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异成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
1
作者 翟为民 王旭星 +8 位作者 徐新房 张海霞 李千 王煜杰 姜水蓝 刘艺淇 张欣悦 杨超 李向日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差异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荒漠肉苁蓉饮片与管花肉苁蓉饮片之间的差异性化合物为肉苁蓉苷A、异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其中松果菊苷是两者含量最高的成分,其次为毛蕊花糖苷。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肉苁蓉(P<0.01),而在样本中并未检出肉苁蓉苷A。结论:荒漠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具有一定差异,肉苁蓉苷A可作为荒漠肉苁蓉的潜在差异性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是两者共有的主要成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肉苁蓉含量测定项的指标性成分,分别制定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2个成分合计的含量限度,体现了标准的客观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 肉苁蓉苷A 异毛蕊花糖苷 松果菊苷 毛蕊花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炮制原理研究《中国药典》炒桃仁标准的合理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翟为民 文佳 +8 位作者 徐新房 张海霞 李千 王煜杰 姜水蓝 刘艺淇 张欣悦 杨超 李向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6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在“杀酶保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桃仁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桃仁炒制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变化规律,测色计测定桃仁炒制中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 目的:在“杀酶保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桃仁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桃仁炒制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变化规律,测色计测定桃仁炒制中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黄蓝指数(b^(*))的变化;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桃仁炮制过程中色差与其苦杏仁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桃仁燀后再炒,至见焦斑,D-苦杏仁苷含量显著增加,L-苦杏仁苷含量下降,总苦杏仁苷含量基本一致;再炒,焦斑明显时D-苦杏仁苷含量下降。不同炒制程度桃仁中D-苦杏仁苷含量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燀桃仁微炒促进L-苦杏仁苷向D-苦杏仁苷转化,使D-苦杏仁苷含量增加,D-苦杏仁苷的含量会逐渐降低,故应避免炮制过度;桃仁炮制过程中颜色改变与其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关于炒桃仁性状描述及含量测定限度规定合理,符合炮制目的,有助于保证炒桃仁饮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桃仁 炮制原理 苦杏仁苷 炮制火候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选择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林枫 李震 +13 位作者 王志伟 化召辉 徐鹏 焦周阳 李明省 曹辉 刘仕睿 李浩 马珂 王煜杰 王创威 蔡高坡 李楠 曹灿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749-754,共6页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55例老年B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B型AD患者19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复杂B型AD患者36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55例老年B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B型AD患者19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复杂B型AD患者36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行腔内手术治疗(腔内治疗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季节、诊断时长、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影像学表现等,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情况。根据数据类型,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55例患者春、冬季发病居多,共41例(74.5%);药物治疗组年龄与腔内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68±6.84)vs(66.75±5.33)岁;P=0.022],两组性别、诊断时长、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影像学表现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53例(96.4%,53/55)获随访,2例失访;药物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显著低于腔内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4%vs 94.4%;P<0.05),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3例患者出院后1~3个月因胸背部疼痛不缓解或复查CTA提示夹层进行性增大而接受腔内治疗,再次手术干预率略大于腔内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B型主动脉发病季节集中,症状多样且不典型,临床中应提高关注;对于老年夹层患者,腔内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临床方案 B型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齿轮箱故障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顾秀江 姚竹亭 +2 位作者 王煜杰 秦新红 刘永峰 《电子科技》 2011年第7期137-139,143,共4页
为避免故障诊断中单一信息的固有缺陷,提高诊断精度,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针对齿轮箱的3个测点,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进行独立的局部故障诊断,以及采用D-S证据理论规则,将3个测点的神经网络输出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整个... 为避免故障诊断中单一信息的固有缺陷,提高诊断精度,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针对齿轮箱的3个测点,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进行独立的局部故障诊断,以及采用D-S证据理论规则,将3个测点的神经网络输出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整个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结果。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融合后的诊断结果更加精确,信任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 故障诊断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纤维导电性能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王煜杰 闫涵 徐鹏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文章主要通过实验设计优化氧化石墨烯(GO)改性棉纤维的导电性能,以提升其在智能纺织品和可穿戴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潜力。采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方法,系统考察了盐酸多巴胺处理、GO浓度、负载时间、负载温度、还原剂类型等关键... 文章主要通过实验设计优化氧化石墨烯(GO)改性棉纤维的导电性能,以提升其在智能纺织品和可穿戴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潜力。采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方法,系统考察了盐酸多巴胺处理、GO浓度、负载时间、负载温度、还原剂类型等关键因素对改性棉纤维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多巴胺能显著提高附着牢度,且存在最优的GO负载量和处理时间,过高或过长反而降低导电性;较高的负载温度有助于改善导电性。在还原剂的选择上,保险粉提升导电效果优于抗坏血酸。借助Design-Expert-13软件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GO改性棉纤维的导电性优化提供了科学参考和实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棉纤维 多巴胺 PLACKETT-BURMAN Box-Behnk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毛废水中提取羊毛脂的皂化应用研究
6
作者 闫涵 王佳媛 +2 位作者 张宇 王煜杰 徐鹏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文章运用蒸馏-萃取工艺对粗羊毛脂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到82%,对提取后的羊毛脂进行皂化反应。文章研究在羊毛脂皂中加入酪蛋白,使其具有防晒效果,该研究旨在探究提取羊毛脂的新方法,并通过皂化反应对提取出的羊毛脂进行改性处理,以期实... 文章运用蒸馏-萃取工艺对粗羊毛脂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到82%,对提取后的羊毛脂进行皂化反应。文章研究在羊毛脂皂中加入酪蛋白,使其具有防晒效果,该研究旨在探究提取羊毛脂的新方法,并通过皂化反应对提取出的羊毛脂进行改性处理,以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羊毛脂 酪蛋白 热制皂 制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比较2种基原肉苁蓉生品及酒炖品8个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7
作者 马锦程 王旭星 +5 位作者 李千 张海霞 杨超 王煜杰 徐新房 李向日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6期1040-1048,共9页
目的:分析2种基原(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肉苁蓉生品及酒炖品代表性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同时测定肉苁蓉8个化学成分(肉苁蓉苷F、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异毛蕊花糖苷、2΄-乙... 目的:分析2种基原(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肉苁蓉生品及酒炖品代表性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同时测定肉苁蓉8个化学成分(肉苁蓉苷F、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异毛蕊花糖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及管花苷B)含量的方法,并测定2个基原多批次的生品和酒炖品的成分含量。结果:通过生品基原对比发现,荒漠肉苁蓉中肉苁蓉苷F、松果菊苷、异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管花肉苁蓉(P<0.05),而肉苁蓉苷A未在管花肉苁蓉中检出,是荒漠肉苁蓉潜在专属性成分;经过酒炖之后,荒漠肉苁蓉中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A、肉苁蓉苷F、松果菊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下降(P<0.05),管花苷B含量显著上升(P<0.05);管花肉苁蓉中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下降(P<0.05),异毛蕊花糖苷、管花苷B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2种基原肉苁蓉生品及酒炖品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不同,在临床及生产当中应该注意区分不同基原及不同炮制品功效差异,研究结果为肉苁蓉基原鉴定及阐明酒炖炮制科学内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 酒苁蓉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