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玉蕊 张玉秀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20,共3页
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社会经济国际化的需要和英语教育的现状,在听取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在初中、高中以及大学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日本 人才培养 英语运用 英语教学 培养目标 英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看中小学“真正的学力”的培养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玉蕊 刘宪忠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变化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中小学生的学力现状,修订了1989年以来的学习指导要领。新“学习指导要领”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真正的学力”,培养“生存能力”,并规定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日本 新学习指导要领 真正的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108答案:腹膜后血管肉瘤
3
作者 王玉蕊 关丽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腹痛4个月,加重2个月。发病以来食欲差,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结,近4个月体重下降8kg。CT检查:近腹主动脉分叉处及双侧髂总动脉间可见低密度肿块,大小约3.72 cm×6.3cm×36.90cm,平扫CT值20~37 HU,中心...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腹痛4个月,加重2个月。发病以来食欲差,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结,近4个月体重下降8kg。CT检查:近腹主动脉分叉处及双侧髂总动脉间可见低密度肿块,大小约3.72 cm×6.3cm×36.90cm,平扫CT值20~37 HU,中心密度较低,边缘密度较高(图1a),腹主动脉末端及分叉处血管部分包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血管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111答案:脱髓鞘假瘤
4
作者 王玉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7-568,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78岁,头痛头晕、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及吞咽困难27d,加重12d。MR表现:右侧侧脑室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影(图1、2),FLAIR呈高信号,信号欠均匀(图3),大小约4.7cm×3.5cm,边缘欠光整,周围可见水肿带,侧... 病例资料患者,女,78岁,头痛头晕、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及吞咽困难27d,加重12d。MR表现:右侧侧脑室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影(图1、2),FLAIR呈高信号,信号欠均匀(图3),大小约4.7cm×3.5cm,边缘欠光整,周围可见水肿带,侧脑室受压变窄;增强扫描环形强化,呈开环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肉损伤、适应的机制及其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学林 王凤阳 王玉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3-666,681,共5页
关键词 离心运动 骨骼肌肉损伤 肌肉适应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安化向斜地下水径流模式剖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海明 许模 +4 位作者 黄勋 王玉蕊 宋海波 汪亚莉 肖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8-183,共6页
安化向斜由于褶皱及断层构造作用,地下水径流和出露特征具有一定规律,且出露泉点多作为附近村庄的生活水源。通过对研究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组成等进行分析,采用水均衡法、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技术等手段,... 安化向斜由于褶皱及断层构造作用,地下水径流和出露特征具有一定规律,且出露泉点多作为附近村庄的生活水源。通过对研究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组成等进行分析,采用水均衡法、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技术等手段,最终确定研究区内共存在3种不同的地下水径流模式:沿可溶岩条带地下水径流模式、断层导通的地下水绕轴径流模式及沿断层破碎带的地下水径流模式,研究成果探明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径流和排泄规律,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向斜 径流模式 水化学组分 氢氧同位素 反向模拟 PHREEQC 水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变”与“变化”的统一——日本80年代后期以来教育改革的指导原理和方法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德伟 王玉蕊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 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不变”与“变化”思想 ,这实际上指明了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原理和方法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日本在 90年代中期以后 ,确定了新的教育目标、课程基准和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为日本教育的改革与发...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 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不变”与“变化”思想 ,这实际上指明了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原理和方法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日本在 90年代中期以后 ,确定了新的教育目标、课程基准和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为日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20世纪 80年代后期 教育改革 指导原理 方法论 教育本质 “生存能力” 课程改革 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值直方图鉴别诊断骨巨细胞瘤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效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石大发 熊浩 +2 位作者 王玉蕊 张苏雅 周静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CT值直方图在骨巨细胞瘤(GCT)与动脉瘤样骨囊肿(AB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接受CT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骨GCT患者34例和ABC患者9例,在病灶最大层面选取ROI,获取CT值直方图,并记录平均CT值、峰值CT值、偏度值及峰度值,采用两... 目的探讨CT值直方图在骨巨细胞瘤(GCT)与动脉瘤样骨囊肿(AB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接受CT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骨GCT患者34例和ABC患者9例,在病灶最大层面选取ROI,获取CT值直方图,并记录平均CT值、峰值CT值、偏度值及峰度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GCT和ABC各参数的差异,并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ROC确定最佳诊断阈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GCT平均CT值和峰值CT值均显著高于ABC(t=-5.62,-5.81,P均<0.05),ABC偏度值和峰度值大于G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0.75,P均>0.05)。诊断GCT的平均CT值和峰值CT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和0.95(P均<0.01),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36.67 HU和36.85 HU,此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12%(32/34),88.89%(8/9)、93.02%(40/43)和97.06%(33/34)、88.89%(8/9)、95.35%(41/43)。结论 CT值直方图对GCT和ABC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平均CT值和峰值CT值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相对水平在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及与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大发 关丽明 +5 位作者 戚喜勋 魏伟 王玉蕊 任思勰 佟志勇 李庆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41-647,共7页
目的探讨Cho相对水平在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及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行1H-MRS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58例,分为Ⅰ-Ⅱ级(低级别)、Ⅲ级、Ⅳ级3组,其中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选取肿瘤实质Cho/Cr最大处... 目的探讨Cho相对水平在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及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行1H-MRS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58例,分为Ⅰ-Ⅱ级(低级别)、Ⅲ级、Ⅳ级3组,其中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选取肿瘤实质Cho/Cr最大处及对侧正常表现白质为感兴趣区,获得肿瘤实质Cho/NAA、Cho/Cr、r Cho/NAA及r Cho/Cr值。根据Ki-67标记指数将Ki-67分级定义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4级。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Cho相对水平各参数的组间差异性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确定诊断阈值。分析Ki-67级别与胶质瘤肿瘤级别、Cho相对水平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Ⅲ级及Ⅳ级胶质瘤实质部分Cho相对水平各参数显著高于Ⅰ-Ⅱ级胶质瘤(P〈0.05),但Ⅲ级与Ⅳ级间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各参数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区分高低级别胶质瘤的Cho相对水平各指标中,Cho/NAA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为81.0%,诊断界值为3.04,r Cho/C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23。不同级别胶质瘤Ki-67分级存在显著差异性,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41,P〈0.05)。Cho/NAA、Cho/Cr及r Cho/Cr与Ki-67分级呈轻度正相关(r分别为0.313、0.444和0.336,P均〈0.05)。结论 Cho相对水平可作为反映胶质瘤细胞增殖状态、评价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波谱学 胆碱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美国中小学的欺侮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卫华 王玉蕊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0,共3页
学校欺侮现象是近几十年以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介绍了美国在欺侮研究方面的主要结论和最新动态,包括欺侮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欺侮的行为模式及美国教育部为解决欺侮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欺侮问题 加害者 受害者 旁观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