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情出发是生活教育的鲜明特点
1
作者 王祖兰 《当代教育科学》 1991年第4期10-13,共4页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占了光辉一页。陶先生不仅在中国是一个伟大教育家,也是世界教育史...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占了光辉一页。陶先生不仅在中国是一个伟大教育家,也是世界教育史上伟大人物,他的思想是前进的、科学的、民主的,他的一生光明磊落,追求真理,无私奉献,他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今天我们纪念陶行知先生,就要认真地继承、研究、学习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要研究和学习陶行知从中国国情出发,“为中国教育改造探获生路”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教育 教育思想家 人民教育家 陶先生 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史 教育改造 世界教育史 战时教育 宝贵精神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袋育儿”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的调查
2
作者 王祖兰 林泳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6期40-42,共3页
“沙袋育儿”是我省惠民地区一种传统养育婴儿的方式,即用当地特有的细沙,经过日晒、火烤、炒热等简易方式处理后装入布袋,将婴儿下身放入沙袋内,仰卧在沙袋中,沙袋起着尿布和冬季保暖的作用,当地群众称为“穿沙袋”。他们认为这种养育... “沙袋育儿”是我省惠民地区一种传统养育婴儿的方式,即用当地特有的细沙,经过日晒、火烤、炒热等简易方式处理后装入布袋,将婴儿下身放入沙袋内,仰卧在沙袋中,沙袋起着尿布和冬季保暖的作用,当地群众称为“穿沙袋”。他们认为这种养育方式既节约又省事。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差别是很大的,卫生条件较好、有条件照顾婴儿的家庭,白天大人常将穿沙袋的孩子抱出来玩耍或晒太阳,一般在半年或一年半左右,当婴儿会爬学走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智商 婴儿期 儿童智力 早期教育 卫生条件 经济收入 家庭经济 学龄期 沙袋 发展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中国国情发展师范教育——学习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的几点体会
3
作者 王祖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42-45,52,共5页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艰苦探索,力图变革,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师范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艰苦探索,力图变革,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师范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把师范教育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陶行知一生重视发展师范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思想 陶行知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乡村教育 师范学校 教育理论体系 教育事业 乡村教师 人民教育家 农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序”实验数学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4
作者 "双序实验"数学课题组 王祖兰 宋琦 《当代教育科学》 1990年第3期57-59,共3页
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立足21世纪反思今日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尚存在如下四大弊端: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双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智能发展落后于知识积累;学校德育工作薄弱。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立足21世纪反思今日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尚存在如下四大弊端: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双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智能发展落后于知识积累;学校德育工作薄弱。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普通教育存在的四大弊端严重影响了三个面向的落实,亟待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测试 双语教学质量 实验班学生 学生课业负担 小学教育 学生智能 三个面向 题比 计算能力 数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驳现代修正主义关于和平过渡的反动谬论
5
作者 苗作斌 王祖兰 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3期34-42,共9页
目前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是东风日盛西风日衰的大好形势,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全世界反帝高潮风起云涌,资本主义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正在进一步发展,总之是社会主义一天天好起来,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
关键词 和平过渡 现代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者 社会主义 喀拉拉邦 专政 共产党 资产 列宁主义 国家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