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压罐时效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成武冬
甘忠
+1 位作者
王田修
张志国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17期85-89,共5页
基于ABAQUS软件对时效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数值模拟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各个参数的数值来研究成形规律。最后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研究了成形规律。
关键词
时效成形
模拟和优化
蠕变方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点最佳位置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田修
王晨光
+2 位作者
杨洁丹
王晓蒙
黄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5-220,共6页
动力总成是车身振动的主要来源,合理的悬置刚度和安装点位置对于降低车身振动,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十分重要。根据车身、悬置和动力总成参数,考虑车身悬置点动力学特征,建立整车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简化模型,分析车身悬置点导纳对动力总成...
动力总成是车身振动的主要来源,合理的悬置刚度和安装点位置对于降低车身振动,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十分重要。根据车身、悬置和动力总成参数,考虑车身悬置点动力学特征,建立整车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简化模型,分析车身悬置点导纳对动力总成传递到车身振动能量灵敏度,查找对输出功率流影响最大的导纳所对应悬置及方向,在车身车架有限元模型中计算悬置点位置改变对导纳影响大小,进而找出最能降低向车身传递功率流的悬置最优位置。灵敏度分析及有限元模型中的计算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悬置安装点位置对于降低传递到车身功率流有一定的效果,对悬置最优位置的确定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发动机悬置
传递能量
车身有限元
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型电动汽车路面激励噪声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田修
路志尧
+1 位作者
顾晓卓
汪海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为解决小型电动汽车车内路面激励噪声在30Hz与36Hz附近声压级过大的问题,以某小型电动汽车为研 究对象,以实验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模型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用底盘车身接附点的载荷激 励已建立的车身内饰与声腔模型...
为解决小型电动汽车车内路面激励噪声在30Hz与36Hz附近声压级过大的问题,以某小型电动汽车为研 究对象,以实验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模型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用底盘车身接附点的载荷激 励已建立的车身内饰与声腔模型,进行强迫响应分析,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算该 模型在载荷激励下的工作变形,分析引起车内噪声的车身结构弱点,主要通过增加限位零件或固定零件来进行车身结 构的优化。实验工况下的结果表明:优化后车内噪声在30Hz与36Hz附近噪声分别降低了9.7dB与5.3dB,效果十分 理想,成功解决路面激励导致的NVH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路面激励噪声
TPA模型
小型电动汽车
N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汽车路噪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廖毅
罗德洋
+2 位作者
余义
王田修
程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6-49,共4页
为了克服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运用于路噪优化,形成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路噪优化方法。首先推导了工况传递路径的基本原理,并将重相干性分析与奇异值分解用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以保...
为了克服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运用于路噪优化,形成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路噪优化方法。首先推导了工况传递路径的基本原理,并将重相干性分析与奇异值分解用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以保证其计算准确性;其次,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应用于路噪优化,形成系统的分析方法;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解决某电动车路噪问题,快速排查出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成功将声压级峰值降低了1.9 dB(A)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噪
工况传递路径
重相干性分析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涡轮增压器电子泄压阀冲击噪声控制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韦玲玲
赵奕凡
+2 位作者
梁莹
常光宝
王田修
《汽车科技》
2022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文针对某增压车型加速急收油门工况增压器电子泄压阀执行异响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通过控制系统软硬件匹配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实验对比该方案可令该异响在车内的响应大大改善,提高了汽车驾驶舱内声品质。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二极管
电子泄压阀
冲击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SUV高速时周期性嗡嗡异响的识别与控制
6
作者
马紫辉
何森东
+1 位作者
王田修
马紫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动力传动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设计出现问题,都会带来整车级的异响。为了解决某SUV高速时的周期性嗡嗡异响问题,使用LMS Test. Lab测试设备对前置后驱车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主减、后桥、轮胎等进行一...
动力传动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设计出现问题,都会带来整车级的异响。为了解决某SUV高速时的周期性嗡嗡异响问题,使用LMS Test. Lab测试设备对前置后驱车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主减、后桥、轮胎等进行一系列排查、研究,找到了问题根源所在。通过加粗变速箱的中间轴提升其刚度,避免其和发动机2阶阶次发生共振,同时进行扭振测量分析,增加87 Hz扭振减振器,从根源上解决此异响问题,也为以后排查传动系统异响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传动系统
变速箱
扭振
阶次
中间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HP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整车匹配噪声性能评价量化方法研究
7
作者
余义
王田修
鲁媛
《公路与汽运》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评价测试项目多、工况复杂,采集数据往往庞大且不易评估。为此,文中构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NVH性能的层次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中,采用构建判断矩阵求权重的方法比较各测...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评价测试项目多、工况复杂,采集数据往往庞大且不易评估。为此,文中构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NVH性能的层次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中,采用构建判断矩阵求权重的方法比较各测试项目的数据,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融合,将四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改进方案的NVH性能量化。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评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NVH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压罐时效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成武冬
甘忠
王田修
张志国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17期85-89,共5页
文摘
基于ABAQUS软件对时效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数值模拟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各个参数的数值来研究成形规律。最后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研究了成形规律。
关键词
时效成形
模拟和优化
蠕变方程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Age forming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Equation of creep FEA
分类号
TG156.92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点最佳位置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田修
王晨光
杨洁丹
王晓蒙
黄煜
机构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5-220,共6页
基金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经费资助
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AA10101)
文摘
动力总成是车身振动的主要来源,合理的悬置刚度和安装点位置对于降低车身振动,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十分重要。根据车身、悬置和动力总成参数,考虑车身悬置点动力学特征,建立整车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简化模型,分析车身悬置点导纳对动力总成传递到车身振动能量灵敏度,查找对输出功率流影响最大的导纳所对应悬置及方向,在车身车架有限元模型中计算悬置点位置改变对导纳影响大小,进而找出最能降低向车身传递功率流的悬置最优位置。灵敏度分析及有限元模型中的计算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悬置安装点位置对于降低传递到车身功率流有一定的效果,对悬置最优位置的确定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发动机悬置
传递能量
车身有限元
位置优化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engine mounting system
transmitted power
body finite element model
locat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B53 [理学—声学]
U46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型电动汽车路面激励噪声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田修
路志尧
顾晓卓
汪海涛
机构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西门子工业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113-117,共5页
文摘
为解决小型电动汽车车内路面激励噪声在30Hz与36Hz附近声压级过大的问题,以某小型电动汽车为研 究对象,以实验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模型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用底盘车身接附点的载荷激 励已建立的车身内饰与声腔模型,进行强迫响应分析,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算该 模型在载荷激励下的工作变形,分析引起车内噪声的车身结构弱点,主要通过增加限位零件或固定零件来进行车身结 构的优化。实验工况下的结果表明:优化后车内噪声在30Hz与36Hz附近噪声分别降低了9.7dB与5.3dB,效果十分 理想,成功解决路面激励导致的NVH问题。
关键词
声学
路面激励噪声
TPA模型
小型电动汽车
NVH
Keywords
acoustics
pavement excitation noise
TPA model
small electric vehicle
NVH
分类号
U260.1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U467.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汽车路噪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廖毅
罗德洋
余义
王田修
程果
机构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6-49,共4页
文摘
为了克服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运用于路噪优化,形成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路噪优化方法。首先推导了工况传递路径的基本原理,并将重相干性分析与奇异值分解用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以保证其计算准确性;其次,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应用于路噪优化,形成系统的分析方法;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解决某电动车路噪问题,快速排查出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成功将声压级峰值降低了1.9 dB(A)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路噪
工况传递路径
重相干性分析
奇异值分解
Keywords
Road noise
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Multiple coherence analysis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U46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B53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涡轮增压器电子泄压阀冲击噪声控制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韦玲玲
赵奕凡
梁莹
常光宝
王田修
机构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
出处
《汽车科技》
2022年第4期22-25,共4页
文摘
本文针对某增压车型加速急收油门工况增压器电子泄压阀执行异响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通过控制系统软硬件匹配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实验对比该方案可令该异响在车内的响应大大改善,提高了汽车驾驶舱内声品质。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二极管
电子泄压阀
冲击噪声
Keywords
Turbocharger
Diode
Electronic Pressure Relief Valve
Impact Noise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SUV高速时周期性嗡嗡异响的识别与控制
6
作者
马紫辉
何森东
王田修
马紫明
机构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文摘
动力传动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设计出现问题,都会带来整车级的异响。为了解决某SUV高速时的周期性嗡嗡异响问题,使用LMS Test. Lab测试设备对前置后驱车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主减、后桥、轮胎等进行一系列排查、研究,找到了问题根源所在。通过加粗变速箱的中间轴提升其刚度,避免其和发动机2阶阶次发生共振,同时进行扭振测量分析,增加87 Hz扭振减振器,从根源上解决此异响问题,也为以后排查传动系统异响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声学
传动系统
变速箱
扭振
阶次
中间轴
Keywords
acoustics
transmission system
gearbox
torsional vibration
order
middle shaft
分类号
U463.2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B535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HP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整车匹配噪声性能评价量化方法研究
7
作者
余义
王田修
鲁媛
机构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公路与汽运》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评价测试项目多、工况复杂,采集数据往往庞大且不易评估。为此,文中构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NVH性能的层次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中,采用构建判断矩阵求权重的方法比较各测试项目的数据,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融合,将四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改进方案的NVH性能量化。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评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NVH性能。
关键词
汽车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层次分析法(AHP)
分类号
U46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压罐时效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成武冬
甘忠
王田修
张志国
《航空制造技术》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点最佳位置的优化研究
王田修
王晨光
杨洁丹
王晓蒙
黄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型电动汽车路面激励噪声的控制研究
王田修
路志尧
顾晓卓
汪海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汽车路噪优化方法研究
廖毅
罗德洋
余义
王田修
程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涡轮增压器电子泄压阀冲击噪声控制研究
韦玲玲
赵奕凡
梁莹
常光宝
王田修
《汽车科技》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某SUV高速时周期性嗡嗡异响的识别与控制
马紫辉
何森东
王田修
马紫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AHP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整车匹配噪声性能评价量化方法研究
余义
王田修
鲁媛
《公路与汽运》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