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5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琴的作品
1
作者 王琴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08-I000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琴、于晓琪作品
2
作者 王琴 于晓琪 《美与时代(城市)》 2022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废处理回转煅烧炉用高温合金氧化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琴 王成旭 刘仲礼 《材料保护》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主流的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法,而回转煅烧炉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其结构材料的高温氧化问题关乎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高温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然而其能否作为回转煅烧炉的... 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主流的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法,而回转煅烧炉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其结构材料的高温氧化问题关乎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高温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然而其能否作为回转煅烧炉的结构部件有待验证。对316H不锈钢、镍基690、哈氏N合金与镍基625合金4种高温合金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通过测量样品的增重,绘制氧化动力学曲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氧化膜的物相组成、形貌与成分,分析4种高温合金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600℃下4种试样都表现出较好的耐氧化性能,其增重均较小。800℃时,哈氏N合金和316H不锈钢的耐氧化性能较差,氧化层疏松且有脱落;镍基690合金的耐氧化性能较好,其氧化层较致密,但氧化膜颗粒较粗大。镍基625合金的耐氧化性能最佳,氧化速率常数Kp约为1.43×10^(-7)mg^(2)/(cm^(4)·s),其氧化膜由稳定的Cr_(2)O_(3)组成,且氧化膜均匀致密,晶粒细小。镍基625合金因具有优异的耐氧化性能,可用作回转煅烧炉的结构材料,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废处理 高温合金 回转煅烧炉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生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
4
作者 王琴 何云翔 +1 位作者 金垚 郭俊凌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混合式教学是应对全球数字化挑战中高等教育领域的必然趋势,在人才培养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改革,并且摸索课程思政混合教学的新模式,可充分发掘线上课程在学科前沿的便捷性和线下课程在传授知识中的高效性,提升育人实效。“生物化学”是生... 混合式教学是应对全球数字化挑战中高等教育领域的必然趋势,在人才培养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改革,并且摸索课程思政混合教学的新模式,可充分发掘线上课程在学科前沿的便捷性和线下课程在传授知识中的高效性,提升育人实效。“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工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课程,针对生物化学课程在知识传递、能力养成和价值引领三个维度的问题,基于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和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通过建设教学案例库和思政案例库、采用Online to Offline教学和全过程评价等途径,对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生物化工行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生物化工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心内科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行为成因的质性研究
5
作者 周莹 王洁 +4 位作者 王琳 黄亚廷 贡欢欢 陈姝杨 王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系统解释了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心内科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行为的形成原因,为管理及干预护理中断事件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1月至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使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南京某三甲医院心血...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系统解释了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心内科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行为的形成原因,为管理及干预护理中断事件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1月至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使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南京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的18例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3个主题及9个亚主题:(1)对护理中断事件的认知评价,包括开放式认知、实践性认知、即时评价;(2)护理中断事件的情绪反应,包括离散情绪、稳定的情绪、情绪传染;(3)护理中断事件的应对行为,包括情绪驱动行为、判断驱动行为、中断应对需求。结论未来可结合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行为的成因,从认知、情感、行为多层面对护士进行管理和干预,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中断事件 情感事件理论 心内科护士 应对行为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腥方法对薛氏海龙肽粉的脱腥效果比较
6
作者 陈茂森 黄晟 +10 位作者 于刚 赖世钦 蔡冰娜 陈华 邓琬波 唐科 杨文华 王琴 肖更生 潘剑宇 李骏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薛氏海龙(Syngnathus schlegeli)肽粉因固有的腥味,限制了其在后续深加工产品中的应用和开发。实验采用葡萄糖糖化法、β-环糊精包埋法和葡萄糖-β环糊精联用3种方法对薛氏海龙肽粉进行脱腥处理,并通过运用感官评定、电子鼻和气相色谱-... 薛氏海龙(Syngnathus schlegeli)肽粉因固有的腥味,限制了其在后续深加工产品中的应用和开发。实验采用葡萄糖糖化法、β-环糊精包埋法和葡萄糖-β环糊精联用3种方法对薛氏海龙肽粉进行脱腥处理,并通过运用感官评定、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技术手段,评估了原料的腥味脱除效果。结果显示,葡萄糖糖化法处理,可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酯类成分以降低原料腥味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腥味物质三甲胺的脱除率为91%,但原料基本风味损失较明显;β-环糊精包埋法处理有一定脱腥效果,三甲胺脱除率为16%,但腥味与刺激性风味仍有残留;葡萄糖-β环糊精联用法处理,在降低部分原料基本风味损失的基础上,可脱除醛类刺激性风味物质并显著减少了主要腥味成分,三甲胺的脱除率为93%,并可产生令人愉悦的风味成分。研究表明,葡萄糖-β环糊精的复合应用是一种简洁、有效的脱腥方式,可显著改善薛氏海龙肽粉的风味,为薛氏海龙肽粉在功能食品等深加工产品上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氏海龙肽粉 脱腥 感官评定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表面陶瓷涂层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硕博 刘可立 +6 位作者 宋运泽 王兵 杨超 董健 柳彦博 刘玲 王琴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烧蚀的陶瓷涂层,将超高温、高冲刷、含氧的服役环境与基体隔离开来,是延长其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表面涂层技术种类丰富,工艺简单,耗时短,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既能赋予基体抗氧化和耐烧蚀性能... 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烧蚀的陶瓷涂层,将超高温、高冲刷、含氧的服役环境与基体隔离开来,是延长其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表面涂层技术种类丰富,工艺简单,耗时短,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既能赋予基体抗氧化和耐烧蚀性能,又不会显著影响基体的高温力学性能,有力地促进了C/C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本文从涂层的结构和成分出发,对现有涂层体系进行了梳理,再结合涂层的化学组成特点,系统综述了表面陶瓷涂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多种纳米结构增强涂层策略进行分析,最后展望了表面涂层技术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C/C复合材料 陶瓷涂层 表面涂层技术 抗氧化 耐高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卫星辅助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中无人机部署和功率优化
8
作者 赵海涛 刘颖 +2 位作者 王琴 刘淼 朱洪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2-1290,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F-mMIMO)通信系统认知局限、资源短缺、覆盖盲区的问题,针对传统覆盖受限的去蜂窝网络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无人机-近地轨道卫星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CFmMIMO的功率分配和无人机位置部署方法。根... 为了解决传统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F-mMIMO)通信系统认知局限、资源短缺、覆盖盲区的问题,针对传统覆盖受限的去蜂窝网络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无人机-近地轨道卫星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CFmMIMO的功率分配和无人机位置部署方法。根据已知的用户位置以及地面接入点的部署缺陷,考虑各通信接入点的覆盖约束、最大功率约束、跨层干扰约束,以最大化用户最小速率为目标,建立联合用户关联、功率分配以及无人机放置的混合资源分配模型。基于块坐标下降方法和连续凸优化方法,将原本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3个子问题,并交替求得子问题近似解,最终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近似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合理安排系统的资源放置,显著提高系统通信覆盖,提升用户的平均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 去蜂窝 通信覆盖 功率分配 无人机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过敏原及其脱敏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文华 叶惠玲 +4 位作者 王辉 涂宗财 范雁 肖更生 王琴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3-345,共13页
鸡蛋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且易于被人体吸收,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高质低价的食品加工原料。然而,鸡蛋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之一,其在婴幼儿中的过敏发生率仅次于牛奶,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不仅给过敏人群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和生活... 鸡蛋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且易于被人体吸收,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高质低价的食品加工原料。然而,鸡蛋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之一,其在婴幼儿中的过敏发生率仅次于牛奶,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不仅给过敏人群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和生活负担,也给食品加工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明确鸡蛋过敏原及其过敏原表位并开发绿色、高效的鸡蛋脱敏技术已成为国内外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阐述鸡蛋主要过敏原及其过敏原表位,并总结物理、化学、生物及复合脱敏技术对鸡蛋的脱敏效果,以期为鸡蛋脱敏技术的开发和鸡蛋资源的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过敏原 过敏原表位 脱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协同理论下“中本贯通”一体化育人的框架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陆旭东 王琴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0,共6页
“中本贯通”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创新举措,当前正面临课程、师资、资源、组织等系统性协同不足的问题,亟须打破传统教育体系隔阂、实现不同教育类型和阶段的协同发展。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中本贯通”一体化育人框架,突破了传统... “中本贯通”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创新举措,当前正面临课程、师资、资源、组织等系统性协同不足的问题,亟须打破传统教育体系隔阂、实现不同教育类型和阶段的协同发展。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中本贯通”一体化育人框架,突破了传统分段式育人线性思维局限,以能力阶梯为主线,有机整合知识协同、资源协同和组织协同,为贯通培养提供新思路。基于一体化育人理念,优化“中本贯通”育人的实践路径包括:建设衔接有序的课程体系;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的教研联合体;构筑高效的跨组织协同体系;构建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育人支撑平台;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贯通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本贯通 系统协同理论 一体化育人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甲着小麦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白马曲珍 刘建华 +3 位作者 唐豪 王琴 杨武云 李俊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
巴塘四倍体甲着小麦是巴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在“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征集到的一个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甲着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是近40年来收集到的唯一一份四倍体小麦地方种;甲着小麦营养丰富、穗粒数多... 巴塘四倍体甲着小麦是巴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在“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征集到的一个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甲着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是近40年来收集到的唯一一份四倍体小麦地方种;甲着小麦营养丰富、穗粒数多、粉质率高,具有重大应用价值。2022年入选四川省五大新发现优异种质资源,202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笔者主要介绍甲着小麦的特征特性、产量情况、种质资源圃建设、栽培技术等,旨在为甲着小麦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着小麦 四倍体 种质资源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田柚籽油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及分离纯化
12
作者 何娣 夏敏 +3 位作者 张泽雄 王琴 肖更生 丘苑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2期142-148,共7页
以梅州沙田柚籽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法萃取柚籽油,乙酸法提取其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探索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分析富集并鉴定柚籽油中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 以梅州沙田柚籽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法萃取柚籽油,乙酸法提取其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探索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分析富集并鉴定柚籽油中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2.9 h、柚籽油与乙酸体积比1∶5.2、乙酸浓度80.3%,柚籽油中黄柏酮提取量达64.34μg/g。沙田柚籽油中共鉴定出4种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分别为黄柏酮、柠檬苦素、诺米林及另一未知化合物。该未知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技术以及质谱技术鉴定为诺米林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籽油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黄柏酮 乙酸提取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果制品中耐高渗透压酵母菌的分离及其培养条件与控制方法
13
作者 谢曦 张雁仪 +8 位作者 李之勇 莫清华 王锋 肖更生 刘袆帆 谢必新 王琴 马路凯 林尚达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7期182-190,共9页
为了解凉果制品中耐高渗透压腐败菌的种类、培养条件和控制方法,该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从腐败青梅中分离菌株,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和18S ITS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条件中的pH值、培养温度、碳源... 为了解凉果制品中耐高渗透压腐败菌的种类、培养条件和控制方法,该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从腐败青梅中分离菌株,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和18S ITS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条件中的pH值、培养温度、碳源对耐高渗透压菌株生长的影响,研究不同防腐剂对该耐高渗透压菌株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腐败凉果中分离出的菌株为单一的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命名为HP-1;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3.0,最适生长碳源为葡萄糖,在含有3%乙醇环境中生长良好;能耐受较低的pH值(pH2,存活率大于85%);0.3 g/L尼泊金乙酯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0%以上。该凉果制品中分离的酵母菌能够在高渗透压条件下生长,并能利用多种碳源,对常规防腐剂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式凉果 耐高渗透压酵母菌 分离与鉴定 培养条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果胶酶澄清梅州蜜柚汁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14
作者 任杰 林子渊 +5 位作者 曾粤 申彦晶 练庆旺 陈谚 王琴 彭进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6期49-55,共7页
以新鲜梅州蜜柚果肉为原料,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果胶酶澄清蜜柚汁的关键工艺参数,并分析蜜柚澄清汁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果胶酶0.1%(m/m)、pH值3.9、超声功率320 W、超声时间23 min、酶解温度43℃... 以新鲜梅州蜜柚果肉为原料,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果胶酶澄清蜜柚汁的关键工艺参数,并分析蜜柚澄清汁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果胶酶0.1%(m/m)、pH值3.9、超声功率320 W、超声时间23 min、酶解温度43℃、酶解时间60 min,在此工艺下蜜柚澄清汁的透光率高达80.89%。与原汁相比,蜜柚澄清汁的总酚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该蜜柚汁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增强(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最佳澄清工艺下制作的梅州蜜柚汁澄清度高,且抗氧化活性强,这可为蜜柚澄清汁系列健康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蜜柚汁 超声 果胶酶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红心火龙果皮果脯加工工艺
15
作者 叶丽敏 艾超 +7 位作者 刘袆帆 谢永顺 莫清华 谢必新 王琴 马路凯 肖更生 谢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1期275-282,共8页
目的以红心火龙果皮为原料,优化红心火龙果皮果脯的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来确定影响火龙果皮果脯的3个主要因素(柠檬酸钠浓度、糖液浓度和烘烤时间)的取值范围,并以成品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以确定红心火龙果果... 目的以红心火龙果皮为原料,优化红心火龙果皮果脯的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来确定影响火龙果皮果脯的3个主要因素(柠檬酸钠浓度、糖液浓度和烘烤时间)的取值范围,并以成品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以确定红心火龙果果皮果脯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确定了红心火龙果皮果脯加工的最佳工艺,护色处理的柠檬酸钠浓度为0.75%、腌渍糖液浓度40%、烘烤时间3.0 h的制作工艺下,得到的火龙果果皮果脯色泽饱满,口感独特。结论本研究优化开发出了一种利用红心火龙果皮为原料制作的新型果脯产品,有效利用了火龙果加工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皮果脯 响应面法 质构特性 感官评分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龙眼核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16
作者 谢曦 杨达明 +6 位作者 郭淑贤 林佳宜 刘东杰 肖更生 梁苡铭 刘袆帆 王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1期88-95,共8页
目的了解龙眼核多酚的生物活性在品种的区别,提高对龙眼核多酚的生物利用率。方法以不同品种的龙眼核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储良龙眼、大广眼、双孖木龙眼、水涨龙眼、凤梨穗龙眼、泰国龙眼、石峡龙眼、福眼8个品种),经过预处理后提... 目的了解龙眼核多酚的生物活性在品种的区别,提高对龙眼核多酚的生物利用率。方法以不同品种的龙眼核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储良龙眼、大广眼、双孖木龙眼、水涨龙眼、凤梨穗龙眼、泰国龙眼、石峡龙眼、福眼8个品种),经过预处理后提取纯化的龙眼核多酚,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试、2,2’-氨基苯并三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以及抑菌圈实验对其抗氧化和抗菌功能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各品种龙眼核多酚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及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8.70%和91.88%。龙眼核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在17.0~22.6mm。各品种龙眼核多酚半抑制浓度结果显示双孖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率最高,为82.50%;石峡抑制李斯特菌率最高,为84.6%;泰国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率最高,为83.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9,说明8个品种龙眼核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福眼龙眼总酚含量与其抗枯草芽孢菌和抗李斯特菌表现出中等相关(相关系数0.8~0.9),双孖木龙眼和石峡龙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对于其他品种龙眼有抑制作用,泰国龙眼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相关系数>0.9),储良龙眼对李斯特菌有强抑制作用(相关系数>0.9)。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龙眼的核多酚在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和抗菌方面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筛选出不同用途的龙眼核多酚,为不同品种的龙眼核多酚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核 多酚 品种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标志大米的品质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分析与评价
17
作者 王琴 周昌艳 +4 位作者 赵晓燕 李晓贝 李旭娇 江政辉 张艳梅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地理标志大米的品质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外观、营养、蒸煮食味等18个品质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对9种地理标志大米进行品质评价。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鉴定出大米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为2-... 为研究不同地理标志大米的品质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外观、营养、蒸煮食味等18个品质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对9种地理标志大米进行品质评价。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鉴定出大米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为2-乙酰基-1-吡咯啉、己醛、庚醛、辛醛、壬醛、反-2-辛烯醛、己醇、1-辛烯-3-醇、庚醇。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从东北和其他地理标志大米中筛选出了42个差异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5个烃类和17个与香气相关的醇、酮、醛、酯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与直链淀粉、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与米粉的糊化特性呈显著相关;蛋白质与醛类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烃类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9种地理标志大米划分为3大类,第1类为东北的5种地理标志大米,品质特征为垩白粒率和蛋白质量分数低,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高,糊化温度低,米饭硬而有弹性,挥发性化合物中醛类、醇类、酮类含量占比较高;第2类为原阳大米与小站稻,特点为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适中,挥发性化合物总量最高(627.7μg/kg),且烃类含量最高(269.6μg/kg);第3类为南方的射阳和崇明大米,具有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低,胶稠度大,糊化温度高,米饭软而黏的品质特征,其烃类含量适中(159.4μg/kg)。本研究较为系统地评价了9种地理标志大米中品质指标和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可为不同地理标志大米的品质评价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大米 品质评价 挥发性化合物 多元统计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导热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琴 孙浩焱 +3 位作者 王元元 俞晓晓 董岚 吴子华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1-517,共7页
以正十八烷作为基体,通过机械混合方法引入石墨烯这一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纳米材料,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从而提升基体正十八烷的导热性能。通过实验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并对... 以正十八烷作为基体,通过机械混合方法引入石墨烯这一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纳米材料,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从而提升基体正十八烷的导热性能。通过实验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物理化学表征与导热性能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升。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5%时,石墨烯/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液态热导分别达到了0.33 W/(m·K)和0.19 W/(m·K),相较于纯正十八烷,其固态热导提高了83.3%,液态热导则提高了18.7%。这些结果表明,石墨烯作为导热增强剂能够有效提升相变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尤其在固态下的导热效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计量 导热性能 石墨烯 正十八烷 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ZIF-67复合膜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杨亮 孔韩韩 +4 位作者 孟存飞 李韦霖 王琴 张天芸 李文全 《棉纺织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为了制备用于处理印染废水的吸附剂材料,采用溶剂热法,以甲醇为溶剂,以2-甲基咪唑、六水合硝酸钴为原料成功制备ZIF-67材料,将ZIF-67材料与聚乙烯醇(PVA)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PVA/ZIF-67复合膜,并对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及吸附性能分析。... 为了制备用于处理印染废水的吸附剂材料,采用溶剂热法,以甲醇为溶剂,以2-甲基咪唑、六水合硝酸钴为原料成功制备ZIF-67材料,将ZIF-67材料与聚乙烯醇(PVA)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PVA/ZIF-67复合膜,并对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及吸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自制ZIF-67颗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呈多面体结构;与ZIF-67材料复合能改善PVA的热稳定性,增加膜表面粗糙度;复合膜中ZIF-67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膜的溶解度为6.63%,吸水率为25.39%,断裂强度最高为29.22 MPa;PVA/ZIF-67复合膜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更好,以化学吸附为主,复合膜的吸附速率是由内部扩散控制;吸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VA/ZIF-67复合膜对刚果红的吸附是自发进行,低温有利于吸附发生。在温度为20℃,刚果红溶液质量浓度为95 mg/L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可以达到198.7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67 PVA 刚果红 吸附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甘薯小象甲的危害与防控建议
20
作者 杨翠芹 余丽萍 +4 位作者 郑顺林 王西瑶 王强 王琴 邹涛春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4-87,共4页
四川是全国甘薯生产面积最大的省份,甘薯在满足本省粮食需求、家畜饲养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甘薯小象甲是四川地区危害甘薯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幼虫和成虫均能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本地区甘薯产业的发展。文章简... 四川是全国甘薯生产面积最大的省份,甘薯在满足本省粮食需求、家畜饲养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甘薯小象甲是四川地区危害甘薯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幼虫和成虫均能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本地区甘薯产业的发展。文章简要概述甘薯小象甲的危害,并从监测预警、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方面给出了甘薯小象甲的防控建议,以期为四川地区甘薯小象甲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 危害 防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