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皮渣液态发酵制取曲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淑培 吴玉财 +2 位作者 兰美香 史昌蓉 张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112,共5页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接种米曲霉,以液态摇瓶发酵的形式进行曲酸生产的研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柑橘皮渣发酵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参数为米曲霉接种量4%、柑橘皮渣添加量13 g/100 m L、酵母膏添加量1....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接种米曲霉,以液态摇瓶发酵的形式进行曲酸生产的研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柑橘皮渣发酵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参数为米曲霉接种量4%、柑橘皮渣添加量13 g/100 m L、酵母膏添加量1.5 g/100 m L、Mg SO4·7H2O添加量0.05 g/100 m L,在此条件下发酵制得的曲酸质量浓度最高,为(11.84±1.44)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渣 米曲霉 曲酸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岩茶茶渣非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宇华 王淑培 +1 位作者 郑宝东 王亚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冲泡后的岩茶茶渣为原料,采用酶法研究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用α-淀粉酶处理茶粉的粗膳食纤维提取条件是: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0.06 g/g、p H 9、酶解时间1 h、料液比1∶15(g/m L);木瓜蛋白酶精制ID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以冲泡后的岩茶茶渣为原料,采用酶法研究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用α-淀粉酶处理茶粉的粗膳食纤维提取条件是: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0.06 g/g、p H 9、酶解时间1 h、料液比1∶15(g/m L);木瓜蛋白酶精制ID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0.004 g/g、p H值为4、酶解时间2 h、料液比1∶15(g/m L),此条件下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为9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膳食纤维 酶提取法 优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杀菌剂在甘蔗糖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凯 谢彩锋 +3 位作者 王淑培 陆海勤 马英群 黎东生 《甘蔗糖业》 2013年第3期32-35,共4页
采用二氧化氯对甘蔗及压榨过程蔗料、蔗汁进行杀菌,研究二氧化氯对甘蔗及压榨过程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使用二氧化氯对甘蔗原料进行杀菌,处理甘蔗蔗汁纯度较未处理的高0.2 GP以上;在压榨过程使用二氧化氯,杀菌率平均达到96.39%,初混汁... 采用二氧化氯对甘蔗及压榨过程蔗料、蔗汁进行杀菌,研究二氧化氯对甘蔗及压榨过程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使用二氧化氯对甘蔗原料进行杀菌,处理甘蔗蔗汁纯度较未处理的高0.2 GP以上;在压榨过程使用二氧化氯,杀菌率平均达到96.39%,初混汁纯度差值平均小于0.8GP,表明在二氧化氯作用下,绝大多数微生物被杀灭,因此蔗糖无形损失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蔗汁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色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效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志梅 王晨戍 +3 位作者 王淑培 杭方学 张静 黄晓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2,共6页
桂花色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色素,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试验以浦城桂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桂花品种、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对桂花色素得率的影响,进一步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同... 桂花色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色素,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试验以浦城桂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桂花品种、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对桂花色素得率的影响,进一步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同时通过牛津杯法验证提取的桂花色素对7种菌株(4株细菌,2株丝状真菌,1株酵母菌)的抑菌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法提取桂花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25∶1(mL/g)、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桂花色素的得率最高,达到61.56%。此外,抑菌试验证实桂花色素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藤黄微球菌、酿酒酵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桔青霉和米曲霉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色素 超声波 响应面分析法 抑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加工废弃物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静 王淑培 +1 位作者 阙茂垚 李向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笋头、笋壳、笋衣3种竹笋下脚料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中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笋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为250 W,乙醇浓度为75%,浸提时间为65 min... 以笋头、笋壳、笋衣3种竹笋下脚料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中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笋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为250 W,乙醇浓度为75%,浸提时间为65 min,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g/g);笋头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组合:超声波功率为200 W,乙醇浓度为60%,浸提时间为65 min,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30(g/g);笋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组合:超声波功率为250 W,乙醇浓度为75%,浸提时间为65 min,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g/g)。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头 笋壳 笋衣 提取工艺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型食品添加剂对沃柑果实的贮藏效果研究
6
作者 邱锦玉 覃桂凤 +5 位作者 卢燕萍 蒋琳华 刘庆林 傅安庆 何英姿 王淑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9期154-161,共8页
本文探究了纳他霉素等不同浓度的12种抗菌型食品添加剂对采后武鸣沃柑的贮藏效果,以及不同浓度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对采后沃柑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2种食品添加剂均能显著降低沃柑果实的贮藏腐烂率。通过抗菌食品添加剂与化学杀菌... 本文探究了纳他霉素等不同浓度的12种抗菌型食品添加剂对采后武鸣沃柑的贮藏效果,以及不同浓度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对采后沃柑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2种食品添加剂均能显著降低沃柑果实的贮藏腐烂率。通过抗菌食品添加剂与化学杀菌剂的复配实验发现,0.1 g/L纳他霉素、0.8 g/L脱氢乙酸钠、1%苯甲酸钠、1%山梨酸钾、1%壳聚糖、1.5%壳寡糖、3.2 g/L ε-聚赖氨酸、1.8 g/L 2-苯乙醇、3%碳酸氢钠、4 g/L碳酸氢铵及1%氯化钙的复配处理组T1以及抗菌食品添加剂与化学保鲜剂的复合保鲜剂稀释2、4、8倍的T2、T3、T4处理组均能明显降低贮藏过程中沃柑的腐烂率,并将沃柑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重量、硬度等品质指标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沃柑 贮藏品质 指标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链球菌素抗菌活性的改善及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可榆 谢彩锋 +2 位作者 杭方学 王淑培 李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8-213,共6页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由食品级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产生的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是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防腐剂。由于Nisin在食品体系中抗菌活性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由食品级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产生的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是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防腐剂。由于Nisin在食品体系中抗菌活性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对其抗菌活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改善是提高Nisin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Nisin的抗菌机理以及提高Nisin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Nisin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增强Nisin抗菌活性的研究方向。论文为今后Nisin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链球菌素 抗菌原理 抗菌活性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竹笋笋头中黄酮、甾醇和三萜类化合物的联合提取 被引量:4
8
作者 谭志梅 王晨戍 +3 位作者 王淑培 张静 杭方学 张炜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27,共6页
竹笋笋头是竹笋加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废弃物资源,为实现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高产业化开发价值,试验以竹笋笋头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的方法联合提取其中的黄酮、甾醇和三萜类化合物。通过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 竹笋笋头是竹笋加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废弃物资源,为实现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高产业化开发价值,试验以竹笋笋头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的方法联合提取其中的黄酮、甾醇和三萜类化合物。通过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黄酮、甾醇和三萜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进一步优化了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辅助联合提取黄酮、甾醇和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3%,料液比1∶28,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72℃,在此条件下黄酮、甾醇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得率最高,分别是4.97,4.07,9.2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笋头 黄酮 甾醇 三萜类化合物 联合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亚硝酸盐型中式发酵香肠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静 王淑培 +1 位作者 李炎芳 张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2-99,共8页
为研制红曲米及红曲色素部分替换亚硝酸盐的低亚硝酸盐型中式发酵香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即发酵时间、复合发酵剂的体积比、亚硝酸钠、红曲粉及红曲色素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发酵时间48 h,接种的复合发酵... 为研制红曲米及红曲色素部分替换亚硝酸盐的低亚硝酸盐型中式发酵香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即发酵时间、复合发酵剂的体积比、亚硝酸钠、红曲粉及红曲色素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发酵时间48 h,接种的复合发酵剂体积比(清酒乳杆菌∶肉葡萄球菌∶汉逊德巴利酵母菌)为4∶0.5∶1,亚硝酸钠添加量为30 mg,红曲粉添加量为1.5 g,红曲色素添加量为35 mg时,所得产品感官品质最佳,且亚硝酸盐残留量为(0.026±0.003)mg/kg,远低于30 mg/kg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低亚硝酸盐型 红曲粉 红曲色素 亚硝酸盐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