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安雅臣 王玉浔 赵晓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静脉注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对大鼠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伤组、损伤组和注射HUCBMSC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0只。每组按时间再分为注射后3、...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静脉注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对大鼠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伤组、损伤组和注射HUCBMSC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0只。每组按时间再分为注射后3、7、14、21和28d,每个时间点6只。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治疗组尾静脉注入3×106个HUCBMSC,损伤组及假伤组注入等体积的PBS液。在不同时间点,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对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假伤组细胞凋亡呈弱阳性表达。与假伤组比较,损伤组在相同时间点脑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损伤组比较,治疗组在相同时间点脑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创伤性脑损伤中,静脉注射HUCBMSC可以减少损伤局部细胞凋亡,改善局部微环境,促进神经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脐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凋亡 间质干细胞 注射 静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小鼠模型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浔 安雅臣 蒋艳茹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4期43-46,共4页
目的筛选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小鼠模型中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析其作用。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4周,模型组给予4.5%高糖腹膜透析液腹腔注射4周(1 m L/kg、1次/d... 目的筛选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小鼠模型中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析其作用。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4周,模型组给予4.5%高糖腹膜透析液腹腔注射4周(1 m L/kg、1次/d)。取两组壁层腹膜组织,进行HE染色,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均提示转分化模型建立成功。采用芯片技术筛选模型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lncRNA,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lncRNA芯片结果,采用RT-PCR法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筛选结果显示,两组差异表达(≥2倍、P<0.05)lncRNA共757条,差异表达mRNA共1 431条。差异表达倍数较大(>5倍),长度为500~2 000 nt,表达丰度在1 000以上的2个上调和2个下调的lncRNA分别为ri|4732442J12|PX00051O23|2580、NONMMUT055611、NONMMUT002253、NONMMUT064302。差异表达lncRNA功能与细胞膜结合蛋白组成、膜蛋白基因转录、炎症防御反应、信号转导通路等有关;差异表达mRNA可能参与真核生物翻译过程、膜蛋白合成等途径。模型组NONMMUT002253、NONMMUT064302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ri|4732442J12|PX00051O23|2580、NONMMUT055611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小鼠模型中存在差异表达lncRNA,差异表达lncRNA参与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长链非编码RNA 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 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模型的构建及其前瞻性预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安雅臣 王玉浔 程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685-688,共4页
目的构建缺血性脑卒中3年复发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个体预后指数(PI)方程,并通过前瞻性应用该模型验证其外在真实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连续性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58例,随... 目的构建缺血性脑卒中3年复发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个体预后指数(PI)方程,并通过前瞻性应用该模型验证其外在真实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连续性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58例,随访复发情况,于2015年12月31日截止随访,构建缺血性脑卒中3年复发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PI方程。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连续性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16例,随访1年,应用已建立的PI方程验证其外在真实性。结果 2013年入选者随访期间,共184例患者复发,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TC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PI方程。2016年入选者随访期间,复发114例,验证PI方程预测复发的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76.9%,准确性为80.0%。结论建立的预测3年内复发的PI方程效果较好,可能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复发 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IL-6和NF-κB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建 杨洁 +1 位作者 王玉浔 史国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水飞蓟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IL-6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低剂量药物组(L组)、高剂量药物组(H组)。采用全自...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水飞蓟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IL-6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低剂量药物组(L组)、高剂量药物组(H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浓度,ELISA检测肾组织细胞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浓度,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肾脏IL-6及NF-κBp65的表达。结果 IR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胞核NF-κB、胞质IL-6表达均较S组明显升高(P<0.05),L组、H组较IR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及胞核NF-κB、胞质IL-6表达降低(P<0.05),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进一步降低(P<0.05);IR组较S组肾小管损伤重,L组及H组肾小管损伤程度较IR组明显减轻,并随着给予浓度的增加而损伤程度进一步减轻。结论水飞蓟素可以减轻大鼠IRI,能够抑制细胞质IL-6、细胞核NF-κB表达,并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IL-6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