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医周诒观《秘珍济阴》论治带下病特色探骊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琨翎子 吕赢 +1 位作者 牛茹 王凤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秘珍济阴》是清代医家周诒观所著的一本妇科专著,周诒观师从周于纶、陈树蕙,以妇科见长,为湘中妇产名医。书中有关带下病的论治部分特色鲜明,与明清时期多数医家对带下病的发病机制认识不同,周诒观并未从“湿”论治带下,而是秉承带下... 《秘珍济阴》是清代医家周诒观所著的一本妇科专著,周诒观师从周于纶、陈树蕙,以妇科见长,为湘中妇产名医。书中有关带下病的论治部分特色鲜明,与明清时期多数医家对带下病的发病机制认识不同,周诒观并未从“湿”论治带下,而是秉承带下病多为“因虚致病”的观点,指出其病位在下元,治疗上以补益下元为法则,创制了以调理冲任、补肾涩精为主要作用的益智天冬四物汤。除此之外,书中还对带下病与白浊、白淫的鉴别,崩带的四种危重症候有详细的论述。后附带下病用药歌部分采用诗歌体裁,用药去繁化简,便于初学者诵记,也反映出作者本人汰繁存要的学术特点。本文通过研阅本书中有关带下病的内容,对周诒观治疗带下病的治疗思想、辨证及用药特色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带下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珍济阴》 带下病 学术思想 中医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琨翎子 辛雪红 蒋力生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6-28,共3页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和特色,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三个基本原则分别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利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从整体进行调治的特点。从&qu...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和特色,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三个基本原则分别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利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从整体进行调治的特点。从"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于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等身心类疾病,具有明显优势,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围绝经期 抑郁症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对防护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积极作用
3
作者 王琨翎子 陈凤麟 蒋力生 《江西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9-11,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近期感染率、发病率极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普通人群防护该病及治疗该病预后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应当予以重视。培养民众未病先防意识,根据自身特点,着重培育自身正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近期感染率、发病率极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普通人群防护该病及治疗该病预后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应当予以重视。培养民众未病先防意识,根据自身特点,着重培育自身正气,形神兼养,与现代感染防治措施相结合,必定会收到更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 治未病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元标引的《王旭高医案》逻辑数据及知识图谱探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泠杉 王凤兰 +1 位作者 邢琛林 王琨翎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的采用知识元理论的信息技术梳理、分析中医古籍内容,构建知识图谱探析隐含的逻辑关系以发现新知识。方法以《王旭高医案》为例,在基于知识元理论与技术深度标引的基础上,首先利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将标引数据读取为逻辑数据并初步... 目的采用知识元理论的信息技术梳理、分析中医古籍内容,构建知识图谱探析隐含的逻辑关系以发现新知识。方法以《王旭高医案》为例,在基于知识元理论与技术深度标引的基础上,首先利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将标引数据读取为逻辑数据并初步分析;其次以基于neo4j数据库构建的中医古籍知识图谱技术呈现出显性知识,同时探析其深层的逻辑推理关系,进一步发现隐性知识。结果《王旭高医案》共有知识体787个,知识元5153个,语义类型共有1149个,语义关联共有510个。分析逻辑数据和机构化知识图谱可知,虚劳的知识元与语义关联最多,其中与肝脏、脾胃的语义关联最多。结论《王旭高医案》整体来看特点在于重视对各类疾病证候表现的描述以及病因病机的分析,王氏诊治虚劳的经验较为丰富,从肝入手诊疗虚劳,尤其重视肝脾同病的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旭高医案 知识元标引 逻辑数据 知识图谱 古籍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调治围绝经期抑郁症相关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琨翎子 蒋力生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4期74-77,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也逐年攀升。对于这种典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学的疾病,目前除了常规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调护之外,中医综合调治也逐渐显露其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也逐年攀升。对于这种典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学的疾病,目前除了常规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调护之外,中医综合调治也逐渐显露其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注意到了这一点,通过研究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收集研阅近年来中医综合调治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文献,对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作一综合性介绍,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围绝经期抑郁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