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中旱区新修梯田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生录 崔云玲 +2 位作者 张福武 陈炳东 杨思存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2,共6页
在甘肃省半干旱山区黄绵土新修梯田上进行了施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是提高新修梯田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水平的重要农艺措施,可使作物产量提高21.4%~41.6%,纯收入增加283.0~2 557.2元/hm2,地上部分吸... 在甘肃省半干旱山区黄绵土新修梯田上进行了施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是提高新修梯田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水平的重要农艺措施,可使作物产量提高21.4%~41.6%,纯收入增加283.0~2 557.2元/hm2,地上部分吸收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分别提高52.8%~70.1%、115.0%~116.7%、16.8%~92.7%,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32.5%~37.1%,耕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亦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旱区 新修梯田 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地磷肥残效及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生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71-75,共5页
连续 4年的冬小麦定位试验证明 ,旱地施磷 (P2 O5)量在 75~ 30 0 kg/ hm2时 ,小麦的增产率基本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 P2 O5的增产作用和磷肥利用率却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磷肥不仅当季增产显著 ,而且后效明显 ,第 1季施磷后... 连续 4年的冬小麦定位试验证明 ,旱地施磷 (P2 O5)量在 75~ 30 0 kg/ hm2时 ,小麦的增产率基本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 P2 O5的增产作用和磷肥利用率却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磷肥不仅当季增产显著 ,而且后效明显 ,第 1季施磷后在第 4季 P2 O5施用量 75 kg/ hm2 的增产率为 5 3.9% ,施用量 15 0 kg/ hm2 的增产率为6 4 .3% ,施用量 30 0 kg/ hm2 的增产率为 10 9.6 % ,1kg P2 O5累计增产小麦依次为 38.7,2 5 .5 ,15 .1kg,分别为第 1次效果的 2 .2 6倍、2 .38倍和 2 .85倍。磷肥的利用率随用量增加而降低 ,当季利用率低 ,累计利用率高 ,施 P2 O575~30 0 kg/ hm2时 ,当季利用率为 12 .0 %~ 4 .3% ,累计利用率达 2 5 .0 %~ 12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分配方式 残效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塬地施用有机肥的保水培肥效果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生录 武天云 邓娟珍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29,共4页
1993~1995年在陇东旱塬地的3a 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施用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培肥作用和蓄水保墒效果;平均每公顷施有机肥112 500 kg,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试验后比试验前分别提高了36.4%、21.7%、49.7%、16.2%和44.2%,0... 1993~1995年在陇东旱塬地的3a 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施用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培肥作用和蓄水保墒效果;平均每公顷施有机肥112 500 kg,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试验后比试验前分别提高了36.4%、21.7%、49.7%、16.2%和44.2%,0~60 cm 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增加5.5 mm;每毫米降水多生产小麦1.83 kg,水分效率提高22%;小麦增产15.8%。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塬 有机肥料 培肥效果 产量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修梯田施用土壤结构调理剂试验结果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生录 陈炳东 崔云玲 《甘肃农业科技》 2001年第9期34-36,共3页
在新修梯田上施用土壤结构调理剂的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结构调理剂可使春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5~ 2 5 cm耕层土壤平均温度比露地对照分别提高 1.8℃和 1.4℃ ;玉米产量较露地对照增产 95 8.5 kg/ hm2 ,增产率 2 4.8%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 在新修梯田上施用土壤结构调理剂的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结构调理剂可使春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5~ 2 5 cm耕层土壤平均温度比露地对照分别提高 1.8℃和 1.4℃ ;玉米产量较露地对照增产 95 8.5 kg/ hm2 ,增产率 2 4.8%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6 .9%。随着土壤结构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 ,玉米产量和 0~ 10 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之增加 ,其适宜的施用量为 45 0~ 6 0 0 kg/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修梯田 玉米 土壤结构调理剂 施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修梯田施用土壤保水剂节水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生录 陈炳东 崔云玲 《甘肃农业科技》 2001年第10期32-34,共3页
在陇东半干旱山区新修梯田地膜玉米和坑种马铃薯上施用土壤保水剂的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采用 2 4g/ kg浓度保水剂 GR- 18型的溶液拌种后的增产率为 9.6 % ,土施保水剂 15 .0 kg/ hm2 的增产率为 10 .5 % ,施用保水剂可使玉米水分利用效... 在陇东半干旱山区新修梯田地膜玉米和坑种马铃薯上施用土壤保水剂的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采用 2 4g/ kg浓度保水剂 GR- 18型的溶液拌种后的增产率为 9.6 % ,土施保水剂 15 .0 kg/ hm2 的增产率为 10 .5 % ,施用保水剂可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 5 .6 % ;马铃薯坑种以 GR- 18F型保水剂用量 4.5~ 12 .0 kg/ hm2增产效果较好 ,增产率达 17.6 %~ 2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修梯田 土壤保水剂 增产效果 节水 玉米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旱地磷肥不同分配方式的肥效、残效及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生录 陈炳东 +1 位作者 崔云玲 武天云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第9期35-40,共6页
4a的冬小麦定位试验证明,旱塬地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强对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P2O5的施用量在75~300kg/hm2时,小麦的增产率基本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P... 4a的冬小麦定位试验证明,旱塬地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强对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P2O5的施用量在75~300kg/hm2时,小麦的增产率基本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P2O5的增产作用和磷肥利用率却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磷肥不仅当季增产显著,而且后效明显,第1季施磷后在第4季P2O5施用量75kg/hm2的增产率为53.9%,施用量150kg/hm2的增产率为64.3%,施用量300kg/hm2的增产率为109.6%,1kgP2O5累计增产小麦依次为38.7、25.5、15.1kg,分别为第1次效果的2.36倍、2.38倍和2.85倍。同量磷肥分配方式不同时,随着用量增加其肥效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分配方式 残效 利用率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雨补灌对旱地地膜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生录 陈炳东 崔云玲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9期20-22,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集雨补灌条件下,采用地面滴灌技术供水 150~300 m m ,地膜冬小麦增产 99%~21.8% ,供水效率为 276~290 kg/(m m ·hm 2),水分利用效率 142~162 kg... 试验结果表明,在集雨补灌条件下,采用地面滴灌技术供水 150~300 m m ,地膜冬小麦增产 99%~21.8% ,供水效率为 276~290 kg/(m m ·hm 2),水分利用效率 142~162 kg/(m m ·hm 2),作物产量与供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冬前供水不仅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也可增强农田抗御春旱和伏旱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分调控效果和春旱秋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地膜冬小麦 集雨补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生录 武天云 《甘肃农业科技》 1997年第9期24-27,共4页
1993~1996年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土壤条件下,各种肥料单施或配施对小麦产量总的影响顺序为MNP>NP>MN>N>M>MP>P>CK,不同肥料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旱地小麦的水分生... 1993~1996年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土壤条件下,各种肥料单施或配施对小麦产量总的影响顺序为MNP>NP>MN>N>M>MP>P>CK,不同肥料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旱地小麦的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可使小麦耗水系数降低51.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5.6%,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3、6.0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9g/kg、0.05g/kg、21.3mg/kg、16.8mg/kg和34.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陇东旱塬 冬小麦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后效及其土壤无机磷形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生录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8期36-39,共4页
4a5季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塬地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一次性施P2O575、150、300kg/hm2,后效至少保持4a5季作物,其累计增产分别是首季肥效的1.54倍、1.77倍和2.30倍;磷肥累计利用... 4a5季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塬地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一次性施P2O575、150、300kg/hm2,后效至少保持4a5季作物,其累计增产分别是首季肥效的1.54倍、1.77倍和2.30倍;磷肥累计利用率分别为24.8%、14.3%、12.5%,是首季利用率的2.1、2.3、2.9倍。在试验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含量以磷酸钙盐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和全磷总量的77.2%和66.5%,作物对Ca8-P、Al-P、Ca2-P的利用能力较强,O-P、Ca10-P、Fe-P在短期内对作物无效,只能看作是潜在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磷肥后效 利用率 无机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10
作者 王生录 张兴高 +3 位作者 武天云 崔明九 邓娟珍 金绍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4,共3页
施肥对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王生录,张兴高,武天云,崔明九,邓娟珍,金绍龄近年来,国内旱作农业研究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水分关系及“以肥调水”研究,为目前旱作农业发展的肥力主导因素的确... 施肥对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王生录,张兴高,武天云,崔明九,邓娟珍,金绍龄近年来,国内旱作农业研究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水分关系及“以肥调水”研究,为目前旱作农业发展的肥力主导因素的确定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我们经过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水肥利用 施肥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作农田施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
11
作者 王生录 武天云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4-26,共3页
通过连续5a 大田作物-土壤系统的定位研究和不同生态区域的调查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西北旱作农田的施肥管理和肥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已成为我国西北旱地新的施肥制度;强调肥料、水分的平... 通过连续5a 大田作物-土壤系统的定位研究和不同生态区域的调查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西北旱作农田的施肥管理和肥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已成为我国西北旱地新的施肥制度;强调肥料、水分的平衡管理,按照旱地水资源的存在状况,按比例增加或减少养分的供给,是旱地按地力等级平衡施肥、稳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生产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合理估计和利用肥料后效,提高肥料效益,重视旱地施肥技术的改进,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旱地以降水为制约因素的肥料管理及其应变决策和以不造成作物产品品质降低的施肥临界值选择是今后肥料施用予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农田 肥料管理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响应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崔云玲 王生录 +2 位作者 陈炳东 杨思存 吕晓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1058,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油葵出苗、生长、产量及植株Na+和K+吸收的影响,明确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油葵的出苗率、株高、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新葵杂6号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油葵出苗、生长、产量及植株Na+和K+吸收的影响,明确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油葵的出苗率、株高、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新葵杂6号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与全生育期的相比,各品种在出苗阶段的耐盐性远高于成苗至成熟期阶段,低盐胁迫对油葵的出苗和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当盐胁迫对油葵苗期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超过40%时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超过50%时则不能生长至成熟期,在显蕾或花期枯死。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植株中Na+的含量成倍增加,K+/Na+显著降低,而K+含量变化较小,适宜的盐浓度可促进植株对钾的吸收,但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同一盐浓度下油葵植株中Na+含量陇葵杂1号<法A15<新葵杂6号,而K+含量与K+/Na+则刚好相反,各品种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均为花期、显蕾期>苗期>成熟期;减少植株对Na+的吸收,维持K+的稳定性,保持较高K+/Na+是品种耐盐的重要机制之一,三个油葵品种中,陇葵杂1号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法A15,新葵杂6号耐盐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油葵 耐盐性 产量 离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修梯田地膜冬小麦水肥联供效应研究
13
作者 王生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7期30-33,共4页
利用集雨补灌技术 ,在陇中半干旱山区新修梯田地膜冬小麦上进行水肥联供或随水追肥 (氮 )试验的结果表明 ,在相同供水量、不同施氮量条件下 ,水肥联供时期或次数对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水肥联供可使产量提高 ... 利用集雨补灌技术 ,在陇中半干旱山区新修梯田地膜冬小麦上进行水肥联供或随水追肥 (氮 )试验的结果表明 ,在相同供水量、不同施氮量条件下 ,水肥联供时期或次数对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水肥联供可使产量提高 2 8.9%,氮肥利用率提高 1 2 .0个百分点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2 0 .1 %,冬前供水施肥有明显效果。指出旱地地膜冬小麦在集雨补灌条件下 ,氮肥一次性作基肥的纯氮适宜用量为 1 2 0~1 65 kg/ hm2 ,基肥加追肥总用量在 1 65~ 2 1 0 kg/ hm2 内较为合理 ,水肥联供时期以冬前、返青、拔节至孕穗期为佳 ,每次供水量应不少于 2 2 5 m3/ hm2 ,供纯氮量不少于 4 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补灌 新修梯田 地膜小麦 水肥联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葵耐盐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崔云玲 王生录 陈炳东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8期35-38,共4页
土壤不同盐分含量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油葵能够出苗的土壤盐分临界值约为 2 4 .4 0 g/ kg;当土壤盐分含量为 4 .5 6~ 11.74 g/ kg时对油葵出苗的影响较小 ,但对油葵植株的生长影响较大 ;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 ,油葵的生育期延长 ,经... 土壤不同盐分含量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油葵能够出苗的土壤盐分临界值约为 2 4 .4 0 g/ kg;当土壤盐分含量为 4 .5 6~ 11.74 g/ kg时对油葵出苗的影响较小 ,但对油葵植株的生长影响较大 ;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 ,油葵的生育期延长 ,经济性状也随之变差 ,籽粒及生物产量下降 ;在该试验条件下油葵可正常生长的土壤盐分临界值为 6 .5 2 g/ kg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耐盐性试验 盐渍土 土壤盐分临界值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不同用量及集雨补灌对旱地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应新 陈炳东 +1 位作者 王生录 崔云玲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9期37-39,共3页
对旱地地膜玉米进行的氮肥不同用量及集雨补灌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 138 kg/hm 2 作基肥时,采用膜面渗灌技术,于玉米拔节期供水 450 m m 、大喇叭口期供水 45.0 m m 、拔节和大喇叭口期各供水 22. 5 m m... 对旱地地膜玉米进行的氮肥不同用量及集雨补灌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 138 kg/hm 2 作基肥时,采用膜面渗灌技术,于玉米拔节期供水 450 m m 、大喇叭口期供水 45.0 m m 、拔节和大喇叭口期各供水 22. 5 m m 时,比旱作不供水处理分别增产 1277% 、2907% 、1352% ;在施肥水平不同、供水量相同的条件下,玉米产量基本随施纯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纯氮 172.5~276.0 kg/hm 2 的处理比不施纯氮处理增产 6817~1 4600 kg/hm 2,增产率为 1204% ~2580% ;在年自然降水 2851 m m 的条件下,总供水量 450 m m 的供水效率为 43~367kg/(m m ·hm 2),其平均 水分利用 效率为 1924 kg/( m m ·hm 2), 比旱 作不供水 处理的 水分利 用效率 提高1351% ;以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补灌 450 m m 水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氮肥用量 集雨补灌 地膜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地区食用葵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廷红 邵武平 王生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28-30,共3页
8个食用葵品种在河西地区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FW09-7和FW09-12表现较好,适应性较强,可在当地推广种植;品种FW09-14表现较差,不适宜当地种植;其它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
关键词 河西地区 食用向日葵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油葵施用保水剂增产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润萍 王生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31-32,共2页
旱地油葵施用保水剂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陇东旱塬地施用适量保水剂可使油葵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 ,以施保水剂 12 .0 kg/hm2 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 ,比对照增产 2 5 7.94 kg/hm2 ,而用量过大时则导致减产 ;施用保水剂还可使 0~ 80 cm土... 旱地油葵施用保水剂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陇东旱塬地施用适量保水剂可使油葵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 ,以施保水剂 12 .0 kg/hm2 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 ,比对照增产 2 5 7.94 kg/hm2 ,而用量过大时则导致减产 ;施用保水剂还可使 0~ 8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 5 .8~ 32 .7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油葵 保水剂 增产效果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施肥技术研究
18
作者 兰晓泉 李大祥 王生录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共4页
甘肃中部地区气候干旱,土地瘠薄,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促进该地农业生产的发展,1984—1988年在定西唐家堡河流域进行了旱地肥料田间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该地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一、旱地化肥的经济合理施肥量... 甘肃中部地区气候干旱,土地瘠薄,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促进该地农业生产的发展,1984—1988年在定西唐家堡河流域进行了旱地肥料田间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该地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一、旱地化肥的经济合理施肥量 1984—1987年在定西唐家堡河流域进行了春小麦、豌豆、胡麻、洋芋、谷子、扁豆氮磷化肥用量试验,采用二因素重复D—饱和设计,共88次单项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施肥 化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地膜冬小麦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娟珍 武天云 王生录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15-17,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了陇东旱塬地区地膜穴播冬小麦的增产机理。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0~30cm土层的温度,明显改善0~200cm土层土壤水分条件,使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率提高21.29%;还可提高冬小麦光合速率,改善冬小麦... 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了陇东旱塬地区地膜穴播冬小麦的增产机理。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0~30cm土层的温度,明显改善0~200cm土层土壤水分条件,使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率提高21.29%;还可提高冬小麦光合速率,改善冬小麦个体发育性状,使冬小麦增产1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小麦 地膜 增产 机理 陇东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品种、用量及施肥方式对旱地春小麦出苗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生录 兰晓泉 李大祥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27,共3页
近年来,随着化肥品种的增多,施用量不断增加,但农民因施用不当而造成缺苗和毁种减产的现象在生产上屡有发生,在我省干旱缺水的中部地区尤其常见。本研究从生产实践出发对当前生产上常用的化肥品种对旱地春小麦出苗成穗及产量的影响进行... 近年来,随着化肥品种的增多,施用量不断增加,但农民因施用不当而造成缺苗和毁种减产的现象在生产上屡有发生,在我省干旱缺水的中部地区尤其常见。本研究从生产实践出发对当前生产上常用的化肥品种对旱地春小麦出苗成穗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试验,基本上明确了不同化肥品种在当地条件下的合理用量及施肥方式,现简报如下: 一、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定西唐家堡试验区进行。试验地土壤为川地麻土。供试化肥品种有硝铵、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 化肥品种 出苗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