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水流域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思谕 王玏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4,共8页
【目的】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旨在突破以往主要以地理环境因素作为空间分布识别依据的方法,融入农耕文化活动对景观演变产生的影响,为潜在文化景观的普查与管理提供行动参考。【方法】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目的】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旨在突破以往主要以地理环境因素作为空间分布识别依据的方法,融入农耕文化活动对景观演变产生的影响,为潜在文化景观的普查与管理提供行动参考。【方法】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与稻作生产相关的遗产项目为依据,运用空间分析和最大熵模型,构建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方法,并以汉水流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汉水流域稻作文化景观高潜力区为陕西省安康市的汉滨区、石泉县、汉阴县,湖北省荆门市的钟祥市和京山市,湖北省天门市和潜江市;结合地貌特征分为山地型、平原-丘陵型、平原型高潜力区,区域内分别形成“山-林-村-田”、“谷-坡-田-村”、“湖-堤-田-村”的文化景观格局。【结论】从自然与文化融合的视角出发构建潜在分布区识别方法,有助于从区域层面整体判断稻作文化景观本底资源条件,促进流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生物文化融合 稻作 潜在分布区 汉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体记忆的城市历史景观活化途径研究——以襄阳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星雅 李佳怡 +1 位作者 张志远 王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过程也是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解读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动态演变特征,借助集体记忆理论对集体记忆建构机制进行解读,为城市历史景观对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活化提供依据。文章通过复杂网络研究方法,对襄...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过程也是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解读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动态演变特征,借助集体记忆理论对集体记忆建构机制进行解读,为城市历史景观对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活化提供依据。文章通过复杂网络研究方法,对襄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要素进行提取,统计分析古籍文献中的城市历史景观记忆构建的逻辑关系,解译记忆客体与记忆载体的作用机制和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过程,最终从不同的关联关系提出格局景观、区域簇群、场所标志3个层级的城市历史景观活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 集体记忆 复杂网络 活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价值保护的城市文化遗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宇婷 王玏 《城市建筑》 2024年第4期13-17,25,共6页
城市文化遗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且不可再生,承载着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信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及其衍生灾害频发,对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通过遗产整体价值评价和暴雨洪涝灾害... 城市文化遗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且不可再生,承载着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信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及其衍生灾害频发,对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通过遗产整体价值评价和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两方面来构建评估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文化遗产风险图。结果表明,武汉市主城区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等级与灾害风险等级在空间上呈正相关,高价值-高风险区域集中分布在长江和汉江交汇口周边。评估模型的构建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遗产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 整体价值 不可移动文物 暴雨洪涝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诀》与园林美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玏 魏雷 赵鸣 《华中建筑》 2012年第5期105-107,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完成多与画家有关,许多园林理论也与画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以王维的画论《山水诀》为研究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其画理,结合辋川别业这一园林实例,探讨了《山水诀》中的相关绘画布局理论与园林布局美学之间的关系,并... 中国古典园林的完成多与画家有关,许多园林理论也与画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以王维的画论《山水诀》为研究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其画理,结合辋川别业这一园林实例,探讨了《山水诀》中的相关绘画布局理论与园林布局美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山水诀》中的园林美学观点。希望通过对传统画理与园林美学的研究,在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园林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美学 山水诀 画论 辋川别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studio课程教学研究探讨——以武汉后湖公园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91-192,239,共3页
以武汉后湖公园规划设计studio为例,通过基址调研、规划策略、空间结构、设计方法等各阶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分析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并针对设计研究教学的特点以及对每一阶段教与学关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学关系 教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桂系时期广西桂剧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玏 《艺术探索》 2013年第5期50-52,5,共3页
相较于清末及旧桂系时期,新桂系时期的桂剧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加之桂林文化城展开的如火如荼的桂剧改革,桂剧班社、科班与桂剧剧目、桂剧理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这对新桂系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桂剧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 相较于清末及旧桂系时期,新桂系时期的桂剧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加之桂林文化城展开的如火如荼的桂剧改革,桂剧班社、科班与桂剧剧目、桂剧理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这对新桂系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桂剧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剧 改革 新桂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桂系”时期广西桂剧的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玏 《歌海》 2016年第3期46-50,74,共6页
新桂系时期(1925—1949)是广西桂剧发展的重要时期。"桂剧改革"是桂剧在此时期得以发展的强大推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桂林文化城掀起了文化救国运动,桂剧作为广西重要的传统戏曲也面临时代抉择,如火如荼的"桂剧改革&... 新桂系时期(1925—1949)是广西桂剧发展的重要时期。"桂剧改革"是桂剧在此时期得以发展的强大推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桂林文化城掀起了文化救国运动,桂剧作为广西重要的传统戏曲也面临时代抉择,如火如荼的"桂剧改革"活动在此时期正式拉开帷幕。从1927年到1949年期间广西桂剧改革经历了酝酿、推行、萎顿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桂系 广西 桂剧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桂系时期桂剧发展的历史及环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玏 《歌海》 2013年第3期79-81,共3页
新桂系时期(1925-1949)是广西桂剧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期间桂剧经历由禁戏到导戏的过程,由欧阳予倩、马君武等人组织发起的桂剧改革为桂剧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广西戏剧审查委员会、广西文化救国会以及广西戏剧改进会的成立三个方面可以... 新桂系时期(1925-1949)是广西桂剧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期间桂剧经历由禁戏到导戏的过程,由欧阳予倩、马君武等人组织发起的桂剧改革为桂剧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广西戏剧审查委员会、广西文化救国会以及广西戏剧改进会的成立三个方面可以探讨这一时期桂剧发展的历史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剧 新桂系 戏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适景·怡情——浅析丽江雪嵩庵建筑组群布局
9
作者 王玏 赵鸣 《古建园林技术》 2012年第1期24-26,51,I0001,共5页
建筑的营造离不开周边环境这一背景,其构思与布局和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建筑立基与园林立基一样,是在相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环境不同则建筑的布局与形式各异。山地建筑这一类特殊的建筑形式对于环境的关注度更高,更加强调与... 建筑的营造离不开周边环境这一背景,其构思与布局和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建筑立基与园林立基一样,是在相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环境不同则建筑的布局与形式各异。山地建筑这一类特殊的建筑形式对于环境的关注度更高,更加强调与环境的融合,而非建筑自身个性的张扬。本文以以丽江玉湖村的雪嵩庵为例,剖析山地建筑布局与设计中如何与环境建构更加和谐的关系,从而营造出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组群 丽江 周边环境 山地建筑 建筑形式 建筑布局 人居环境 不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全国音乐口述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王玏 《歌海》 2019年第4期27-31,共5页
会议主题为“音乐口述史的多元化与规范化”的第三届全国音乐口述史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3日至17日在岭南师范学院召开。与会学者、教师、硕博士生围绕音乐口述史访谈、音乐口述史理论研究方法、区域音乐口述史研究、音乐口述史学... 会议主题为“音乐口述史的多元化与规范化”的第三届全国音乐口述史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3日至17日在岭南师范学院召开。与会学者、教师、硕博士生围绕音乐口述史访谈、音乐口述史理论研究方法、区域音乐口述史研究、音乐口述史学会规范等专题进行探讨。本次学术会议体现音乐口述史与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等专业的融合性,以及与新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性,是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学术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口述史 会议综述 学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世博时期上海轨道交通服务研究
11
作者 王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就上海世博会期间轨道交通运营的成功经验和普遍意义展开研究。针对后世博时期,上海将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轨道交通应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并建设信息现代化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 后世博时期 城市轨道交通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历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丹 王玏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3期93-95,共3页
文章提出水利型农业遗产的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历程的梳理,将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历程归纳为认知、审视和探索三个阶段,揭示了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由水利工程系统设施本体的独立保护向水利灌溉系统整体保护再到区域性... 文章提出水利型农业遗产的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历程的梳理,将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历程归纳为认知、审视和探索三个阶段,揭示了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由水利工程系统设施本体的独立保护向水利灌溉系统整体保护再到区域性保护的发展过程,并结合保护历程推衍出水利型农业遗产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方向,希望对当代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 水利型 农业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地区古代城市遗址整体保护研究——以汉水流域楚皇城遗址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瑶 王玏 《华中建筑》 2015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该文以汉水流域楚皇城为例,从其价值与特征入手,分析其现存的问题,结合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社会活动三个层面对楚皇城整体保护进行研究,提出保护思想与方法,将保护与利用结合,希望为乡村地区古代城市遗址整体的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地区 古代城市遗址 整体保护 楚皇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文化遗产国际法变迁下的遗产保护及其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远 王玏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在水下文化遗产的相关国际法及其具体实践的框架下,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保护遗产的建议,最终达到更好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挖掘水下文化遗产价值的目的。
关键词 水下文化遗产 国际法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文化遗产管理策略——以巴姆古城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维佳 王玏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6期96-97,共2页
本文以巴姆古城为例,通过分析巴姆古城保护工作中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及灾后修复经验,整理出"文化遗产风险识别、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防灾对策、灾后修复重建、灾后应急响应"的文化遗产管理策略,以期对应对自然灾... 本文以巴姆古城为例,通过分析巴姆古城保护工作中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及灾后修复经验,整理出"文化遗产风险识别、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防灾对策、灾后修复重建、灾后应急响应"的文化遗产管理策略,以期对应对自然灾害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自然灾害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史在广西音乐史研究中的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莉 王玏 《歌海》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口述史是新世纪音乐学界热点之一,音乐口述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建设也刚刚起步。口述史在广西音乐史研究中有如下一些实践,包括:1.以口述史方法,抢救性收集、整理和研究广西20世纪杰出音乐人的口述史料,尤其经历了抗战岁月的抗战音乐老兵... 口述史是新世纪音乐学界热点之一,音乐口述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建设也刚刚起步。口述史在广西音乐史研究中有如下一些实践,包括:1.以口述史方法,抢救性收集、整理和研究广西20世纪杰出音乐人的口述史料,尤其经历了抗战岁月的抗战音乐老兵和杰出音乐家;2.记录广西当代区域重要音乐事件与音乐生活之口述史料,其中访谈是必要手段和途径;3.以口述音乐史学视域,积极介入区域少数民族音乐史和传统音乐史的撰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口述史 区域音乐史 广西音乐史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桂系”前的广西桂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玏 《歌海》 2017年第5期47-50,共4页
"新桂系"时期(1925-1949)是广西桂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桂剧主要经历清末民初与"旧桂系"(1911-1925)两个历史时期。清末民初阶段,桂剧的重要特点是"玩字馆"(即坐唱)形式;"旧桂系"时期,... "新桂系"时期(1925-1949)是广西桂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桂剧主要经历清末民初与"旧桂系"(1911-1925)两个历史时期。清末民初阶段,桂剧的重要特点是"玩字馆"(即坐唱)形式;"旧桂系"时期,桂剧主要是民间"唱赌戏"与军队"从军乐"形式。文章主要考证桂剧在"新桂系"之前的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旧桂系” “新桂系” 广西桂剧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汉正街区历史形态演变与水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文莹 杜雁 王玏 《风景园林》 2021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研究城市历史形态与自然环境在演进中的作用关系是认知城市、保护历史风貌和地域性建设的重要基础。以武汉汉正街区为例,基于文献与场地研究,选取边界、街巷、商业中心、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历史形态的四要素,按时间发展视角分析其与水环... 研究城市历史形态与自然环境在演进中的作用关系是认知城市、保护历史风貌和地域性建设的重要基础。以武汉汉正街区为例,基于文献与场地研究,选取边界、街巷、商业中心、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历史形态的四要素,按时间发展视角分析其与水环境的演变过程和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汉正街区历史形态和水环境经历了高度耦合—较高耦合—较高耦合—中度耦合—较低耦合的过程,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制,对城市历史形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市景观特征的保护要重视发现形态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学 历史街区 形态演变 水环境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透导向下经皮肺穿刺吸取活检诊断肺部肿瘤
19
作者 宣典发 魏子祥 +4 位作者 王玏 王庆华 周明敏 王洪林 夏庆兰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3-34,共2页
近年来,由于CT、电视透视X光机等影像设备的发展和肺穿刺针的改进,以及细胞学诊断水平的提高,经皮肺穿刺已成为胸部介入放射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我们不仅利用电视电透导向经皮肺穿刺吸取活检,对肺部病变作鉴别诊断,还经皮肺穿刺注射抗癌... 近年来,由于CT、电视透视X光机等影像设备的发展和肺穿刺针的改进,以及细胞学诊断水平的提高,经皮肺穿刺已成为胸部介入放射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我们不仅利用电视电透导向经皮肺穿刺吸取活检,对肺部病变作鉴别诊断,还经皮肺穿刺注射抗癌药物治疗肺癌。从1989年3月到1993年3月,作者对43例肺部病变进行了穿刺吸取活检,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肺穿刺适应证:(1)肺原发性良、恶性肿瘤;(2)肺部转移性肿瘤;(3)肺部良性局限性病变;(4)痰细胞学、支气管检查无法确诊的肺部疾病和久治不愈的肺部疾病。肺穿刺禁忌证:(1)有出血倾向的病人;(2)怀疑为血管性病变,如动静脉血管畸形和动脉瘤(包括结核性空涧壁动脉扩张的Rasmussen动脉瘤);(3)进展性肺气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穿刺术 经皮 活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音乐家在安徽(1939-1945)
20
作者 王玏 《黄河之声》 2021年第23期148-150,共3页
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有何士德、孟波、任光、晓河、章枚、洛辛、贺绿汀等音乐家,在安徽组织音乐活动、创作抗战音乐作品、普及新音乐理论。抗战时期的安徽,相对于重庆、桂林等抗战音乐文化的中心城市,处于抗战音乐文化相对边缘区域,但这... 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有何士德、孟波、任光、晓河、章枚、洛辛、贺绿汀等音乐家,在安徽组织音乐活动、创作抗战音乐作品、普及新音乐理论。抗战时期的安徽,相对于重庆、桂林等抗战音乐文化的中心城市,处于抗战音乐文化相对边缘区域,但这些音乐家在这一时期丰富了抗战音乐生活,对安徽抗战宣传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抗战音乐 孟波 任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