适《燕歌行》为模仿之作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增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人们对高适《燕歌行》的本事有多种说法,其实该诗是在模仿前人边塞乐府诗的基础上写成的。该诗的篇章体制因袭了前人拟辞的程式,诗中时空背景的设置、对军中苦乐不均的描写、对“城南”少妇的描写等均源自前人的边塞乐府诗。
关键词 高适 《燕歌行》 程式 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的音乐信息
7
作者 王立增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8-52,共5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涉及的音乐信息需要考辨和分析,其中记录的歌辞不一定是周公、成王等人亲自制作,而是将他人所作的治政之辞经过乐师的剪裁、配乐后传为乐歌。由于此二篇是后人追述而成,因而反映的不是西周初年真实的...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涉及的音乐信息需要考辨和分析,其中记录的歌辞不一定是周公、成王等人亲自制作,而是将他人所作的治政之辞经过乐师的剪裁、配乐后传为乐歌。由于此二篇是后人追述而成,因而反映的不是西周初年真实的音乐表演情况,而是春秋乃至于战国时期的音乐观念与音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周公之琴舞》 《耆夜》 音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唐代乐府诗“正名”——唐代乐府诗中几个相关概念的解析
8
作者 王立增 《中国韵文学刊》 2005年第4期14-18,共5页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唐代乐府诗中的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晰,在研究过程中带来了许多不便。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可以认为,应将唐人拟写唐以前题目的乐府诗称作是“旧题乐府诗”,唐人自制题目的乐府诗称作是“新题乐府诗”。又通过对乐...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唐代乐府诗中的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晰,在研究过程中带来了许多不便。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可以认为,应将唐人拟写唐以前题目的乐府诗称作是“旧题乐府诗”,唐人自制题目的乐府诗称作是“新题乐府诗”。又通过对乐府与歌行进行区分,认为乐府是“诗之一体”,歌行则是独立的一种文体,其本质是七言自由体的形式,具有易于入乐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乐府诗 名称 解析 文学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语助动词及其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立增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25,共6页
关键词 助动词 副动词 行为动作 现代哈萨克语 基本动 主要动词 过去时形式 结合方式 耿世民 复合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诗在当时的吟诵传播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兵 王立增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吟诵是唐诗在当时向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传播者具有广泛性、非职业化、链条模糊、主动与随意并存等特征。在具体的传播方式方面,唐人曾进行过多种艺术探索,样式繁多,并不单一乏味。传播的场所或是在公开场合,或是在私密空间。传播... 吟诵是唐诗在当时向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传播者具有广泛性、非职业化、链条模糊、主动与随意并存等特征。在具体的传播方式方面,唐人曾进行过多种艺术探索,样式繁多,并不单一乏味。传播的场所或是在公开场合,或是在私密空间。传播的诗歌既有自己所写,也有别人之作;既有诗歌中的一二佳句,也有全篇诗歌。吟诵传播对唐诗发展的影响是: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成就了名人名作,刺激了创作,促进了格律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吟诵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语方言在形态方面的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立增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18,21,共3页
关键词 现代哈萨克语 东北方言 附加成分 文学语言 东哈萨克斯坦 语法范畴 动词命令式 西南方言 第二人称 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哈萨克语方言研究及其语音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立增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哈萨克语 方言研究 哈萨克族 哈萨克斯坦 汉语 语音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中央民族大学 哈萨克人 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哈萨克语助动词“E”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增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5-47,36,共4页
助动词一直是哈萨克语语法中的热门话题,对此国内外均有较详细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加上时态附加成分所构成的“di”、“kn”、“ms”诸形式的研究,对本身的研究却不够。因此,笔者试图根据古代和现代的部分语言资料,对本身进行... 助动词一直是哈萨克语语法中的热门话题,对此国内外均有较详细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加上时态附加成分所构成的“di”、“kn”、“ms”诸形式的研究,对本身的研究却不够。因此,笔者试图根据古代和现代的部分语言资料,对本身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助动词源于古代突厥语的“э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语 突厥语 附加成分 语言资料 否定形式 中央民族学院 热门话题 疑问代词 穆德 土耳其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腿的加工
14
作者 王立增 《养殖技术顾问》 2005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火腿 加工工艺 产品特点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史·列女传》中女性形象的分类及其塑造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丽 王立增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3-27,共5页
《宋史·列女传》作为历史文本,在塑造49位人物形象时展现出某些文学化的成份。其中所写的女性,可分为四类:贞节型、孝顺型、忠义型、自强型,都是宋代社会女性生活的真实影印。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有语言动作描写、互比... 《宋史·列女传》作为历史文本,在塑造49位人物形象时展现出某些文学化的成份。其中所写的女性,可分为四类:贞节型、孝顺型、忠义型、自强型,都是宋代社会女性生活的真实影印。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有语言动作描写、互比映衬、虚实相生等,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列女传》 形象分类 塑造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语中的减音现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立增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4-36,共3页
减音是指在口语或书面语中,词的某些音被省略的现象,也叫做语音的脱落。它是语流音变的一种形式。语流音变是指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位往往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 减音是指在口语或书面语中,词的某些音被省略的现象,也叫做语音的脱落。它是语流音变的一种形式。语流音变是指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位往往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的一些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换位、弱化、减音等几种。在哈萨克语中上述语流音变的现象都是存在的。其中减音现象最常见,而且涉及面很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语 减音 语流音变 附加成分 突厥语 中所 变格 牧村 类词 增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住宅建筑水暖安装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提纲)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立增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23期214-214,共1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以及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住宅水暖问题便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走出住宅水暖安装的局限性是提升建筑环保、消防以及节能等环节的重要所在。只有及时的发现水暖安装质量问题并合理解决,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以及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住宅水暖问题便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走出住宅水暖安装的局限性是提升建筑环保、消防以及节能等环节的重要所在。只有及时的发现水暖安装质量问题并合理解决,才能为人们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本篇论文将对住宅建筑水暖安装的质量问题及防护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建筑 水暖安装 质量问题及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的产仔及羔羊饲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立增 《养殖技术顾问》 2001年第4期4-6,共3页
关键词 羔羊 补饲 初乳 生长发育 绵羊 保姆羊 母羊 产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固体自微乳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娟 岳晶晶 +5 位作者 冯璇 王立增 褚兰玲 解文静 张佳靓 吕奕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45-152,共8页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的稳定性和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采用二氧化硅物理吸附的方式制备二氢杨梅素固体自微乳。二氧化硅和液体自微乳质量比≥0.6时,制备得到白色疏松粉末状的固体自微乳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制得的固体自微乳中二氢杨梅素...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的稳定性和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采用二氧化硅物理吸附的方式制备二氢杨梅素固体自微乳。二氧化硅和液体自微乳质量比≥0.6时,制备得到白色疏松粉末状的固体自微乳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制得的固体自微乳中二氢杨梅素质量分数为(0.30±0.03)%。X射线衍射分析与红外光谱分析显示,二氢杨梅素以无定形或溶解态存在于样品中,液体自微乳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吸附进二氧化硅孔洞。体外释放结果表明,液体和固体自微乳的释放时间延长,可持续释放8 h以上,二氧化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二氢杨梅素的释放,起到缓释作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表明,固体自微乳的主要消化部位在肠道。经模拟胃肠消化后,自微乳中二氢杨梅素的生物可给率由原料的34.01%提高到70%以上,表明自微乳可提高活性物的肠道吸收利用。液体自微乳固体化后二氢杨梅素的生物可给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是由于液体自微乳不能及时从二氧化硅的孔穴中溶解释放,二氧化硅固体化可延长二氢杨梅素的消化吸收。固体自微乳可改善二氢杨梅素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固体自微乳 体外释放 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歌行论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丽 王立增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第2期21-26,共6页
学界对元代歌行的研究较少。其实元代几乎每部诗集中都有歌行的创作,且数量庞大,别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元人有很强的辨体意识,他们明确将歌行视为诗之一体,对歌行的演变源头、作法与风格也进行过理论探讨,促进了其歌行的创作。较之唐... 学界对元代歌行的研究较少。其实元代几乎每部诗集中都有歌行的创作,且数量庞大,别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元人有很强的辨体意识,他们明确将歌行视为诗之一体,对歌行的演变源头、作法与风格也进行过理论探讨,促进了其歌行的创作。较之唐宋时期,元代歌行在题画、酬赠、异域风土等主题内容上有新的突破。在艺术技巧方面,元人多采用诗序一体的写作模式,增强了歌行的叙事性,又频繁使用散句,表现出较强的可歌性。元代歌行是多元文化共存互融的实践标本,对后来明清时期的歌行创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诗 歌行体 辨体意识 独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