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扑翼飞行器翅翼扭转机构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琨琦 陈世杰 刘颖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为了解决仿生扑翼飞行器翅翼的扭转机构难于实现悬停和后退动作等问题,建立了扑翼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模型,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滑槽结构分别设计了机翼尾部可滑动调节拉杆机构和翅翼前端的转杆机构,得到了一种可实现悬停与后退复合运动... 为了解决仿生扑翼飞行器翅翼的扭转机构难于实现悬停和后退动作等问题,建立了扑翼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模型,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滑槽结构分别设计了机翼尾部可滑动调节拉杆机构和翅翼前端的转杆机构,得到了一种可实现悬停与后退复合运动的翅翼扭转机构.仿真结果表明:当扭转机构各杆件长度为5mm、12mm、86mm和90mm时,扭转机构摇杆角度调节范围为120°~200°,翅翼攻角变动范围为5°,线性度为8.36%;调节扭转机构摇杆角度实现翅翼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飞行器 翅翼扭转机构 空气动力学模型 翅翼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波循环伏安图的测定及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维生素C的电催化检测——介绍一个电化学综合实验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琨琦 任真 +2 位作者 纪晓娜 左妍 杨焕欣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9期164-170,共7页
设计开发了一个大学电化学综合实验,实验从电化学可逆波循环伏安图测定出发,采用滴涂法完成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并利用Randles-Sevcik公式计算出修饰电极的有效面积,最终实现对维生素C的电催化检测,实验填补了大学化学综合实验中循... 设计开发了一个大学电化学综合实验,实验从电化学可逆波循环伏安图测定出发,采用滴涂法完成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并利用Randles-Sevcik公式计算出修饰电极的有效面积,最终实现对维生素C的电催化检测,实验填补了大学化学综合实验中循环伏安电化学技术教学资源的不足,适合在大学本科综合实验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11在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琨琦 马中苏 +4 位作者 陆天虹 邢巍 朱琳 吕强 邢沈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3-556,共4页
采用物理吸附法,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固定在载体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运用循环伏安法对MP-11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及对氧(O2)和过氧化氢(H2O2)的电催化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pH=7.1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采用物理吸附法,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固定在载体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运用循环伏安法对MP-11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及对氧(O2)和过氧化氢(H2O2)的电催化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pH=7.1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壳聚糖修饰电极上的MP-11发生了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在反应过程中包含质子的传递过程,完全实现了MP-11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该修饰电极也可以对O2和H2O2进行电催化还原,并且两个反应的电催化还原过程都是受表面控制的电化学过程,对H2O2催化还原产生的响应电流与H2O2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酶-11 壳聚糖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表面粗糙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琨琦 余斌高 +1 位作者 王润孝 王芳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分析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工件表面加工质量,运用矢量运算方法建立了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工件运动学模型.根据刀齿包络原理,对工件横截表面理论粗糙度几何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仿真了顺、逆铣加工条件下的刀齿轨迹.建立了顺、... 为了分析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工件表面加工质量,运用矢量运算方法建立了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工件运动学模型.根据刀齿包络原理,对工件横截表面理论粗糙度几何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仿真了顺、逆铣加工条件下的刀齿轨迹.建立了顺、逆铣加工中线接触铣削外圆柱表面理论粗糙度的计算分析模型,提出了顺、逆铣加工理论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各个加工参数对理论粗糙度的影响.经计算比较,该分析及计算方法能精确反映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工件表面理论粗糙度,为加工参数的计算、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接触 回转铣削 粗糙度 运动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曲线的比较积分插补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琨琦 王润孝 孙林丽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7,共3页
 在分析比较积分插补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比较积分椭圆曲线的插补方法,推导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表达式.从物理含义上解释了应用该种方法,既可以比数字积分插补方法的速度稳定,又比逐点比较法的插补脉冲均匀.采用椭圆曲线插补指令,用软...  在分析比较积分插补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比较积分椭圆曲线的插补方法,推导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表达式.从物理含义上解释了应用该种方法,既可以比数字积分插补方法的速度稳定,又比逐点比较法的插补脉冲均匀.采用椭圆曲线插补指令,用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各轴运动的平稳性和插补的均匀性,而且具有运算简单、速度控制容易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 插补 比较积分法 椭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中二次曲面求交的交叉迭代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琨琦 张坤华 +1 位作者 樊泽明 赫东锋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将二次曲面的求交问题分解为二次曲线的求交并采用交叉迭代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曲面求交的新算法.
关键词 二次曲面 迭代法 求交 CAD CAM 交叉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蛋白-磷脂仿生膜的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
7
作者 王琨琦 张作明 +2 位作者 邢巍 刘长鹏 周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9-443,共5页
采用孔蛋白(MspA)和双肉豆蔻磷脂酰胆碱(DMPC)在玻碳(GC)基底表面成功构建有仿生特性的纳米通道膜,同时将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于膜上.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GOD/MspA-DMPC/GC电极的GOD直接电化学过程以及其对氧气和葡萄糖的响应.研究发现... 采用孔蛋白(MspA)和双肉豆蔻磷脂酰胆碱(DMPC)在玻碳(GC)基底表面成功构建有仿生特性的纳米通道膜,同时将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于膜上.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GOD/MspA-DMPC/GC电极的GOD直接电化学过程以及其对氧气和葡萄糖的响应.研究发现,MspA与DMPC形成的仿生纳米通道膜内,GOD在接近生物体系FAD/FADH2标准电位处实现了自身两质子、两电子表面控制的电化学反应.MspA与DMPC的仿生纳米通道膜体系为GOD提供了理想活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蛋白 仿生膜 葡萄糖氧化酶 电化学 双肉豆蔻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碳修饰玻碳电极上葡萄糖氧化酶的直接电化学
8
作者 王琨琦 朱琳 邢巍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使用简单的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介孔碳(Mesoporous Carbon)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循环伏安测试表明:修饰电极上的GOD在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BS)(pH=7.1)中发生了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克式量电位为-0.4294 V,并且该电... 使用简单的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介孔碳(Mesoporous Carbon)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循环伏安测试表明:修饰电极上的GOD在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BS)(pH=7.1)中发生了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克式量电位为-0.4294 V,并且该电化学反应包含有两电子两质子的传递.在氮气饱和的情况下,以羧基二茂铁作为电子传递中介体,GOD能将葡萄糖彻底催化氧化,可见介孔碳修饰电极上的GOD保持了其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介孔碳 直接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植物工厂自动控制系统建立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倩 王琨琦 +4 位作者 聂铭君 陈晓丽 王利春 郭文忠 薛绪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7-222,共6页
针对集装箱植物工厂体积小、可控性强的特征,利用最适化控制原理,针对控制成本低、控制效果好的营养液管理、人工补光、箱内环境温度3个因子,基于可编程控制器建立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将人机交互触摸屏作为上位机,采用开关量控... 针对集装箱植物工厂体积小、可控性强的特征,利用最适化控制原理,针对控制成本低、控制效果好的营养液管理、人工补光、箱内环境温度3个因子,基于可编程控制器建立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将人机交互触摸屏作为上位机,采用开关量控制原理进行营养液循环和LED周期补光的管理;利用闭环PID控制原理,进行箱内温度的调节,可实时监测集装箱内部温度和营养液特征变化过程。同时,采用人机友好的工作方式,通过调用管理者输入的各类参数,自动进行控制决策并执行控制程序。试验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人工设定的控制参数,实现营养液分层循环、定时供液;能够按照设定时间自动控制LED光源的闭合/断开,实现不同光照周期的转换;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并根据目标温度调节制冷/供暖机构,使集装箱内温度持续保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内。参照系统在集装箱植物工厂内使用情况,可以确定本系统成本低、运行稳定,能够满足集装箱植物工厂中农作物管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植物工厂 最适化控制原理 人工补光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臭氧的水培空心菜促生装置及初步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楠 王琨琦 +5 位作者 余礼根 赵倩 高瑞龙 卫如雪 王利春 郭文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5,共4页
针对无土栽培条件下营养液易繁殖病原菌及孽生藻类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无土栽培温室的基于臭氧的水培生菜促生装置。采用电晕放电法制取O3,选择合理的自动控制策略,获取营养液杀菌消毒过程中的p H、电导率及液位参数等,针对植物对营养... 针对无土栽培条件下营养液易繁殖病原菌及孽生藻类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无土栽培温室的基于臭氧的水培生菜促生装置。采用电晕放电法制取O3,选择合理的自动控制策略,获取营养液杀菌消毒过程中的p H、电导率及液位参数等,针对植物对营养液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为植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试验以台湾长叶空心菜为试验对象,通过测定0.19mg/L(处理1)、0.38mg/L(处理2)和0.57mg/L(处理3)臭氧浓度处理下水培空心菜的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对比分析不同臭氧浓度处理与不使用臭氧消毒(对照组)条件下空心菜的生长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该循环消毒装置在0.57mg/L臭氧浓度下,对空心菜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空心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营养液 空心菜 生长指标 叶绿素 促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伺服系统间隙特性的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斌高 李懿 +2 位作者 王芳 宋文学 王琨琦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28-533,共6页
为了探求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间隙特性对加工误差的影响,文中对间隙特性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出了其数学表达式,建立了含有间隙特性的两轴联动数控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圆弧插补结果作为进给指令,进行了仿真.通过比较和分析伺服系统各个节... 为了探求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间隙特性对加工误差的影响,文中对间隙特性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出了其数学表达式,建立了含有间隙特性的两轴联动数控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圆弧插补结果作为进给指令,进行了仿真.通过比较和分析伺服系统各个节点响应特性,验证了间隙特性表达式及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间隙特性表达式能准确反映间隙特性规律,能描述在伺服系统含有间隙特性时,圆形加工件的轮廓特征和误差分布的机理,可以作为实际加工中误差预测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特性 数学表达式 伺服系统 两轴联动 误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控制的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锋 屈明昌 +1 位作者 王琨琦 林廷圻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14-317,共4页
根据电液加载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性以及响应滞后等特性 ,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应用智能控制理论中的学习控制算法 ,以达到提高加载控制系统加载力准确度、响应速度 .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改善系统动态特性 ,使系统有更高的控制精度。
关键词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电液加载系统 非线性 学习控制 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接触铣削平面理论粗糙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斌高 王琨琦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21-324,共4页
为了分析线接触铣削平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运用矢量运算方法建立了线接触铣削平面运动学模型;根据刀齿包络原理,对工件表面理论粗糙度几何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顺、逆铣加工中线接触铣削平面理论粗糙度的计算分析模型,提出... 为了分析线接触铣削平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运用矢量运算方法建立了线接触铣削平面运动学模型;根据刀齿包络原理,对工件表面理论粗糙度几何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顺、逆铣加工中线接触铣削平面理论粗糙度的计算分析模型,提出了顺、逆铣加工理论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各个加工参数对理论粗糙度的影响.经计算仿真,在同样的加工参数条件下,逆铣加工表面的理论粗糙度值小于顺铣加工表面;刀具半径越小、刀具齿数越少、进给速度越大,表面粗糙度值越大.该计算方法能真实地反映线接触铣削平面中,各参数对理论粗糙度的影响趋势和大小,为加工参数的计算、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接触 铣削 粗糙度 运动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的运动控制系统硬件精插补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芳 王琨琦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29-234,共6页
针对目前脉冲增量插补算法所得到的数控机床进给运动的精度和速度较低、而数字采样插补只适合于闭环控制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实现数据采样软件粗插补,使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Co... 针对目前脉冲增量插补算法所得到的数控机床进给运动的精度和速度较低、而数字采样插补只适合于闭环控制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实现数据采样软件粗插补,使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1e Logic Device,CPLD)实现数据采样硬件精插补.通过对CPLD硬件插补器工作原理分析,设计了数字微分器(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DDA)插补算法控制器、方式控制器、四倍频鉴向控制器等关键器件.通过波形仿真分析证明该方法可应用于步进电机开环数控系统和脉冲式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 硬件插补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开环数控系统 交流饲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加工伺服系统滑模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丁锋 林廷圻 王琨琦 《兵工自动化》 2003年第4期3-3,共1页
按超精密加工伺服系统原理建立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模型,其控制装置处理输入数控指令和检测系统反馈数据后,送伺服驱动单元数字控制板,经放大器控制电机运转。模型用带扰动观测器补偿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对控制函数切换并受滑动模... 按超精密加工伺服系统原理建立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模型,其控制装置处理输入数控指令和检测系统反馈数据后,送伺服驱动单元数字控制板,经放大器控制电机运转。模型用带扰动观测器补偿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对控制函数切换并受滑动模态控制。由伺服电机转子坐标系电压方程建立的伺服系统数学模型,以电机动态角度期望值和实际角度值描述角误差和角速误差。滑模控制器输入结构为滑模等效控制项、切换控制项、扰动前馈补偿项,其控制参数在线性切换函数中引入积分环节,通过滑模等效条件推导出等效控制,即可得出具有扰动补偿的控制模型。Matlab仿真表明对外在扰动有较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伺服系统 滑模控制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鲁棒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技术在数控图形自动编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芳 王琨琦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21-325,共5页
在详尽分析图形自动编程关键问题———实体建模的基础上 ,针对广大中小型企业自身特点及其加工对象的特殊性 ,提出一种新的三维形体表达方式及其数据存储方法 :内部采用特征造型以建立形体的数据库 ;外部采用三视图加轴侧图以完成详细... 在详尽分析图形自动编程关键问题———实体建模的基础上 ,针对广大中小型企业自身特点及其加工对象的特殊性 ,提出一种新的三维形体表达方式及其数据存储方法 :内部采用特征造型以建立形体的数据库 ;外部采用三视图加轴侧图以完成详细几何信息的输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自动编程 特征技术 实体建模 计算机图形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面板数据通讯系统的开发
17
作者 王芳 王琨琦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31-435,共5页
针对医院手术室多参数的监控,介绍一种利用串口扩展芯片GM8125开发情报面板数据通讯系统的方法.采用AT89S8252作为该系统主控MCU,利用GM8125进行多串口扩展,使得IT电源监控数据、空调控制参数、医用气体压力参数、上位机控制参数等多种... 针对医院手术室多参数的监控,介绍一种利用串口扩展芯片GM8125开发情报面板数据通讯系统的方法.采用AT89S8252作为该系统主控MCU,利用GM8125进行多串口扩展,使得IT电源监控数据、空调控制参数、医用气体压力参数、上位机控制参数等多种数据方便的集成到情报面板中.经实际测试,该种控制方法简单,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线,不需要占用太多主机的系统资源.在完成可靠的数据通信的同时,也充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监控 串行通信 串口扩展 GM8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高效经济型PCNC的实现方法
18
作者 樊泽明 王琨琦 张坤华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1-24,共4页
对带DOS平台的多功能、高效率的经济型PCNC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并行处理、实时中断多进程调度处理的方法,实现了满足上述功能的数控系统.经在铣床中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PCNC的经济性和使用效率.
关键词 数字控制 并行处理 PCNC 经济型 CNC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环境的图形自动编程系统研究
19
作者 赫东锋 王琨琦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82-187,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集成环境的图形自动编程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该系统能使用户利用特征库,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完成零件的三维造型,并半创成地生成加工工艺,自动产生刀位数据,随后通过通用后置处理模块产生数控加工代码.系统可以... 介绍了一种基于集成环境的图形自动编程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该系统能使用户利用特征库,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完成零件的三维造型,并半创成地生成加工工艺,自动产生刀位数据,随后通过通用后置处理模块产生数控加工代码.系统可以利用仿真模块对代码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进行检查,并可以通过通讯接口将数控代码发送到CNC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编程 CAD CAPP CAM 集成环境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针式摇摆叶菜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晨健 赵倩 +3 位作者 郭文忠 贾冬冬 王琨琦 贾海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72,共9页
针对叶菜类种子粒径小且无规则形状、传统播种机存在精量化程度不高及播种成功率低等问题。以气吸针式播种方式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气吸针式摇摆叶菜精量播种机,并采用笔型气缸将直线往复运动转化为播种机摇摆往复运动来实现气缸运动一次... 针对叶菜类种子粒径小且无规则形状、传统播种机存在精量化程度不高及播种成功率低等问题。以气吸针式播种方式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气吸针式摇摆叶菜精量播种机,并采用笔型气缸将直线往复运动转化为播种机摇摆往复运动来实现气缸运动一次完成两次播种。设计了导种结构代替传统播种机垂直运动方向的机械结构,并加入了振动装置使种子处于高频振动状态,提高种子吸附成功率的同时,也避免了种子间相互粘连。依据叶菜种子的三维尺寸,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实现种子吸附的临界气流速度为10.1m/s,且采用仿真软件对播种机核心部件笔型气缸的量程、吸嘴内腔结构和负压分流管的结构进行了确定。搭建了气吸针式摇摆叶菜精量播种试验平台,以负压大小、吸嘴口直径大小、种盘振动强度为试验因素,以漏播率、重播率、单粒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对方差与极差的分析确定了试验因素的最优组合参数,即负压大小-25kPa、吸嘴口直径大小0.6mm、种盘振动强度64Hz;依据此参数组合进行播种验证试验,漏播率为2.75%、重播率为5.5%和单粒率为91.75%,可满足叶菜的精量播种要求,为叶菜精量播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 气吸针式 精量播种 仿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