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焦作龙翔山植物群落地表凋落物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臧雪晴
王狮狮
+5 位作者
怀志文
孙淼
霍光杰
王继华
蔺庆伟
马剑敏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凋落物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土壤碳氮输入以及土壤呼吸过程有重要影响。以中国中部温带丘陵地区南太行焦作龙翔山为研究区域,沿海拔148~827 m的阴阳两坡向设置样点,研究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并分析其养分潜...
凋落物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土壤碳氮输入以及土壤呼吸过程有重要影响。以中国中部温带丘陵地区南太行焦作龙翔山为研究区域,沿海拔148~827 m的阴阳两坡向设置样点,研究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并分析其养分潜在归还能力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龙翔山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平均值为(540.81±388.00)g/m^(2),海拔800 m以下,凋落物现存量在不同海拔梯度间无显著差异;海拔800 m以上,凋落物现存量显著增加(P<0.05)。2)龙翔山4种植被类型中,温带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上,其地表凋落物现存量[(1038.95±289.31)g/m^(2)]最高,极显著高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灌丛和草甸(P<0.01);同时地表凋落物现存量与凋落物最大氮回归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P<0.01)。3)凋落物最大氮回归量、凋落物最大碳回归量、土壤氮含量和海拔是影响地表凋落物现存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植被类型对其也具有重要影响。焦作龙翔山植物群落的凋落物现存量较大,植被类型在其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龙翔山
凋落物
海拔
坡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焦作龙翔山植物群落地表凋落物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臧雪晴
王狮狮
怀志文
孙淼
霍光杰
王继华
蔺庆伟
马剑敏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
出处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资助项目“山水林田湖草人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以焦作典型生态系统为例”(2020-16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河下游滩涂碳氮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41930643)。
文摘
凋落物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土壤碳氮输入以及土壤呼吸过程有重要影响。以中国中部温带丘陵地区南太行焦作龙翔山为研究区域,沿海拔148~827 m的阴阳两坡向设置样点,研究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并分析其养分潜在归还能力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龙翔山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平均值为(540.81±388.00)g/m^(2),海拔800 m以下,凋落物现存量在不同海拔梯度间无显著差异;海拔800 m以上,凋落物现存量显著增加(P<0.05)。2)龙翔山4种植被类型中,温带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上,其地表凋落物现存量[(1038.95±289.31)g/m^(2)]最高,极显著高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灌丛和草甸(P<0.01);同时地表凋落物现存量与凋落物最大氮回归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P<0.01)。3)凋落物最大氮回归量、凋落物最大碳回归量、土壤氮含量和海拔是影响地表凋落物现存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植被类型对其也具有重要影响。焦作龙翔山植物群落的凋落物现存量较大,植被类型在其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焦作龙翔山
凋落物
海拔
坡向
Keywords
Jiaozuo Longxiang Mountain
litter
altitude
slope direction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焦作龙翔山植物群落地表凋落物及其影响因素
臧雪晴
王狮狮
怀志文
孙淼
霍光杰
王继华
蔺庆伟
马剑敏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