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益钢 丁建平 +1 位作者 姜诤 顾基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诊断为疑似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CTPA检查,A组:40例,采用增强跟踪触发扫描;B组:39例,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诊断为疑似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CTPA检查,A组:40例,采用增强跟踪触发扫描;B组:39例,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CTPA影像中,2组分别测量肺动脉主干、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的CT值,计算肺动脉主干分别与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的CT值差,对上腔静脉硬化伪影及CTPA影像评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上腔静脉硬化伪影及影像评级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09,P=0.013);B组影像质量评级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69,P=0.041);肺动脉主干CT值2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380,P>0.05);右上肺静脉CT值、右下肺静脉CT值、肺动脉主干与右上肺静脉的CT值差、肺动脉主干与右下肺静脉的CT值差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82、4.317、-2.710、-3.098,P值均<0.05)。结论在CTPA检查中,应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扫描时机,从而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指数指导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肺结核CT复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益钢 林俊 +2 位作者 丁建平 张祖峰 陈丹娜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探讨噪声指数指导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肺结核患者CT复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CATPHAN500模体测试,采用噪声指数10~27,每次增加1进行图像采集,共采集18组,图像采集分别用肺和标准算法重建,获得噪声指数与高对比... 目的:探讨噪声指数指导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肺结核患者CT复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CATPHAN500模体测试,采用噪声指数10~27,每次增加1进行图像采集,共采集18组,图像采集分别用肺和标准算法重建,获得噪声指数与高对比分辨率的关系。初诊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噪声指数10)扫描,诊断为肺结核后复查时采用低剂量(噪声指数17)扫描,记录扫描中自动生成的受检者X线剂量参数,包括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采用5分制双盲法对图像作量化评价,测量升主动脉的SD值。结果模体测试,高对比分辨率在噪声指数〈19时,7LP/cm线对数均能清晰显示。初诊和复查时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初诊及复查图像升主动脉SD值分别为(8.52±1.30)Hu、(13.90±2.3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时图像噪声大于初查睦。CTDIvol、DPL初诊时分别为(9.87±2.23)mGy、(333.79±73.24)mGy.cm,复查时分别为(4.15±1.96)mGy、(139.91±63.86)mGy.cm,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指数指导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用于肺结核CT复查,图像质量符合要求,且可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X线体层摄影 辐射剂量 噪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MR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包雪梅 王冬梅 王益钢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260-1261,共2页
隐匿性骨折(occult fracture)是指常规X线及CT检查不能做出明确诊断,而实际存在的骨折。隐匿性骨折不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后果。MRI对隐匿性骨折所伴随的骨髓水肿、出血有极高的敏感性,随着低场MR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低场MR 应用 价值 CT检查 常规X线 骨髓水肿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后处理技术在腕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维敏 陈小启 +1 位作者 邓雪英 王益钢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腕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创伤行腕关节MDCT病例37例。MDCT采用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重建后的薄层图像传至GE多功能后处理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评价各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腕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创伤行腕关节MDCT病例37例。MDCT采用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重建后的薄层图像传至GE多功能后处理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评价各种后处理技术对腕关节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7例腕关节创伤中骨折共计43处,其中腕舟骨骨折13处,月骨骨折4处,三角骨骨折3处,豌豆骨骨折2处,大多角骨骨折3处,小多角骨骨折1处,头状骨骨折1处,钩骨骨折2处,桡骨远端骨折6处,尺骨远端骨折4处,掌骨基底部骨折3处。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各1例。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能清晰显示细微骨折和脱位的方向;曲面重建(CPR)可于同一副图像显示不同层面的结构和骨折;容积再现(VR)能清晰显示复杂骨折脱位的空间关系。结论 MDCT的后处理技术能够明确诊断腕关节创伤的各种骨折及脱位,为临床诊治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的调研及科普场馆建设的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范义娜 王益钢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5-238,共4页
通过对杭州市青少年科普场馆需求的调研,从青少年获取科普知识途径、参观科普场馆的频度、方式、偏好及效果等方面入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杭州市科普场馆的建设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科普教育 对策建议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