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击驱赶政策、皖南事变与新四军战略重心的北移——论1939年底至1941年初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新四军危局的应对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祖奇 王骅书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1939年底至1941年初,在应对因国民党的驱赶政策而产生的新四军危局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并实施了将新四军战略重心向长江以北地区转移的方针。在实施过程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始终立足全局,灵活辩证地指导江南新四军北移行动的或急或... 1939年底至1941年初,在应对因国民党的驱赶政策而产生的新四军危局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并实施了将新四军战略重心向长江以北地区转移的方针。在实施过程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始终立足全局,灵活辩证地指导江南新四军北移行动的或急或缓,华北八路军南援计划的或备或启,皖南事变中军事政治应对的或攻或守,最终促使蒋介石政府不得不承认新四军坚持在长江以北地区自主抗战与发展的事实。新四军的危局在反击皖南事变的斗争中被破解,构成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后国共关系向有利于中共方面转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战略重心北移 皖南事变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化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祖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被迫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在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地通过新经济政策在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市场经济的探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传统... 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被迫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在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地通过新经济政策在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市场经济的探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首先从实践方面肯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机制的结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市场化探索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建设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路线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新经济政策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恩斯国家干预资本主义思想的产生与时代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祖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5-190,共6页
20世纪初,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日益加强的世界经济联系等时代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凯恩斯认识到,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过时,需要进行历史性的变革,资本主义必须成... 20世纪初,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日益加强的世界经济联系等时代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凯恩斯认识到,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过时,需要进行历史性的变革,资本主义必须成为接受国家调节的、具有一定组织性的资本主义才能获得现代的生存,凯恩斯这一思想包含了丰富的时代性,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恩斯 时代性 国家干预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凯恩斯主义时代特性的比较
4
作者 王祖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凯恩斯主义大致在20世纪初同期产生,两者都立足于对传统资本主义危机的认识和批判,两者都提出由国家调节市场主导社会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的社会发展思路,以及在适应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凯恩斯主义大致在20世纪初同期产生,两者都立足于对传统资本主义危机的认识和批判,两者都提出由国家调节市场主导社会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的社会发展思路,以及在适应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方面,两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这些都是20世纪时代发展要求的反映,既是决定苏俄新经济政策模式与凯恩斯主义后来能够发挥长效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也是理解2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演变规律的重要知识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 比较研究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时代性探析
5
作者 王祖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159,共5页
1921年苏维埃俄国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在追求人类的社会化变革、适应世界的整体化进程、探索新型的社会公平与效率关系以及科学发展方式等方面,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是20世纪人类探索美好前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清楚地诠释了新经济政... 1921年苏维埃俄国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在追求人类的社会化变革、适应世界的整体化进程、探索新型的社会公平与效率关系以及科学发展方式等方面,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是20世纪人类探索美好前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清楚地诠释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十月革命行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也更充分地说明了新经济政策的时代贡献与价值所在,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运动对当代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 时代性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支持以色列动因新探
6
作者 王祖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5-138,共4页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美国始终对以色列提供着坚定的支持。争夺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犹太人施加的巨大影响、宗教文化上的相近关系以及地缘政治上的重要价值等,普遍被认为是促使美国持久支持以色列的重要动因,但是,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最...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美国始终对以色列提供着坚定的支持。争夺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犹太人施加的巨大影响、宗教文化上的相近关系以及地缘政治上的重要价值等,普遍被认为是促使美国持久支持以色列的重要动因,但是,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最为深刻最为稳定的动因,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以色列问题上赋予自我的"责任感"及其影响下的特殊利益考量,是出于美国追求战后世界领导权及其在此战略目标之下牟取多方面实际利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以色列 领导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英与中央屡生分歧和争论仍长期任职新四军原因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骅书 王祖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3,共8页
项英在担任新四军主要领导人期间,在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等问题上长期与中央存有争论,并因此多次受到毛泽东和中央的批评,但他仍长期保持着新四军的主要领导职务。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项英本人的政治经历、政治水平和战略判断能力... 项英在担任新四军主要领导人期间,在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等问题上长期与中央存有争论,并因此多次受到毛泽东和中央的批评,但他仍长期保持着新四军的主要领导职务。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项英本人的政治经历、政治水平和战略判断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中央选择项英任职新四军的审慎考虑、新四军斗争活动所处的实际境况及毛泽东和中央对新四军的南方战略长期存有寄望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项英 毛泽东 分歧和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对“清乡”活动的决策与主导 被引量:5
8
作者 曾凡云 王祖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92,共8页
武汉、广州作战之后,日本调整对华战略,着力扶植伪政权,在所占领地区大肆开展"治安肃正"运动。在华中地区,日本与汪伪政权协同组织实施了声势浩大的"清乡"活动。日本大本营及侵华军事机构通过规划"清乡"... 武汉、广州作战之后,日本调整对华战略,着力扶植伪政权,在所占领地区大肆开展"治安肃正"运动。在华中地区,日本与汪伪政权协同组织实施了声势浩大的"清乡"活动。日本大本营及侵华军事机构通过规划"清乡"活动的具体策略、主导控制汪伪政府清乡委员会的组织与活动、与汪伪政权签订一系列"清乡"协议、在"清乡"活动中牢牢控制军事指挥权等,使整个"清乡"活动完全服从于日本侵华的总目标和总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汪伪政权 “清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毅对新四军战略重心北移的独特贡献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骅书 王祖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在新四军战略重心北移的推进过程中,陈毅领导新四军率先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向长江以北发展的战略基础;率领苏南新四军主力渡江北上,打开苏北新四军抗日的新局面,使中共中央战略重心北移的目标得以实现。陈毅在军政方面表现出的... 在新四军战略重心北移的推进过程中,陈毅领导新四军率先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向长江以北发展的战略基础;率领苏南新四军主力渡江北上,打开苏北新四军抗日的新局面,使中共中央战略重心北移的目标得以实现。陈毅在军政方面表现出的杰出才能,赢得了中央的高度信任,成为中央在华中军事指挥寄予厚望的不二人选,对党中央新四军战略重心北移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毅 新四军 战略重心北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对组建新四军的指导
10
作者 王骅书 王祖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9-195,共7页
毛泽东在指导新四军组建时,立足时局和中共南方红军游击队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新四军建立、发展与斗争的方式方法,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与斗争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先后提出红军游击队就地改编建立南方战略支点与领导当地民众抗日... 毛泽东在指导新四军组建时,立足时局和中共南方红军游击队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新四军建立、发展与斗争的方式方法,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与斗争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先后提出红军游击队就地改编建立南方战略支点与领导当地民众抗日相结合、游击队主力集中开赴前线作战与余部留守后方建设战略支点并举、新四军遵从国民政府合法性与保持自身独立性并存、争取新四军自主发展与获得国民党政府的合法编制并重、服从国民党战区指令与坚持自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行、保持新四军的军政素质建设与八路军相一致等一系列原则和方针,为新四军的成功组建与发展壮大,为南方广大地区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八路军 毛泽东 原则性与灵活性 抗日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英与中央屡生分歧和争论仍长期任职新四军原因探析
11
作者 王骅书 王祖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128,共1页
项英在担任新四军主要领导人期间,在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等问题上长期与党中央存有争论,并因此多次受到党中央的批评,但他仍长期保持着新四军的主要领导职务,这种情况的出现存在多方面原因。在国民党任命非共产党员的叶挺担任新四... 项英在担任新四军主要领导人期间,在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等问题上长期与党中央存有争论,并因此多次受到党中央的批评,但他仍长期保持着新四军的主要领导职务,这种情况的出现存在多方面原因。在国民党任命非共产党员的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的敏感情势下,为保证刚组建的新四军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党中央 原因 争论 项英 任职 领导职务 共产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