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玉斗 陈月明 +2 位作者 侯健 周彦煌 郭云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6-310,共5页
实验考察了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商品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 1和HD 2的应用性能。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用不含钙镁离子、矿化度 730 0mg/L的水样配制。测定界面张力时油样为煤油 ,其余测试中油样为70℃粘度 110 0mPa·s的一种脱... 实验考察了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商品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 1和HD 2的应用性能。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用不含钙镁离子、矿化度 730 0mg/L的水样配制。测定界面张力时油样为煤油 ,其余测试中油样为70℃粘度 110 0mPa·s的一种脱水稠油。HD 1和HD 2在质量浓度为 0 .1— 2 .0 g/dL时使室温油水界面张力由36 .5mN/m降至 3.4— 2 .1mN/m。HD水溶液与稠油 (体积比 3∶7)在 70℃形成的乳状液 ,粘度大幅度降低 ,HD 2浓度为 0 .2 g/dL、HD 1浓度为 1.0g/dL及以上时降粘率均大于 95 %。在 2 80℃隔氧热老化 6 0— 72小时后 ,HD 1的界面活性和乳化降粘性能有所降低 ,HD 2则有大幅度降低。HD 1和HD 2抗耐钙镁离子的能力差。在 70℃、2 4小时静态条件下 ,0 .5— 1.5 g/dLHD 1和 0 .2— 1.0g/dLHD 2水溶液从饱和原油的岩心中浸出的油量 ,比矿化水浸出的油量多 10余倍 ,且随H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将 0 .3PV不同浓度的HD 1和HD 2溶液导入蒸汽发生器在2 2 0℃进行岩心蒸汽驱油 ,初期采出油量较净蒸汽驱有所减少 ,但最终 (~ 5PV时 )采收率均增加 ,蒸汽 /HD 2驱的采收率随HD 2浓度增加而增大 ,增幅最高达 19.7% (1.0 g/dLHD 2 ) ,蒸汽 /HD 1的采收率则在HD 1浓度为 1.0g/dL时出现最大值 ,增幅为 6 .9%。HD 1和HD 2在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乳化降粘剂 注蒸汽添加剂 应用性能 稠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渗流机理及渗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玉斗 李茂辉 +1 位作者 温科扬 魏学敬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利用稳态法测量了气、液流速对泡沫渗流的影响及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结果表明:液相渗透率不因泡沫的存在而改变;存在临界含水饱和度,当含水饱和度小于临界饱和度时,泡沫不能稳定存在,气相渗透率与无泡沫时相同,当液相饱和度大于临... 利用稳态法测量了气、液流速对泡沫渗流的影响及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结果表明:液相渗透率不因泡沫的存在而改变;存在临界含水饱和度,当含水饱和度小于临界饱和度时,泡沫不能稳定存在,气相渗透率与无泡沫时相同,当液相饱和度大于临界含水饱和度时,泡沫稳定存在,气相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泡沫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基于分离压力和毛细管压力对气液相对渗透率规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考虑发泡沫剂质量分数、油相饱和度、渗流速度及临界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建立了泡沫作用下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并与文献中的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试验结果,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渗流 发泡剂 相对渗透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预测解析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玉斗 候建 +1 位作者 陈月明 宫传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3,共3页
根据能量守恒方程,确定了水平井蒸汽吞吐加热区域的计算方法,并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预测解析模型,编制了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预测软件。将该模型计算结果与CMG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关键词 水平井 蒸汽吞吐 解析法 产能预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低界面张力体系下油水相对渗透率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玉斗 陈月明 +2 位作者 侯健 周彦煌 周波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52,共3页
根据实验结果 ,建立了高温、低界面张力作用下油水相对渗透率经验模型 ,模型中的参数是温度、界面张力的显函数。根据该模型讨论了温度、界面张力对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及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根据实验结果 ,建立了高温、低界面张力作用下油水相对渗透率经验模型 ,模型中的参数是温度、界面张力的显函数。根据该模型讨论了温度、界面张力对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及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相对渗透率在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低界面张力体系 油水相对渗透率 研究 多相流体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在非线性油藏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玉斗 LI Gao-ming 李茂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8-192,共5页
改进标准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对非线性油藏的历史拟合及反演问题进行研究。油藏生产历史数据历史拟合过程中只对油藏模型参数进行更新,然后利用更新的模型参数从初始状态重新运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下一拟合时刻的生产预测,从而解决... 改进标准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对非线性油藏的历史拟合及反演问题进行研究。油藏生产历史数据历史拟合过程中只对油藏模型参数进行更新,然后利用更新的模型参数从初始状态重新运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下一拟合时刻的生产预测,从而解决由于非线性引起的更新模型与更新动态场间的不一致性。利用改进方法对一个假定油藏的初始油水界面位置、渗透率场以及孔隙度场等参数进行估计,并与标准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能得到很好的估计和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集合卡尔曼滤波 自动历史拟合 油水界面 参数估计 非线性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场提高水驱油效率的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玉斗 关继腾 殿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9年第2期47-50,54,共5页
从毛细管双电层理论出发,结合孔隙介质的电渗流理论,建立了直流电场作用下油水两相的渗流方程。在恒压降注水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假定油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水相渗透率降低,油相渗透率提高;... 从毛细管双电层理论出发,结合孔隙介质的电渗流理论,建立了直流电场作用下油水两相的渗流方程。在恒压降注水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假定油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水相渗透率降低,油相渗透率提高;在水驱油过程中,直流电场使含水率下降,产油量上升;在含水率为20%~70%时用直流电场处理水驱油藏,控水效果好。用直流电场处理高含水油藏,增产效果明显,在含水80%时用100V/m的直流电场对油藏作用3个月,采收率可提高1.6%左右,且采收率的提高与渗透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场 采收率 数值模拟 水压驱动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对气液相对渗透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玉斗 商永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6-149,共4页
利用稳态法进行了泡沫作用下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测试,研究了泡沫渗流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泡沫作用下气液相对渗透率模型,模型考虑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气相流速、含油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准确描述了... 利用稳态法进行了泡沫作用下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测试,研究了泡沫渗流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泡沫作用下气液相对渗透率模型,模型考虑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气相流速、含油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准确描述了泡沫剪切变稀的特性及泡沫对气液渗流的影响,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讨论了临界含水饱和度、相渗下降指数、最大阻力因子和流速指数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油 相对渗透率 试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的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斗 关继腾 殿生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4-141,共8页
根据电加热稠油油藏机理,建立了电热过程中电流场、渗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离散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相应的算法,编制了计算软件并给出了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电加热稠油油藏是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稠油开采 电加热 数值计算 采收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KF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对三相相对渗透率的反演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玉斗 李茂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7,7-8,共5页
为解决标准集合Kalman滤波在非线性油藏反演中更新模型与更新动态场的统计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集合Kalman滤波方法,历史拟合过程中只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然后利用更新的模型参数从初始状态重新运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下一... 为解决标准集合Kalman滤波在非线性油藏反演中更新模型与更新动态场的统计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集合Kalman滤波方法,历史拟合过程中只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然后利用更新的模型参数从初始状态重新运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下一拟合时刻的生产预测,协方差矩阵由从时间零运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得到的预测数据进行计算.理论证明了该方法与集合随机最大似然法的一致性.对某油藏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了估计,比较了标准集合Kalman滤波方法与改进方法的参数估计及生产预测结果.由于保证了更新模型与更新动态场的一致性,改进的集合Kalman滤波方法得到了更好的参数估计和生产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历史拟合 集合KALMAN滤波 储层参数估计 储层生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界面张力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斗 世虎 姜泽菊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1,31,共2页
关键词 温度 界面张力 渗透率 岩心 化学剂 驱油剂 刚玉砂胶结岩心 束缚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开采稠油油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斗 关继腾 殿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53-55,共3页
根据电加热油藏的机理,建立了电加热过程中电流场、渗流场、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该 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对无因次电导率、电极位置和电极半径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无因次电导率和电极位... 根据电加热油藏的机理,建立了电加热过程中电流场、渗流场、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该 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对无因次电导率、电极位置和电极半径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无因次电导率和电极位置对采收率影响较大,而电极半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 稠油 油藏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技术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12
作者 孙志刚 王玉斗 杨天方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2期65-73,共9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油气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勘探开发热潮。页岩气传统开采方式受限于气体赋存状态和储层复杂特性难以被高效开采,因此寻求一种新型开采方式对页岩气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微...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油气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勘探开发热潮。页岩气传统开采方式受限于气体赋存状态和储层复杂特性难以被高效开采,因此寻求一种新型开采方式对页岩气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微波加热作为一种高效、环保且可控的新型热采技术,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页岩气开发中常规热采方法的理想替代。总结分析页岩气开采技术种类,对比突出微波加热技术在页岩气开采领域的发展潜力;概括微波加热的物理原理和作用机理,综述微波加热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相关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阐述微波加热影响页岩气采收率的作用机理,总结微波特性(如频率、功率、加热方式)和矿物物性(如介电常数、含水率)对页岩气采收率的影响,讨论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提出未来大规模应用微波加热方法的展望。为充分发挥微波加热技术的发展潜力,该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论和实验研究,将尺度升级至矿场实验,全方位验证微波加热在实际储层条件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页岩气 提高采收率 热采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玉斗 廖波 +1 位作者 殿生 杨喜峰 《大学物理实验》 2018年第1期95-98,共4页
电法修复是目前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的主要技术之一。文章研制了"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装置",并进行了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实验。通过模块化的土壤处理室和电极室的组合,在污染土壤中产生不同电场。电解液循环控制系统实现了电... 电法修复是目前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的主要技术之一。文章研制了"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装置",并进行了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实验。通过模块化的土壤处理室和电极室的组合,在污染土壤中产生不同电场。电解液循环控制系统实现了电解液p H值的自动中和,保证了电法修复土壤过程的持续进行。实现了电极电压、电场电压、温度等参数的自动测量、处理及显示,减少了实验误差,提高了实验精度。实验表明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果良好,除油率达到了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电法修复 实验装置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边界条件下渗流场流线分布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侯健 王玉斗 陈月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5-338,345,共5页
流线分布研究已受到油藏工程师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无限大油藏稳态渗流场基本解出发,结合边界元方法求解出复杂边界条件下稳态渗流场的势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办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本文方法的优点在于求解过程中将问... 流线分布研究已受到油藏工程师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无限大油藏稳态渗流场基本解出发,结合边界元方法求解出复杂边界条件下稳态渗流场的势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办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本文方法的优点在于求解过程中将问题的维数降低了一维,减少了计算量;计算精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普遍应用性;适应于求解任意形状的包括定压、定流量或混合边界在内的组合边界问题。实例表明,利用本文方法产生的流线分布图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油藏流体在注采井间的运动轨迹,为优化井网和注入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场 复杂边界条件 流线分布 边界元法 油藏 稳态流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界面张力体系对相对渗透率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卢广钦 王玉斗 +2 位作者 陈月明 侯健 付志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测定了80℃时胜利草桥某井地层水、两种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 1和HD 2的1%地层水溶液驱油时,油相和水相相对渗透率kro和krw的变化。岩心有刚玉砂胶结和高温灼烧地层砂填充两种,气体绝对渗透率约1.6μm2。相对渗... 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测定了80℃时胜利草桥某井地层水、两种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 1和HD 2的1%地层水溶液驱油时,油相和水相相对渗透率kro和krw的变化。岩心有刚玉砂胶结和高温灼烧地层砂填充两种,气体绝对渗透率约1.6μm2。相对渗透率用Welge Johnson公式表示。实验结果表明:与地层水相比,HD 1,特别是界面活性较高的HD 2使kro和krw有较大幅度提高,使残余油饱和度So和束缚水饱和度Sw相应降低;其中So由0.29分别降到0.26和0.25;与80℃时相比,在40℃下HD 1使kro明显减小,krw的减小则不明显;在地层砂填充岩心上,与地层水相比,HD 2使kro大幅度提高,So有一定程度降低,由0.28降到0.25,krw几乎无变化;表面活性剂(HD 2)对两种岩心相对渗透率的影响不同。讨论了影响相对渗透率各因素的作用机理,包括界面张力降低、润湿性改变及温度改变。图5表3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界面张力体系 相对渗透率 影响 实验研究 水相 油相 岩心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凤清 王玉斗 +1 位作者 吴应湘 高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备了石油磺酸盐。通过对原料性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性能影响的考察,筛选出最佳的实验原料及制备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磺化反应条件选取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min时,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 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备了石油磺酸盐。通过对原料性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性能影响的考察,筛选出最佳的实验原料及制备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磺化反应条件选取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min时,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石油磺酸盐产品。以海洋混合减一线油、辽河减四线油为原料制得的石油磺酸盐产品,提纯后具有较好的表面张力和界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合成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侯健 曲昌学 +2 位作者 陈月明 王玉斗 周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5-58,共4页
产量预测模型本质上都是具有若干待定参数的非线性模型 ,对它的求解可表示为一个连续参数优化问题。用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求解 ,并针对模型求解的特点 ,提出了自适应变异、最优个体保留、分段定义变加权... 产量预测模型本质上都是具有若干待定参数的非线性模型 ,对它的求解可表示为一个连续参数优化问题。用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求解 ,并针对模型求解的特点 ,提出了自适应变异、最优个体保留、分段定义变加权适应度函数等若干改进措施 ,从而加快了运算速度 ,保证了问题的收敛 ,并可按需要区别对待不同时间阶段动态数据对拟合效果的影响。该方法具有通用性 ,几乎所有的模型都可用其求解。用实测数据对Weng旋回模型和产量双曲递减曲线进行了求解 ,实例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编码 自适应遗传算法 产量预测 生产动态 非线性模型 求解 油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储渗特性对阿尔奇饱和度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关继腾 房文静 王玉斗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9-423,共5页
根据达西定律和阿尔奇公式的物理意义,由毛管电动力学和双水模型理论出发,建立了阿尔奇饱和度指数与储层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的相关性理论。利用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曲线,研究了含水饱和度、润湿性、饱和顺序等因素对饱和度指数n... 根据达西定律和阿尔奇公式的物理意义,由毛管电动力学和双水模型理论出发,建立了阿尔奇饱和度指数与储层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的相关性理论。利用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曲线,研究了含水饱和度、润湿性、饱和顺序等因素对饱和度指数n 和b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电层ζ电位可以影响饱和度指数n 和系数b;对强油湿岩石,饱和度指数n 随含水饱和度增大而减小;对强水湿岩石,饱和度指数n随含水饱和度增大而增大;温度升高,可使指数n减小。对低渗透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时,指数n 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奇公式 渗透率 孔隙度 油藏 饱和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电阻加热采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殿生 关继腾 王玉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8年第4期55-58,61,共5页
根据电磁场理论、能量守恒原理和两相流原理,给出了单井电阻加热油藏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油藏电导率和油层厚度对电热效率的影响以及电阻加热油藏中的温度分布问题,讨论了输入电功率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 根据电磁场理论、能量守恒原理和两相流原理,给出了单井电阻加热油藏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油藏电导率和油层厚度对电热效率的影响以及电阻加热油藏中的温度分布问题,讨论了输入电功率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输入电功率越高,原油采收率增加的幅度越大,随着无因次油藏电导率的减小,电热效率提高,有效加热半径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原油采收率 单井 电阻加热 热力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物理模型研究单井电热油藏的温度分布 被引量:3
20
作者 殿生 关继腾 +1 位作者 王玉斗 姚军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4期36-40,共5页
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三维物理模型,采用按比例物理模拟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单井电热油藏采油过程中油藏温度分布规律,详细介绍了物理模型的制作工艺和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实验结果表明:①电热油藏能够在油藏中建立起稳定的温度分布,... 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三维物理模型,采用按比例物理模拟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单井电热油藏采油过程中油藏温度分布规律,详细介绍了物理模型的制作工艺和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实验结果表明:①电热油藏能够在油藏中建立起稳定的温度分布,有效地提高油藏温度;②电热油藏以加热近井地带为主,油藏温度沿井筒径向距离近似地成指数规律衰减;③边加热边采油时输入电能利用率与油藏温度升高和产油速率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匹配关系;④加热油藏的电功率有一个最佳的取值范围,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0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电热油藏 电加热 温度分布 稠油 采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