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自适应校正算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炳健 刘上乾 +1 位作者 赖睿 李庆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由于材料、工艺等原因,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各单元普遍存在响应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IRFPA都存在非均匀性.非均匀性校正(NUC)是红外图像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研究了传统的基于神经网络的NU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 由于材料、工艺等原因,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各单元普遍存在响应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IRFPA都存在非均匀性.非均匀性校正(NUC)是红外图像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研究了传统的基于神经网络的NU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非均匀性自适应校正算法,并对比了传统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和本文算法的校正效果和收敛速度,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校正效果好,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神经网络 自适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图像实时增强的新算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炳健 刘上乾 拜丽萍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针对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红外图像实时增强的新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图像的直方图,得到图像中目标像素数峰值的估计值,并作为平台直方图均衡化的阈值。用该阈值对直方图进行修正,然后通过修正后的直方图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在FPGA... 针对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红外图像实时增强的新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图像的直方图,得到图像中目标像素数峰值的估计值,并作为平台直方图均衡化的阈值。用该阈值对直方图进行修正,然后通过修正后的直方图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在FPGA内通过采用并行处理结构及流水线技术实现了该算法,并且每秒可处理25帧128×128×8bits的红外图像。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本算法克服了采用一般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红外图像的缺点?对背景和噪声增强过度,抑制了目标的增强。该算法对红外图像增强后,图像对比度是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后图像对比度的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图像增强 直方图均衡化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红外焦平面实时图像处理系统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炳健 刘上乾 程玉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5-658,共4页
针对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实时图像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IRFPA的非均匀性校正和红外图像的增强,提出了以FPGA为核心的红外焦平面成像实时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完成校正系数的计算I、RFPA非均匀性校正、红外图像的增强及视频合... 针对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实时图像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IRFPA的非均匀性校正和红外图像的增强,提出了以FPGA为核心的红外焦平面成像实时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完成校正系数的计算I、RFPA非均匀性校正、红外图像的增强及视频合成等功能。在FPGA中采用了并行处理结构和流水线技术,使系统的处理速度高达50M×12 bit/s,特别适用于大面阵、高帧频IRFPA实时图像处理。仅用一片FPGA完成所有的处理功能,使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小,便于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FPA FPGA 非均匀性校正 图像增强 高速图像处理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红外焦平面阵列疵点补偿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炳健 刘上乾 +1 位作者 李庆 赖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8-280,29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图像分析的红外焦平面阵列疵点补偿算法,它利用序列图像帧间的相关性,通过对相邻两帧图像进行运动分析,获取图像中目标的运动参数,再通过运动参数,将当前图像中的疵点对应到前一帧图像相应的位置,并用前一帧相应位置... 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图像分析的红外焦平面阵列疵点补偿算法,它利用序列图像帧间的相关性,通过对相邻两帧图像进行运动分析,获取图像中目标的运动参数,再通过运动参数,将当前图像中的疵点对应到前一帧图像相应的位置,并用前一帧相应位置像素的灰度对疵点进行补偿.该算法克服了邻域疵点补偿算法无法保持目标边缘的缺点,其补偿效果优于邻域补偿算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疵点补偿 运动分析 保持目标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自适应校正算法实时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炳健 拜丽萍 刘上乾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74-176,186,共4页
由于材料、工艺等原因,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各单元普遍存在响应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IRFPA都存在非均匀性。非均匀性校正(NUC)是红外图像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在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NU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DSP与FPGA... 由于材料、工艺等原因,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各单元普遍存在响应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IRFPA都存在非均匀性。非均匀性校正(NUC)是红外图像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在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NU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DSP与FPGA相结合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非均匀性自适应校正算法实时实现硬件方法,在该方法中利用FPGA并行处理能力强的特点,对焦平面阵列进行非均匀性校正,而DSP的计算能力强,完成校正系数的自适应更新。将该方法应用于128×128红外成像系统中,可使系统长期稳定地工作,克服了校正参数的漂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自适应校正 神经网络 实时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ape Context和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多模图像自动配准方法
6
作者 王炳健 卢刚 +2 位作者 黄洋 李庆 秦翰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92-3296,共5页
提出了基于修正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提取和Shape Context特征描述算子相结合的多模图像自动配准算法,该算法利用修正的SIFT算法提取多模图像中的特征点,然后采用Shape Context算子描述特征点,利用特征点周围区域边缘点的梯度... 提出了基于修正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提取和Shape Context特征描述算子相结合的多模图像自动配准算法,该算法利用修正的SIFT算法提取多模图像中的特征点,然后采用Shape Context算子描述特征点,利用特征点周围区域边缘点的梯度方向形成特征向量。采用欧氏距离作为匹配标准对多模图像中特征点进行初始匹配,然后通过RANSAC算法消除误匹配的特征点对,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仿射变换参数,最后通过仿射变换和双线性插值实现图像配准。对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图像配准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ShapeContext特征描述算子 RANS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慧鑫 拜丽萍 +3 位作者 秦翰林 赖睿 王炳健 刘群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1-1614,共4页
红外探测器响应漂移特性会降低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非均匀性校正的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IRFPA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该算法利用所获得的序列成像场景信息,采用一种基于快速自适应滤波器的最优化递归估计方法来获得非均... 红外探测器响应漂移特性会降低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非均匀性校正的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IRFPA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该算法利用所获得的序列成像场景信息,采用一种基于快速自适应滤波器的最优化递归估计方法来获得非均匀性校正参数,并利用当前的成像信息来更新校正参数,以此降低探测器响应漂移特性对非均匀性校正的影响。算法仿真实验显示,对非线性参数为26.12%的同一图像,使用该算法、两点校正算法和卡尔曼滤波校正算法校正1 h后,可分别将非线性参数降至1.856%,3.122%和1.893%,说明该算法可获得稳定而较好的非均匀性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电子学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IRFPA非均匀性校正新算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庆 刘上乾 +1 位作者 王炳健 赖睿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4,共3页
传统的神经网络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简单、盲目地利用像元的四邻域平均估计期望信号,对空间低频噪声较大的IRFPA校正时难以获得满意的校正效果,针对其不足,提出了自适应加权平均滤波器,通过校正误差标准差阈值分配权值,提高期望信号的估计... 传统的神经网络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简单、盲目地利用像元的四邻域平均估计期望信号,对空间低频噪声较大的IRFPA校正时难以获得满意的校正效果,针对其不足,提出了自适应加权平均滤波器,通过校正误差标准差阈值分配权值,提高期望信号的估计精度,新算法较原算法具有更强的校正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神经网络 自适应加权平均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运动分析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 被引量:6
9
作者 姜光 周慧鑫 +1 位作者 王炳健 刘上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运动分析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通过利用各探测器单元的输出在时间轴上形成的特征进行图像序列的块匹配,以获得各探测器元的相对响应关系,完成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该算法不仅能适应非均匀性随...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运动分析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通过利用各探测器单元的输出在时间轴上形成的特征进行图像序列的块匹配,以获得各探测器元的相对响应关系,完成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该算法不仅能适应非均匀性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缓慢变化的情况,而且对普通基于场景分析校正算法中形成的校正虚像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非均匀性校正 红外焦平面列阵 场景运动 虚像 IRF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重建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拜丽萍 李庆辉 +1 位作者 王炳健 周慧鑫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61,共4页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探测器阵列对图像的欠采样和成像单元尺寸等因素的影响 ,图像分辨率低 ,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介绍了目前主要研究和采用的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重建方法 ,包括空间域的的常用方法 ,如贝叶斯法、...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探测器阵列对图像的欠采样和成像单元尺寸等因素的影响 ,图像分辨率低 ,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介绍了目前主要研究和采用的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重建方法 ,包括空间域的的常用方法 ,如贝叶斯法、凸集投影法、迭代反投影法及频率域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图像处理技术 高分辨率 红外图像 重建方法 图像重建 贝叶斯法 凸集投影法 迭代反投影法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器件脉冲驱动电路的小型化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慧鑫 王炳健 刘上乾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6,共3页
代表着红外器件发展的主流方向的红外焦平面器件 ,其正常工作时需要驱动脉冲信号多达十几路 ,为了使红外焦平面阵列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就必须设计出相应的驱动电路。提出了一种红外焦平面器件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该电路具有体积小、功... 代表着红外器件发展的主流方向的红外焦平面器件 ,其正常工作时需要驱动脉冲信号多达十几路 ,为了使红外焦平面阵列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就必须设计出相应的驱动电路。提出了一种红外焦平面器件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该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及灵活性好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器件 驱动电路 可编程逻辑器件 IRFPA 脉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拜丽萍 王炳健 +1 位作者 王先 刘上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4-367,共4页
近年来,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介绍了小波变换在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方面的应用。时域高通滤波法是一种典型的自适应非均匀校正方法,在分析传统的时域高通滤波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小波基实现更加具体的数字低通滤... 近年来,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介绍了小波变换在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方面的应用。时域高通滤波法是一种典型的自适应非均匀校正方法,在分析传统的时域高通滤波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小波基实现更加具体的数字低通滤波器,采用Mallat金字塔型算法,将低频部分进行多层次划分,提高低频部分的频域分辨率,并用序列图像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非均匀性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高通滤波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序列图像分析的药室参数测量
13
作者 王会峰 王晓艳 +2 位作者 王炳健 关丽敏 汪贵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2-788,共7页
针对药室参数的高精度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序列图像分析的交叉直径读数靶方法。设计了一种能够在同一场景中读取交叉方向直径的靶标测量头装置。测量时先由驱动机构推动该装置进入标定环,通过靶标图像读取该直径并记录。继续推动靶... 针对药室参数的高精度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序列图像分析的交叉直径读数靶方法。设计了一种能够在同一场景中读取交叉方向直径的靶标测量头装置。测量时先由驱动机构推动该装置进入标定环,通过靶标图像读取该直径并记录。继续推动靶标机构进入药室,按照一定的步距沿药室轴线方向移动,记录移动过程中相邻帧的图像序列,通过前后两帧图像的靶标刻线的变化得到每一步交叉测爪的径向相对位移,参照标定环的尺寸得到药室的当前直径,再结合驱动机构的进深获取药室的容积、锥度、拐点等参数。该方法解决了药室直径测量高精度和大动态范围的矛盾。实测发现用该方法可使药室直径的测量误差小于10μm,最终保证了容积误差小于2‰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序列图像 最小二乘 相对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TDI IRCCD驱动与测试系统设计(英文)
14
作者 赖睿 周慧鑫 +1 位作者 李庆 王炳健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基于可视化交互式控制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延时积分IRCCD的驱动与测试系统方案。不同于传统的驱动电路系统,该系统由主从两大系统构成,其中作为人机接口的主系统主要完成电参数的输入和测试结果的显示,而从系统一方面可根据主... 基于可视化交互式控制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延时积分IRCCD的驱动与测试系统方案。不同于传统的驱动电路系统,该系统由主从两大系统构成,其中作为人机接口的主系统主要完成电参数的输入和测试结果的显示,而从系统一方面可根据主系统所设置的电参数自动产生高精度的任意可调驱动信号,另一方面则完成对IRCCD器件的电注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设计所固有的缺陷,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电耦合器件 驱动电路 电注入测试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宫颈炎1068例
15
作者 王炳健 边焕英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7,共1页
本文报导应用CO2 激光治疗宫颈炎 10 6 8例 ,其中轻度、中度患者 6 0 6例均一次治愈 ,重度患者 46 2例经 1~ 2次治疗治愈 414例 ,总治愈率 95 .5 1%。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器 CO2激光 治疗 宫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模糊集合的红外微弱目标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
16
作者 拜丽萍 王炳健 周慧鑫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03-305,共3页
在广义模糊集合及局部自适应增强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红外微弱目标图像的实时模糊域自适应增强算法,利用反正切函数作为映射,将空间域的灰度图像变换为对应的广义隶属函数。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图像灰度动态... 在广义模糊集合及局部自适应增强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红外微弱目标图像的实时模糊域自适应增强算法,利用反正切函数作为映射,将空间域的灰度图像变换为对应的广义隶属函数。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图像灰度动态范围,使各区域之间层次更加清楚,而且同时能自适应地增强图像局部区域不同灰度层次的边缘和细节,使边缘和细节明显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广义模糊集 隶属函数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阈值红外图像增强新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尧 姚静 王炳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4期111-115,共5页
针对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阈值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利用第一类灰度阈值,将图像分割成感兴趣的目标区及背景区两部分;然后根据各区域的特点,提取两部分局部直方图,并根据第二类阈值对各部分使用不同的算法进行修正,最后... 针对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阈值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利用第一类灰度阈值,将图像分割成感兴趣的目标区及背景区两部分;然后根据各区域的特点,提取两部分局部直方图,并根据第二类阈值对各部分使用不同的算法进行修正,最后基于各自修正的局部直方图,在两部分灰度空间范围内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实验表明,该算法克服了直方图均衡化对背景和噪声增强过度的问题以及基于直方图单一阈值的增强算法不具有普适性等缺点.实验证明,该算法对红外图像增强后,图像对比度和信噪比都大幅提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增强 双阈值 直方图均衡化 抑制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级顺流烘干机的性能分析
18
作者 奚河滨 王炳健 +2 位作者 桂体仁 马文起 宋传诚 《现代化农业》 1993年第7期35-37,共3页
1 引言 1992年11月份,应美国MFS-YORK公司邀请,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东方农业技术设备联合体一行5人出访美国,对该公司制造的CCF多级顺流烘干机的生产制造工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为期14天的科技考察,先后参观访问了3个工厂、9个农场。
关键词 干燥机 构造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物理特性及水稻干燥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炳健 《现代化农业》 1992年第11期37-37,共1页
由于黑龙江垦区正在大力发展水稻,水稻商品粮的烘干处理迫在眉睫。水稻干燥处理在垦区是比较生疏的,而且水稻也是比较难以处理的谷物,其干燥技术正在进一步探讨试验中。本文以有关资料及两年来的实践浅析之。一、水稻干燥的技术要求 1.
关键词 水稻 物理特性 干燥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显著性指导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易翔 王炳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2,38,共7页
为了获取适合人眼观测的高质量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指导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流形排序法分别检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视觉显著性区域;然后,采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 为了获取适合人眼观测的高质量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指导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流形排序法分别检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视觉显著性区域;然后,采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从而获取各自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并将视觉显著性的检测结果用于指导分配低频子带的融合权重,即依据显著度大小赋予不同的权值,而高频子带的融合则依据局部标准差准则赋值;最后,通过非下采样轮廓波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不仅可以保全可见光图像中的细节信息,而且能够精确地突显出红外目标信息,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红外与可见光复合前视系统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非下采样轮廓波 视觉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