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传媒时代文学创作的泛影视化现象 被引量:7
1
作者 欧阳宏生 王珏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文学创作的泛影视化现象是媒介技术发展、社会图像转型、消费文化兴起与审美世俗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技术表征主要体现在对文学性的认知变异和对文学性的多元化建构上,并在当下和未来不断对文学创作、文化产品生产和青年文化的形成产生... 文学创作的泛影视化现象是媒介技术发展、社会图像转型、消费文化兴起与审美世俗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技术表征主要体现在对文学性的认知变异和对文学性的多元化建构上,并在当下和未来不断对文学创作、文化产品生产和青年文化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传媒时代 文学创作 泛影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的认知逻辑赋予:屏幕传播引导之检视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海 王珏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168,共2页
"长久以来,学者只是聚焦文本艺术内外的意义,而忽视了文本内外的边框,这才是对文本起着决定意义的结构。"①以景观建构元素而产生的屏幕作为一种时空符号,其传播引导的实践作用在媒介本体、现代性构建中都具有着可探究的意义空间。尤... "长久以来,学者只是聚焦文本艺术内外的意义,而忽视了文本内外的边框,这才是对文本起着决定意义的结构。"①以景观建构元素而产生的屏幕作为一种时空符号,其传播引导的实践作用在媒介本体、现代性构建中都具有着可探究的意义空间。尤其是电子时代以来,以屏幕为"元媒介"在现代性转化中呈现了超越传播载体的独特意义。一、本体逻辑:价值与表征的视觉合围从古希腊时期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逻辑 现代性 传播载体 意义空间 性转化 电子时代 中都 修辞性 传播特征 实践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下数字化阅读的沉浸传播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海 王珏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2-45,共4页
虚拟现实因对"图式"符号的高度依赖,展现出了在技术推动下对现有数字化阅读的促进与变更,产生了数字化阅读的沉浸传播现象。文章梳理了虚拟现实技术兴起原因、技术核心与影响,表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将为数字化阅读带来数字、关... 虚拟现实因对"图式"符号的高度依赖,展现出了在技术推动下对现有数字化阅读的促进与变更,产生了数字化阅读的沉浸传播现象。文章梳理了虚拟现实技术兴起原因、技术核心与影响,表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将为数字化阅读带来数字、关系、修辞三维建构的沉浸化传播,并将读者变为媒介化文本的这一最终结果,同时反思了受众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呈现的,因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情感、价值与本体的伦理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阅读 沉浸传播 虚拟现实技术 受众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紫色》对小说改编的比较
4
作者 刘倩 王珏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8-60,共3页
电影《紫色》改编自艾丽斯·沃克的同名作品,通过描写女主人公西利亚先后在遭遇到继父和丈夫的欺负和凌辱下,最终实现自我解放和自我独立。在这部作品中赞扬了一位黑人女性自我解放和自我独立的精神,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 电影《紫色》改编自艾丽斯·沃克的同名作品,通过描写女主人公西利亚先后在遭遇到继父和丈夫的欺负和凌辱下,最终实现自我解放和自我独立。在这部作品中赞扬了一位黑人女性自我解放和自我独立的精神,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幸福的生活。沃克将争取提高妇女地位和种族平等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在她的大多数作品之中,都形象描绘出妇女为了赢得与男子相等的社会地位,而不断努力奋斗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情节 《紫色》 斯皮尔伯格 形象描绘 艾丽斯·沃克 种族平等 黑人女性 妇女地位 社会地位 自我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类型化体裁描绘当代中国故事--中国反腐题材电视剧创作综述
5
作者 王珏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18,共5页
电视是当代社会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发挥着引导社会舆论、弘扬意识形态、提供文化娱乐、传播内容信息、创造经济价值的多重功能,正如学者高鑫在《电视艺术概论》中所言:“电视将人类带入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新世纪。”[1]电视剧根植于现实... 电视是当代社会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发挥着引导社会舆论、弘扬意识形态、提供文化娱乐、传播内容信息、创造经济价值的多重功能,正如学者高鑫在《电视艺术概论》中所言:“电视将人类带入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新世纪。”[1]电视剧根植于现实生活完成创作,其受众面覆盖广、观看时间长、美学风格独特、传播影响力大,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类型之一。我国电视剧创作历来重视对时代特色、现实生活、社会变革、典型事迹、核心价值的反映。近25年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以真实世界为原型、以类型化叙事为特色的反腐题材电视剧走入千家万户,用精心雕琢的人物和故事吸引了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将虚构时空、现实理想、宏大叙事有机统一,呼应了国家治理中“反腐败”的主流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影响力 现实生活 电视剧创作 受众面 类型化叙事 电视节目 传播内容 高度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