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降解型慢释放系统与节育
1
作者 王益夫 吴一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198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药物控制生殖方法的使用首先是从口服甾体药物开始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药效作用维持时间较短,而且药物不能直接进入作用部位,因此药物用量较大,容易产生副反应。以后又发展了长效避孕针,作用时间虽然较长,但往往刚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继... 药物控制生殖方法的使用首先是从口服甾体药物开始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药效作用维持时间较短,而且药物不能直接进入作用部位,因此药物用量较大,容易产生副反应。以后又发展了长效避孕针,作用时间虽然较长,但往往刚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继则递减过低,常引起月经淋漓和周期紊乱,而且其作用的维持决定于药物本身的特性,因此只有少数几种药物可制成长效针剂。利用无活性载体缓慢释放药物系统的研制成功,无疑在节育措施研究中是个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系统 甲炔诺酮 生物降解性材料 缓释系统 生物降解 生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相型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经验
2
作者 王益夫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1985年第1期51-52,共2页
三相型口服避孕药的问世,这在避孕药技术学上是一项重要的发展,现已初步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除了评价一种新型的含炔雌醇和18甲炔诺酮的三相复合避孕药,在挪威6个医院中进行多中心试验的临床效果外,还对这种避孕药的耐受... 三相型口服避孕药的问世,这在避孕药技术学上是一项重要的发展,现已初步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除了评价一种新型的含炔雌醇和18甲炔诺酮的三相复合避孕药,在挪威6个医院中进行多中心试验的临床效果外,还对这种避孕药的耐受性与副作用作了进一步探讨。本文研究对象共367例,其中20%从未怀孕过,57%从未分娩过,23%为经产妇。对每个受试妇女均经12个月的随访观察。每个周期中连续服药21天(片)。在周期第1~6天,第7~11天和第12~21天的避孕片内含炔雌醇和18甲炔诺酮分别为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避孕药 炔雌醇 女用避孕药 避孕片 甲炔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