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试验的核主泵导叶水力性能数值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秀勇 黎义斌 +1 位作者 齐亚楠 杨从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81-2188,共8页
为提高核主泵整机水力性能,实现叶轮、导叶与环形压水室的最优匹配,以AP1000核主泵为研究对象,保持叶轮与蜗壳几何参数不变,选择导叶进口冲角、导叶包角和导叶出口角为正交试验方法的3个因素,并根据各因素的值确定取值范围。基于雷诺时... 为提高核主泵整机水力性能,实现叶轮、导叶与环形压水室的最优匹配,以AP1000核主泵为研究对象,保持叶轮与蜗壳几何参数不变,选择导叶进口冲角、导叶包角和导叶出口角为正交试验方法的3个因素,并根据各因素的值确定取值范围。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RNG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应用CFD技术对核主泵进行了正交试验和数值优化。正交试验和因素显著性分析表明:额定工况下,优化后的模型泵较原模型泵扬程提高0.55m、效率提高0.66%;小流量工况下,优化后的杨程和效率提升更加明显;导叶包角和导叶出口角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导叶流道扩散程度决定了导叶流道的水力损失;导叶进口冲角、导叶出口角和导叶包角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不显著,可忽略。对导叶包角的研究表明,在小流量工况下,导叶包角与泵的效率呈正比,在大流量工况下,导叶包角与泵的效率呈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正交试验 导叶 显著性分析 数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旋涡泵内部流动特性与压力脉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秀勇 黎义斌 +1 位作者 毕祯 肖丽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3-859,共7页
为了揭示旋涡泵内部流场结构和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研制具有开式叶轮和闭式流道结构的多级旋涡泵,基于RNG k-ω湍流模型、SIMPLEC算法与块结构化网格,对旋涡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通过外特性数值预测验证了该旋涡泵能够满... 为了揭示旋涡泵内部流场结构和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研制具有开式叶轮和闭式流道结构的多级旋涡泵,基于RNG k-ω湍流模型、SIMPLEC算法与块结构化网格,对旋涡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通过外特性数值预测验证了该旋涡泵能够满足设计参数的要求.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旋涡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流量逐渐增大,旋涡泵扬程呈现陡降的趋势,同时叶轮叶片的做功能力变差,叶片对液体的增压能力逐渐降低.在叶轮吸入口和压出口两侧的叶片流道内部,其速度分布和湍动能分布变化梯度较大,其他叶片流道内部速度分布和湍动能分布较为相似.叶轮流道内部叶顶区域中间流道内存在1个低速区,随着流量的逐渐增大,低速区越来越小.叶轮流道内部叶根区域中间流道内存在1个速度梯度密集区,该区域湍动能较大,即叶片流道的叶根区域存在较大的损失耗散区,随着流量的逐渐增大,该损失耗散区越来越小.分析旋涡泵各特征位置的压力脉动特性发现,在叶轮叶片不同监测位置和闭式流道不同监测位置,压力脉动频率特性较为明显,即此处会诱发较为明显的水力振动和噪声.结果揭示了旋涡泵内部流场和性能的影响机理,为旋涡泵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泵 开式叶轮 闭式流道 压力脉动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叶扩散度对核主泵水力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秀勇 黎义斌 +2 位作者 朱月龙 刘万钧 李正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0-1406,共7页
CFD分析和试验表明,导叶对核主泵水力性能影响显著。为提高核主泵的整机效率,在最优比面积的基础上,提出了导叶扩散度的概念。选取控制扩散度大小的三因素及两水平,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获得了导叶几何参数的最佳匹配关系。研究表明:在叶轮... CFD分析和试验表明,导叶对核主泵水力性能影响显著。为提高核主泵的整机效率,在最优比面积的基础上,提出了导叶扩散度的概念。选取控制扩散度大小的三因素及两水平,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获得了导叶几何参数的最佳匹配关系。研究表明:在叶轮-导叶比面积恒定的条件下,导叶扩散度对上游叶轮性能的影响较小,对导叶及下游蜗壳的水力性能的影响较显著。当导叶扩散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时,泵的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扩散度为0.025时泵的效率最高,此时导叶和蜗壳内的水力损失最小,导叶叶片的载荷分布合理。通过调整导叶扩散度提高整机水力效率的方法,将为核主泵的水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导叶 扩散度 正交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泵泵阀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秀勇 翟玉生 +2 位作者 路永明 李安 张金中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6期63-67,共5页
应用ADINA程序对钻井泵泵阀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阀座的形状结构决定的应力分布状态是其下部锥面下沉的原因之一;通孔阀中不加强筋也不会发生颈缩。密封圈下部穴窝状剥落可能是气蚀和冲蚀联合作用产生的结果。
关键词 钻井泵 泵阀 有限元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桶形基础下沉的条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秀勇 肖熙 张世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从桶形基础下沉时的基本方程入手,讨论了影响基础下沉的条件.保证基础下沉可通过增大插入力或减小阻力实现,增加基础重力可增大插入力,但仅靠重力有时并不能达到预定插深.使用负压可同时增大插入力和减小阻力,插入力是由作用在顶... 从桶形基础下沉时的基本方程入手,讨论了影响基础下沉的条件.保证基础下沉可通过增大插入力或减小阻力实现,增加基础重力可增大插入力,但仅靠重力有时并不能达到预定插深.使用负压可同时增大插入力和减小阻力,插入力是由作用在顶板上的桶内外压差产生的,其大小与顶板有效承压面积及压差有关.为产生负压,首先应保证在自重插深时桶与土壤之间有足够的密封,理论最大负压与工作水深有关,但实际可利用的最大负压受排水泵能力、土壤性质及结构强度等因素的限制.使用喷冲和电渗也可以减小下沉阻力.工程应用可将上述各种方法组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负压 桶形基础 下沉阻力 喷冲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离涡模拟的核主泵水力性能非定常特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秀勇 杜永峰 +2 位作者 汪东山 吕雪 黎义斌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8,共7页
为了研究核主泵在设计工况下水力性能的非定常变化特征,基于DDES湍流模型,对某型号核主泵进行全流场非定常数值计算,并结合Q准则捕捉的旋涡结构进行非定常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旋转周期内,受动静干涉作用,泵的瞬态外特性整体上具有... 为了研究核主泵在设计工况下水力性能的非定常变化特征,基于DDES湍流模型,对某型号核主泵进行全流场非定常数值计算,并结合Q准则捕捉的旋涡结构进行非定常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旋转周期内,受动静干涉作用,泵的瞬态外特性整体上具有不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叶轮与导叶流道内的旋涡结构会呈现出周期性分裂、融合的非定常现象,而压水室内旋涡结构则是发展与扩散的变化过程;导叶入口处不同时刻涡结构的变化会造成其不同程度的阻塞,从而引起出口压力的波动,造成泵的水力性能出现脉动效应,加剧泵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非定常 水力性能 Q准则 旋涡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桶形基础的结构强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秀勇 肖熙 潘建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4,共4页
对初始安装阶段的桶型基础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长度及水深时结构所受的负压,将结构简化成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边界条件的圆柱薄壳.针对简化模型,采用经典的薄壳理论对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结构在负压作用下的挠度、弯矩等的解析... 对初始安装阶段的桶型基础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长度及水深时结构所受的负压,将结构简化成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边界条件的圆柱薄壳.针对简化模型,采用经典的薄壳理论对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结构在负压作用下的挠度、弯矩等的解析表达式,并研究了桶长、半径等形状参数对结构的影响;同时以Europipe16/11E导管架平台的桶形基础为实例进行计算,并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作了对比,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根据文中方法编制的计算程序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桶形基础 结构强度 海洋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原理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秀勇 肖熙 亓和平 《中国海洋平台》 1999年第5期1-5,17,共6页
对负压原理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负压 锚桩 桶形基础 海洋工程 海上结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水下抗爆U型夹层板结构改进及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秀勇 李楷 +2 位作者 苑志江 蒋晓刚 谢保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设计相应的防护结构来降低水下爆炸冲击荷载对舰船的损伤对于提高舰船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U型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对传统U型夹层板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3种改进的U型夹层板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中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算法分析... 设计相应的防护结构来降低水下爆炸冲击荷载对舰船的损伤对于提高舰船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U型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对传统U型夹层板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3种改进的U型夹层板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中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算法分析水下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3种改进夹层板的位移、速度与加速度响应和吸能效应,并与原始U型夹层板对比找到综合性能相对最优的改进夹层板.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对性能最优的夹层板进行优化,分析夹层板设计参数对抗爆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及最优的尺寸组合.分析表明:改进的U-X型夹层板上面板位移相比U型夹层板下降了15.7%,速度下降了34.5%,芯层吸能提高了25.2%,在改进夹层板中综合性能最优;U-X型夹层板最优的尺寸组合及设计参数为芯层厚度1.5 mm、芯层高度100 mm、下面板厚度3.0 mm、上面板厚度3.5 mm.经验证,尺寸优化后U-X型夹层板质量降低了6.3%,抗爆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板改进 水下爆炸 防护性能 参数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秀勇 肖熙 张世联 《中国海洋平台》 1997年第4期150-152,共3页
在常用的反应谱方法的基础上.对平台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规范要求.推导出结构最大响应所在的方向.
关键词 海洋平台 地震响应 海上油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转数混流泵压力脉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1
作者 黎义斌 李仁年 +2 位作者 王秀勇 韩伟 高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为了研究动静干涉对混流泵内部流动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在混流泵进口截面、动静耦合面以及出口截面取若干压力脉动监测点,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混流泵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湍流计算.计算了叶轮进口截面、动静耦... 为了研究动静干涉对混流泵内部流动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在混流泵进口截面、动静耦合面以及出口截面取若干压力脉动监测点,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混流泵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湍流计算.计算了叶轮进口截面、动静耦合面以及出口截面的压力脉动,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特征截面的压力脉动的频率和幅值,并进行外特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从轮毂到轮缘,压力脉动最大幅值发生在叶轮出口轮缘侧,而压力脉动最小幅值出现在叶片进口轮毂侧,叶轮进口和叶轮导叶间轮缘处监测点的幅值约为轮毂处监测点幅值的2倍;从叶轮进口到导叶出口位置,压力脉动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压力脉动最大值发生在导叶出口监测点,且存在一个低频压力脉动;在60%~85%设计流量工况范围内,扬程-流量特性曲线出现正斜率不稳定特性,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压力脉动 动静干涉 频谱分析 时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泵内部流动不稳定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黎义斌 李仁年 +2 位作者 王秀勇 赵伟国 李鹏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389,共6页
为了研究小流量工况下混流泵内存在的不稳定流动特性,基于大涡模拟亚格子尺度模型与滑移网格技术,对包括进口管和出口弯管的混流泵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湍流计算.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0%~85%最优工况范围内,扬程-流量特性曲线呈正斜... 为了研究小流量工况下混流泵内存在的不稳定流动特性,基于大涡模拟亚格子尺度模型与滑移网格技术,对包括进口管和出口弯管的混流泵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湍流计算.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0%~85%最优工况范围内,扬程-流量特性曲线呈正斜率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控制在4%内,表明大涡模拟可以准确预估混流泵存在的扬程-流量正斜率不稳定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流泵产生正斜率不稳定特性的内流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入口切向速度呈明显的非对称性,叶轮与导叶流道内液流的失速效应使叶轮叶片表面和导叶叶片入口轮毂侧存在大尺度的旋涡结构.导叶流道内旋涡尺度较大,压力脉动沿导叶轴向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使旋涡区域从吸力面侧逐渐扩展到导叶流道,旋涡结构的涡核附着在压力脉动最小值的导叶吸力面中间叶高区,且涡核旋向与叶轮旋向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失速效应 动静干涉 压力脉动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翼型的气动模型及数值计算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仁年 李银然 +1 位作者 王秀勇 绕帅波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68,共4页
考虑到不同湍流模型和边界层网格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采用4种边界层网格和4种湍流模型,对DU93-W-210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边界层网格下,DES模型的计算结果最... 考虑到不同湍流模型和边界层网格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采用4种边界层网格和4种湍流模型,对DU93-W-210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边界层网格下,DES模型的计算结果最接近实验值,而且该模型对翼型尾流中的旋涡有很强的捕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翼型 湍流模型 边界层 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变工况流场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黎义斌 赵伟国 +1 位作者 王秀勇 付义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6,共4页
针对一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计算采用雷诺时均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压力和速度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在分析变工况离心泵内部流场的基础上,提出离心泵径向力数值预测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小流量工况时离心泵径向力最大,设... 针对一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计算采用雷诺时均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压力和速度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在分析变工况离心泵内部流场的基础上,提出离心泵径向力数值预测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小流量工况时离心泵径向力最大,设计工况时径向力最小;小流量工况时径向力矢量方向在蜗壳第Ⅲ断面和第Ⅴ断面之间,大流量工况时径向力矢量方向在蜗壳第Ⅶ断面和隔舌之间,设计工况时总径向力在蜗壳第Ⅴ断面和第Ⅶ断面之间.对比径向力数值预测值和"Stepanoff"公式值的差异,设计工况时误差在2%之内,非设计工况时误差在5%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变工况 流场分析 径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泵泵阀失效分析与机理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秀勇 路永明 +2 位作者 张金中 李安 翟玉生 《石油矿场机械》 1994年第1期13-15,16,共4页
对失效泵阀的分析表明,由磨料磨损引起的失效在整个泵阀系统中不占主要地位,而疲劳磨损机制却是泵阀失效的主要机理.密封圈上的上部块状脱落的根本原因是磨损,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钻井泵 泵阀 失效分析 磨损
全文增补中
基于外场实验的风力机叶片三维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德顺 李仁年 +4 位作者 王秀勇 魏列江 李银然 强彦 刘志强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3-1082,共10页
针对一台33 kW水平轴风电机组开展了外场实验,得到其叶片7个断面翼型的压力分布曲线;基于求解时均N-S方程对风轮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以及将叶片各断面作为二维翼型进行数值计算,分别得到各断面翼型的压力分布曲线及升阻力系数.通过将外场... 针对一台33 kW水平轴风电机组开展了外场实验,得到其叶片7个断面翼型的压力分布曲线;基于求解时均N-S方程对风轮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以及将叶片各断面作为二维翼型进行数值计算,分别得到各断面翼型的压力分布曲线及升阻力系数.通过将外场实验、三维和二维数值计算所得压力分布曲线及升阻力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三维效应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叶尖到叶根各断面翼型的压差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叶片表面压力分布曲线比较明显地反映了从叶尖到叶根流动分离的变化;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的三维数值计算结果较二维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于外场实验值;风力机叶片表面的三维流动对叶片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大,在叶尖和叶根部分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HAWT) 外场实验 风力机叶片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主泵水力性能数值预测的缩比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黎义斌 李仁年 +2 位作者 王秀勇 胡鹏林 齐亚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9-615,共7页
为提高核主泵的整体水力性能,实现与屏蔽电机的最优匹配,基于缩比模型换算法,选取RNG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核主泵进行非定常数值预测及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0.4Qd^0.7Qd流量工况下,扬程-流量曲线较为平坦;额定工况下,扬程预... 为提高核主泵的整体水力性能,实现与屏蔽电机的最优匹配,基于缩比模型换算法,选取RNG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核主泵进行非定常数值预测及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0.4Qd^0.7Qd流量工况下,扬程-流量曲线较为平坦;额定工况下,扬程预测值较额定值高5%,叶轮扬程最大值在0.4Qd工况点,水力效率最大值在0.9Qd工况点,叶轮水力效率模拟值较试验值高5%;小流量工况下,导叶水力损失呈以0.4Qd工况点为中轴线的正态分布,水力损失最大值在0.4Qd工况点;大流量工况下,导叶水力损失最小值在1.1Qd工况点。压水室水力损失符合正弦波分布规律,波峰在0.4Qd工况点附近,波谷在0.9Qd工况点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混流式叶轮 导叶 环形压水室 缩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一回路对核主泵叶轮入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黎义斌 张帆 +5 位作者 郭艳磊 李冬浩 王秀勇 王岩 杨从新 瞿泽晖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3-980,共8页
为了研究反应堆一回路对核主泵(RCP)叶轮入流特性的影响,将蒸汽发生器(SG)、入口弯管、冷热段管道、核反应堆及RCP进行联合简化建模.基于CFD方法对其一回路进行流场计算分析,对比分析均匀入流条件下RCP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可以发现... 为了研究反应堆一回路对核主泵(RCP)叶轮入流特性的影响,将蒸汽发生器(SG)、入口弯管、冷热段管道、核反应堆及RCP进行联合简化建模.基于CFD方法对其一回路进行流场计算分析,对比分析均匀入流条件下RCP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可以发现,由数值模拟得到的扬程和效率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反应堆一回路中采用多孔介质模型,通过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动态匹配,使得闭式系统RCP流量与额定工况值相差0.998%,扬程相差3.76%,二者误差较小,从而实现了管路阻力的动静态调节.研究结果表明:入口弯管内流动的周向对称性被破坏,其压力和速度分布呈现不均匀分布,受弯管曲率的影响,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二次流动;与均匀入流工况相比,非均匀入流工况下RCP入口处形成了一对回旋方向相反的旋涡,速度和压力的对称分布特性被破坏,且沿周向和径向的轴向速度变化均大于平均速度的8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数值预测方法可以为研究反应堆一回路对RCP叶轮入流特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反应堆一回路 入口流场 非均匀入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表面粗糙凸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仁年 饶帅波 王秀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0,共4页
翼型表面粗糙度是影响翼型气动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N-S控制方程,选择Spalart-Almaras湍流模型,在雷诺数Re=2×106的条件下,应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粗糙度对S827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光滑翼型和表面有凸台翼型在不同攻角下的升力... 翼型表面粗糙度是影响翼型气动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N-S控制方程,选择Spalart-Almaras湍流模型,在雷诺数Re=2×106的条件下,应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粗糙度对S827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光滑翼型和表面有凸台翼型在不同攻角下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表面压强的分布对比分析表明,分布在翼型吸力面前缘的凸台可以减小翼型的升力系数,同时加快边界层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粗糙度 气动性能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风速下H型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从新 李寿图 王秀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8-893,共6页
为了准确地研究低风速下H型垂直轴风力机的特性,以自主研发的H型垂直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低风速下H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和三维效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低风速区域,保持叶尖速比不变,改变风轮转速或来流风速,... 为了准确地研究低风速下H型垂直轴风力机的特性,以自主研发的H型垂直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低风速下H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和三维效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低风速区域,保持叶尖速比不变,改变风轮转速或来流风速,对H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功率系数影响较大,且风速对叶尖速比的影响比转速的影响更敏感;在低风速区域,即使转速较大,风力机实际仍工作在低叶尖速比区域;在数值模拟中,设定合理的风速和转速的匹配有利于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在不考虑风剪切的情况下,三维效应受叶尖涡影响,且叶尖涡在0°方位角的位置时影响较大,同时还受风轮内流场的作用,且这种作用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强.计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型垂直轴风力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风速 数值模拟 气动性能 内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