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sp.细胞的毒活性成分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惠民 王现杰 +1 位作者 唐旭利 李国强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运用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sp.中分离得到了3个西松烷二萜和2个甾醇成分。利用1D NMR、2D NMR(1H-1HCOSY,HMQC,HMBC)和ESI-MS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S,2R)-西-松3E,7E,11E,15(17)-四-烯16,2-内... 运用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sp.中分离得到了3个西松烷二萜和2个甾醇成分。利用1D NMR、2D NMR(1H-1HCOSY,HMQC,HMBC)和ESI-MS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S,2R)-西-松3E,7E,11E,15(17)-四-烯16,2-内酯(1);(1S,2R,7S,8R,11S)-7-乙酰氧基-8,11-环二氧-西松-3E,12E,15(17)?三-烯16,2-内酯(2);(12S,13S)-12,13-环氧-西松-4E,7E,15(17)-三-烯16,2-内酯(3);胆甾-5-烯-3β-醇(4);5,α8α-环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化合物(2),(3)显示中等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珊瑚 SINULARIA sp. 西松烷二萜 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井采出液中痕量稀土示踪剂的含量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中昌 于青 +1 位作者 王现杰 张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28,共3页
20世纪60年代,利用井间示踪测试技术对油田进行二次和三次采油已成为油藏工程开发的重要措施。井间示踪技术为从油田注入井注入示踪剂,随后在周围生产井监测其产出情况,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用以获取油藏和油井的信息;此外,通过分析示... 20世纪60年代,利用井间示踪测试技术对油田进行二次和三次采油已成为油藏工程开发的重要措施。井间示踪技术为从油田注入井注入示踪剂,随后在周围生产井监测其产出情况,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用以获取油藏和油井的信息;此外,通过分析示踪剂产出曲线,可以判断地层参数的分布规律以及数值大小[1-2],因此准确测定示踪剂产出含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示踪剂 微波消解 产出情况 数值大小 准确测定 痕量稀土 地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