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分压对PLD制备ZnO薄膜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璟璟 李清山 +4 位作者 陈达 孔祥贵 张宁 赵波 郑学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7-791,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出高度c轴取向的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扫描电镜(SEM)和室温光致发光(PL)光谱的测量,研究了生长气氛压强的改变对薄膜结构和光致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压从10Pa升高到10...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出高度c轴取向的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扫描电镜(SEM)和室温光致发光(PL)光谱的测量,研究了生长气氛压强的改变对薄膜结构和光致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压从10Pa升高到100Pa时ZnO(002)衍射峰的半峰全宽(FWHM)增大。可以认为这是由于较高的氧压下,到达衬底表面的离子动能减小。这样部分离子没有足够的能量迁移到生长较快的(002)面,c轴取向变差,导致(002)衍射峰的强度降低,半峰全宽增大。随着氧压增大,紫外发光强度增强。这可能是氧压变大,薄膜的化学配比升高,说明化学配比对UV发光的影响要大于薄膜微结构的影响。改变氧气压强对薄膜的表面形貌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脉冲激光沉积 化学配比 光致发光 半峰全宽(FW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薄膜结构和光致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宁 李清山 +6 位作者 赵波 王璟璟 陈达 杨亚军 郑学刚 石明吉 齐红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2-78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n-Si(100)衬底上制备ZnO薄膜并从三个方面对其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含氧气氛中退火的ZnO薄膜为多晶六角纤锌矿结构,有明显的c轴择优结晶取向;退火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对结晶取向性和粒径均有较大影响,...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n-Si(100)衬底上制备ZnO薄膜并从三个方面对其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含氧气氛中退火的ZnO薄膜为多晶六角纤锌矿结构,有明显的c轴择优结晶取向;退火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对结晶取向性和粒径均有较大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最佳处理温度在500℃左右。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和侧面形貌,晶体的生长比较均匀,粒径平均在70—160nm范围内,与XRD测量结果相一致。室温下ZnO胶体的光致发光谱表明,随着胶体老化时间的延长,胶体的紫外峰位发生了蓝移。室温下ZnO薄膜的光致发光谱表明,紫外部分的发光峰位在365,390nm,发光强度较强;在可见光区的发光强度相对较弱,但是还没有被氧完全抑制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NO薄膜 退火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制备条件对其电致发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亚军 李清山 +6 位作者 刘宪云 张宁 赵波 郑学刚 石明吉 陈达 王璟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应用蒸镀-阳极氧化法制备结构为ITO/PS/p-S i/A l的多孔硅电致发光器件,在7.5V电压下实现了数小时连续电致发光.实验表明,多孔硅电致发光峰位会随着阳极氧化电流密度的增大、腐蚀时间的延长以及HF酸浓度的降低而蓝移.欲制备工作电压较... 应用蒸镀-阳极氧化法制备结构为ITO/PS/p-S i/A l的多孔硅电致发光器件,在7.5V电压下实现了数小时连续电致发光.实验表明,多孔硅电致发光峰位会随着阳极氧化电流密度的增大、腐蚀时间的延长以及HF酸浓度的降低而蓝移.欲制备工作电压较低、发光时间较长、发光效率较高的电致发光样品,则多孔硅制备时的阳极氧化应使用较低电流密度和较短的腐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PS) 电致发光(EL) 光致发光(PL) 氧化铟锡(I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温度对类金刚石膜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达 李清山 +1 位作者 王璟璟 郑学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系列无氢类金刚石薄膜,测量了样品的Raman光谱、光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薄膜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与制备条件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这种薄膜是由少量sp^2键和大量sp^3键组成的非晶碳膜。薄膜的光... 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系列无氢类金刚石薄膜,测量了样品的Raman光谱、光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薄膜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与制备条件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这种薄膜是由少量sp^2键和大量sp^3键组成的非晶碳膜。薄膜的光学带隙在1.68~2.46eV,发光在可见光区呈宽带结构。生长温度能够对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和发光性质产生较大影响。当生长温度从室温升高至400℃时,sp^2团簇的变大使C原子的有序度增强,从而导致薄膜的光学带隙变窄,发光峰红移且半高宽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拉曼光谱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管流动的跨企业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谢荷锋 王璟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11期29-32,共4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高层管理者跨企业流动的现象已屡见不鲜,高层管理者的跨企业流动对流出企业和流入企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层管理者的流动,对我国知识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基于高管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高层管理者跨企业流动的现象已屡见不鲜,高层管理者的跨企业流动对流出企业和流入企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层管理者的流动,对我国知识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基于高管流动的跨企业边界的知识转移,已成为企业获取管理性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对当前本领域的关键研究议题及其相关理论进展,进行了整理、归纳和评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当前研究的局限和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有效利用外聘高层管理者的经验和知识,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转移 高管流动 资源流动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共振腔的量子位与量子网络构建
6
作者 干耀国 金荧荧 +2 位作者 王璟璟 孙学军 陈达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以半导体共振腔内光子与原子的纠缠特性作为量子位,通过半导体共振腔电动力学系统将原子态转换成光子态,根据半导体共振腔的工作特性,提出共振腔内原子与光子弱耦合与强耦合的判断条件,并利用外加电磁场对原子的量子态进行操控,从而完... 以半导体共振腔内光子与原子的纠缠特性作为量子位,通过半导体共振腔电动力学系统将原子态转换成光子态,根据半导体共振腔的工作特性,提出共振腔内原子与光子弱耦合与强耦合的判断条件,并利用外加电磁场对原子的量子态进行操控,从而完成量子逻辑门的操作,再通过各共振腔量子电动力学(CQED)系统间的纠缠进行量子位扩充,实现量子计算与量子网络。介绍微碟型共振腔与单一量子点等多种模型,有助于将量子运算与量子通讯的概念转变为半导体量子器件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半导体共振腔 共振腔量子电动力学 耦合强度 量子点 微碟型共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客舱应急疏散的修正社会力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永刚 王璟璟 宋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1-206,共6页
为准确地评估乘客在疏散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和疏散效率,使社会力模型适用于飞机客舱封闭、座椅密集的应急疏散环境,模拟乘客疏散过程中的转向与避让行为,提出基于飞机客舱的修正社会力模型;引入转向因子与避让因子,利用其加权平均后,得出... 为准确地评估乘客在疏散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和疏散效率,使社会力模型适用于飞机客舱封闭、座椅密集的应急疏散环境,模拟乘客疏散过程中的转向与避让行为,提出基于飞机客舱的修正社会力模型;引入转向因子与避让因子,利用其加权平均后,得出综合因子用以修正乘客的疏散速度,改进社会力模型运动-力学动态方程;对修正社会力模型的关键参量进行理论数值分析,得出修正范围;以某机型局部客舱为例,建立9×6座、单通道的仿真试验模拟客舱环境,应用修正疏散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并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仿真疏散时间与试验疏散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提出的修正社会力模型为预判原则、主观心理、运动状态以及受力状态4个因素的连续性模型,可以较好地凸显在飞机客舱应急疏散应用中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客舱 应急疏散 修正社会力模型 转向因子 避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